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临床效果观察

2016-03-09 19:51石珩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净率肝胆胆总管

石珩

(宁陵县人民医院 河南 商丘 476700)



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临床效果观察

石珩

(宁陵县人民医院 河南 商丘 476700)

目的 观察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宁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纤维胆道镜治疗,统计患者结石取净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3例患者术后经CT复查,结石取净率为94.34%(50/53)。本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61.1±12.5)ml,手术时间为(129.3±10.1)min;术后发生感染2例,肝功能异常1例,腹泻2例,轻度发热3例,并发症发生率15.09%,经对症治疗后并发症均显著缓解。结论 利用纤维胆管镜治疗肝胆管结石效果显著,结石取净率较高,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纤维胆道镜;肝胆管结石;并发症

胆道结石发病率极高,其致病原因多与遗传及环境因素相关,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困扰[1]。随着胆肠吻合术及肝切除术等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取得了显著疗效,但术后残石率仍可高达29.8%左右,增加了再次手术的风险[2]。由于肝内外胆道解剖结构复杂、系统变异多,因此如何清除胆道残余结石成为临床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研究旨在观察采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宁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例,女24例;年龄23~71岁,平均(47.23±3.28)岁。CT检查:胆总管结石14例,肝总管结石13例,右肝内胆管结石11例,左肝内胆管结石15例;病程1.5~11.2 a,平均(6.10±2.11)a。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实施全身麻醉;常规开腹,将胆总管充分暴露,切开胆总管前壁;尽量将胆管切口周边结石取出,从胆总管切口插入纤维胆管镜,仔细探查胆总管、左肝管及右肝管结石状态。若结石较为松动,则通过篮网法将其取出;若结石嵌顿其中,则需对结石的形状、大小及位置等基本情况进行进一步明确,随后利用蚕食咬碎法、胆镜扩张法及钳夹法将结石取出,或可采用取出钳、刮匙等器具首先取出大胆管中的结石,再借助生理盐水,并适当加压冲出胆管内残余结石;若结石体积过大无法取出,则通过钬激光碎石后将其取出;术后依据“直、短、粗”原则放置“T”管引流,并给予抗生素治疗。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结石取净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53例患者术后经CT复查,结石取净率为94.34%(50/53)。本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61.1±12.5)ml,手术时间为(129.3±10.1)min;术后发生感染2例,肝功能异常1例,腹泻2例,轻度发热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09%,经对症治疗后并发症均显著缓解。

3 讨论

肝胆管结石是临床研究一大重要难题,该疾病发病率约占胆石症总发病率的6.5%~7.9%[3],目前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方法较多,但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原则主要为切除病灶、取净结石、有效引流并降低疾病复发率和残石率。由于肝胆系统生理结构较为特殊,导致肝胆管结石疾病常规取石手术存在一定盲目性及局限性,对肝内胆管结石、嵌顿结石及多发结石等类型通常无法完全取净,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及身心痛苦。相关统计资料表明[4],术中未经胆道镜检查或未使用胆道镜技术实施手术时,胆道残余结石率高达40.15%~50.01%,而利用胆道镜治疗可有效降低结石残余率,结石取净率可达92.35%左右。本研究患者在纤维胆道镜辅助下利用钬激光击碎体积较大且难以取出的结石,显著提高了取石成功率,丰富了胆道镜功能。钬激光是极为先进的外科手术碎石方式,在妇产科及泌尿外科中均有广泛运用,钬激光具有组织穿透力小、方向性强等特征,并且可控性较好,可经由操作孔使光纤直达结石处。另有报道指出,钬激光发射时间仅为0.25 ms,显著短于组织的热传导时间,其在碎石过程中形成的热量可被冲洗的生理盐水迅速吸收,从而减少钬激光对胆管壁造成的热力损伤[5]。本研究患者术后存在感染、肝功能异常、腹泻及轻度发热等并发症,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纤维胆道镜操作过程中所用冲洗液直接流入肠管有关。因此,运用纤维胆管镜治疗肝胆管结石时可根据患者生命体征、结石情况等减少术中冲洗液使用量,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放置“T”管引流,其放置原则为“直、短、粗”,并与患者胆总管具体情况相结合,如果“T”管选取不当,则会对胆总管壁血供状态造成严重影响,致使胆总管壁与窦道连接处难以愈合,并最终引发胆瘘。

与常规手术相比,纤维胆道镜具备以下优点:①降低残石率,纤维胆道镜可最大限度取净左肝和右肝内Ⅰ级与Ⅱ级肝胆管结石,还可根据开口部位黏液丝、充血、糜烂及水肿等征象对Ⅲ级和Ⅳ级肝胆管结石进行判断,并取净结石;②经纤维胆管镜可对结石数目、大小、形状及发病位置进行直观观察,了解胆管是否发生狭窄,有效避免了传统手术治疗的局限性及盲目性,有助于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手术方案;③术后放置“T”管引流安全、简单,可进一步清除肝胆管内残余结石,降低再次手术可能性。

[1] 王永红,叶琼.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54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35(16):73.

[2] 陈晨,李浩,汪新天.术中B超联合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14,20(11):1192-1194.

[3] 刘付宝,王国斌,罗毅钊,等.精准肝脏外科理念在肝胆管结石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4,13(6):447-451.

[4] 于恒海,王秋虹,田大广,等.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附60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2):131-134.

[5] 肖林峰,苏昭杰,李文岗,等.三维可视化系统联合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4,13(4):281-285.

R 656

10.3969/j.issn.1004-437X.2016.10.067

2016-04-15)

猜你喜欢
净率肝胆胆总管
采棉机采净率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分析*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马铃薯表皮脱净率测定方法的研究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南疆喷施脱叶剂对棉花脱叶效果和采净率的影响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