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桑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2016-03-09 08:50耿丽莹刘晓宁康晓娜李春野
河北果树 2016年4期
关键词:桑园桑树桑叶

耿丽莹,刘晓宁,康晓娜,李春野

(天津市蓟县林业局301900)

北方地区桑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耿丽莹,刘晓宁,康晓娜,李春野

(天津市蓟县林业局301900)

1 主要病害

1.1 桑里白粉病桑里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桑叶病害,各桑区均有发布。病症多表现在叶背,发病初期为散生白色细小霉斑,随病情发展病斑逐渐扩大连成一片,严重时布满全叶,霉斑白粉状,并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本病多在秋季发生,在多湿条件下蔓延较快,枝条中、下部叶片发病比较重,发病桑叶提早硬化。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施足基肥,秋季早施肥,配施钾肥,及时抗旱,延迟桑叶硬化。2)合理采摘秋叶,防止桑叶老化,改善桑园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发病。3)发病初期,喷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隔10d再喷一次效果更好。

1.2 桑褐斑病桑褐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常见叶部病害。多雨或多湿环境的桑园易发病。发病初期出现褐色、水渍状、芝麻粒大小的斑点,后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或因受叶脉限制成多角形病斑。病斑轮廓明显,边缘为暗褐色,中间淡褐色。多雨时,病斑吸水膨胀后腐烂穿孔,遇干旱天气病斑中央往往开裂。

防治方法:1)秋末冬初清除桑园内病叶并烧毁,减少病原。3)合理密植,开沟排水,增施有机肥,降低桑园湿度,增加桑树抵抗能力。3)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1000倍液(加0.3%洗衣粉作黏着剂)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隔10~15d再喷一次,可基本控制病情。

1.3 桑污叶病桑污叶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常见桑叶病害。本病多发生在桑叶背面,开始时出现小块霉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渐扩大,病斑上形成一层煤粉状物,当多个病斑相连时可布满整个叶背。在病斑相应部位的叶表面,出现同样大小的灰黄色或暗褐色变色斑。桑污叶病还通常与桑里白粉病同时发生,形成黑白相间的混生病斑。本病一般在夏季开始发生,晚秋时发病最重,发病后桑叶提早硬化,容易萎凋,叶质低劣。

防治方法:1)冬季落叶前后,摘除病叶,清除落叶,并烧毁,减少越冬病原。2)合理利用秋叶,自下而上采摘,并加强秋季施肥和抗旱,延迟桑叶老化。3)发病初期,喷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隔10~15d再喷一次,能有效预防和减轻病情。

1.4 桑赤锈病桑赤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芽叶病害,各地桑园间有发生,天津地区发病较重。危害嫩芽、叶片,新发病部位布满金黄色病斑,造成叶片畸形卷缩,黄化易落,严重影响桑叶产量和质量。桑叶发病初期,病斑隆起呈“泡泡沙”状,随后病斑处色泽由绿转淡黄,最后表皮破裂并散发出橙黄色粉末,俗称“金叶”。高温多湿的春、夏季易发病蔓延,干燥环境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

防治方法:1)冬季剪除病枝,春、夏发病初期(病叶呈“泡泡沙”状)摘除病芽、病叶。2)可喷25%粉锈宁(三唑酮)1000倍液,7~10d喷药一次,连续喷2~3次。注意800倍以下时易产生药害,使桑叶叶缘发焦。摘除病芽、病叶后喷药效果最好。

1.5 桑紫纹羽病桑紫纹羽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桑树根部病害,在丘陵、滩涂土壤湿重、排水不良的桑园易发病。病菌先从幼嫩新根侵入,经一至数年,蔓延到主根及树干基部;发病的桑根表面失去光泽,逐渐变成黑褐色,严重时皮层腐烂、脱落,病株容易拔起。被害根的表面缠有丝绵状的紫红色菌丝,发病后期在树干基部形成紫红色菌膜。病树地上部分初期表现为缺肥症状,枝叶生长缓慢,叶色发黄,叶形小,下部叶片早落。病情严重后不能发芽,造成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1)加强检疫,严格剔除病苗。对感病轻或有感病嫌疑的桑苗,将苗根修剪后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用45℃温水浸根30min,可杀死桑根组织内外寄生病菌,对苗木没有影响。2)酸性较重的桑园667m2施石灰100kg,调节土壤酸碱度,抑制病菌繁殖。3)地下水位较高的桑园,挖深沟,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的通气性,促进根系生长,防止病菌蔓延扩散。4)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2%明矾+1%石灰液对病根部位泼浇。

2 主要虫害

2.1 桑尺蠖桑尺蠖属鳞翅目尺蛾科,俗称过桥虫。桑园中终年可见幼虫。辽宁一年2代,河北、天津、山东一年3代,以末代的3、4龄幼虫在树干裂缝或主干基部背风面越冬,次年春季随着气温升高,出蛰爬上枝条食害桑芽。成虫有趋光性,卵散产在桑叶背面,食性专一,幼虫只吃桑叶。

