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时代”,我们准备好了吗

2016-03-07 09:14莫兰
北京青年周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公主小孩生育

莫兰

“二胎”,无疑成为新年伊始最引人关注的话题。2015年末,“二孩”政策全面开放,全民都被卷入这个漩涡之中。首先,七大姑八大姨终于放过了还没找对象的大龄适婚男女青年们,转而把战斗力转移到已婚晚辈是否应该要二胎上;一向对热点捕捉敏锐的真人秀节目也立马出招,有关注星妈二胎家庭的《妈妈是超人》,还有的直接就命名为《二胎时代》;一时之间微博、微信朋友圈里全是关于二胎的话题,你生或不生,二胎就在那里,你拿它没辙。不过,虽然上有政策鼓励,下有舆论催发,现在的国人好像变得不那么爱生孩子了,原本的独生子女以离家出走和自杀来威逼已怀孕的母亲终止妊娠的极端事件也时有发生,可见二胎政策想要见效还得克服诸多障碍,其中经济压力和二胎家庭成员的心理建设,成为最难跨过的两道门槛。

在《爸爸去哪儿3》中收获人气的夏天一家余温尚存,又加入了“二胎”这个年度话题的大潮流中——参加真人秀《二胎时代》,给夏天“添了”一个弟弟。妈妈黄嘉千表示自己很想再要一个小孩,觉得家里人多比较热闹,节目把一个素人小孩安排到家里和他们一起生活,对全家人来说不仅是陪伴更是一种成长:“这个节目让我有很深的感受,当有另一个生命来到我的家庭的时候,怎么去面对,如何做到不偏心,如何平衡两个孩子的心情、心态。”相比之下,小公主夏天对于要不要有弟弟妹妹这个问题显得有些矛盾:一面说没有人陪会“害怕”,转而又说“我不想他们把房间弄乱所以我不太确定”。《二胎时代 》中,爱扮公主的夏天却从来没有“公主脾气”,绝对是好姐姐的榜样:照顾弟弟妹妹,小伙伴闹情绪主动安慰。观众都称她为“没有公主病的公主”,也大力赞赏夏克立和黄嘉千的教育方式。这个中西结合的家庭,对于“二胎”这个社会热点,又都是如何看待的呢?

家庭说

妈妈黄嘉千:很想生二胎

Q:你觉得家庭里有几个孩子合适?

A:一个太寂寞了,两个恰恰好,三个就最好。我自己就有两个哥哥,夏克立也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所以了解家里有兄弟姐妹的感觉,也希望自己的家庭能有多一点人。现在一到周末我们就会烦恼今天找哪家的小朋友来陪夏天玩,录节目弟弟陪她之后我们就不用担心了,因为陪小朋友玩很累的。

Q:家里突然多了一个成员,会不会不适应?如何跟夏天解释?

A:不光是夏天不适应也是我们的不适应。因为我本来没有第二个小孩,说实话也不知道怎么去应付有两个小孩的状况。有两个小孩在家里其实有很多事情是需要平衡的,需要去顾虑另外一个小孩的心情。如果是我现在怀孕那我就需要跟夏天说你即将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妈咪不会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你身上了,要分一点爱给别人,可是同样的你会得到更多的爱,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来爱你。你要事先告诉她其实父母给的爱是一样的,我会用手指来给她比喻说你看手指头是不是长短大小都不一样,可是都长在我身上,我会不爱哪一只吗?不管割掉哪一只我都会痛。

Q:你自己也说关注点都在弟弟身上,有些忽略了夏天。

A:应该是说因为弟弟比较小,要注意的事情就更多,夏天有很多事已经可以自己处理了。我会跟夏天说你觉得爸爸会像照顾你一样照顾我吗,会喂我吃饭吗?不会,因为我是大人了,这些事可以自己做,她和弟弟也是同样的道理,这样比喻她就会明白。其实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弟弟身上而是因为很多东西他不会所以需要更多耐心,如果你不会我也会花时间去教你。我们的教育方式更多的是站在小孩子的角度,每天要想用什么样的比喻她才会理解,你一定要让她懂而不是跟她讲道理。

Q:虽然之前没有弟弟妹妹但是夏天特别会照顾人,这种能力是怎么培养的?

