党外知识分子之于文化统战地位论析

2016-03-07 14:34万小平陈睦富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共生知识分子建设

万小平 ,陈睦富

(1.湖北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2.湖北科技学院 统战部,湖北 咸宁 437100)



党外知识分子之于文化统战地位论析

万小平1,陈睦富2

(1.湖北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2.湖北科技学院 统战部,湖北 咸宁 437100)

中共十分重视党外知识分子在文化统战和统战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在文化统战产生、形成、发展中,党外知识分子与统战文化与之相随、互利共生的历史轨迹,彰显出党外知识分子独特的优势和作用。研究、探讨党外知识分子与文化统战及其相关问题,提升党外知识分子的文化认同和统战文化建设的自觉,对于统战科学的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共;文化统战;党外知识分子;共生理论;文化认同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潮起潮涌,文化统战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特有的统战文化。党外知识分子作为特殊的统战群体,在时代演进中经受了考验、磨砺,其思想状况、精神面貌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笔者以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作为党的特殊的群众工作,决定了党外知识分子在文化统战和统战文化建设发展中的历史特殊性。“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系统宽泛地又历史具体地严肃认识和审慎把握文化统战工作和统战文化建设中党外知识分子的地位并发挥其作用,既是历史教益的深刻启示,又是中国现实和未来发展使然。

一、文化统战中党外知识分子的历史共生性

共生理论把共生可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有害共生三种主要形态。互利共生即泛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或群体共同生活在同一环境中,一个成员与其他成员彼此都因对方的存在而相互有利的关系。“社会由各个层面的共生系统组成,和谐共生是在合理的度内分享资源,社会进步就在于改善人的共生关系” 。[1]就此而言,我国统一战线是在中共执政领导的政治环境中,多个阶级、阶层、政党及其他一切可以团结的社会成员,为了追求和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在一个社会中共生共存的社会现象。

从社会共生论的视角观察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统一战线的各种宏观问题、中观问题以及微观问题,深入探索、研究相关问题的成因和演化趋势,旨在不断改善共生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

历史地看,知识分子的人心向背,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成败的重要条件之一。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统一战线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各有侧重,因而文化统战工作也有不同的战略重点。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主要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资产阶级问题,尤其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同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毛泽东同志正确地分析了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区别,总结了我们党在资产阶级问题上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提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一部分,就是同资产阶级联合又同它斗争的政治路线”[2](P608),并把“又联合又斗争”作为统一战线的总政策[2](P867)。故文化统战亦要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民主革命目标和主要任务。

建国后,统一战线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再是资产阶级问题。随着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统一战线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逐步转为知识分子问题,特别是党同党外知识分子的关系问题。只有把知识分子与广大工农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遗憾的是,从反右派斗争到“文化大革命”20年的时间里,党没有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分子问题,严重地挫伤、压抑了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削弱了工人、农民与知识分子的政治联盟,严重地影响了文化统战的功能和统战文化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对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同党外知识分子的关系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为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分子问题奠定了第一块理论基石;关于“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的科学论断,为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分子问题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论依据;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为我们党在新时期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分子问题确立了总政策。在邓小平关于知识分子的理论和方针指导下,党制订了一系列知识分子政策,在落实这些政策方面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

2015年5月,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把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营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现在,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所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同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尽可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

当代中国发展变迁的客观规律表明,在文化统战发展变迁和统战文化建设过程中,党内知识分子与党外知识分子,都是我们统一战线成员共生的客观存在,他们之间的关系属于互利共生的社会共生现象。某种意义上,文化统战发展的历程与党外知识分子的命运轨迹也是如形相随、互利共生的。一者通过文化统战把各个方面的党外知识分子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实现党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领导,实行党同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合作和政治协商,充分调动并发挥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引导他们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再者党外知识分子又作用于文化统战,加速或影响统战文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在文化统战中正确解决党同党外知识分子的关系问题,是正确解决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主要问题。

二、党外知识分子在文化统战中的历史特殊性

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庞大,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全国知识分子队伍约1.19亿,其中党外知识分子是我国目前知识分子队伍中人数最多的群体,约占总数的70%左右,达8 900多万之多。

