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研究

2016-03-10 04:07谢柯柯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18期
关键词:检验法死胎血凝

谢柯柯

(河南省温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焦作 454850)

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研究

谢柯柯

(河南省温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焦作 454850)

猪细小病毒是一种传染性的病毒,影响母猪的正常繁殖,同时感染母猪和仔猪,一旦感染此病毒,母猪可能会流产或者产下的仔猪为死胎和木乃伊胎,仔猪也会受感染导致皮炎和腹泻等。饲养管理不善的话,该病毒极易在猪场传播,导致大批母猪的感染,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经济损失,不少学者和专家正致力于此项病毒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方法和过程,并对猪细小病毒病的防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减少病毒的传播和感染。

猪细小病毒病;诊断;防治研究

猪细小病毒病可引起猪的繁殖障碍,是一种细小病毒科病毒。一般而言,感染上此病毒的母猪没有明显的病症,但是母猪在生产时往往会产出畸形猪、病弱仔猪甚至是死胎或者木乃伊胎,在世界各地养殖猪群中普遍流行,且具有地方性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不断从国外引进新品种的仔猪,同时也使得此病毒在我国迅速传播开来。猪细小病毒病感染几率和发病率都极高,传播来源也极广泛,例如受污染的饮水、饲料等。此种病毒感染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春、夏、秋都是病毒高发季。

1 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分析

1.1 临床初步诊断

临床初步诊断是通过简单的观察所得。一般而言,如果母猪存在不孕或怀孕母猪意外流产以及产出木乃胎和死胎的话,很可能已经感染了猪细小病毒病。同时,死胎会有组织皮下出血和水肿的现象,胸腹腔有黄色液体渗出,肝脾肾异常肿大的现象发生,仔猪往往会出现腹泻和皮炎的症状。通常情况下,母猪怀孕10~30 d受到感染时,胚胎有死亡的迹象并慢慢被吸收;怀孕30~50 d受到感染时,会形成木乃伊胎儿,生产时随着正常的仔猪一起产出;怀孕50~60 d感染时会出现死胎;怀孕70 d受到感染时母猪出出现不正常的流产现象;而70天以后受到感染的母猪会产出瘦小的病弱的活仔猪[1]。

1.2 常规性的实验室检验法

常规性的实验室检验法有三种,分别是病毒分离、免疫荧光和血凝抑制实验。病毒分离是指将病毒 处理之后,借助接种细胞来观察病变特征的检验法,在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实验周期比较长。国内主要利用ST 细胞进行培养,之后再分离到猪细小病毒细胞上,观察细胞病变的过程,这为猪细小病毒的分离做出了重要贡献。免疫荧光这样方法比较直接和特异,将猪细小病毒和灭菌生理盐水按照1∶3的比例混合,用研磨器进行研磨指导变成组织匀浆为止,反复进行冻融,3次最佳,以12 000 R/min的速度离心提取上清液,过滤掉杂质和细菌后天到细胞培养皿中进行观察,这样反复进行三次,2、3 d后进行免疫荧光实验,特异性荧光结果为阳性则表示出现猪细小病毒,阴性则没有。但是这种实验的周期也较长,且敏感性较高,不适合用于快速性的诊断。血凝抑制实验是指利用猪细小病毒的血凝性进行血凝抑制实验来诊断,将阳性的猪细小病毒血清和猪细小病毒进行中和发生血凝抑制反应,但是这种方法只可以作为参考,敏感性不强。

1.3 分子生物学诊断法

分子生物学诊断法主要有三种:常规性的PCR检验法、荧光定量PCR检验法以及LAMP检验法。常规性的PCR检验法是最常用的检验法,但是具有不显著的敏感性。荧光定量PCR检验法的敏感性较高,通常定量的病毒经过精确的研究时才有这种检验法。LAMP是指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也是一种恒温性的核酸扩增技术,这种技术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较高的特异性,操作也相对简单,可以直接观察判定结果。一般用于临床检验,前景良好[2]。

2 猪细小病毒病的防治研究

2.1 严格禁止引进带毒的猪种,控制好发病的猪场

引进猪种的健康问题直接影响整个猪场的安全问题,猪场应该严格禁止引进带毒的猪种,尤其是从疫区引进的,在引进时应该选择规范化的猪场,检查是否有规定性的疫病,确定是否为阴性抗体。引进之后要与其他猪先进行隔离观察,通过半个月到一个月的观察期之后才可以进行养殖。要严格控制发病的猪场,尤其是在第一胎受孕时严格防止小母猪被感染。

2.2 做好人工免疫接种,预防病毒

人工免疫接种是预防猪细小病毒最有效的方法,疫苗有两种:弱毒疫苗和灭火疫苗。我国最常使用的就是灭火疫苗,在进行配种前一个月,对初产母猪和育成公猪注射免疫疫苗,提高怀孕母猪的自身免疫力。而且为了进一步提升母猪的免疫力,最好每次配种前都注射免疫疫苗[3]。

2.3 改善猪场的环境卫生,重视饲养管理,科学消毒与隔离

良好的环境卫生是预防猪细小病毒病发生的基本前提。因此要及时改善猪场的环境卫生,重视饲养管理,科学消毒与隔离。首先要做到及时清理猪舍的污水和粪便,定期定点做好消毒工作,消毒药物也要经常更换;其次,要科学合理搭配猪饲料,适当地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抗菌抗病毒的中草药,要时常保证新鲜的饮水和饲料。

3 结束语

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治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养殖产业的发展,猪场受到感染后病发传播速度增快,给兽医的诊断和防治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只有早点预防、及时发现、尽早治疗才能逐步净化猪细小病毒,提升经济效益。

[1]崔玉富,李金财,王桂艳.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4,(2):111.

[2]尹安成,尹以凡,潘朝仙,等.浅谈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2,8(3):89.

[3]高志强.浅谈猪细小病毒病的防治[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14).

(编辑:晏兵兵)

S858.28

A

1006-799X(2016)18-0077-02

谢柯柯(1981-),女,河南温县人,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检验法死胎血凝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PCR 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用于阴道细菌检验的效果
混合χ2检测法在组合导航系统故障检测中的应用
论TRIPS协议中“三步检验法”存废之争和解决途径
中国减少死胎速度仅次于荷兰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采用2种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方法的评价
尖吻腹蛇血凝酶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止血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胆红素对ACL TOP7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四项结果的影响
死胎的国际研究进展
孕妇肥胖会使死胎风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