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高龄肺癌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2016-03-08 13:23纪晓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8期
关键词:胸腔镜外周血根治术

纪晓楠

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高龄肺癌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纪晓楠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86例高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其外周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22.5±11.6)min、术后拔管时间(2.5±1.2)d、术中出血量(141.5±46.2)ml、术中引流量(1126.9±236.7)ml均少于对照组的(195.7±22.5)min、(3.8±1.5)d、(342.6±95.0)ml、(1932.3±518.9)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d,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CD3、CD4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d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d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高龄肺癌疗效显著,与开胸手术比较,能够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稳定患者的病情。

肺癌;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免疫功能;细胞因子

肺癌是临床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长期吸烟、被动吸烟、环境污染、辐射以及家族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1]。肺癌早期无特异性的症状,通常需要待肺癌发展到中晚期方能被检查确诊[2]。目前,临床上对于肺癌的治疗主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3]。随着微创理论的应用和相关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逐渐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在临床治疗应用于治疗肺癌根治术高龄患者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临床比较优势。鉴于此,本研究中,作者探讨了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高龄肺癌的疗效,选取2010年6月~2014年12月本院临床收治的肺癌患者86例,对两组患者随机分组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并观察了不同方法对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4年12月本院就诊的高龄肺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58~80岁,平均年龄(67.1±7.3)岁;癌症类型:腺癌62.79% (27/43),鳞癌37.21%(16/43);癌症分期:Ⅰ期53.49%(23/43),Ⅱ期25.58%(11/43),Ⅲ期20.83%(9/43)。观察组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56~82岁,平均年龄(67.7±7.9)岁;癌症类型:腺癌67.44%(29/43),鳞癌32.56%(14/43);癌症分期:Ⅰ期48.84%(21/43),Ⅱ期27.81%(12/43),Ⅲ期23.26%(10/43)。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癌症类型、癌症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年龄>58岁;②经临床和细胞学/病理学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③临床分期为Ⅰ~Ⅲ期。

1.2.2 排除标准 ①入组前接受过放、化疗、手术或其他治疗者;②有严重心、肺、肝、肾、血液系统或精神疾病;③身体较差,不能耐受手术或麻醉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接受常规开胸手术治疗。患者取健侧卧位,在后外侧作一个约20c m的新月形切口。将肌层切开,同时分离各层组织,选择合适的入路。撑开切口,处理肺血管、支气管,取出肺标本。然后清扫淋巴结,最后置入引流管、缝合手术切口。

1.3.2 观察组 接受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患者局部麻醉,取健侧卧位。作1个3~5c m的切口,置入胸腔镜系统。观察肿瘤的位置、形状、浸润区域、是否存在粘连以及有无胸内转移灶。然后在病变附近作1个5c m的主操作切口以及1个2c m左右的辅助操作切口。在胸腔镜系统的辅助下通过丝线结扎和缝扎的方法处理肺血管,支气管处理后的残端使用闭合器处理。彻底清除病变组织与周围的淋巴结,最后置入引流管、缝合手术切口。

1.4 观察指标

1.4.1 临床指标 比较两组肺癌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

1.4.2 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 ①CD3、CD4、CD8:应用上海拜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ebioscience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②外周血IL-6、IL-10:应用ELISA法测定,试剂盒由上海依科赛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严格遵照说明书的步骤操作。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122.5±11.6)min、术后拔管时间(2.5±1.2)d、术中出血量(141.5±46.2)ml、术中引流量(1126.9±236.7)ml均少于对照组的(185.7±22.5)min、术(3.8±1.5)d、(342.6±85.0)ml、(1832.3±518.9)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后拔管时间(d) 术中出血量(ml) 术中引流量(ml)对照组 43185.7±22.53.8±1.5342.6±85.01832.3±518.9观察组 43122.5±11.6a2.5±1.2a141.5±46.2a1126.9±236.7at 18.8624.43812.4839.260P <0.05<0.05<0.05<0.05

2.2 两组外周血CD3浓度比较 术后3、5d,观察组肺癌患者的外周血CD3浓度(54.9±7.5)、(58.2±8.0)%高于对照组(48.3±6.9)、(50.3±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D3浓度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D3浓度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例数 术前 术后1d 术后3d 术后5d对照组 4359.5±8.347.9±6.548.3±6.850.3±7.6观察组 4359.2±8.147.5±6.254.9±7.5a58.2±8.0at 0.1700.2824.2474.685P >0.05>0.05<0.05<0.05

2.3 两组外周血CD4浓度比较 术后3、5d,观察组肺癌患者的外周血CD4浓度(35.2±4.0)、(39.5±4.3)%高于对照组(29.5±3.5)、(31.7±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D4浓度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D4浓度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例数 术前 术后1d 术后3d 术后5d对照组 4337.3±3.628.9±3.129.5±3.531.7±3.8观察组 4337.5±4.128.5±3.335.2±4.0a39.5±4.3at 0.2400.5787.0328.813P >0.05>0.05<0.05<0.05

