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限制:维特根斯坦的一致性视角

2016-03-07 22:32林化平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句法一致性

林化平

(1.山东科技大学基础课部 山东 泰安 271019;2.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9)

选择限制:维特根斯坦的一致性视角

林化平1,2

(1.山东科技大学基础课部山东泰安271019;2.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089)

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游戏规则对语言游戏的进行具有限制性,语言游戏的进行是符合语言游戏规则的选择结果,他们之间具有一致性。句子的构成受到多种句法和语义等规则的限制,句子成分中词语的选择是受多种规则限制的结果,句子成分的选择结果与限制规则间具有一致性。因此,对选择限制的探讨有助于深入理解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规则的一致性。

语言游戏;一致性;选择限制

维特根斯坦是语言哲学的奠基人,他被称作系统地从语言来思考世界的第一人。“语言游戏说”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后期哲学思想的基础和核心。在《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中,他用了大量篇幅论述遵守规则和私人语言问题。本文拟从语言游戏规则的一致性入手,考察句子成分间句法和语义对词语的选择和限制,以加深对维特根斯坦语言规则一致性的理解。

一、关于语言游戏

(一)语言游戏和规则

将游戏范式用于问答的辩证情境可追溯到亚里斯多德,而以语言游戏的方式来理解语言,一般认为是由维特根斯坦所提出,以该术语来指个别语言及其所锚定(anchor)的语言行为的复杂情境[1]。“语言游戏”概念早在《蓝皮书》(The Blue and Brown Books)中就曾提出,“语言游戏是指比我们复杂的日常语言的符号使用方式简单得多的符号使用方式。其语言形式是:儿童就是通过它们开始使用词语的;对语言游戏的研究就是对语言的原始形式或者原始语言的研究。”[2]

在《哲学研究》中,维特根斯坦力求理解人们如何获得词语的意义,在他看来,只认识概念名称不足以使人能够在会话中使用词语,人们还必须了解制约其用法的规范或规则[3]。词和语句的意义都在于它们的用法,因此必须研究词和语句的使用规则,也就是说,语言游戏的规则规定了词和语句的用法从而也规定了词和语句的意义[4]79。语言规则是关于语言的约定和协议,在操作层面上体现为用法。既然语言使用具有规则性,人们在语言交际中就应该遵守语言规则,以实现成功的交际。

(二)语言规则的一致性

对于一致性概念的理解,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个例子。假如你一早打开冰箱,发现食品已吃完,你的直接反应可能是决定去超市购买。人们很自然地将信念养成和意向状态形成等情形视为当前心理状态——刚打开冰箱门的特定时间里所想到的事情。正如其他的意向状态,这种情景必定具有将物体或事态与是否与其一致的其他物体或事态进行分类。这就是说,在某种情境中,人们的选择或行动会受到信念养成或意向状态的制约,人们的选择或行动与信念养成或意向状态具有一致性。

一致性概念(accord)是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它最早出现在第138至142节中对瞬间理解的讨论中。维特根斯坦说,“当我们听到或说出一个词语时,我们便理解其意义;我们一下子便把握住它。”[5]98这种当前意向状态会将词语及其用法进行一致性分类,但维特根斯坦对这种可能性表示质疑:“我们这样地一下子把握的东西与一次运用能够一致吗?能够适合于或者说不适合于它吗?”[5]100在第142节后,又集中讨论了一致性的不同方面,从第185节开始,一致性概念又成为焦点。在该部分内容中,其它当前意向状态,像以某种方式表示顺序“加2”的行为,打算下棋的行为中也存在一致性问题。在第198节里所引入的规则概念,也面临着一致性问题,比如,行动方案如何与(已掌握的)规则相一致。在私人语言部分,一致性问题再次出现,维特根斯坦考察了内心明示行为与感觉是否一致的问题。由于其思想和行文的跳跃性,给我们对一致性的解读造成了一定困难。通过阅读文献,我们发现,关于规则和一致性问题在其后期的许多著作中都有涉及,从下面摘录的部分引文中可见一斑(引文前的数字表示原文中的节次)。

