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真实性问题研究

2016-03-09 15:27谢佩珊
人间 2016年2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谢佩珊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 昆明 65003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真实性问题研究

谢佩珊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 昆明 650031)

摘要:真实性是关于世界遗产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它既是衡量遗产价值的标尺,也是保护遗产所需依据的关键。可现如今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脱离了原有的生存空间,濒临灭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的本意是为了寻求开发和保护的平衡点,在不破坏其真实性的条件下合理适度的利用,最终目的是为了能让它得到持续的传承。文章介绍了文化遗产真实性的概念,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原则。文章指出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真实性困境,以期从理论和实际操作层面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供若干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一、真实性/原真性的说文解字

“真实性”与“原真性”是文化遗产保护原则的两种说法,英文对应的词是“authenticity”,表示真的、而非假的,原本的、而非复制的,神圣的、而非亵渎的。“真实”是并列的词组,“真”与“假”相对,“实”表示符合客观的情况,“真”与“实”意思相近,不过,现代的文章喜欢用两个字组成词,读起来上口,其实在古文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原真”是复合词组,“原”是指最早的和本初的状态,用“原”来修饰和限制“真”,是个特地造出的词。“原”和“真”在指向的内容上有一定的交集,但并不是完全重合。在文化遗产领域翻译authenticity 时,“原”的含义是不可以省略的[1]。

中文的“真实”和“原真”差别在哪?国内不同学者对此有其不同的看法。

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概念

(一)国内学者对真实性/原真性的内涵研究。国内早期的“真实性”提法,见于罗哲文等1990年对于古代建筑的“历史真实性”的论述[2]。1995年刘临安总结“近百年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的理论与流派”时亦言及“历史建筑存在的真实性;并在1997年关于“文物建筑的真实性”的讨论中,首次将“真实性”与“authenticity”对照起来[3];这一对照更显著地表现在随后他对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中心研究保护专家尤-约奇勒托“文物建筑保护的真实性之争”一文的翻译[4]。以之为代表的国内保护界“真实性”早期使用,直接影响到世界遗产申报文本和学界沿用,甚至早期的“authenticity”翻译。王景慧提出,从文字角度看,“原真”让人一眼就看出有“原初的真实可信”的意思,与“authenticity”字典上的意义更接近一些。从专业用语上看,它要表达的是“原初的真实可信的”,还要表达历史全过程的真实可信,所以用“原真”倒是显得不全面了。而用“真实”,它即没有强调原初,也没有强调全过程,但却是哪项也没丢,所以它更接近专业上的含义。以上是讲的翻译,若直接用中文讲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在国家的正式法规文件中用的都是“真实性”,要求保护历史过程的全部真实,不赞成恢复到原初的状态,不要整旧如新。此时若用“原真性”会让人以为是强调原初,有可能引起误解。所以认为不管是翻译国外的文章,还是写中文的文章,都是用“真实性”为好7。之后“真实性”的大量沿用,还突出表现在世界遗产申报事业中。

然而,“原真性”一词在国内学术刊物的运用,较早见于张松1999年“对于历史城镇保护的目的与方法的探讨”中,“‘原真性’又译‘真实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标准”[5]。阮仪三2000年在申报世界遗产和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讨论[6],以及2003年遗产保护原则讨论中,亦阐述了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另外,“原真性”还见于常青[7]、陆地[8]等学者的建筑遗产再生研究中,和乔迅翔[9]对于文化遗产原状的讨论中。首次明确以“原真性”译法出现的国际遗产文件中译本,见于孙田、张松2001年译作《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徐篙龄首次在国内深入辨析了“authenticity”的涵义,并提出“真实性”翻译对于遗产科学并不贴切,“原真性”的译法更可贴近遗产科学中“authenticity”的英文原意。

