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建设实践与思考

2016-03-08 03:42袁志辉何福林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生物专业课程

廖 阳 李 玲 袁志辉 张 敏 何福林



地方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建设实践与思考

廖阳李玲袁志辉张敏何福林﹡

(湖南科技学院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专业建设的好坏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开设了生物技术专业的高校,由于类别与层次的差异,对生物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路与手段存在一定差异。本文从专业办学理念、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学科与科研平台、实习实践基地、校企合作、教学改革等七个方面阐述了2009年以来我们在生物技术专业建设上的实践与思考。

专业建设;生物技术;地方院校

近年来,我国在基因组测序、转基因技术、优良作物育种、干细胞诱导、重大疾病诊断与治疗、神经中枢的信息处理与整合等生物技术的众多领域成果丰硕,但生物技术相关产业的规模、产值、工艺、社会影响等与发达国家相比均还有一定差距[1]。产业的发展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生物技术产业也不例外[2, 3]。目前,生物技术专业已在全国各类别(综合、农林、师范、医学等)、各层次(重点本科、一般本科、大专、高职等)院校开设起来,如何把生物技术专业建设好,成为一个共同课题。

湖南科学院位于湘西南的永州市,经济发展特别是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滞后,生物技术相关企业的数量、设备、技术、产值、利润、就业人数、辐射效应等均与国内其他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存在明显差距。在没有产业基础的“肥壤”,要办好生物技术专业就要求我们做更多思考与尝试。

一 确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办学理念

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所学习的理论、原理、方法、工艺、技术等均围绕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展开,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是为了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产生活(包括健康与寿命等)水平,专业具有典型的应用型特征。应用型人才需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我们鼓励学生在课外开展“开放性实验”、“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参加“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创新节”等。并实行“导师制”,即学生在大二开始跟随选定的导师开展与企业对接的应用性课题研究。同时,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在“二”中详述)、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在“七”中详述)、课外实践环节的强化(在“五”中详述)等方面均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建设理念进行设置[4, 5]。

二 制定突显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

作为地方性高校,在知名度、办学实力等方面与重点院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在外部环境和客观因素不断变化的将来不被淘汰,形成自己的特色并产生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十分重要。虽永州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相对滞后,但有许多特色可以利用和挖掘。如异蛇、油茶、瑶药等。这些地方特色资源是生物技术专业服务地方经济与凝练自身特色的重要突破口,需在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设置中体现出这一点。

专业培养方案的核心课程不能随意调整与增删,但“选修课模块”的相关课程则可以灵活设置[6]。如永州是油茶的重要产区,专业内部分教师多年来潜心开展油茶栽培、育种、低改、产业化研究,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地气候与环境的综合栽培模式,建成了产学研示范基地,获得了多项授权专利、出版了相关专著。为了利用好这个优势,我们开设了《油茶栽培与低改》、《植物育种》等选修课。另外,当地企业利用本地优势植物资源进行活性物质提取时需进行成分鉴定、产品纯化与或纯度检测,其中会涉及到许多大型先进仪器设备的原理与应用,因此我们开设了《应用生物技术》、《仪器分析与检测》等课程。这样开出的选修课贴近当地实际,也可以在学生掌握本专业核心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培育出更切合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

三 建设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专业长期健康发展的保证[7]。目前我校生物技术专业教师队伍的数量、质量已基本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但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等还需进一步优化。目前教师队伍多数为近年引进的年轻教师,年龄段较为集中,同时也导致职称结构的不合理——高级职称人数偏少(仅4人),中、初级占比大。另一方面,虽所有教师均为研究生学历,但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还偏少。这都需要在今后的专业建设中通过引进与内部培养结合的办法逐渐改善。目前专业内多名教师在国内著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因此学历结构有望在较短时间发生明显改变。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除需把握好师资队伍学历、职称、年龄结构等表观数据指标外,更需关注的是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的提高。专业内大部分教师没有接受过师范类教育即正规系统的教师技能训练。因此,提高教学水平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与奖惩制度,开展内部教研室教学比赛与经验交流,以及执行新进教师“导师制”等是重要举措。

四 培育优质学科,构建高水平科研平台

高校的两个重点任务一是教学,一是科研。当然,不同类型的高校,两者所处的地位有所差异,但培育优质学科,构建高水平科研平台无疑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8]。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具有了《有机化学》湖南省重点学科,《生物化学》、《仪器分析》湖南省精品课程,《无机化学》、《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应用生物技术》、《油茶栽培与低改》校优质课程,且多门课程已在校园网的“课程中心”建立了课程网页,网络教学平台均已初具雏形。

科研平台方面,专业已建有“湘南优势植物资源综合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因此,专业目前已有的学科平台与科研平台可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比较有力的支撑。如何使已有平台发挥最大作用,以及哪些可行性强的新平台可以培育是我们后续应该思考的问题。