A:可能跟家里养宠物有关系,这是一个很棒的事情,可以培养小孩子变得很有爱。因为夏天喜欢当公主,公主旁边就是围绕着一群动物(笑),她经常跟我说妈咪我要养鸟,养老鼠,养兔子,觉得好像家里要有动物她才是公主。

Q:家里有两个孩子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怎么解决?

A:如果两个小孩吵架,就让他们自己先解决,学会面对困难、修复关系的能力,而不是吵完架就翻脸走人。有时候我会听他们的对话,小孩吵架真的太有趣了(笑)。我很不喜欢小孩有“我讨厌你”“不跟你玩”这样的表达,如果听到夏天这样说我会去纠正她,因为说这种让人伤心的话对自己也没有好处,你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不能直接下一个定义。当然,小孩和好也很快,他们不会有心结,这是大人要学习的地方。

Q:都说夏天是最没有公主病的公主,不随便有情绪,这种好脾气是怎么培养的?

A:可能是她有一个天生的后妈,我就是那个恶毒的皇后(笑)。她本身就是内心比较柔软的女生,我也会告诉她怎么去包容。当她有脾气出来的时候我就会制止她说你不可以有这个态度,很严肃的告诉她生气有很多方式,如果你说“妈咪我现在很不高兴”,那我就会问原因,然后去解决。所以基本上看不到她有“哼”的这种态度,她知道这是很不礼貌的,不可以对人这样。

爸爸夏克立:一直在学习当爹

Q:“夏天爸爸”的身份有没有给你的生活和事业带来帮助。

A:之前大家可能只认识我演员和主持人的身份,看了《爸爸去哪儿》之后很多人有兴趣了解我的教育方法,也经常在微博上留言。因为太多人问有关教育的问题了,所以我和老婆干脆一起写了一本书,分享一些如何让小孩成长的东西,应该年后会出来。

Q:父亲的角色有没有让你成长?

A:夏天出生后我就一直有变化,一直在学习如何当爸爸。现在有很多人喜欢她,想要跟她拍照,但是突然收获到这么多喜欢,可能会对她的个性有影响,我们不想她被宠坏,因此也一直在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Q:如何看待“女孩要富养,男孩要穷养”这种说法?

A:我觉得富养其实是要给予时间和爱,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要给他们很多爱,让他们知道你很爱他,愿意花时间陪

他。穷养我认为是要让小孩自己动手做事情,整理房间、洗衣服、收拾好自己的玩具等等,男孩女孩一样都要学,总之我不赞同太宠小孩子。对夏天我没有“女孩”或者“男孩”的看法,不会让她觉得因为我是女生所以这个东西我没法拿、这件事我没法做,不会让她有男生比女生厉害这些想法。如果要说富养的话,我们不会宠坏她,只是给她很多爱,让她知道她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而不是给予玩具、糖果那些物质的东西。现在很多小孩玩iPhone、iPad,但我们比较严格,不会让夏天一直接触这些电子产品,有时候严厉也是一种爱的表现。

Q:你小时候是被穷养还是富养?

A:刚刚我说的对夏天的教育方式其实就是我父母教育我的方式。小时候我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剪草、洗衣服、整理房间,这些是“穷”的部分,父母很忙,所以我做家务后他们会给我零花钱,都是靠自己的能力得来的。但他们不管多忙都会抽时间陪我,甚至推掉一些工作。

Q:中西方教育方式最大的差别在哪?更认同哪种?

A:西方的教育方式会更倾向于“陪伴”,其实我觉得不一定是文化的原因,因为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比较舒服,100年前很多现代生活用品都有了,可是中国20年前过得比现在辛苦,30年前更辛苦,中国人没有那个时间和习惯去陪孩子,因为一直在工作,发展到现在才开始慢慢改变。可能有人觉得我真的花很多时间去陪夏天,但并不是我很厉害,而是受我们国家的生活习惯的影响,就像我父母也能花很多时间陪我。很多人每天很辛苦地赚钱工作,为了给孩子吃好生活好,这也是爱,但是否用大量时间可以去陪孩子?社会的经济背景比文化的影响更多。总之我觉得我们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小孩子学会“爱”,我们现在正在做。

小公主夏天:弟弟更小所以让着他

Q:漂亮的公主裙是谁送你的?