在真实性/原真性的争鸣中,有学者经历了从真实性到原真性,或反向的转变。国内的文化遗产界最早使用“真实性”是于1990年罗哲文等《中国古代建筑》中“历史真实性”[10],可是从上述中可得出,当“authenticity”一词应用于文化遗产领域时,是指文化遗产本身和所有相关信息的“原初”“真实”和“可信”。原真性包含时间维度上的“真”,即时间起点和整个时间序列上各个点对于起始状态“真”的反映,故在翻译“authenticity”时,“原”的涵义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可以看到,后来的论文、甚至申报遗产的文本,皆是对之前“真实性”的沿用。

(二)国际遗产文件对真实性/原真性的集中反映。“真实性”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自己的、最初的”。真实性概念最早出现于《威尼斯宪章》( Venice Charter, 1964) 中, 其中提出“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这明确强调了真实性对于遗产的重要性。之后在欧洲社会逐渐得到广泛认可,当时它主要针对欧洲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修复。世界遗产领域内关于真实性的解释最初见于行动指南, 比较详细的解释见于1994 年12月在日本古都奈良通过的《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化》(Nara Document, 1994),第 13 款指出, 想要多方位地评价文化遗产的真实性, 其先决条件是认识和理解遗产产生之初及其随后形成的特征, 以及这些特征的意义和信息来源。文化遗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物质性的物象,也就是依靠实物遗存的表征,真实性正是这种统一的契合程度。有关真实性的观念随着现代社会的演化和对遗产的认识而发展,时至今日它已远远超出了本身的正统含义。

三、文化遗产的原真性研究

(一)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研究。物质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中国近年经济发展的势头迅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遗产更加关注和重视,这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观念的提出,最终就是为了留住历史的记忆,将现实与传统加以连接,保护,就要尽量使其原状原貌、原汁原味,是为了留住遗产本身包含的必要的历史信息,正确反映当时真实的历史情况,不让岁月的流逝将其改变。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它所体现的原真性。

吕舟较早在国内介绍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概念,从材料、工艺、环境的真实性3个方面介绍了文物建筑的保护[11]。

张松、高祥冠以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为研究案例,结合国外历史保护和世界文化遗产维持管理的经验,探讨了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目的与方法和历史环境保护的原真性问题[12]。

张国庆、冷婕结合重庆湖广会馆修复工程实例,从保持文物古建筑营建思想、技术工艺、物质实体(原物)、历史印记、周边环境、建筑功能几方面对文物古建筑保护中的“原真性”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全面客观认识原真性对于正确选择保护方法的必要性[13]。

徐嵩龄对遗址的原真性做出论述,并评价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几种修复方案[14]。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在形态上、保护主体、再生性、时空特征的差别,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还受到各方利益的驱动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使得原真性保护原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有着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原真性原则所没有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十分困难和难以界定,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引入原真性保护原则的同时必须赋予其新的内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研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无形性”,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触摸品尝但能被感知,而且往往体现精神世界;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个人、群体或社区的生活中,具有"活态性”;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经形成,形式会相对稳定,具有”传承性”;第四,既然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被代代传承,就不会拘泥于单一时空,体现出传承中的"变化性”。

原真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基础和核心,是旅游开发之本,旅游开发则是原真性的发展和延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价值均建立在真实性基础上的,真实性一旦缺失,遗产就不再是从前的遗产。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让其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它表达的真实性也就不断在变化,所以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没有办法像物质文化遗产那样追求一种固定的真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近年来不断发展完善,人们对于其“真实性”的界定在不断发展和深化。

程振翼、邱运华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的内涵越来越摆脱物质“永恒性”的束缚,并且对当下人类主体的意义则在不断强调,这是一个客观化到主观化的过程,这种变化反映出各民族对于身份政治、情感归属的重视[15]。

杨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基于其原真性,为唐卡保护的提供了清晰的范围与要求[16]。

王巨山(2008)认为“原真性”原则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个环节[17]。

邓小艳以土家族摆手舞的旅游开发为例,指出原真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灵魂和现代旅游的重要概念,成为开发中的核心问题[18]。

尽管保护工作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存在一定困难,但“原真性”原则为保护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四、文化旅游情境中的遗产真实性/原真性问题

