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电影抗战叙事中的边疆话语——新疆电影语境中的抗战片扫描

2016-03-09 02:36张玉霞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新世纪

张玉霞

(重庆工商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 400067)



新世纪中国电影抗战叙事中的边疆话语
——新疆电影语境中的抗战片扫描

张玉霞

(重庆工商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400067)

摘要:本文主要梳理新世纪新疆电影语境中的抗战题材影片的创作情况,以电视电影这一形态为主要代表,以天山电影制片厂的著名导演高峰极具个人风格的故事片创作和挖掘中国抗战史料、纪实风格的两部同题材作品《1943:驮工日记》、《昆仑日记》的比较研究,分析新世纪新疆电影中抗战片的特色和贡献。

关键词:新世纪;新疆电影;抗战片;电视电影

抗战题材影片一直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题材类型,尤其是中国战争片的主要代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和70周年的隆重纪念活动,抗战片热潮持续升温,并不断引起学界研究的关注。2015年中国电影研究界以抗战片为主题进行了各种学术研讨,《当代电影》2015年第8期便聚焦此话题发表了系列文章。其中李道新教授从中国电影史的角度梳理抗战片的发展轨迹,提出三阶段说:“国难”叙事-“抵抗”动机、“英雄”叙事-“胜利”动机、“人性”叙事-“反思”动机;[1]而胡克教授等四人在对谈中重点讨论当下(新世纪)抗战片的总体状况和主要存在的问题,从类型片生产的角度梳理了纪录片、谍战片、城市题材、喜剧片等各种国产抗战影片。[2]无疑,这些研究都很有启示意义,但是必须引起注意的是:目前学界关于抗战片的研究是以中国电影抗战叙事中的主流话语为对象,引入好莱坞、欧洲及日本、韩国等外国电影多维度比较,却忽视了中国电影自身版图中的边疆话语叙事。本文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梳理新世纪新疆电影语境中的抗战片状况,以期在边缘/主流的对话中重新审视中国电影中的抗战叙事这一主题。

在展开具体论述之前,首先要说明两点:一、新疆电影中的抗战片数量并不多,但在类型片生产、抗战史料挖掘和纪录片等几个重要维度上有很好的个案,有的甚至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值得学界关注。二、在新世纪中国电影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专业化的生态环境中,新疆电影的边疆话语特征使得这些影片主要依托的平台是电视电影。电视电影是新世纪中国电影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以其投资低、风险小、制作周期短等低成本生产特征和精制作、表达自如、传播渠道便捷及拥有广大受众等特点,推动了中国年轻编导、少数民族题材及低成本艺术片等影像边缘群体的崛起。[3]

一、高峰的西部传奇特色抗战故事片

天山电影制片厂的著名导演高峰,是新世纪新疆电影的领军人物。他在类型片创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一直坚持拍出属于自己风格的好看的故事片。传奇片《黑风暴》(2001)、《黑山红杏》(2003),爱情片《美丽家园》(2004)、《无边的情歌》(2007),惊险片《禁猎区》(2005),灾难片《雪狼》(2006)、《风雪狼道》(2007),抗战片《驯马手》(2007)、《赵尚志智取五常堡》(2009)、《骆驼客》(2012),等等。多元化的类型背后,是高峰特有的西部片风格——鲜明的地域影像风格(骆驼与沙漠/戈壁、马匹与草原)、西部片类型元素(大漠、武打、情感、马戏、骆驼戏等)、人物类型(血性男子与野性女子),注重画面构图及影调之美的电影化手法,等等。他“在类型片的探索上,特别是少数民族电影驾驭西部片这一类型的拓展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4]当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成为新世纪热点现象时,高峰理性并清醒地坚持着:“对我来说,看哪个民族的电影都一样,主要是看拍得怎么样。我从小在新疆长大,是满族,我会维吾尔族语言,大家交流起来,没有人说你是哪个民族的,他是哪个民族的。我认为没有必要过分强调。”[5]在影像创作中,不以民族做区隔,不贴少数民族标签,是对现实新疆的真实呈现。

