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6-03-07 16:50张春环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4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脑出血入院

张春环

(平舆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河南 驻马店 463400)

急性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1]。研究发现,患有高血压病、情绪改变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均是诱发此病的重要原因。此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的特点[2]。临床上通常使用降颅压、止血、营养脑神经的方法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在进行治疗期间,对此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不错,可以有效地降低其死亡率。为了进一步探讨此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这些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MRI检查被确诊患有急性脑出血。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5例。其中,入院时神志清醒的患者有35例,昏迷的患者有23例。他们的年龄在45~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4±6.2)岁。他们发病至入院就诊的平均时间为(3.2±1.1)h。

1.2 护理方法

这些患者入院后,我院对其均进行常规治疗。进行常规治疗的方法是: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对其进行吸氧治疗,保持其肢体处于功能位,维持其机体的水电解质平衡。同时,对患者进行降颅压、降血压、止血治疗。对于进行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其进行脑室穿刺引流术、血肿清除术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这些患者均进行有针对性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是:①这些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有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脑卒中病史及其用药的情况,并了解其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及临床表现,评估其是否存在上消化道出血及脑疝的可能。②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家属让患者卧床休息(时间为1个月),并适当将其床头抬高。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取平卧位,使其头部偏向一侧,并对其口腔、鼻腔进行护理,及时为其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以防其窒息。护理人员应遵医嘱对患者进行低流量的吸氧治疗,在此期间,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护理人员应控制探视的人数,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情绪的波动情况进行评估。患者如果存在过度烦躁不安的表现,护理人员应遵医嘱为其使用镇静剂,并在其床边增加保护栏,以防其坠床。③患者的病情有所恢复后,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饮食指导,指导其食用高纤维素、高蛋白、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质食物,并指导其多饮水。对于存在吞咽困难或昏迷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遵医嘱对其进行鼻饲。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患者进行鼻饲时,护理人员应确保食物的温度适宜。④护理人员应每2~3 h为患者更换1次体位,以防其出现褥疮。并使用温水为患者擦拭身体,2次/日。定时为患者更换床单、被罩,保持其床单的清洁、干燥。⑤对于昏迷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意识、肢体功能、瞳孔的变化情况。患者如果出现烦躁不安、血压升高、心率减慢、意识障碍加重、呼吸不规律等异常表现,护理人员应及时将此情况报告临床医生,并协助临床医生对其进行处理。此外,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大便及尿液的颜色、总量。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与其进行沟通,了解其是否出现恶心、上腹部疼痛、呕血等症状,以了解其是否存在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另外,患者如果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尿量减少、皮肤湿冷等失血性休克的表现,护理人员应立即通知临床医生,并协助临床医生对其进行抢救。⑥当患者的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应教会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并指导其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进行康复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双侧的翻身训练、桥式运动及感觉功能训练等。并为患者详细讲解进行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以提高其对进行康复训练的依从性。⑦在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应告知其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进行复查,保持情绪的稳定,严格控制日常饮食,并注意劳逸结合。

1.3 治护效果的评定标准[3]

①治愈:治护结束后,患者头痛的症状消失,其神经功能受损评分的降低幅度在60%以上,其没有出现并发症。②显效:治护结束后,患者头痛的症状有所缓解,其神经功能受损评分的降低幅度在40%~60%之间,其出现了轻微的并发症。③有效:治护结束后,患者头痛的症状有所缓解,其神经功能受损评分的降低幅度在40%以下,其出现了较多的并发症。④无效:治护结束后,患者头痛的症状无改善,其神经功能无改善或在加重[4],其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果

治护结束后,在这58例患者中,治护效果符合治愈标准的患者有45例,符合显效标准的患者有5例,符合有效标准的患者有3例,符合无效标准的患者有5例,这些患者接受治护的总有效率为91.4%。

3 讨论

急性脑出血多在患者情绪激动的状态下或寒冷的季节里发作[5]。因此,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及心情的舒畅,积极地控制血压,以防急性脑出血的发生。中老年人一旦发生急性脑出血,应及时入院接受相应的治疗及护理,以确保其生命安全。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显著。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焦明雅.急性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2):768-769.

[2] 程莎.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优越性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21(11):192-193.

[3] 张海英,张红芳.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4(26):212-213.

[4] 吴媛媛,殷冬娇,金贻悦等.急性脑出血病人应激状态的临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1):4261-4262.

[5] 程华.临床护理干预对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24):143,149.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脑出血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