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养殖中疫病的的治疗及防治分析

2016-03-10 04:07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18期
关键词:萎缩性猪只猪舍

胡 隆

(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永兴街道办事处,四川 成都 610217)

猪养殖中疫病的的治疗及防治分析

胡 隆

(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永兴街道办事处,四川 成都 610217)

近年来,猪养殖业得到较大程度上的发展,然而,由于养殖户疫病防治意识不强,缺乏完善的猪场管理,为疫病传染创造有利条件,影响猪只健康生长,给养殖场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猪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充分认识到疫病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好疫病防治工作,按照“防重于治”的原则,推动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

猪养殖;疫病;治疗;防治

近几年,猪疫病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养殖(场)户养猪积极性,同时也严重影响猪只健康生长,给养猪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降低猪肉品质。因此,加强猪疫病防治,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将以实践经验为指导,分析猪疫病诱发因素,讨论常见猪疫病治疗方法,提出猪疫病防治措施[1]。

1 诱发因素

1.1 疫苗质量稳定性差

疫苗是猪传染病重要的预途径,然而,针对兽药市场,诸多疫苗在运输、冷藏等诸多原因造成疫苗质量下降,造成与疫病防治工作需求无法吻合。与此同时,诸多养猪户防疫观念不强,为节省养殖成本,采用凉开水稀释猪瘟疫苗的方式,进行疫苗接种,对疫苗作用的发挥造成严重影响,难以达到预期防治效果。

1.2 引种机制不完善

各个地区每年均会引进大量猪种,然而,因考查不严谨,加之检疫不严格,导致使猪疫病大范围传播。同时,由于个别地区检疫制度缺乏完善性,导致引种混乱现象频频发生,给养殖场(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阻碍养猪业健康绿色有序发展[2]。

2 治疗方法

2.1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2.1.1 基本症状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属于慢性传染病,一旦感染,临诊症状表现为打喷嚏、流鼻血、颜面变形、鼻部歪斜和生长迟滞,猪的饲料转化率降低,给集约化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由于病原感染猪只后,损害呼吸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使猪体抵抗力降低,极易感染其他病原,引起呼吸系统综合症,增加猪的死淘率。本病常发生于2~5月龄的猪,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诊断过程中,需认真仔细观察,有效区分其与骨软病及猪细胞巨化病毒感染,避免误诊,给予对症治疗,防止大面积传播[3]。

2.1.2 治疗方法 针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首先对病猪进行隔离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3种。首先,对早期有鼻炎症状的病猪,定期向鼻腔内注入1%~2%硼酸液、0.1%高锰酸钾液等消毒剂或收敛剂,都会有一定好处;其次,肌肉注射用药,采用板蓝根注射液,稀释头孢噻呋钠、磺胺间甲氧嘧啶或丁胺卡那等药物,采用肌肉注射方式,连续治疗7 d;最后,药物添加至饲料中,哺乳仔猪从15日龄能吃食时起,每天可按每千克体重喂给20~30 mg金霉素或土霉素,在治疗方面,每吨饲料加入磺胺甲氧嗪100 g,或金霉素l00 g,或加入磺胺二甲基嘧啶l00 g、金霉素l00 g、青霉素50 g三种混合剂,连续喂猪3~4周,对消除病菌、减轻症状及增加猪的体重均有好处。猪群中一旦出现大量病猪,需以用药说明书为依据,在猪群饲料中添加头孢噻呋钠、磺胺间甲氧嘧啶等药物,连续用药7 d。

2.2 猪乙型脑炎

2.2.1 基本症状 猪乙型脑炎常见于夏季,蚊蝇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猪只感染乙脑时,临床上几乎没有脑炎症状的病例;猪常突然发生,体温升至40~41 ℃,稽留热,病猪精神萎缩,食欲减少或废绝,粪干呈球状,表面附着灰白色粘液;有的猪后肢呈轻度麻痹,步态不稳,关节肿大,跛行;有的病猪视力障碍;最后麻痹死亡。妊娠母猪突然发生流产,产出死胎、木乃伊和弱胎,母猪无明显异常表现,同胎也见正产胎儿。公猪除有一般症状外,常发生一侧性睾丸肿大,也有两侧性的,患病睾丸阴囊皱襞消失、发亮,有热痛感,约经3~5 d后肿胀消退,有的睾丸变小变硬,失去配种繁殖能力。针对新生仔猪,若被乙型脑炎所感染,可能出现死亡[4]。