39.……语言现象立足于规律性之上,立足于行动一致性之上[6]261。

49.……人们的一致认识,作为逻辑现象的前提条件,并不是意见的一致认识,更不用说是关于逻辑问题的意见的一致认识[6]270。

224.“一致”这个词和“规则”这个词彼此具有亲缘关系,它们是表兄弟。如果我教一个人其中一个词的用法,那么他因此也就学到了另一个词的用法[5]119。

241.……人们所说出的东西是正确的和错误的;而在语言中人们是一致的。这绝非意见上的一致,而是生活形式上的一致[5]154。

430.……当然只有当一致性存在时,我们才能玩这种游戏,但一致性的概念并不在这种语言游戏之中[7]218。

……

维特根斯坦在从不同方面探讨遵守规则的概念时,还多次提到了“心理事实”,即人们在内心已接受或认定正确的心理体验,在遵守规则时人们采取行动并不问其根据,也不考虑其他可能性,没有任何怀疑;他还曾提到过“逻辑事实”,即大家一致同意的做法,遵守规则时所采取的具有密切逻辑关系的行为。维特根斯坦在论述一致性问题时,还提出了逻辑强制(logic compulsion)和心理强制(psychologicalcompulsion),他试图对掌握一个词的意义时头脑中想起的东西能否将词语及其用法进行一致性分类进行剖析。

根据维特根斯坦关于一致性的论述,可以看出,人们生活形式上的一致认识是语言使用的基础,人们对于词的用法,对于什么用法符合语言规则这些问题持一致的看法,这一点对于语言的存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语言赖以存在的必要条件。语言游戏的进行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语言游戏中的所有步骤都与规则相一致,而语言现象就是以规则性、行动的一致性为基础的。具体来说,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就是词语受到各种语法规则制约和限制的结果。因为语言现象立足于规律性之上,立足于认识一致、行动一致上。如果人们对词和语句的用法各不相同,对词的意义或语句的意义缺乏一致的认识,便不可能进行思想交流[4]83。

人类语言在发展变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规则和意义。人们在习得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要遵守各种语法规则和限制条件,生活中语言的运用都与语法规则和其他限制条件具有一致性。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尽管语词的词性和词义会发生变化,表现出语言游戏中的新步骤,它们仍然会受到语法规则和各种限制条件的制约。下文将从句法、语义和语用等限制条件来探讨语言结构的发展和运用。

二、选择限制

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个由语言符号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符号系统,语言中的各个要素相互关联。索绪尔指出,“在话语中,各个词,由于它们是连接在一起的,彼此结成了以语言的线条特征为基础的关系……这些以长度为支柱的结合可以称为句段。所以句段总是由两个或几个连续的单位组成的。”[8]170可以看出,此处句段包括词、词组、短语到语句,是线性关系的横组合单位。他还指出,对于联想关系来说,“任何一个词都可以在人们的记忆里唤起一切可能跟它有这种或那种联系词。”[8]175这种联系,主要是意义的关联。这两种关系都从句法和语义上对句子成分甚至语句的实现具有选择和限制作用,也就是说,处于组合关系中的词语,必须满足一些句法和语义条件,符合语言游戏的规则,而这些句法和语义条件也必须以该语言群体内人们日常生活认识的一致性为基础,是人们语言运用中共同遵守的语言游戏规则。

(一)语义选择限制

语义选择(semantic selection),又叫选择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或同现限制(restriction of cooccurrence),是对句法成分的中心词修饰语或论元语义类型的制约。例如,drink gin是指喝一种含酒精的饮料,而不是喝一种纸牌游戏,因为“喝”会选择一种液体类型的对象。这种方法在语义分析的人工智能范式中很常见,因此,也可以结合句法分析逐步消除不恰当的意义,在句子的语义表征中构建一组相关的语义模板。下面我们来看句子语义的选择限制。

(1a)The rock isgranite.

这块石头是花岗岩。

(1b)*The rock understands the problem.