A:因为是公主裙所以是公主送我的。

Q:如果有一样东西你不喜欢可是弟弟喜欢,会选哪个?

A:选弟弟喜欢的,他更小。

Q:可是你之前不会这样。

A:因为那时我还没想到,后来我跟娃娃玩的时候才想到的。

Q:《爸爸去哪儿》的小伙伴最想念谁?

A:轩轩、诺一、康康、大骏、娜娜。

Q:现在让你对妈妈、爸爸各说一句话最想说什么?

A:对妈妈说不要生我气了,哈哈,她生气好凶!我最想要跟爸爸说:你不要每天都喝啤酒,你的肚子有一点大了。

专家说

“二胎”窘境,从文化冲击到经济压力

“人的态度与选择是被塑造和建构的过程。”虽然二胎政策已经全面放开,但仍出现了政策“遇冷”的现象,关于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我们采访了社会心理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讲师吴莹。

怎么看待自主不选择生育的人?

过去中国人生育,更多受文化与传统的约束,没有孩子会被人说闲话,会被长辈追问,生育对中国人来说更多意味着“传宗接代”,不生育的夫妇会顶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压力。所以原先中国人的生育受文化的影响非常大。自1980年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中国人的生育又受制度的影响,经过近40年制度的规范与约束,人们似乎又能接受只生一个的政策限制。当下,二胎政策放开,对大部分夫妇来说是一件好事,不管生还是不生,生一胎还是二胎,至少人们的可选择范围是更宽泛了,不像过去人们的生育既受传统文化的限制,又受生育制度的限制。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生,也是无可厚非的。这只能说明在生育这件事情上,人们的选择越发多元化,观念的多元,这也是社会在发展的一个标志。

对于生不生二胎这个问题普通人最大的压力是什么?

不是心理压力,更多的是生活的压力。对我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二胎生出来了,谁帮我带的问题。小孩头三年,不能上幼儿园,现在也不像过去“单位制”的年代,单位有托儿所帮忙。所以生下孩子头三年需要全天候的陪伴,对职业夫妻来说,带孩子是个难题。有人会找老人帮忙,有人会请保姆。但又都会有各种相随而来的问题,比如三代同堂、婆媳矛盾,比如对保姆不放心,现在保姆制度并不安全等等。

“二胎”会给原家庭成员带来怎样的心理问题?怎样应对?

第一 ,对夫妻来说是压力如何排遣的问题。多一个小孩需要多费很多精力,上班之余还要陪伴孩子,夫妻双方的压力都会增加。夫妻之间的私人空间也被挤压,交流沟通更少,所以有了二胎,也不能忘记给夫妻之间多留空间。第二,对“老大”而言,多一个与他抢爱的小东西,自然是威胁。所以要关照孩子的嫉妒心、争抢父母宠爱的防御心理。不能生了老二,忽略老大。也可以因势利导,在照顾弟弟妹妹的事情上,多让老大帮忙拿主意,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让他做主,培养老大的责任心等等。

每代人(如50、60后,80后,90后等)对政策的态度如何?

人的态度与选择是被塑造和建构的过程。计划生育政策在上世纪80年代实施的时候,人们基本是排斥的。后来因为单位的奖惩文化,单位对独生子女的奖励政策,还有单位的养老措施,让人们“养儿防老”的观念日益弱化,对独生子女光荣的观念越发接受。所以在单位体制内的人,基本是逐渐接受这一政策的。对二胎政策,不同年龄的人我相信都是欢迎的,至少这一政策为人们的生育带来多重的选择,而不是被限制。当下限制人们生育的更多是经济上的压力,也就是孩子养育成本与养育质量的考虑。另外,就如同前面所说,更多的是没有充裕的精力再多照料一个孩子,这是最纠结的事情,据我自己的观察,对于城市中等收入家庭的夫妇来说,没有充裕精力是生二胎的最大阻碍。

猜你喜欢
公主小孩生育
《辽史·公主表》补述
《爱哭公主》
粉红兔公主镜
云小孩(上)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小公主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不能生育导致家庭破裂
医改和生育 两大重点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