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究式学习的Windows编程教学实践研究

2016-03-08 03:42程文志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编程应用型方案

程文志



基于研究式学习的Windows编程教学实践研究

程文志

(湖南科技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在当前环境下的编程课程中,我们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与当前的IT行业共进退。因此引入研究式学习,对课堂教学的帮助很大,而且它将将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的效率,影响到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最终影响到高校的人才培养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因此,研究式学的引入从一定程度上提供更适应IT能力培养的教学环境,这有利于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早的接触到最新的产业技术,让学生更快的适应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研究式学习;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

1 大学生编程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学习编程知识是目前IT行业的必修课程,而在编程课程的教学环境中,我们往往采取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理论课和实践课分开的方式,学生在课堂中往往对编程的知识理解不够深,造成了实验课课堂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同时,编程课程往往是实践教学和强的一门课程,而实践教学的实践性和教育性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比理论教学具有更加接近工程教育的本质。因此,编程教学课程合理安排和规划更加有利于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决定着应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败。但受到高校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的编程教学环境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1.1编程课堂教学环境的滞后

近年来,随着教育部提倡普通高等院校建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机制,编程课程也受到了高校的普遍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不仅在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开设编程课程,同时也在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相关的课程。但是其实践课堂教学其实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着很大的滞后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设备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大部分高校虽然在当年用最新的设备建设课堂环境,但是IT产业一直遵循“摩尔定律”,设备的淘汰和更新速度很快,导致了很多刚刚建立起的新教室没用上几年就被时代所摒弃。

(2)编程课程的教学平台建设应用环境有限。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学模式是采取的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只是自己参与编程演练,而学生基本上是不参与或很少参与课堂程序的演练。这种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眼高手低,看着很简单的程序,却往往无法动手完成。

1.2 编程教学模式跟不上社会的需求

近年来,IT产业发展迅速,从早些年的C语言编程到现在的Web开发、Android开发、iOS开发,其发展很快,而教学中却仅仅只是停留在过去的教学方法上,因此,教学的需求缺口很大。而很多高校却跟不上IT企业以及市场的发展,这导致了教学与实践脱节,不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也不利于“服务社会”的需求。

1.3课堂教学实践比重偏低

大部分高校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时,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重设置偏低,大部分编程实践课程占用的比例只有30%,有的课程甚至仅仅只有20%。这种课程设置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4 编程教学的内容缺乏灵活性

编程课程的教学方案往往根据多年前的计划执行,缺乏很大的灵活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前几届学生学习的内容相同,导致了部分学生缺乏积极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被动参与,思维和思想被束缚了,这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2 研究式学习的Windows编程教学实践

2.1课堂教学的互动模式

编程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学生如果不动手参与,很难领悟到编程的真谛,也无法学到相关的编程技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教学互动,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同时这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有很大的优势。

(1)教学互动的教学方案需要源于课本,且高于课本,最好能够贴近实际的应用。编程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因此可以很方便的与相关的IT企业关联起来,可以找一个简单的企业应用案例,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课堂思考,并在课下完成相关的案例研究,这种方案对学生的编程兴趣和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2)课程的教学方案要实时的根据教学情况变化,与学生的课堂掌握程度进行深度结合。编程课程的课堂学习不能直接通过以往学生的教学方案直接执行,这样把握不住当前的教学状态,因此课堂教学方案的制定,必须和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结合,达到一个最佳状态。

(3)教学互动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更多的还应在课堂之外进行。编程课程的学习与其它课程有所不同的是,学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堂之外的编程练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课外教学互动,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2.2 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培养应用型人才

由于编程课程的特殊性,以及其的高应用性,这使得课程培养方案中必须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同时增加开放性和设计性实验需求,提高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动手比重。

另外一方面,根据调查,学生参加工作后,很多企业使用的都是要求学生进行编程操作,开放相关的应用软件,因此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实践课程的增加,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这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2.3 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基于编程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而且学生今后的工作都是IT企业,因此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从实际出发,建立一批高质量的双师型队伍,弥补学校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1)与知名企业合作教学。可以引进一些知名的IT企业工程师定期到学校进行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知识扩展。同时,教师随堂跟进,扩展教学知识业务能力。

(2)教师进企业培训,培养双师型教师。在教学上,可以让教师到相关企业中进行课程培训,深入、全面地了解IT企业的企业文化和先进技术,拓宽视野,提高水平。

(3)加强教师实践教学的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在培养双师型的教师过程中,要有效的加强教学实践的管理,提高实践教学的多样性,避免过高的课程重复率,以保证实践教学的科学性、严谨性和高质量。

2.4 Windows编程教学实践方案探讨

《Windows编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编程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制定一个合理的教学方案,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掌握编程能力,对培养应用型人才也有一定的帮助。目前的课堂教学实践方案为:

(1)研究式课堂学习环境的打造。在教学过程中,不拘泥于普通的教学方法,选择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培养方案,教学上也采取研究式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机房建设。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全机房教学环境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参与课堂的编程练习,同时参与课程的进度方案,让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了教学的氛围,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3)教材的建设。由于目前的IT企业发展很快,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很适合学生学习到最新技术的相关教材,这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结合实际的开发应用,制定一本符合应用型目标的教材。

(4)教学模式的更新。教学模式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制定相关教学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5)教师的自我提高。在自我学习的同时,去相关的IT企业进行二次培训,学习最新的IT技术,让课堂教学更贴近社会的需求。

3 结束语

在现在的编程课程中,我们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与当前的IT行业共进退。因此引入研究式学习,对课堂教学的帮助很大,而且它将将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的效率,影响到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最终影响到高校的人才培养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因此,研究式学的引入从一定程度上提供更适应IT能力培养的教学环境,这有利于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早的接触到最新的产业技术,让学生更快的适应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张洪田.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8):73-76.

[2]卢韫.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探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8).

[3]杨泽斌,孙玉坤,谭伦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1).

[4]魏克湘,刘迎春,董丽君,黄麓升,谌新年.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1):74-76.

[5]时伟.论大学实践教学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3,(7).

(责任编校:何俊华)

2016-03-25

湖南科技学院2015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XKYJ2015039)。

程文志(1986-),湖北孝感人,助教,研究方向为Web技术与IOS开发

TP31

A

1673-2219(2016)05-0098-02

猜你喜欢
编程应用型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编程,是一种态度
元征X-431实测:奔驰发动机编程
编程小能手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