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族企业长青路之思考

2016-03-08 11:21刘仝保
经济 2016年6期
关键词:李锦记家族企业商会

刘仝保

全球500强企业中的40%是由家庭所拥有,我国民营企业中约有90%为家族式经营,其经济总量在GDP中的比重已经超过60%。如此看来,家族企业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不仅关乎家族自身的命运,也关乎世界经济发展的全局。而在我国,家族企业正经受着“富不过三”的阵痛,为此广大商会组织发出了这样的声音:推动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破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困惑。

七成中国家族亟待接班人

最近,平安银行私人银行在上海对外发布了《平安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案例典集》(以下称《典集》),从数百家中国家族企业中遴选了20个具有代表性的传承案例,通过对典型家族企业发展模式及传承方式的研究和分析,提炼出中国家族企业发展与传承的基本规律,从而为更多家族企业提供学习的标杆和榜样。

《典集》显示,50岁以上民营企业家占比为67%,这意味着近七成的中国家族须寻找接班人。无论从时间的紧迫性还是群体的数量看,这在世界范围的企业发展史上都绝无仅有。众多家族企业处于财富和精神传承的关键时刻,既渴望学习国外家族企业传承的经验,也需要相互分享更多本土的传承典范。

从全球而言,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4年,大约为创始人的工作年限。美国布鲁克林家族企业学院的研究表明,真正从一代传到二代的家族企业不到20%,有70%的家族企业没能传到下一代,88%的没能传到第三代,能在第四代以后还在经营的只有3%。更有学者研究发现,华人家族企业在传承期间,其上市公司的股价平均会下滑60%。《福布斯》2015年10月发布的亚洲富豪家族榜中竟然没有一家中国大陆的家族企业。因其上榜条件之一是家族净资产要达29亿美元,更需要家族成员至少延续三代。

现实和数据都在告诫我们,中国家族企业已悄然进入了关键而危险的传承期。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家族企业委员会秘书长赵兹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称,当今中国家族企业面临的问题,恰逢与全面深化改革,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转型的“新常态”叠加,与此同时,家族企业面对传承与交接班,虽然说起来都知其重要性,行动上却缺乏必要的制度和法律准备。因此,他在刚刚出版的《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报告》中用“生存还是死亡”作为后记:当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两代人又缺乏沟通机制,或是平素过分依赖家长权威,缺乏民主科学管理,现实中甚至出现父辈突然故去,家族内部却没有应对策略,自乱阵脚。即使下一代仓促上阵,一时也难挑起大梁,如果再碰到接班人是个平庸之辈,甚至是个败家子,不要说企业很难发展,而且还会毁于一旦。

《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报告》由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家族企业委员会和两岸四地多所大学以及李锦记家族合作完成。

六成不愿意和不明确接班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报告》数据显示,在2014年家族企业接班意愿调查中,明确表示愿意接班的二代仅占调查样本的40%,而有15%的二代明确表示不愿意接班,另有45%的二代对于接班的态度尚不明确。

由此可见,中国很多家族企业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着老一辈愿意交班而子女并不愿意接班的困境。参与报告撰写的北京大学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模式课题组成员杨宗岳在接受《经济》采访时说,家族企业是基于家庭关系的企业,没有家庭关系,家族企业的问题与非家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并无二致,家庭管理是家族企业治理和企业有序传承的核心问题。

商会,思考中国式家族企业长青之道

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要重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团结、引导、教育工作,要教育他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杨宗岳认为,这是中央对当前非公有制企业传承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并指明了方向。

家族企业传承是民营企业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已成为商会组织的重点课题。其关注热度,已经不亚于创业。被誉为“中国商界第一高端人脉与网络社交平台”的正和岛,从2014年起每年都会举办“中国家族财富传承峰会”。在地方,浙江和福建作为家族企业比较活跃的地区,各界商会组织商会都在通过高端对话进行思想碰撞,宁波连续举办多届“国际家族企业论坛”,发布《中国家族企业健康指数报告》;厦门总商会组建了青年工作委员,以帮助二代企业家共同探讨家族企业传承的模式。

杨宗岳建议,商会应建立智库,集合家族企业传承界的专家和成功实践者,开展有关传承的宣讲、培训与咨商活动,邀请商会成员分享传承经验和促进家族企业接班人之间的交流。

社会责任,家族企业传承的至关因素

成功的家族企业在传承实践中各具所长,各有心得。《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报告》传承篇的案例,无论是李锦记家族委员会首创的家族“宪法”,还是方太茅理翔从创业实践中提炼出的“口袋论”,如今已成为许多家族企业心中的圭臬。赵兹认为,解铃还需系铃人,真正能够化解传承难题的首先还要靠自身努力,特别是要擅用传统文化和企业家精神,智慧地处理好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杨宗岳也强调,家族企业传承除了从治理结构和传承意识上进行转换外,更要完成从家族企业到社会企业的转换。“这是家族企业提升企业品质的核心要素,是实现企业自身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乃至推动全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家族企业要有这样的觉悟和胸襟。”他说。

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主席李惠森在之前的采访中也提到,一些成熟的家族企业应通过不断积累企业自身的道德资本,李锦记家族传承百年的“秘诀”就是靠着“思利及人”,如今已经传承到第五代,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谶语。

杨辉是汉家族办公室负责人,他率先将国外的“家族办公室”整个服务体系引入中国,并结合华人社会的特点进行了新的改进和设计。他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讲到,家族掌门人为家族提供的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有形资产传递到下一代,同样还要将企业家精神、幸福、健康、名望、传统、社会责任等无形财产传承下去。对于今天中国的民营企业家而言,最大的挑战是传承的挑战,这个功课是很多企业家读了硕士、博士、MBA、EMBA都没有经历过的,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系统来帮助他们进行有序的传承,未来15-20年,第二代或第三代可能会将第一代创造的财富、企业丢失。

猜你喜欢
李锦记家族企业商会
扬中华商会十年成其大而强
家族企业创新:前因、调节与结果
中国西班牙商会
李锦记:初心不贰 拾光正好
家族企业的“感情困境”
129年“保鲜”的秘密
——李锦记跨越三个世纪四代人缔造的“百年传奇”
传·承
李文达:李锦记百年老牌的开拓者
“思利及人”李锦记“助”造孩子们“可烹饪”的未来!
保定商会档案及其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