党外知识分子构成多样:一是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国有企事业单位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也是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阵地,其工作的重点对象是具有高级职称的党外知识分子。二是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新经济组织主要指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新社会组织主要指各类社会中介机构。其中的党外知识分子,包括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如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税务师等)。三是留学人员工作。四是新媒体从业人员和网络意见领袖工作。这两个群体大部分在党外,年纪轻、学历高、流动性大、思维活跃、动员力强、影响范围广,往往能左右互联网的议题。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在当代中国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演进中,民主政治文化建设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成重要的支撑,中国的社会文化结构进入了深刻的转型时期,党外知识分子群体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在知识分子队伍中数量最多;二是该群体的文化程度、知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具有创新的潜质和动力;三是该群体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四是知识分子群体内部出现了分化,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五是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等出现多样化和复杂化趋势。社会文化的转型对于知识和知识分子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它促成改变了不同知识系统的中心——边缘格局以及知识分子的精英结构与社会定位,改写了知识、知识分子与权力场域的关系。意味着社会大环境为党外知识分子参与国家民主政治生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更加广阔的舞台。随着其政治意识渐醒,参政意愿渐浓,政治参与热情渐高,党外知识分子中的许多优秀分子由于对社会做出了一定的重大贡献,在所联系群众中具有代表性,其政治影响力也随之同步增强。毫无疑问,党外知识分子在文化统战乃至统一战线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

胡锦涛同志指出:“党外知识分子是统一战线各领域代表人士的源头,是我国人才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要尊重党外知识分子的劳动和创造,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鼓励他们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按照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用好人才的要求,积极为党外知识分子从事教育、科研等工作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掌握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和建立必要的载体和渠道,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引导。”[3]由于党外知识分子涉及的范围广、层次多、代表性强,是统一战线各个方面代表人物和领军人物的人才库。文化统战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党同党外知识分子的关系问题。团结争取党外各方面的知识分子,特别是他们的代表人物,必然成为文化统战的战略重点,也更加凸显了文化统战的重要性和党外知识分子在统战文化建设中的不可替代性。

习近平强调,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做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不仅要增强责任意识、配强工作力量,还要改进工作方法,学会同党外知识分子打交道特别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4]文化统战就是要围绕党外知识分子的特点,照顾他们的利益,根据不同思想,采取不同形式,为他们施展才干和发挥作用开辟道路、搭建平台,调动和发挥他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积极性,在自然、和谐的文化统战中促进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推动统一战线的和谐稳定发展。

三、党外知识分子在统战文化建设中的不可替代性

从政治上讲,统战文化就是实现统战目标的外在精神环境;从哲学上来说,它是统一战线发展历程中历史地凝结成的一种生存方式。文化统战经过长期实践,统战文化不断得到丰富发展,日益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统战文化具有政治性、广泛性和时代性。文化统战要因时顺势,兼收并蓄,注重统战文化自身特点、特色的生成、培育、提炼。挖掘统战文化,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文化作用,以文化感召民心,增强党在统一战线中的凝聚力,从而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当前,统一战线各方面成员在年龄结构、思想层次上跨度很大,它的文化应当兼容并蓄,形式多样,以求在不同的统战对象中引起共鸣,形成共同的精神支柱。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格局的不断变化,国内外各种阻碍我国统战工作的势力也是复杂多变的,所以统战文化也需要围绕这些任务、适应这一形势而不断丰富和创新。

2.统战文化要有文化自信。习近平同志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5]当今世界,国家的发展要靠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纯粹的经济发展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强国。从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平均达到10%以上,美国则达到25%。美国的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当中占43%,欧盟占了34%,而整个亚太地区只有19%。在这19%当中,日本占了10%,澳大利亚占了5%,剩下的4%才属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太国家。这些都说明同我国的硬实力相比,文化软实力还是个“短腿”。这种状况如不尽快扭转,内不利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弘扬正气、振奋精神、团结和谐、增强合力;外不利于传播中国声音、树立中国形象,不利于中国掌握更多的话语权。软实力中的诸要素都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根本上看,软实力所以关乎民族兴衰、国家强弱、人民贫富,主要由其中的文化软实力因素决定。文化是贯穿软实力的经纬,维系软实力的灵魂。因此,只有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下,将硬实力与软实力结合起来,最大限度集合党外知识分子在统战文化建设中的合力,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文化自觉,为文化大国、文化强国注入更多的文化自信。