这块石头理解这个问题。

句(1a)是完全合格的句子,谓语begranite选择真实的花岗岩物体rock作主语,而rock在语义上是 granite的上义词;而(1b)语义上是不合格的,谓词understand要求主语应该是有知觉的,而rock没有知觉,所以不符合语义要求。

语言将清单元素(listemes)(词汇中列出的词条)中的意义与短语、句子和较长文本的复杂意义相结合,而这种结合受到句法规则和多种选择限制的约束。例如,在hishand flew tohis fly中,同一词fly有flyVerb和flyNoun两种词性。语类特征(category features,包括名词、动词等)确定了不同形态和搭配的可能性。与清单元素相搭配的其他句法语类是通过严格的子语类化(subcategorization)来进行识别。例如,从句法上来说,及物动词就是由严格的子语类化特征[+__NP]的一些标注变体来进行界定;在Fred opened thebox中,open就具有此类特征,而在the door opened easily中,不及物动词open具有[-__NP]特征。一般认为,比如像woman具有 [+ human,+female...]特征,go具有 [+active...]特征,这些句法的固有特征是有语义基础的。一个清单元素的选择性特征也适用于已搭配的多种清单元素的固有特征,比如,动词的 [+[+animate]___[+ abstract]]特征,表示“需要有生命的主语NP和抽象的直接宾语NP”。因此,词项插入句法短语标记,一般认为这是纯句法过程,原先认定的句法选择特征对该过程有限制作用,这样看似不合格,但该过程同时也受语义条件的限制,于是就可以生成下列有意义的句子,如句(2)。

(2)Gracemeno grace,norunclemeno uncle.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句(2)中的grace和uncle的词性本来是名词,但是莎士比亚在此将其同时用作动词和名词,这种创造性用法使得语言更加简洁、鲜活,富有韵律性。虽然以前无此用法,但是人们依然能够理解和接受。正是人们对语境认识的一致性,使得人们能够理解符合句法和语义规则限制的新奇句子,也就有了语言使用的创造性。

搭配关系还可能具有某些外延意义(包括物质、物体、状态、事件、过程、质量、元语言描述等等),所以能够管辖多种清单元素共现。请看下列标记为异常的两个例子[9]:

(3)*Thatelectron isgreen.

电子是绿色的。

(4)*My hair isbleeding.

我的头发在流血。

例(3)被认为异常是因为 electron(电子)是理论构念,不能吸收或反射光线,因此,不能够用green(绿色)作谓词来进行描述。但是,假如我们在构建一个原子的解释模型,其中用绿灯表示电子,参照该模型时说that electron is green就不会让人感到异常了。例(4)中,hair(头发)没有血管,不可能流血,但这并不妨碍儿童画出流血的头发,也无法避免电脑游戏在某个网络空间里创造出流血的头发,这样,例(4)中的话语就不会显得异常。对于例(3)和例(4)中的主语electron和hair,虽然我们可以选择很多谓词来对主语的特征进行描述,但是谓词的选择必须在语义上与主语相关联,主语的词义本身也限制了对其进行描述的谓词使用。另外,语义上看起来异常的句子,句法上也可能是完全符合句法规则的。如:

(5)Colorlessgreen ideassleep furiously.

无色的绿色想法愤怒地在睡觉。

这是乔姆斯基杜撰一个句子,语法上完全正确,语义上却毫无意义,所以符合语法的句子未必就是有意义的句子。

由此我们认为,在自然语言使用中,语义的选择限制是语句产生的基础,合格的语句还必须同时符合句法规则,使得自然语言的语句在形式上合法,内容上有意义,才能有效地实现人们的交际功能。从某程度上来说,语义的选择限制是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规则一致性的一种实现。当然,选择限制还有其他的表现形式,下文将对搭配限制进行讨论。