高峰一边在胶片电影与数字电影中穿行,一边在各种电影类型中游走,但是不变的主题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思考。在高峰的作品中,地域不仅仅是自然地理概念而已,而是富有导演个体生命体验和文化思考的人文地理概念,因此大漠戈壁、蒙古草原与东北黑土地等辽阔壮美的地域都是其故事片的主要场景。而他创作的三部抗战片正好就一一对应这三个地域。《赵尚志》是抗战英雄传记片,战争场面是主体,属于“英雄”叙事-“胜利”动机序列,言说“大历史”(国族寓言)。而《驯马手》、《骆驼客》则是以抗战为背景,讲述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命运,在“国难”叙事-“抵抗”动机表层(故事中引而不发的政治正确前提)下隐含“人性”叙事-“反思”动机,表述“小历史”(个人/族群/边疆身份)。

《驯马手》与《骆驼客》两部作品,在人物设置、情节安排与叙述结构等故事层面都很相似:隐约听说而不明就里的战争,偶然参与却义无反顾的抵抗;生动鲜活又神秘传奇的民俗,身体力行并执著坚持的传统;松弛有序又发展迅速的节奏,质朴单纯且行动力强的人物;等等。但两部作品绝非重复,对比也很明显:色彩场景上,绿色/草原、黄色/沙漠;音乐歌曲上,蒙古长调与东疆花儿;动作戏上,马戏与骆驼戏等等,这些元素既是故事内容,又构成叙述形式。两者明显区别开来,不会混淆。而两片最大的区别在于战争/年代的显现方式:《驯马手》开篇第3分钟日本军队就出现并交代作战战略,第13分钟喇嘛与老父亲聊天说起日本人的战争,第28分钟日本军队进入草原,第40分钟日本士兵与蒙古人摔跤引发矛盾,第52分钟中国军人(俘虏)出场,之后便是故事高潮部分/积极抗争的过程和胜利结局。此片中战争要素由远及近,成为叙事的中心,融合了“国难”叙事-“抵抗”动机和“英雄”叙事-“胜利”动机。可以说是边疆话语积极主动增添到抗战叙事主流序列中去的一个个案。

而《骆驼客》中战争/年代被推得很远,语焉不详:故事发展到第22分钟时才隐约提及“苏俄药品”,第32分钟县城的告示“禁止苏俄货物运出”,其后小饭馆里议论纷纷即“口里的战争”,临近结局的8分钟白老板带着军人(从制服看是八路军但是片中没有明确交代)来接收货物。尤其有趣的是,影片开篇便由女主角红儿的口吻自叙的方式讲述,结尾部分又回到这种女性自叙的方式。故事的重心不在战争,而是“骆驼客”这一古老而神秘的职业——红儿引以为豪的父亲和爱人所坚守的安身立命方式。导演的创作主题很明显,要寻找自己生活着的这片土地上已经失传但曾真实存在过的记忆。这些记忆是构成了边疆身份的重要依据。“自古以来,新疆东部地区年满十二岁的男人们,都必须练习射箭和摔跤,骆驼客们也一样。有时在路上相遇其他驼队,会以喝酒摔跤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喜悦和情谊,并渐渐演变成了骆驼客之间的一种规矩和习俗。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他们能用弓与枪对抗,非常真实”——导演如此阐释,“影片的视角对大多数观众来说是完全陌生而神秘的,弓箭与快枪之间的抗衡对决,爱情和人性的揭示,人类几乎没有涉足的千年原始枯林和黑色戈壁,都是这部影片的看点。”[6]如此处理故事,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而已,更是对“大历史”的一种个人化的“反思”,体现出导演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此片的意义就不再只是边疆话语的增添而已,而是自我身份的积极建构。边疆不是抗战的旁观者,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了这场旷日持久的“人民战争”;也正是由于它的强有力支撑,战争最后取得了胜利;而大后方也亲历了战争的创伤,关于这些创伤的记忆(口耳相传、被主流忽视的“小历史”)理应成为“大历史”(主流话语书写)的一部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峰创作的西部传奇特色抗战故事片有着填补中国抗战电影类型空白的价值。而高峰并非孤身一人前行,与他一同努力的还有同时期的其他新疆电影人。