(1)要特别关注和团结党外知识分子,使之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党外知识分子一般扮演着维护普遍真理、社会公正和道德良心守护者的角色。党外知识分子一般都希望和支持改革,希望执政党能不断地提高执政能力。党和政府应该鼓励那些提出建设性建议的党外知识分子,对于坚持真理敢讲真话的爱国的党外知识分子应该表示宽容,进行科学引导。

(2)注重区分党内知识分子和党外知识分子,采用不同的宣传教育方式,循序渐进地将主流意识形态理论转化为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共识。当前,国际风云际会,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碰撞、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国内思想文化多元、多变,交融、交锋,良莠并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任重道远。党内知识分子有党的纪律约束,他们不仅要做党和政府政策的“传声筒”和“放大器”,而且还要知道党和政府决策的来龙去脉。党外知识分子没有共产党员的纪律约束,有必要研究建立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动态的跟踪调研机制,反映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动态,分析判断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变化趋势,掌握他们的真实思想和各方面的诉求,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3)重点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文化传媒党外知识分子队伍,抢占信息领域舆论主导权。培养一批与“现代传播体系”和“国际一流媒体”相适应的传媒党外知识分子,重点培养先进科技设备的研发者、维护者等科技知识分子和利用、掌握和运用这些先进科技设备的传播知识分子。要注重体制创新,探索形成文化建设中统战意识的合力机制,充分利用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学技术协会及统战行业协会等平台,凝聚力量,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4)党外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开拓者和知识的传播者,应尽可能为党外知识分子提供条件,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提升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地位来肯定其社会价值。当今经济的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依赖于知识和科学技术,从而使从事知识和科学技术生产、传播和运用的脑力劳动者处在了生产力要素中的主体地位。江泽民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能不能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盛衰和现代化的进程。”[6](P26)因此,要加强党同党外知识分子的联系,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引导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求实创新精神、拚搏奉献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在科教兴国的伟大事业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社会价值;要对于积极弘扬主流精神和思想、并受到人民群众热烈欢迎的党外知识分子,应当给予其相应激励,提高党外先进知识分子的政治美誉度;要建构统战部门与党外知识分子的文化交流平台,在有关文化和社会建设全局的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中,广泛听取党外知识分子意见,建立不同形式的“信息交流直通车”,并尽力使之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

(5)针对影响分散,应不断拓展党外知识分子在统战文化领域发挥作用的空间,把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发挥好保护好。一是重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在接受主流意识形态过程中的示范作用,使其不仅要在文化意识形态的生产、传播上,而且要在文化意识形态的接受上表现出自己的先进性。二是注重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应急处置能力。三是鼓励党外知识分子将学术成果社会化和大众化。四是鼓励优秀党外知识分子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五是文化统战为科学发展服务,关键要不断提高统战文化建设的自觉性、科学性,保证文化统战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前瞻性,正确认识优势、合理发挥优势。

总之,文化统战工作既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又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既是一项传统的工作,又是一项创新的工作;既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人情味很浓的工作。文化统战工作既是一条广泛的战线,又是一个具细的前沿;既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又是一种文化的回归。文化统战工作,既要凝聚文化,又要凝聚人心;既要统一思想,又要统一行动;既要胸怀宽广,又要细致入微;既要晓知以理、动之以情,又要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当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力量,因为,中国的知识分子不仅是中华文明的主要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而且是中华文明的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创造者和发扬者。

[1]胡守钧.让我们倡导“社会共生”[N].汇报,2007-02-17.

[2]毛泽东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12-19.

[4]习近平.巩固发展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N].新华每日电讯,2015-05-21.

[5]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1119150660.htm .

[6] 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095-4654(2016)10-0027-04

2016-09-11

D613

A

猜你喜欢
共生知识分子建设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