五 建设高质量实习实践基地

如前所述,应用型人才应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与应用能力。校外实习实践是培养学生这两种能力的重要环节。在企事业单位实习过程中,学生不同程度地运用已学知识或实地观摩到课堂所讲知识的实际应用(原料处理、硬件设备、工艺流程、产品性状、检测步骤等)。另一方面,实习实践环节也是学生即将毕业走上工作岗位(除继续深造的部分学生外)之前的最后准备。因此,建设高质量实习实践基地十分必要。高质量的实习实践基地应该具备几个条件:(1)具备一定的企业规模;(2)采用较先进的生产或者仪器设备;(3)实行现代化的管理,与本专业相关性强;(4)能提供合适数量的实习岗位并具有较高安全系数;(5)能为实习生提供较好的食宿保障。近年与我们开展过合作的实习实践单位包括啤酒厂、制药厂、从事活性物质提取的生物科技公司、质检局、农科所、疾控中心等企事业单位。由于企业以及当地产业发展现状的限制,部分单位提供实习岗位数有限,一些岗位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等问题还需要在日后不断改进。与企事业单位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后,应尽力发挥实习环节在学生培养中发挥的作用,如使学生接触和学习企业或其某一部门的日常管理,参与实习单位的某些产品研发或者课题研究。

六 开展校企间实质性合作,增强专业与地方经济的联系

能否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是地方院校是否具有生命力的重要指标。农业是永州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在永州具有一定种植规模的水稻、油茶、烟草、香柚、生姜等传统经济作物的综合利用、新品种培育、科学栽培等方面,我们大有作为。

当地的企业是地方经济的重要载体,因此高校与企业间加强联系,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能加快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使地方经济明显感觉到高校存在的价值。一直以来,由于地方高校在科研实力、前期经验、支持力度、合作意识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校企合作往往流于形式、成果也十分有限。随着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以及地方政府对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视和支持,永州及其周边地区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必然加速。特别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生物技术相关企业搬进工业园(区),扩大了产业规模,更新了生产设备。另一方面,高校办学硬(仪器设备、设施场地)、软件(管理体系、人才队伍)水平也在逐年完善与提高。调研发现,企业期待高校解决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活性物质提取工艺,已有生产工艺附加值的提升,粗产品的高效提纯,新产品开发等。已有一些已立项进入研发阶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进入到中试环节。借助这些已经开展的前期合作,我们需要在专业建设进程中摸索出一种适应新形势的成熟的校企合作模式。

七 深入推进教学改革

网络的普及与教育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教学观念、方法、手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不久的将来,高校课堂景象很有可能是另一番景象:学生进课堂不再携带教材,而是全部储存在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中,通过无线连接学生与教师电脑上的内容同步。且通过软件的支持,教师的板书以及学生的笔记都在电脑上完成。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与讨论将是课堂的主旋律。虽然这还只是一种展望,但存在这种意识并促使我们不断对自身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适应形势的变化是十分必要的。在生物技术专业建设中,我们也意识到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是适应新形势的必然之举。近年来,专业内教师也均根据自身实际对所任教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如框架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的运用与改进[9, 10]。另外,学校再校园网站上开辟了专门的“课程中心”,专业已有多门课程在“课程中心”创建了自己的课程网站,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开展教学改革提供了发挥的空间。特别是网站的教师互动答疑平台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其突破了教师答疑与师生互动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值得一提的是,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们在2014年下学期外聘了一名印籍青年女教师进行全英文课堂教学的尝试。

以上是我们进行生物技术专业建设的体会与思考。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我们将继续努力并结合专业特征与定位进行新的调整。

[1]肖详飞.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给予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析[D].湘潭大学,2007.

[2]魏爱云.从高层次人才培养结构看福建省“十二五”产业人才发展战略[J].发展研究,2010 (12):122-124.

[3]李尊华,张明.湖南科技学院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J].广东化工,2013:40(11):207-208.

[4]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2):57-60.

[5]禹奇才,张俊平,张灵.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地方重点建设高校培养目标定位[J].高教探索,2007,(2):57-60.

[6]廖阳,闫荣玲,刘小文.地方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2013,34(4):50-52.

[7]柳友荣.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4,(4):48-50.

[8]齐凤珍.高校在科研平台建设中的现状及探讨[J].科研管理,2007,(28):103-105.

[9]袁志辉,黄光文,李常健.框架式教学法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246-13248.

[10]廖阳,闫荣玲,李常健,等.《生物化学》重要章节—《糖酵解》课堂教学体会与思考[J].生物学杂志,2014,(12):110-

112.

(责任编校:何俊华)

2016-03-11

湖南省教育厅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项目(湘教通[2015]274号);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5〕291号,湘教通[2013]223号-426);湖南科技学院优质课程建设项目。

廖阳(1983-),男,讲师,湖南衡阳人,生物技术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生物技术。

何福林(1968-),男,教授,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生物教学与植物资源综合利用。

Q-4

A

1673-2219(2016)05-0052-03

猜你喜欢
生物专业课程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第12话 完美生物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