防治方法:1)人工捕捉高龄幼虫,结合桑园采叶,随见随捉。2)束草诱杀,秋末冬初在桑树上束草诱集幼虫潜入越冬,春季桑尺蠖出蛰上枝条前解下束草烧毁。3)各代幼虫盛孵期用80%敌敌畏1000倍液+40%辛硫磷1500倍液,或60%双效磷1000倍液,或40%丙溴·辛硫磷1500倍液喷雾防治。

2.2 桑毛虫多数桑区均有发生。食性杂,还危害桃、杨、梅、梨等。辽宁、天津地区一年发生2代,均以3、4龄幼虫在桑树裂缝、蛀孔内吐丝结茧越冬,翌年春季桑树发芽时咬破茧壳剥食桑芽,以后各代幼虫食害桑叶。成虫有趋光性,卵块产在叶背,上盖黄毛。初孵幼虫群集。

防治方法:1)各代产卵至盛孵期,人工摘除卵块和幼虫群集的桑叶。2)幼虫越冬前用稻草束缚桑树枝条,诱集越冬幼虫,翌年春诱集活动前结束,烧毁。3)幼虫孵化盛期喷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辛硫磷1500倍液,或60%双效磷1000倍液,或40%灭多威2500倍液。

2.3 桑粉虱桑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一年发生8~10代。以蛹在落叶或杂草上越冬。次年4-5月羽化,成虫有趋嫩性,在枝梢嫩叶上产卵。初孵若虫将口针插入桑叶内吸食,固定后不在移动,直至羽化。梢端1~5叶虫口密度最高,受害叶卷缩、干瘪、老化,叶背布满蛹壳及害虫残体;下部叶片因滴落桑粉虱分泌的蜜露而诱发桑煤病,叶面一片污黑。8-9月虫口最多,受害严重时,桑树新梢停止生长,秋叶产量、质量明显下降。桑粉虱在密植、阴湿、通风不良的桑园、晴雨相间时易发生,遇大风蔓延扩散迅速。

防治方法:1)冬季清园除草,减少越冬蛹。2)合理安排养蚕采叶,改善桑园通风、透光和排湿条件。3)喷25%扑虱灵1000倍液,或40%灭多威2500倍液,或40%乐果1000倍液,对卵、幼虫、蛹、成虫都有效。

2.4 桑白盾蚧桑白盾蚧属同翅目盾蚧科,又称桑白蚧、桑介壳虫。食性杂,还危害桃、棉等。均以受精雌成虫在树干介壳下越冬,次年早春树液开始流动时,以针状口器插入桑树皮层内吸食汁液。严重时整株枝干盖满介壳,不见树皮,妨碍桑芽萌发,影响树势,以致逐渐枯死。主要通过桑苗远距离传播。

防治方法:1)加强检疫,防止通过桑苗传播桑白盾蚧。2)合理密植,开沟排水,整枝修剪,使桑园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减少桑白蚧的发生。3)冬季或早春桑芽萌发前,人工抹杀树干和枝条上的越冬雌成虫。4)在桑白蚧雌虫产卵后期或若虫盛孵(淡红色)时,用80%敌敌畏1000倍液或灭蚧灵40~80倍液喷杀。发芽前,用皂油合剂(柴油1份、洗衣粉3份、水50份)喷或涂干。人工抹擦与药剂防治结合效果更好。

2.5 桑天牛桑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食性杂,还危害桃、无花果、李等。各桑树区均有发生。北方地区2~3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枝蛀道内越冬,成虫羽化后不断咬食新梢枝皮,一旦皮层被吃成环状,被害枝即枯死;产卵时,在新梢基部咬成凹痕,易使枝条被风吹断。幼虫沿枝干木质部向下蛀食,每隔3~7cm向外蛀一排泄孔,在最下孔排出鲜黄色木屑状排泄物,甚至深入根部,被害株往往生长不良,甚至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1)羽化盛期人工捕杀成虫,防止啃食枝条皮层及产卵危害,用铁丝从排出新鲜粪便的蛀孔刺入杀死幼虫。2)无叶期从最下一个蛀孔注入50%杀螟松50倍液或涂干,或用80%DDV农药50倍液,或40%辛硫磷50倍液注射或涂干。隔5~7d检查一次,如仍有新鲜粪便排出,则再治1次。

S436.6

B

1006-9402(2016)04-0033-01

2016-06-22

作者邮箱:13920632120@163.com

猜你喜欢
桑园桑树桑叶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发酵桑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马桑树儿搭灯台
桑叶茶成“致富茶”
阳城:桑叶茶『火』了 农民乐了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桑树变身增收“摇钱树”
奶奶家的桑树
桑叶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