(二)搭配限制

在现代语言学中,搭配是指在自然语言使用中,某些词汇共现的频率高于受语法和语义支配的频率[10]。弗斯(J.R.Firth)首先从理论上将搭配进行凸显,将其从词义的认知和语义观念中分离出来,称之为“组合层次的抽象”[11]。他还含蓄地表明,搭配研究需要定量依据,从某些文本中发现共现的实际数据。韩礼德(Halliday,1976)将搭配视为一种衔接机制,认为有必要测定搭配词的显著显著紧邻效应(significantproxim ity),搭配只能从概率方面进行讨论,从而确定了使用统计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必要性[12]。辛克莱(Sinclair,1970)对搭配进行了第一次计算研究,他将书面语和口语语料库进行对比,以±5个词的跨度对显著紧邻效应进行识别,并用统计分析和归原(lemmatization)方法来进行验证[13]。韩礼德(1966)[14]和辛克莱(1966)[15]认为,搭配可以不依赖语法就能进行语言的词法分析。辛克莱(1991)又指出,词汇可以通过搭配环境来界定,将搭配视为部分习语性原则(词法确定的选择),而非开放性原则(语法确定的选择)[16]。利奇(Leech,1974)将搭配义包括在意义范畴内,但是将单个词的特异性特征边缘化,难以进行概括[17]。辛克莱(1987)[18]和斯塔布斯(Stubbs,1996)[19]认为,所有的词汇都能搭配,而霍伊(Hoey,2004)[20]在词汇触发理论模型(lexicalprim ing)内对搭配进行调整,认为大多数句子是由互相关联的搭配组成,因此可被视为前文句子的再造(reproductions)。近年来,在语料库语言学的搭配研究中,语义韵成为语料库研究的热点,它是某些词因经常同具有某种语义特征的语言单位共现而产生某种语义色彩。

搭配限制还是形态学中使用的一个语言学术语,是指在特定的两个单词的短语中,单个词的意义会受到特定短语的制约。例如:形容词dry与名词w ine组合时,只表示“不甜的酒”。请看下面更多的例子:

(6)whitew ine

white coffee

whitenoise

whiteman

上例中的white因为与特定的名词组合时,white的意义会发生变化。这里white的意义并不是词典中最常见的意义,意思分别为yellow ish(淡黄色的),brown(淡褐色的),“含有许多频率相等的振幅”,以及和pinkish(粉红色的)或palebrown(浅棕色的)。

另外,习语作为一种固定搭配,也是一种常用的词语组合,其意义并不是由构成该词组的单词意义组成,而是分为比喻意义和字面意义,通常是作为一个语义单位使用。所有语言中都有习语存在,据估计,在英语中有至少25,000条习语。例如:

(7)Shewashed herhandsof thematter.

她不再过问这件事了。

(8)She refused to have anythingmore to dow ith

thematter.

她不想再和这件事有什么关系了。

习语中的单词丧失了作为单个词语的原意,而是组合在一起作为一个语义单位使用。

因此,词语的搭配,特别是习语的搭配,是在单个词的词义和句法结构的基础上,将词义和结构意义进行整合和引申,形成相对固定的结构和语义,在自然语言使用中作为一个独立的语言单位存在,丰富和发展了语言的结构和内容,是语言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搭配限制是选择限制的一种特殊组合形式,搭配中的词项不仅受到语义、句法、语用等多种规则的限制,还受到词语意义和结构意义的限制,也就是说,搭配的形成是各词项遵守各种规则限制的结果,搭配与所遵守的各种限制规则间具有一致性,这也是对语言游戏规则的一致性的一种印证,因此,我们可以说维特根斯坦的一致性原则对词语的选择限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三、语言规则、选择限制与一致性

基于上文的讨论,我们认为,语言的使用总是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并且同时受到多种规则的制约。句子中的词、词组、短语以及其他结构的搭配和使用总是受到句法、语义、语用等多种规则的限制,当然,语言的规则也并非一成不变,语言规则是随着语言的发展和演变而发生变化,但是语言的使用总是受到各种规则的限制。具体来说,某种语言的结构成分除了受到句法、语义规则的限制以外,还受其他多种因素的制约。换句话说,人们生活中表达相同内容的语言,也可以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但不论哪种表达形式,都要遵守某些规则,来实现成功的交际。但是无论做出何种选择,都应该与所遵守的规则相一致,这就是维特根斯坦所说的语言游戏规则的一致性。

四、结语

当前许多的西方语言学研究从其理论源头上可以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进行观照,从中找到自己理论依据或为自己理论的合法性辩护[21]。本文是根据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规则的一致性,探讨了句子成分间句法和语义等对词语的选择和限制,我们发现,句子的构成受到多种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多种规则的限制,句子成分中词语的选择也是多种规则限制的结果,句子成分的选择结果与多种规则间具有一致性。语言现象立足于规律性之上,立足于认识一致性、行动一致性之上。因此,我们可以说,对选择限制的探讨有助于深入理解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规则的一致性。

[1]Zalabardo,J.L.Wittgenstein on accord[J].Pacific PhilosophicalQuarterly,2003(84):311—329.

