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疗效观察

2016-03-08 13:23盛思玉程嫒嫒毛晶晶王亚祥孙林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8期
关键词:臂丛上肢小儿

盛思玉 程嫒嫒 毛晶晶 王亚祥 孙林森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疗效观察

盛思玉 程嫒嫒 毛晶晶 王亚祥 孙林森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疗效。方法84例进行上肢手术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使用传统的解剖定位阻滞法,观察组患儿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麻醉阻滞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虽然麻醉完成时间要稍微长于对照组,但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无一例发生并发症,而对照组患儿6例发生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的解剖定位阻滞法,且安全性更高,对患儿造成的损伤更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小儿上肢手术;麻醉效果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较为常规的手术麻醉方式,在上肢手术麻醉中应用较为广泛。在临床实践中为了使得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起到良好的效果,需要确保麻醉药物能够在臂丛神经四周得以扩散[1]。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相对于传统的阻滞法精准度和安全性更高,但是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麻醉医师具备更高的专业能力和较强的心理素质。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2]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其麻醉效果要远远高于传统的解剖定位阻滞法,在临床上更具优势。本文研究中将本院收治的进行上肢手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在本院进行上肢手术治疗的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4.74±1.42)岁。观察组患儿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4.81±2.06)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使用传统的解剖定位阻滞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由临床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对患儿的前中斜角肌间隙进行准确的区分和识别。②将穿刺针在C6位置水平垂直刺入到皮肤中,缓慢的向脚侧推移,待发现突触或者有异物感时停止操作[3]。将针头固定后,进行回抽。若在回抽的过程中未发现脑脊液或者血液,将事先配置好的局部麻醉(局麻)药混合液(由0.25%的罗呱卡因+1%的利多卡因)对患儿缓慢注射[4]。观察组患儿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所选用的超声仪器由索诺声公司生产。具体操作流程如下:①对超声探头接触部位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将超生胶涂抹到超声探头上。随后对探头使用无菌封套装,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对探头的扫描深度以及角度重新进行设置[5]。经过不断地调整和改善,以期获得更为清晰的图像。②使用一次性神经阻滞针在距离探头外侧0.5cm处沿着探头的长轴缓慢进针[6]。及时观察和了解进针的动态变化情况,根据观察情况对穿刺针的角度以及深度及时进行调整。当穿刺针到达目标位置后,在不同位置的臂丛神经束旁边将混合液缓慢注入。在注入的过程中要对混合液的扩散和分布情况进行实时观察,确认局麻药是否已经将目标神经全部包裹[7]。注意两组患儿所使用的麻醉混合液的浓度以及用量均相同。在对患儿实施麻醉之后,要对患儿麻醉完成时间、麻醉阻滞起效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和记录。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麻醉阻滞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麻醉阻滞疗效评定标准[8]:①完全阻滞:患儿在手术过程中比较安静,完全感觉不到疼痛;②不完全阻滞:患儿在术中痛感明显减少,但术中仍需要其他镇痛药物配合;③阻滞失败:患儿疼痛较为剧烈,需要采用其他方法进行麻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麻醉阻滞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虽然麻醉完成时间要稍微长于对照组,但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麻醉阻滞效果比较(±s,min)

表1 两组患儿的麻醉阻滞效果比较(±s,mi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例数 麻醉完成时间 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对照组 426.72±2.145.17±2.05观察组 4210.15±3.12a3.15±1.31a

2.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无一例发生并发症,而对照组患儿6例发生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传统的麻醉方法解剖定位法往往在穿刺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了巨大的损伤。采用该种方法穿刺成功率较低,局部麻醉难以起到预期的效果。而臂丛神经阻滞则主要借助于神经刺激器进行定位,使得阻滞成功率得以提高。但是尽管如此,还是难以避免重复定位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以及给神经造成的损伤。经过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克服了以往重复定位对患儿所带来的种种弊端。采用该种方法所使用的麻醉剂量较小,但效果更好且安全性更高。但是在选用该种方法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麻醉医师必须熟练掌握患儿各个部位的神经、血管以及肌肉组织分布,确保准确定位;②对臂丛神经超声影像能够准确而全面的分析;③对穿刺回声保持高度敏感,以便获得更好的麻醉效果。在本文的研究中对进行上肢手术的患儿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且术后无并发症产生。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的解剖定位阻滞法,且安全性更高,对患儿造成的损伤更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朱彩艳,谭愉明,吴宇思,等.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中国当代医药,2014(17):93-95.

[2]方建勤.神经阻滞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应用观察.中国医学工程,2015(1):52-53.

[3]李德科,王世英,游浩,等.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儿童上肢手术中的应用.山东医药,2015(2):82-84.

[4]王丽.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上肢手术麻醉的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3):198-199.

[5]周纳武,彭涛华,林桦填,等.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辅助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广东医学院学报,2015(2): 211-213.

[6]祁运敏,王贤裕.神经刺激仪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中国医刊,2016,51(7):104-106.

[7]董敏,张萍英,吴文春,等.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镇静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临床医学工程,2016,23(4):419-420.

[8]冯卫华.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儿童上肢手术中的作用.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0):179-18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8.114

2016-08-15]

223300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医院麻醉科

猜你喜欢
臂丛上肢小儿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夜盗小儿(下)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肌肉肌腱转位术用于晚期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重建
上肢负重振动训练对偏瘫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