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疫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2016-03-10 04:07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18期
关键词:猪舍病猪猪场

吴 蔚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荷泉社区服务中心,贵州 六盘水 553000)

猪疫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吴 蔚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荷泉社区服务中心,贵州 六盘水 553000)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生猪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要产业,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国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具有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但在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猪疫病发病率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本文主要对猪疫病发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拙上提出有效防治猪疫病的策略,以降低猪疫病的发生率。

猪疫病;特点;防治对策

1 猪疫病的发生特点

1.1 混合感染

养殖环境的变化是导致猪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随着新品种的引进,不严格的隔离消毒措施容易引入外来病源,导致猪病混合感染及病原菌变异现象增加。以大肠杆菌为例,仔猪大肠杆菌病导致仔猪肠道菌群紊乱,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引发沙门氏菌感染及链球菌病,大大增加了仔猪的死亡率[1]。

1.2 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及危害

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及其危害在不断加大,随着养猪场规模及数量的不断增加,再加上布局缺乏合理性,密度过大等诸多原因,导致细菌性疫病的发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难以防治,比如大肠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等。

1.3 病毒病成为猪传染病的主体

在原有的猪传染病中,病毒性疫病通常比细菌性疫病多,近年来新增加的猪传染病大多是病毒性疾病,但目前尚未缺乏有效药物来治疗病毒性病,且大多尚未研制出相应可靠的疫苗用于免疫,因此,无法对病毒病进行有效防治。

1.4 繁殖障碍

猪圆环病毒病和猪繁殖障碍综合症在国内普遍存在,这两种病都会导致猪产道损伤,引起卵泡不正常发育,大大降低了母猪的发情率和受胎率,与此同时,还会容易继发感染细小病毒病,该病在新产母猪中较为常见,导致其流产或木乃伊胎。

2 猪疫病的防治对策

2.1 维持良好的养殖环境,加大猪舍清理力度

针对大多数生猪为栏舍养殖的情况,加强养殖环境管理是降低猪疫病发生率的关键所在。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可针对实际情况改善栏舍养殖的硬件条件,并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清洁和整理,为生猪提供良好的生长和饲养环境,从而有效预防疫情的产生和进一步发展。同时,养殖人员需保持猪舍内环境和空气流通,定期通风,降低猪疫病发生率,另外养殖人员需要对猪疫病的相关知识进行全面掌握,并定期参加关于生猪养殖的培训会,提高自身对病猪和猪疫病疫情的辨别力。对于养殖中可能存在的疑似病猪,需要对其动作、皮肤、毛色变化进行细致观察,确定病猪所患的疾病类型,若发现病猪所患疾病为传染类疾病,则立即将其隔离,并给予相关治疗,避免疫病的进一步发展。

2.2 及时处理病猪、上报疫情

一般情况下,猪疫病疫情的扩散和发展与病猪、死猪处理不当有直接关系,尤其是针对一些患病的死猪,是猪疫病传播的主要传染源。针对一些养殖户肆意丢弃死猪的现象,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养殖户的教育和管理,并指导其对死猪进行科学和有效处理,避免对他人身体健康造成威胁。首先需要将病猪进行隔离,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若疫情严重则直接将其无害化处理,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另外针对死猪的处理,需要将深埋、火烧,切断感染源,同时,在发生疫情后,养殖户需要立即向动物疫情反映部门及畜牧兽医工作部门反映实际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切实做好猪疫病的防治工作。

2.3 加强饲养管理

为了给猪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可在猪场大门和每栋猪舍门口设置消毒池,对于进出车辆和人员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避免外来的疫病由人带入,保持猪舍的干燥、清洁及卫生,对于被污染的猪舍栏和用具,应彻底消毒。另外,还应保持猪场通风、换气,以此来降低猪舍内的氨气浓度,实现对猪群密度的合理控制,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根据不同日龄猪的需求,应保证其营养齐全、平衡的优质饲料,遵循“全进全出”的饲养原则,根据现阶段猪场的现状,可做到产房和保育这两个阶段的全进全出,进入降低或避免猪群间母仔之间的感染率。除此之外,可在规模大、条件好的猪场实行早期断奶隔离技术,避免垂直感染。

2.4 严格检疫检验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呈现迅猛发展,开始大规模从国外引进种猪,由于检疫把关不严格,直接带进很多新疫病,这些新疫病目前已遍及全国,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养猪场在引进种猪时,应做好检疫工作,并将新引进的种猪隔离1~2月,且在隔离期间对各种疫病进行抽样检验,在确保检验合格后,才能和本猪场的猪群混养。

2.5 综合确切诊断

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证诊断的正确性。对猪场疫病的种类及发生规律进行确认时,特别是多种病原引起混合感染的疫病,在诊断上是有一定难度的,仅靠临床观察、病理剖检而作出的判断是不可靠的,不利于后期防治工作的进行。因此,应根据疫病流行的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综合判定进行确定诊断,才能针对性地对其进行防治。

2.6 加强猪疫病宣传力度,做好预防和隔离工作

对于畜牧兽医站而言,加强对养殖户进行疫情防治宣传教育是其日常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加强猪疫病宣传力度的工作中,首先需要对养殖户进行系统化培训,向养殖户发放相关的养殖技术资料,并认真解答养殖户提出的问题。同时,畜牧兽医站需要定期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到养殖户实地进行现场养殖和操作指导,并做好回访和电话随访工作,强化养殖户的养殖基础知识和猪疫病相关知识。有相关研究显示,导致猪疫病发病的病菌主要包括圆形病毒、猪瘟病毒等,因此,做好猪疫病防治的关键在于切断病菌来源,提高生猪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

3 结语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猪密度也不断增加,环境恶化,养猪场常见病发生率逐渐提高,主要表现在混合感染、症状多样性、繁育障碍等。为了降低猪常见病的发生率,应做到防重于治,注重保健,改善环境,提高猪的体况,保证肠道健康,监控动物抗体水平,选择最佳的免疫时间,避免乱用抗生素,减少因疫病造成的损失。

[1]徐莉.猪疫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吉林畜牧兽医,2014,35(10):22-24.

(编辑:张淑凤)

S858.28

B

1006-799X(2016)18-0076-01

吴 蔚(1969-),女,四川蓬安人,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猜你喜欢
猪舍病猪猪场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阳光猪舍与普通猪舍育肥对比试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