[2]Wittgenstein,L.The Blue and Brown Books[M].Oxford:Basil Blackwell,1980.

[3]Nilsenová,M.Language Games[A].In Chapman.S.& C.Routledge(ed.),Key Ideas in Linguistics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C].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9.

[4]涂纪亮.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5]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韩林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6]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7卷,论数学的基础[M].涂纪亮主编,徐友渔,涂纪亮,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7]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11卷(杂评、纸条集、关于颜色的评论)[M].涂纪亮主编,涂纪亮,吴晓红,李洁,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8]索绪尔,费尔迪南·德.普通语言学教程[M].沙·巴利,阿·薛施蔼,阿·里德林格,编,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008.

[9]M cCaw ley,J.D.Concerning the Base Componentof a TransformationalGrammar[J].Foundationsof Language 1968 (4):243-269.

[10]Krishnamurthy,R.Collocations[A].In Keith Brown (ed.),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2nd ed.),vol.1 [C].Elsevier,2006.

[11]Firth,J.R.ModesofMeaning[A].In Papersin Linguistics1934-51[C].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7.

[12]Halliday,M.A.K.&R.Hasan.Cohesion in English [M].London:Longman,1976.

[13]Sinclair,J.M.,Jones,S.&Daley.R.English Lexical Studies[A].Reportto OSTIon ProjectC/LP/08,1970.Now published as Krishnamurthy(ed.).English collocation studies:the OSTIReport[C].London:Continuum,2004.

[14]Halliday,M.A.K.Lexisasa Linguistic level[A].In Bazell,C.E.,Catford,J.C,Halliday,M.A.K.&Robins,R.H. (eds.).Inmemory of J.R.Firth[C].London:Longman,1966.

[15]Sinclair,J.M.Beginning the Study of Lexis[A].In Bazell,C.E.,Catford,J.C,Halliday,M.A.K.&Robins,R.H. (eds.).Inmemory of J.R.Firth[C].London:Longman,1966.

[16]Sinclair,J.M.Corpus,Concordance,Collocation[M]. Oxford:OUP,1991.

[17]Leech,G.Semantics[M].London:Penguin,1974.

[18]Sinclair,J.M.Collocation:a Progress Report[A].In Steele,R.&T.Threadgold(eds.),Language Topics[C].Amsterdam/Philadelphia:Benjam ins,1987c.

[19]Stubbs,M.Textand Corpus Analysis[M].Oxford: Blackwell,1996.

[20]Hoey,M.TextualColligation—a SpecialKind of LexicalPriming[J].Languageand Computers49,2004(1):171—194.

[21]沈梅英,等.维特根斯坦哲学观视角下的语言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郝锐)

[Abstract]InW ittgenstein's opinion,the proceeding of language games is restricted by the rules of the language game,which is the selectional product in accordancew ith the language game rule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yntactic and semantic selection and restriction between the lexical items of sentence components.It finds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a sentence is restricted by a variety of syntactic and semantic rules;the selection ofwords is the resultof rules'restriction,the selection of sentence componentsaccords to the restrictionsof rules.Itconcludes that the discussion of selectional restrictionsw illhelp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Wittgenstein's accordance of language game rules.

[Key words]language game;accord;selectional restriction

SelectionalRestrictions:A PerspectiveofWittgenstein's Accord

LIN Hua-ping1,2
(1.Departmentof Basic Courses,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and Technology,Taian Shandong 271019;2.NationalResearch Center for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Beijing Foreign StudiesUniversity,Beijing 100089)

I06

A

1008—7427(2016)04—0047—05

2016—03—08

林化平(1971—),男,山东平邑人,山东科技大学基础课部讲师,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二语习得、外语教学。

猜你喜欢
维特根斯坦句法一致性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99分的答辩论文
99分的答辩论文
维特根斯坦式综合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论维特根斯坦前后思想的内在一致性——基于“综观”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