2.4 两组外周血CD8浓度比较 围手术期,观察组肺癌患者的外周血CD8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D8浓度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D8浓度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例数 术前 术后1d 术后3d 术后5d对照组 4328.4±4.225.3±3.726.4±3.827.6±4.2观察组 4328.2±4.0a25.7±3.6a26.2±3.8a27.4±4.1at 0.2260.5080.2410.223P >0.05>0.05>0.05>0.05

2.5 两组外周血IL-6水平比较 术后1、3、5d,观察组肺癌患者的外周血IL-6水平(72.1±20.3)、(56.7±11.5)、(22.5±6.6)ng/L低于对照组(100.5±31.6)、(71.6±19.0)、(41.3±8.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IL-6水平比较(±s,ng/L)

表5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IL-6水平比较(±s,ng/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例数 术前 术后1d 术后3d 术后5d对照组 438.0±3.0100.5±31.671.6±19.041.3±8.7观察组 438.2±3.172.1±20.3a56.7±11.5a22.5±6.6at 0.3044.8584.38811.288P >0.05<0.05<0.05<0.05

2.6 两组外周血IL-10水平比较 术后1、3、5d,观察组肺癌患者的外周血IL-10水平(15.3±2.5)、(18.6±2.8)、(20.7±3.1)ng/L高于对照组(9.2±1.8)、(11.1±2.2)、(13.7±2.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IL-10水平比较(±s,ng/L)

表6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IL-10水平比较(±s,ng/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例数 术前 术后1d 术后3d 术后5d对照组 4320.6±3.69.2±1.811.1±2.213.7±2.7观察组 4320.5±3.215.3±2.5a18.6±2.8a20.7±3.1at 0.13612.88513.81111.166P >0.05<0.05<0.05<0.05

3 讨论

临床调查显示,近些年我国肺癌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加,且女性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危害性十分大[4,5],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梁雪平[6]对6445例原发性肺癌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发现2004~2013年肺癌发病人数逐年上升而且患者以60~69岁年龄段为最多。外科手术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然而,外科手术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7],造成机体出现急性期反应。甚至部分肺癌患者会发生全身性的炎症反应综合征,这会增加肿瘤转移和肿瘤复发的风险[8]。

研究发现[9],常规开胸手术后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免疫抑制,使得免疫调节T淋巴细胞水平失衡以及自然杀伤细胞功能的下降。另外,由于常规开胸手术的创伤较大,术后患者会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10],不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与改进,微创手术在现代外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研究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22.5±11.6)min、术后拔管时间(2.5±1.2)d、术中出血量(141.5±46.2)ml、术中引流量(1126.9±236.7)ml均少于对照组的(195.7±22.5)min、(3.8±1.5)d、(342.6±95.0)ml、(1932.3±518.9)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d,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CD3、CD4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d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d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为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术野,手术创伤小,同时减轻局部炎性反应。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的创伤远比传统切口的创伤小、因胸腔镜小切口不影响背阔肌前锯肌,不切断胸大、小肌的小部分,不切除或切断肋骨,肋骨胸廓被牵开的宽度只有5~8cm,不牵拉肩脾骨,所以运动系统肌肉和骨骼无受创,肩关节活动功能受影响小而且恢复,胸痛很大原因是肋骨被牵开后对椎旁神经丛的压迫所致,而肋骨的切除端和断端磨擦也是其中的原因。因此,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可以更好的缓解患者手术后出现的胸疼。

[1]奚小祥,吕必宏,陈瑞,等.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21例临床应用.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72-74.

[2]夏琰,倪铮铮,杨洁,等.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及其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3,29(8):487-490.

[3]龙浩,郑燕,林勇斌,等.电视胸腔镜与小切口开胸治疗临床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2,19(2):130-135.

[4]张继琛,杨泽山,娄凯,等.免疫角度比较全胸腔镜与常规开胸在肺癌根治术中的不同.医学研究杂志,2013,42(1):107-110.

[5]李小兵.肺癌治疗中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与胸腔镜辅助治疗的效果比较.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153-154.

[6]梁雪平.6445例原发性肺癌住院病例统计分析.中国病案,2014,15(10):64-66.

[7]于占武,刘永煜,杨成良,等.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机体免疫与应激状态变化.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4):501-503,506.

[8]王金龙,宋琼.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机体创伤的比较.国际外科学杂志,2013,40(9):595-598.

[9]王晓栋,乔军选,许卫民,等.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分析.实用癌症杂志,2014,29(5):541-543.

[10]孙云浩,王晓谭,尤庆生,等.全胸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4,30(12):757-76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8.027

2016-09-02]

117000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胸腔镜外周血根治术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CCL17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