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果桑产业发展大会暨广东果桑旅游文化节在广州花都召开

2016-03-09 23:46卢磊
广东蚕业 2016年3期
关键词:蚕沙桑果果桑

卢磊

(广东省茧丝绸行业协会,广州 510080)

2016中国果桑产业发展大会暨广东果桑旅游文化节于3月23日在广州花都宝桑园开幕。本次大会由广东省茧丝绸行业协会、南方报业集团南方农村报等单位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蚕学专家、农业部蚕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向仲怀教授,中国蚕学会理事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南大学鲁成教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岗位科学家、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廖森泰研究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农科院副院长肖更生研究员,著名蚕桑育种专家陈华寿莅临大会。四川、云南、安徽、重庆、江苏、浙江、湖北、贵州、广西、陕西、河南、江西、广东等省区果桑生产、深加工典型企业、休闲旅游开发企业、果桑种植大户、高校和科研院所、茧丝绸行业人士等约300人参加了大会。

广东省茧丝绸行业协会会长、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有限公司陈南生副总经理、南方报业集团副总编辑王垂林出席大会并分别致辞。广东省茧丝绸行业协会秘书长蓝年新宣读“中国果桑产业联盟”倡议书。本次大会还在广州增城、佛山顺德、中山、江门、东莞、汕头、茂名、湛江、深圳等设有多个分会场。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岗位科学家廖森泰研究员:现代蚕桑产业,除了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绢丝利用模式外,还可以利用桑、蚕茧丝的物质、生物、文化等资源的多种功能,发展食药用新产品、农业投入品、生态种养、生物质材料以及丝绸文化等全方位、多途径的开发利用方式。“必须走生态蚕桑发展之路,多元化发展。”廖森泰讲到,蚕桑的综合开发利用具备广阔的市场潜力。果桑的叶即可养蚕,又可作为畜牧用饲料;桑果可食用,又可深加工制成果汁、果酱,桑枝可做食用菌的培养基质,桑根可入药。廖森泰认为,果桑全身是宝,发展果桑产业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中国蚕学会理事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是由向仲怀院士领衔,数十位蚕桑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目前已有6个功能实验室,30多个综合试验站,约150个产业基地。产业体系在过去五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蚕桑生产技术研发与示范、蚕桑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成绩斐然。“产业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任务是打造省力、高效、多元化的蚕桑产业。”鲁成指出,未来五年,技术体系的重心将侧重于高效生态蚕桑产业和蚕桑(柞)资源多元化循环利用的技术研发、集成与试验示范。

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肖更生研究员:早在1993年,国家卫生部把桑果列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农产品之一。目前全国果桑种植面积接近80万亩,桑果产量79万吨,产业发展迅猛。桑果皮薄、易腐烂、不耐贮存。“由于桑果营养成分丰富,同时也容易受微生物侵害,采摘后4小时即变味,3天便会起霉。”对此,肖更生建议桑果汁加工厂一定要建在果园旁边,实现桑果原汁、浓缩汁、桑果干等产地初加工,同时利用高效榨汁、非热加工等新技术提升桑果汁、果酒品质。研究表明,桑果富含花青素、多糖、白藜芦醇,集营养、保健、药用于一身,被誉为21世纪最佳保健圣果。同时,桑果可加工成果汁、果醋、果酒,功能食品,利用桑果及其提取物研制的护肤、美白、养发等产品在市场上日益受到关注。“桑果主要功能成分是花青素,能够加工成抗氧化的好产品,比葡萄酒、汁都好,和蓝莓差不多。”肖更生强调,蚕桑产业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蚕桑人只是不会讲故事,不会提炼我们的文化,如果故事讲的好,做好宣传,打造品牌,这个产业可以造福人类,果农可以致富。

广东宝桑园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军:果桑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推动了深加工产业的迅猛发展。桑果干在电商平台已有销售,桑果汁稳步进入南方航空、高铁、商超等渠道。“果桑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注重提高产品的品质和科技含量,产品要高端化,提高产品的功能价值,加强蚕桑养生保健产品、功能性食品基料的研发和推广。”刘军建议,深加工产品要积极寻求”互联网+“的推广模式,提高品牌知名度和产品转化率。

广东植物龙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新事业部副总监支胡钰:蚕沙是养蚕的副产品,传统上仅有一部分在风干后可直接作为中草药配剂使用,但仍有大量蚕沙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近年来,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下称“蚕研所”)研究发现,蚕沙内生有益微生菌株达3000多种,具有改良土壤的功效。在此基础上,蚕研所与广东植物龙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植物龙”)共建了“蚕沙生物肥研究中心”,生产蚕沙有机肥、蚕沙有机无机复混肥。“蚕沙内含有益菌,pH为碱性,不含重金属且无农药残留,是重要的有机质来源。”支胡钰讲到,未来几年,植物龙将在广东、广西、山东等地建立蚕沙有机肥生产基地。

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副所长叶武光:发挥蚕桑的休闲、科普、体验功能,提高产业收益,是蚕桑多元化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他建议发展桑蚕业应以科技支撑,打造现代桑蚕生态、优质,同时通过文化引领,讲故事做文章,做好“游娱吃购”,才能拓展休闲农业的广度。

广州宝桑园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燕玲:广州宝桑园是以蚕桑文化为核心,集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为一体,以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为主的新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基地。黄燕玲介绍,园区一方面以蚕桑文化为主线,主打鲜果采摘的休闲基地,另一方面以种桑养人的蚕桑文化打造科普基地。为了避免每年果桑采摘期后的“空窗期”,宝桑园应通过多元化经营来聚集人气,尤其是淡季也有各种体验活动,还要通过种植不同品种的瓜果,如火龙果、草莓、樱桃等让园内四季都有得玩,有得食。

广东省伦教蚕种场经理李景新:果桑旅游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结构单一的桑果园占大多数。李景新介绍,目前不少果桑园,桑果采摘期间门庭若市,但桑果采摘期过后门可罗雀,桑果园项目单一,对游客不能形成持续的吸引力。对此,李景新结合广东省伦教蚕种场在佛山顺德区已连续六年开办桑果节和在广州市增城区正果镇湖心岛风景旅游区建设蚕桑科普生态文化旅游体验园的经验,建议要做好果桑休闲旅游产业,一定要规划先行,选址最好能依托景区或城区,景区周边应有完善的交通、餐饮、游乐等配套设施,可以节约很多成本,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产品方面,着力打造本行业产品、当地特色产品等,同时完善特色项目、科普、美食、娱乐等服务。

此外,会议还举办了以“果桑生产及系列产品的养生保健功能开发”为主题的圆桌论坛。

广东丝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林山、四川德昌县蚕桑办周新能主任、中山市宝鼎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坤成、四川黑金椹阳光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茂祥、汕头市潮之美特色水果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宋武军、广东丝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列辉一起探讨产业发展新思路,并接受现场观众的提问。

本次大会的主办单位还有: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丝源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蚕丝科学系、广东省伦教蚕种场、广东植物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大会的指导单位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

大会的承办单位为:花都宝桑园、顺德伦教桑果园、增城湖心岛桑果园、新会康莉桑果园、化州名椹园、隆安县瑞盈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大会的支持媒体为:南方日报、南方网、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奥一网、并读新闻、广东电视台。

猜你喜欢
蚕沙桑果果桑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盐边县果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着生母枝节位对桑果梢及桑果性状指标的影响
果桑篱架匍匐式栽培技术
蚕沙真好吃
蚕沙处理资源利用分析
蚕沙的妙用
摘桑果
果桑新品种引种试验及性状分析
血虚头晕常食桑果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