二、《1943:驮工日记》与《昆仑日记》的对比分析

新世纪新疆电影中,还有两部值得关注的抗战片:分别由两位女影人创作的、纪实风格的同题材作品——宁照宇导演的纪录片《1943:驮工日记》(2004)和董玲导演的故事片《昆仑日记》(2005)。从创作的时间来看,这两部作品是作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献礼片完成的,有着新世纪新疆电影主旋律叙事的显著特点。其创作的缘起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2000年为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整理了一批口述、自传资料,其中提到一本反映抗战期间驼峰航线背景下的中印国际运输线的《驮工日记》,引起本地新闻工作者的关注和报道,自治区宣传部指示挖掘这一珍贵史料创作主旋律影片。*根据笔者2010年对宁照宇导演的访谈材料。

2004年初,新疆电视台资深编导、制作人宁照宇接到了这个任务。她带领摄制组三上昆仑山,拍摄了纪录片《1943:驮工日记》,成功再现了1940年代新疆的少数民族驮工与抗战勇士翻越昆仑山,舍身拉运抗战物资的壮举。该片荣获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影视大奖”,入围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在自己的导演手记中,宁照宇详细叙述了此片的创作过程:创作团队怎样使一个在档案中只有一千多字的文字记载的历史事件成为了一部史料性、观赏性、真实性、思想性相对统一的纪录片,尤其是拍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艰险。[7]

宁照宇从事纪录片创作20余年,她和摄影师何明完美组合完成了一系列优秀电视纪录片,多部作品获奖,为新疆纪录影像获得了很大声誉。宁照宇的电视纪录片系列,视角涉及新疆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人文、生态、民俗等各个层面,文化内容丰富。宁照宇有自己成熟的纪录片理念,在接受访谈时她如此概括:纪录片以一种“直面真实”的态度,在同一时空将不同层面人群的生活状态予以文化观照,使得人们相互之间得以“看见”,从而最大限度地勾通理解,同时可能做出一定的思考,调整自己的生活观念;更为直接的刺激是:你始终在纪录一件不可重复的历史——通过你的手,告诉人们,告诉历史,告诉未来,当下某个区域某个阶层具体而生动的生活与精神面貌,这一份档案性质的纪录,不单单是时间的,也是自我的。[8]正是出于对新疆人文历史及变革中的文化现实等方面的强烈关注,宁照宇在纪录片创作中强调:纪录片工作者要走学者之路,在拍片前要做大量案头工作,力求将纪录片作得完美确凿。[8]纪录片《1943:驮工日记》的文字撰稿正是导演自己,她为此做了大量的口述访谈和详实的历史资料整理。[9]本片67分钟,采用历史资料片加实景再现(情景扮演)的方式,以历史记忆/黑白影像和现实口述/彩色影像双线交织的叙述方式展开叙事。此片通过对抗战时期一段尘封的历史事实的解密,书写了新疆作为抗战大后方的积极贡献。同时,导演扎实的案头工作为本片提供了厚重的历史感和开阔的全球视角。不再着眼于“英雄”叙事-“胜利”动机序列,而是把“国难”叙事-“抵抗”动机和“人性”叙事-“反思”动机两者微妙结合。

2005年,天山电影制片厂导演董玲以同一题材拍摄完成电视电影《昆仑日记》。董玲是继高峰之后天影厂的重要导演,其作品有《库尔班大叔上北京》(2003)、《两个人的教室》(2007)、《骆驼圈》(2010)、《生死罗布泊》(2012)等。董玲另一身份是新疆阳光雨露电影制片有限公司艺术总监。这家民营影视公司是新疆电视电影的主要力量,共完成作品20余部,如《雪谷逃生》、《知己红颜》、《在路上》、《昆仑日记》、《那年那月》、《西风烈》等多部获得中国数字电影“百合奖”。董玲的导演风格偏向纪实性,擅长拍摄取材于现实题材的主旋律故事片。《昆仑日记》明显就是这种类型。其创作初衷就是为中国抗战叙事增添边疆话语,把“国难”叙事-“抵抗”动机和“英雄”叙事-“胜利”动机两个序列糅合。[10]

显然,有宁照宇的纪录片在前铺垫,董玲的故事片完成得很迅速。在史实线索清晰、材料确凿、主题明确的基础上,董玲稍加戏剧化处理情节便完成了故事内容。全片84分钟,没有涉及驼峰航线的大背景,也砍掉了幸存者(知识青年和驮工)的后续境遇,就以驼队在路上的经历为主线,围绕“民汉一家”的团结话语和“国难”-“抵抗”、“英雄”-“胜利”的主旋律叙事展开故事,有意设置了系列矛盾,如驼队内部信任危机-和解、驼队与路匪之间的冲突-化解、人与外部环境之间(天险、生病、严寒、高原反应等),伴随着烘托氛围、揭示主题的歌声/音乐,矛盾逐个解决,最终幸福抵达家园。

