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支睾吸虫的流行病学分析

2016-03-10 04:07杜海燕陈光丽荆汝顶秦保亮韩俊伟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18期
关键词:囊蚴吸虫病吸虫

杜海燕,陈光丽,荆汝顶,秦保亮,韩俊伟

(1.新乡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新乡 453000;2.新乡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新乡 453000)

华支睾吸虫的流行病学分析

杜海燕1,陈光丽1,荆汝顶1,秦保亮1,韩俊伟2

(1.新乡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新乡 453000;2.新乡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新乡 453000)

华支睾吸虫是一种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其寄生在人和犬、猫等动物的胆囊和胆管内造成肝胆的一系列疾病。寄生在肝胆管内虫体运动的机械性刺激和虫体代谢产物的作用,致胆管上皮损伤,胆管阻塞,从而引起华支睾吸虫病,可表现为胆管胆囊炎、胆石症和儿童发育障碍等。该病在我国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呈地方分布。本文主要针对其流行病学进行分析,正确认识该病发生流行情况,为更好地开展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华支睾吸虫病;分布流行;传染源

1 华支睾吸虫的分布

1.1 华支睾吸虫在世界分布情况

华支睾吸虫病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鲜、韩国、越南北部,俄罗斯的少部分地区。由于华支睾吸虫的生活史原因,其在这些国家的发生流行主要分布在江、河、湖、海等区域,这些区域的居者大多有生吃鱼虾的习惯,如韩国居民有食生鱼的习惯,故该病在韩国分布范围较广,流行区主要分布在汉江、锦江和洛东江等7条大河流域内。

1.2 华支睾吸虫病在国内流行现状

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广泛,地区分布显著。重度流行区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等5省(区),有些调查点不但感染率高,感染度也重,是华支睾吸虫病的严重流行区,当地有大量的华支睾吸虫第一中间宿主(螺类)和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在广东的深圳、珠海、中山、佛山和广州等5 市抽检“鱼生”肉25 份,华支睾吸虫囊蚴检出率为20.0%。在广州抽检60 份淡水鱼虾,华支睾吸虫囊蚴检出率为9.84%。而这些地区的居民常用鲩鱼、鳙鱼等淡水鱼制作“鱼生”或“鱼生粥”。

2 流行环节

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环节包括传染源、第一中间宿主和第二中间宿主,囊蚴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进入终宿主体内,并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2.1 传染源

2.1.1 带虫者 在大多数流行区,带虫者的数量多于病人的数量。虽然轻度感染者粪便中虫卵较少,但其在所有感染者中所占的比例大,尤其是带虫者无明显的症状,往往不能主动就诊,以致不能得到及时治疗,而多是在普查中发现。

2.1.2 华支睾吸虫病人 病人体内虫数一般较多,为数百条至数千条,有报道肝内寄生虫数多达27 600条的病例和每克粪便虫卵数达157 000个的病人。尽管重度感染者是少数,但中度感染占有相当比例,故病人粪便中的虫卵数是惊人的。

2.1.3 保虫宿主 国内已报道自然感染华支睾吸虫的保虫宿主有33种,包括猫、狗、猪、狼、獾、鼬、貂、狐狸、豺、鼠类、兔、牛等,这些动物均可作为华支睾吸虫病的传染源。

2.2 第一中间宿主

可作为华支睾吸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目前已发现10种,有豆螺科的纹沼螺、中华沼螺、曲旋沼螺、赤豆螺、檞豆螺、长角涵螺,黑螺科的方格短沟蜷,黑龙江短沟蜷和瘤拟黑螺以及拟沼螺科的琵琶拟沼螺。

2.3 第二中间宿主

华支睾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十分广泛,仅在日本、韩国、我国大陆和台湾省所发现的可作为华支睾吸虫第二中间宿主的淡水鱼就有139种,分属16科,71属,其中在我国(含台湾省)发现的有102种,分属15科,59属。常见的家养鱼种如鲤鱼、鲢鱼、青鲩、白鲩、鲫鱼等均易被感染。

2.4 感染方式和途径

人感染华支睾吸虫均因食入了华支睾吸虫囊蚴,人的感染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2.4.1 食生鱼虾 吃生鱼一般把鱼肉切成薄片,小鱼则切成段,配以各种佐料拌匀后直接食用。此种食法主要见于广东珠江三角洲、香港、台湾省、广西百色地区和江西省于都的一些居民以及东北的朝鲜族居民。

2.4.2 食半生的鱼虾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居民不食生鱼,但由于烹调方法不当,往往把鱼加工至半熟而食。如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和河南东部的大部分居民喜欢吃麦穗鱼。食用方法是将鱼拌入少量面粉,在锅中用油简单煎焙,然后再加各种佐料加水彻底烧透食用。因烹调方法不当食入华支睾吸虫囊蚴是轻、中度流行区人群感染的主要原因。

2.4.3 加工鱼所致的感染 山东省金乡县人民医院对处理鱼后的手和洗鱼砧板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观察,在洗手水和清洗砧板水均发现华支睾吸虫囊蚴。因此在加工鱼的过程中吃东西、拿熟食、用同一块菜板处理生的和熟的食物,都可能造成感染的机会

2.5 影响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的因素

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受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

社会因素主要是群众对华支睾吸虫病的传播和危害了解不够,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使本身受华支睾吸虫的感染同时又作为华支睾吸虫病的传染源,促使了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主要是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呈现南北两端感染率高、点片状分布、有食生鱼习惯地区的感染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而嬉食型方式的感染则表现为儿童和青少年的感染率较高、以及有一定的家庭聚集性等特点。

自然因素包括地理、气候、水源、第一、二中间宿主及保虫宿主。地理因素对华支睾吸虫病分布有明显的影响。四川省寄生虫病研究所观察到,气象因素主要反映在降雨量与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有明显的相关关系,第二季度降雨量增多,鱼类感染率增高,鱼体内华支睾吸虫囊蚴数量多。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呈点状分布的特点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地势水系的影响,在仅有池塘或小沟的地区,流行以点状分布为主,在有河流的地区,有沿河呈线状分布的趋势。地势水系也影响当地经济和卫生水平及居民的生活习惯,后者又直接影响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率。

由于经济和养殖业的发展,某些从流行区引进的鱼苗中,有可能被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从而使引入地居民有感染的潜在危险性。也有可能是鱼苗中有些是华支睾吸虫囊蚴一感染的鱼种,到流行区后受感染,因而有助于华支睾吸虫病的传播,形成新的疫源地。另一方面,由于兴修水利,新的水系形成,也有可能使老的疫源地扩大,形成新的疫源地。

(编辑:晏兵兵)

R532.23

A

1006-799X(2016)18-0093-01

杜海燕(1983-),女,河南新乡人,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工作。

猜你喜欢
囊蚴吸虫病吸虫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绵羊肝片吸虫病与前后盘吸虫病混合感染的防治
羊片形吸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犬体内两种人兽共患棘口吸虫的分子鉴定
枝睾阔盘吸虫凉山分离株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测定与种系发育分析
骆驼感染肝片吸虫的病例报告
牛羊肝片吸虫病的发生及防治
感染华支睾吸虫后小鼠肝脏的病理学观察
肝片形吸虫囊蚴抵抗力观察
华支睾吸虫囊蚴在活鱼体存活时间实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