2.2.2 治疗方法 猪一旦感染乙型脑炎,需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在生理盐水中添加500~1 000 mL 10%的葡萄糖、10~30 mL 20%的磺胺嘧啶钠和50 mL甘露醇,采用静脉注射方式,注入,每日2次,连续治疗3 d。与此同时,采用肌肉注射方式,注射板蓝根注射液与大青叶注射液,以病猪实际情况为依据,连续治疗3~5 d。

3 防治措施

3.1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不仅是预防猪疫病的常用方法,而且属于有效方法,因此,猪疫病防治过程中,需强化疫苗接种。目前,常用的疫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3.1.1 细小病毒疫苗 以猪具体情况为出发点,给予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疫苗接种。例如,针对产后母猪和配种公猪,于3月、9月注射疫苗,2 mL为注射量。生产20 d后的母猪,实施细小病毒疫苗疫苗接种,2 mL为注射量。首次配种前,于配种前15 d、30 d、注射2 mL细小病毒疫苗。

3.1.2 猪瘟疫苗 日龄为20~25 d的仔猪,2头份为注射量,日龄为60~70 d的猪只,4头份为注射量。对于怀孕母猪,需慎重使用猪瘟疫苗。

3.1.3 口蹄疫苗 主要用于日龄为35~45 d的仔猪,1 mL为注射量。

3.1.4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苗 对于日龄为35 d的仔猪,2 mL为注射量,生产前30 d的待产母猪,需注射2 mL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苗。

3.1.5 链球菌苗 日龄为7 d的仔猪,1.5头份为注射量,日龄为70 d的猪只,2头份为注射量。除此之外,还包括猪丹毒肺疫二联苗、仔猪副伤寒弱毒苗等。

3.2 消毒

首先,饮水消毒,猪每日需饮用大量水,水源中涉及的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或可疑病原微生物数量一旦超出标准,将严重影响猪只身体状况,诱发疾病。因此,猪疫病防治过程中,需强化对饮水的消毒,选用对猪无明显影响的消毒液,添加至猪饮水中,其中,常见的消毒液包括次氯酸钠、季铵盐类消毒剂等。需注意的是,需定期对饮用水进行消毒,确保猪饮用水干净、卫生[5]。

其次,用具消毒,用具是传染病重要传播途径,因此,养猪户需定期对用具进行消毒,例如,食槽、水槽等,确保用具干净。一般情况下,养猪户可采用0.2%~0.5%的过氧乙酸,其他消毒药亦可,实施全面消毒处理,达到控制疾病传染源的目的。

最后,猪舍消毒,养猪户需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在清理猪粪便的基础上,用水冲洗猪舍,确保猪舍每一角落冲洗干净,待猪舍恢复干燥后,使用消毒液,进行全面消毒,其中,2%的火碱是常用的消毒液。随后,再次冲洗猪舍,将消毒液清清洗干净,基于地面干燥的前提条件下,采用火焰或福尔马林,给予干燥消毒处理,为猪只提供优质生活环境,减少传染病,达到疫病防治目的。

4 小结

总而言之,猪疫病,不仅影响猪只健康成长,而且会带给养殖户巨大的经济损失,降低猪肉质量。因此,养殖户需重视猪疫病防治,以猪只具体情况为依据,注射相对应的疫苗,预防疫病,同时,落实消毒工作,为猪只提供良好生活环境,推动养猪业进一步发展。

[1]李果夫.繁殖障碍性疫病在猪养殖中的诊断和防治[J].养殖与饲料,2015,(3).

[2]王士礼.浅谈猪养殖中疫病的治疗与防治[J].科技与创新,2015,(15).

[3]冯寿珍.呼吸道疫病在猪养殖中的原因和防治[J].中兽医学杂志,2015,(10).

[4]陈茂林.常见疫病在鸭养殖中的防治分析[J].中国畜禽种业,2016,(1).

[5]尹晓华.繁殖障碍性疫病在猪养殖中的诊断防治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6,(10).

(编辑:张淑凤)

S858.28

B

1006-799X(2016)18-0072-02

胡 隆(1972-),男,四川成都人,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猜你喜欢
萎缩性猪只猪舍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阳光猪舍与普通猪舍育肥对比试验分析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