作为互文性片例,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可以得出有趣的发现。比如片名,宁照宇以时间节点加驼工主体来命名,显示了她对历史真实的尊重和人性反思的视角。而董玲选择地域标识来命名,其地域书写的主动性和主旋律叙事策略一目了然;为此不惜破坏日记史实,开篇把南疆多民族驼工队伍直接定位为维吾尔族义民,中间增加了为民族大义幡然悔悟的路匪,结尾砍掉了驼工领队木沙的悲惨之死。这种主题先行的创作思路,破坏了影片的纪实性风格及其朴素的打动人心之力量。

结语

通过以上对新世纪新疆电影语境中的抗战片的分析,可以看出这几部片子的意义不只是在中国电影的抗日叙事中补充了边疆话语而已。它们既丰富了中国电影史的发展样态和叙事序列,也挖掘和建构了多元的抗战历史记忆,同时也是新疆本土影像工作者对本土人文历史的重新梳理和文化呈现。新世纪以来新疆本土影像的自我表述能力急剧增强,区域文化身份的影像建构进入一个自觉、自主并多元化表述的阶段,力图在全球视野下对自我重新深入认识,自我身份影像塑造的话语空间在历史言说、民族文化深层结构、地方传统的文化认同等维度纵深开掘。

参考文献:

[1]李道新.抑制的精神创伤与断裂的历史记忆——中国抗战电影的身心呈现及其文化征候[J].当代电影,2015(08).

[2]胡克,赵宁宇,李镇,詹庆生,尹鹏飞. 国产抗战(反法西斯)电影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当代电影,2015(08).

[3]赵小青.电视电影十年1999-2009[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

[4]饶曙光.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302.

[5]胡谱忠,高峰.新疆题材电影的生产方式[N].中国民族报,2010-04-02.

[6]《骆驼客》导演阐释[Z].天山电影制片厂艺术档案,2012:2.

[7]宁照宇.2004:重走昆仑路——纪录片《1943:驮工日记》导演笔记[J].帕米尔,2006(Z1).

[8]丝路访谈《宁照宇:心灵剧场》[EB/L].http://www.xj.cninfo.net/culture/talk/nzy/baodao.htm

[9]宁照宇.1943:穿越昆仑的驼队[J].帕米尔,2006(Z1).

[10]董玲.创作《昆仑日记》感言[J].电影艺术,2005(05).

The Frontier Discourse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Films in the 21st--Century China: a Survey on Anti-Japanese War Films in the Context of Xinjiang Films

ZHANG Yu-xia

(SchoolofLiteratureandJournalism,Chongqing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Chongqing400067)

Abstract:Taking TV movies mainly as the representativ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Anti-Japanese War films in the context of Xinjiang films in the 21st Century by studying the idiosyncratic feature films produced by the famous director GAO Feng from Tianshan Film Studio and comparing two documentaries with the same subjects 1943: Diary of Camel Caravan and Diary On Travels Of Kunlun to uncover Chinese history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After analyzing the features and contributions of Xinjiang films to the Anti-Japanese War films, it indicates the study of Xinjiang films is neglected in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Anti-Japanese War films.

Key words:New century; Xinjiang films; Anti-Japanese War films; TV movies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16)01-0013-05

作者简介:张玉霞(1975-)女,新疆石河子人,电影学博士,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影视文化与新媒体传播。

基金项目:重庆工商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项目编号:67010374)。

收稿日期:2016-01-26

DOI:10.15958/j.cnki.gdxbysb.2016.01.003

·抗战电影研究专题·

猜你喜欢
新世纪
2020《新世纪智能·新高考》全新改版了,快来订阅吧!
2020《新世纪智能·新高考》全新改版了,快来订阅吧!
《新高考》更名为《新世纪智能》
新世纪的中国修辞学研究
酷图爆语(5)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麦尔维尔研究
新世纪经方治疗老年病
论新世纪大医精诚的新内涵
《新世纪对联大典》(2010年卷)征订启事
满园春色关不住——《新世纪对联大典》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