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光效栽培的策略分析

2016-03-07 16:59罗志鹏
花卉 2016年22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水稻

罗志鹏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猫营镇农业服务中心 贵州省安顺市 550803)

水稻高光效栽培的策略分析

罗志鹏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猫营镇农业服务中心 贵州省安顺市 550803)

水稻是我国粮食产业的核心部分,搞好水稻种植与栽培工作,对农民经济效益增收起到了促进作用。基于高光效栽培技术指导下,种植户必须及时调整原有的种植方案,推动水稻种植效益一体化发展。据此,本文分析了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策略。

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策略

面对传统水稻种植存在的问题,现代农业种植必须倡导技术创新原则,号召区域种植采用新型技术体系,构建符合现代农业需求的栽培模式。基于高光效栽培技术普及应用,水稻种植与栽培方式需进一步优化调整,从而实现了栽培技术与效益的优化发展。

1 高光效栽培模式优点

1.1 水稻种植现状

当前,水稻种植推动了贵州经济发展,以特殊品种粮食为种植对象的产业模式不断形成。由于传统种植模式存在的不足,“水稻”种植区域依旧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在“产量”指标上尚未达到预定效果。基于水稻种植业快速发展,安顺市镇宁自治县积极开展水稻种植项目,拓宽水稻种植行业的经济建设领域。

1.2 高光效栽培技术优点

提高光合效率,增加生物产量,提高经济产量,并能提高质量。根据地理所多年试验结果和榆树市近两年推广实践,水稻可提高产量8~15%,而且有利于通风透光;对耕层土壤环境也有明显改善,可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含水量;由于超大垄栽培,田间作业方便,也能提高农药、化肥利用率,节省成本,减少污染。“高光效技术”是提高水稻种植产量的关键,也是带动水稻种植业发展的基本保障。随着水稻市场需求量持续增多,扩大水稻种植规模是行业改革的必然趋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大力宣传高光效理念,把先进栽培技术融入到水稻种植过程中,进而满足了区域种植产业的效益化发展。

2 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的原则

2.1 优化原则

随着林业改造工程深入开展,国家对林业建设机制改革给予多方面调控,确保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地方政府要发挥林业站建设功能,对区域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综合指导,从而实现资源规划与发展的可持续性。我国林业资源机制改革趋势下,对基层林业站建设提供多方面支撑,可以进一步优化林业工程结构模式,对实际建设方案提供多方面指导。

2.2 技术原则

现代农业发展依赖于科学的种植技术,尤其在水稻种植行业中必须发挥技术优势。鉴于高产技术普及化发展,引入新技术指导农业种植活动是不可缺少的。“高产水稻”是生态农业提出的新技术,对地区粮食作物品种种植具有发展性意义。新时期国家倡导高产种植技术创新,为广大农业种植户提供了技术指导,如何掌握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全面推广高产技术应用方案,这些是急需考虑的问题。

2.3 创新原则

为了更好地开展农业建设活动,要坚持以高产技术推广为中心,全面拓宽科学技术在农业建设中的应用。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任何产业经济发展必须依赖于科技创新,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新时期国家对高产技术研发提出新要求,号召各地区重视高产技术推广与发展,加快地区农业项目建设的可持续性。针对早期高产技术推广存在的不足,政府要做好各方面的调度工作,以科技创新为指导思想,带动地区农业经济规划与发展,发挥科学技术在农业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3 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方法

3.1 秧田准备

水稻苗期是决定生产质量的关键阶段,做好苗期虫病害防治是不可缺少的,这直接关系着水稻规模化种植效益。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稻种植产量与质量,应加强技术推广力度,不断落实水稻种植病害控制决策。按照现有种植规模来说,要做好秧田前期处理与保护工作,按照实际种植规模进行清扫,为秧苗培育创造良好的环境。例如,抛秧时对软盘进行控制,机插秧软盘数量控制在32片,杂交稻控制在28片等,这些都是保证种植效率的关键。

3.2 浸种催芽

基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经济战略模式走向多元化,农业经济模式以“集约化”为转型方向,带动了各地区传统经济模式的优化转型。浸种时应将浮于水面的秕谷、病粒谷去掉。早稻用“两开一凉”的温水(55℃)浸泡,推荐强氯精或咪酰胺消毒,药液浮膜不搅动。首次浸种时间早稻常规种子10~12h,杂交种子8~10h,然后洗净药液用适温清水浸至种谷透明。针对早期农业发展存在的不足,要号召广大农民及种植户参与科技活动,结合新农业科技实现经济产业转型。只有依赖于科技生产力,才能实现农业项目的效益增收,最终达到效益增收的目的。

3.3 精细播种

科学技术是核心生产力,农业种植活动必须依赖于科学技术,才能实现根本上的战略转型目标。因此,结合新技术战略思想,要大力推广与使用高科技模式。精细化播种过程中,要对软盘进行细化处理,提高秧田区域结构之间的稳定性,同时,控制种植区域内部泥土及水量分布情况,减小各种因素对播种区域造成的不利影响。严格控制田间泥土厚度,定期排放水量,对播种量大小进行调节,以免泥土因素对种植效率带来的不利影响。

3.4 秧田管理

“水稻”是粮食市场畅销品种,凭借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市场需求量持续增多,这增强了农民参与水稻种植的积极性。由于地区条件的差异性,水稻种植必须按照其适应新进行栽培,不断优化水稻生长区域环境,提高种植区水稻实际产量。芽期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排干水,烈日跑马水,保持土壤湿润和供氧充足。2叶期前露田为主,2叶后浅灌为主。若遇无风高温晴天,在上午10点左右应揭膜两端通风,防高温煮芽。正式种植期间,要定期检查田间秧苗布局,防止水稻种植期间出现各种病害隐患,提高种植秧田的生长效率。

4 水稻苗期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

新时期农业规划对虫病害防治十分种植,这不仅体现了科学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普及应用,也是保证水稻种植产量与效益的关键因素。“育苗期”是水稻种植过程的初始阶段,也是规模化种植风险最高的环节,一旦遭遇病虫害则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水稻苗期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种植效益。新农村建设机制下,国家支持地方发展粮食产业,带动农民参与到种植经济建设中。水稻是贵州粮食种植的主要品种,由于其易生长、品质好、产量优等特点,成为贵州粮食行业重点培育与发展对象。虫病害是大部分粮食种植面临的主要问题,水稻种植期间也要考虑各类虫病害的危害性,提前做好相关的防治方案。

5 结论

基于高光效技术发展趋势下,政府支持地方发展粮食产业,带动农民参与到种植经济建设中。水稻是粮食种植的主要品种,由于其易生长、品质好、产量优等特点,成为粮食行业重点培育与发展对象。从种植科技及产业发展角度考虑,指导农民掌握高光效栽培技术具有发展性作用。同时,对种植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转变早期水稻虫病害防治模式,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改良决策。

[1]王保华,翟洪凯,张兴华,李红霞.水稻高光效宽窄行栽培试验研究[J].北方水稻,2014(06).

[2]徐 刚,杨兴福,杨海龙.水稻高光效栽培试验[J].现代化农业,2014(02).

[3]胡喜军.北方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3(12).

[4]李 卓,何佰超.玉米垄作高光效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3(11).

[5]肖庆国,李永富.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3(09).

S511

:A

:1005-7897(2016)20-0104-02

2016-10-11

罗志鹏(1966-),男,布依族,农艺师,大专,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及服务工作。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油麦菜栽培要点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一季水稻
水稻花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自然栽培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