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棉鞋

2016-03-07 21:39何伟昌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棉鞋木炭衣着

何伟昌

冷气袭来,添衣保暧。是该穿棉鞋的时候了,我总忘不了从鞋柜里取出一双陈旧的棉鞋端详。这是一双老式系带的羊毛里短靴,皮面皱皱巴巴松松垮垮的,跟底磨去了一半,整个鞋子变形如一位饱经岁月沧桑的老者。虽然打上了鞋乳抛了光,但那掉青的鞋面上依然没有丝毫亮泽,显然是一双过时且不合穿的棉鞋。但是,我一直把它珍藏在柜里,这不是一双普通的棉鞋,里面藏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关爱,温暖了我年少时代的数个寒冬腊月。

小时候的冬天总是冰一般冷,浸入骨髓。每到天寒地冻的雨雪天,尽管厚衣棉裤严严实实地裹在身上,戴上了绒帽,但呼啸的北风还是像盗贼一样无孔不钻,无缝不入,吹在稚嫩的脸上,像刀割一样疼痛。这时候,父亲总会用一个小的脸盆在中间两侧打上洞,一条铁丝贯穿起来锁死两头做成火炉,每天早上都给我准备了一炉炭火送我去上学。课间时分,我往炉里加上木炭,在走廊上舞动手臂,让炉子旋转,炉里的木炭扑哧劈啪爆开,飞溅起火花,然后回到教室里边听课边烤火,这样寒冷就没那么可怕了。

我寄宿在镇中学读初中,到了寒冬,学校不允许在教室里生火取暧。我穿的是母亲用针线缝制的布鞋及廉价的解放牌胶底鞋,我的脚爱出汗,穿上这类布鞋不用半天里面就湿湿的,湿气透过鞋面必须得换洗,不然就有脚气臭味冒出来。母亲给我备了三双鞋,晴天换洗有太阳晒干得快,我还可以常换穿。每逢冰寒下雨天,连日来换洗的鞋干不了,往往这时候,双脚冻得红肿发紫,这可苦了我。

天色微明,雾气氤氲,路边的树上挂满晶莹的珍珠,田地里结了一层乳白的薄冰。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一个中等身材、衣着简朴的中年人挑上一担沉重的木炭步履蹒跚行走在寒风细雨中。岁月的风霜让他的青丝泛出了白发,饱经沧桑的脸上刻满深深浅浅的皱纹,曾经挺拔的腰板在重荷下弯成了弓形。这个还不过五十岁的中年人便是我的父亲,这幅刻骨铭心的画面一直烙印在我的内心深处。

鼓乐齐鸣,鞭炮震耳。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镇上新落成的商场开张,热闹非凡,父亲带我去鞋柜处买鞋。望着柜台里的新鞋,我的目光停留在一双锃亮的黑棉鞋上。售货员告诉我们说,这是一双牛皮面,真羊毛里的短靴,穿着很柔软舒坦。刚才有几个学生买好几双走了,货不多了,今天还可以打八折,不贵,28元。父亲让售货员取出一双38码的让我试穿,刚好合穿,里面的羊毛真的很柔和温暖。父亲比了比鞋的长短高低,又仔细查看了一遍鞋的工艺觉得很满意,让售货员拿一双39码的给我,顺便拿一盒鞋油一把鞋刷。付了账走出商场,父亲告诉我这牛皮面的鞋子耐穿,要常打鞋油保养,不会汗脚有臭气。在送我回学校的路上,父亲还问我:“还有别的需要吗?尽管家里的状况不是很好,只要你好好读书,你想要的用品我都会选好的买给你。”临别时,父亲塞给我5元钱,还不忘叮嘱我,有时学校食堂吃不饱就去镇上小店吃碗面,别饿坏了身子。夕阳的余辉把父亲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目送父亲渐渐消失的背影,提上这双新棉鞋,我的心暧融融的。

我知道,为了给我添上这双新棉鞋,父亲起早贪黑,晴天去十几里外的山里打柴,细雨纷飞的日子去山里挑木炭回来在镇上倒卖,然后从中挣几块钱差价,积攒了好几个集市的收入才有余钱给我买了这棉鞋。

如今,家里的条件好些了,当时的新鞋也变成了旧鞋,但每次看到这双陈旧的棉鞋,都仿佛看见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一个衣着朴实的中年人挑着一担木炭蹒跚走来……

‖湖南省道县二中‖指导教师:姚雪琴

一双旧棉鞋,却被寄予了无限深情,对于作者来说,它不但伴随了少年虽贫寒却温暖的成长岁月,更是记录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之情,以致于作者每次看到它,就“仿佛看见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一个衣着朴实的中年人挑着一担木炭蹒跚走来”的身影。一双皮棉鞋,这对于大多数家境小康的人家来说是再寻常不过之物,但对于长在山区贫困家庭里的作者来说,却是奢侈品,为了让儿子在寒冷的冬天有一双温暖的棉鞋,父亲起早贪黑去山里挑木炭到镇上去卖——此时的这双棉鞋,已不是普通的物件,它已然是父爱的化身。贫穷可能并不是值得乐道的事,但它往往会更能凝聚、显露爱的本身,就像文中的父子情深,是那般的打动人心。作者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对于父亲也只有朴实的语言和动作描写,但是阅读的我们,心不仅被深深打动,而且眼前似乎也晃动着一个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肩挑木炭、蹒跚走来的父亲的身影……

【适用文题】最珍贵的礼物;难忘的身影;在记忆的深处……(平子)

猜你喜欢
棉鞋木炭衣着
玩雪
为什么不能在封闭的房间里烧炭取暖?
落雪的夜
抓住身份,写好人物衣着
让阳光躲在棉鞋里
“棉鞋”的秘密
棉鞋里的阳光
可爱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