国内学者关于旅游“真实性”的研究主要有1.阐述、分析、总结真实性理论,如彭兆荣的《民族志视野中的“真实性”的多种样态》;2.将真实性理论应用于国内的旅游现象并进行研究,如赵红梅的《旅游业的文化商品化与文化真实性》。

一方面需要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搭建平台和提供市场支撑,需要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来满足旅游者原真性的文化旅游需求;而另一方面旅游活动的开展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造成了冲击,旅游者的原真体验也受到了影响。

(一)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商品化现象及原因分析。现代旅游活动已变成一种大众文化活动,具有商品性、娱乐性等消费特征,许多旅游者寻求符号消费,以文化猎奇的心态来审视文化遗产,这就导致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为满足游客的消费心理而有商品化的趋势,开发商为迎合游客世俗化的需求,扭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失真。

(二)寻求“商业化”与“活态性”保护的平衡点。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最重要的是挖掘其身后的文化内涵,弘扬、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并且培育和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众群体,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是,随着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被开发利用的程度日益加深,虽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让它遭到了歪曲、变异、破坏,出现了“伪遗产”。我们在考察旅游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的影响时,在看到旅游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时,并不能将真实性原则绝对化,夸大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的冲击,而是应该客观地认识和评估。作为文化遗产,在开发过程中保持原真性是重点也是难点。民族文化遗产旅游研究中, 与原真性紧密相关的一个关键就是如何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的商品化问题, 也就是如何认识民族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与商业化的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日益严重,同时它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也遭到削弱和破坏,这些困境让我们认识到,怎样在旅游研究中找出一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相契合的原真性理论,并基于这一理论对其进行解读,探寻其合理有效的运用,是解决这一两难困境的现实所需。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传承的本土化路径

遗产的真实性从最初的强调物质遗产转为强调物质遗产相关的非物质元素,从强调物质之间的关系转为强调物质与人和空间之间的关系,从强调遗产形态的真实转为强调因参与者互动而产生的主观感受。回到现实操作的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是活生生的文化创造者和传承者,所以传统文化、人们特有的生活方式或是行为习惯等,都不能将它孤立的保护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应该是一种“活态”的保护。

参考文献:

[1]王景慧.真实性”和“原真性[J].城市规划, 2009 (11): 87-87.

[2]罗哲文,中国古代建筑[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3]刘临安.近百年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的理论与流派[J].建筑师, 1995, 6: 28.

[4]张松.历史城镇保护的目的与方法初探: 以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为例[J].城市规划, 1999 (7): 50-53.

[5]阮仪三.冷眼看热潮)申报世界遗产和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川.[J]城市规划汇刊.2000(6):63一65.

[6]阮仪三,林林.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3,14(2):1一5.

[7]常青.建筑遗产的生存策略:保护与利用设计实验.导言[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1一5.

[8]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9]乔迅翔.“原状”释义[J].南方建筑,加04(4):71一74.

[10]罗哲文,中国古代建筑[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11]吕舟.建筑史研究论文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12]张松.高祥冠.平遥古城的原真性保护探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2): 211-213.

[13]张国庆,冷婕.文物古建筑原则“原真性”的认识与实践——以重庆湖广会馆修复工程为例,2005(4):27-2.

[14]徐嵩龄.文化遗产保护中的 -原真性.概念.徐嵩龄.第三国策《论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03-124页.

[15]程振翼, 邱运华.反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J].广西社会科学, 2013 (7): 48-52.

[16]杨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看唐卡的保护——基于 “原真性” 和“完整性” 原则[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 41-44.

[17]王巨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辨析——对原真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的再认识[J].社会科学辑刊, 2008 (3): 167-170.

[18]邓小艳.基于建构主义原真性理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解读[J].贵州民族研究, 2010 (2): 90-95.

作者简介:谢佩珊(1991—),女,汉族,安徽省黄山市人,硕士在读,民族学,单位: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研究方向: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44-02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