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泉头痛2号方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经验

2016-03-10 05:41张树泉
光明中医 2016年3期
关键词:平肝筋脉舌质

杨 月 张树泉



张树泉头痛2号方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经验

杨月1张树泉2△

慢性;紧张型头痛;病因病机;经验

紧张型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头痛,约占头痛患者的40%,病人常描述头痛为双侧枕部、颞部或全头部紧压感、沉重感或头周束带样疼痛,呈持续性非搏动样,疼痛可向颈肩部扩散,一般不影响日常活动,劳累、紧张、抑郁、失眠等可加重头痛,揉捏后肌肉常感觉舒适。病程达数日至数年不等,易反复发作。该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随着社会生活竞争压力的增大,该病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单纯西药止痛效果欠佳,且不良作用较大。

张树泉为山东省名中医、泰安市中医医院脑病内科主任,对神经内科疑难病的诊治经验丰富、学验俱佳,对紧张型头痛的治疗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通过多年临床研究,并借鉴全国名老中医关幼波先生治疗顽固性头痛经验,逐渐发展出自己的学术经验,其中自拟“头痛2号方”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疗效极佳,广受赞誉。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多认为头痛的发生与风火痰瘀虚等致病因素导致的脉络闭阻、清窍不利有关。紧张型头痛病因繁多,机制复杂,但往往与肝脏密不可分。肝喜条达,恶抑郁,为藏血之脏,体阴而用阳,其功能失调,常导致肝失条达,疏泄失职,气郁化火,阳亢火升,上扰头窍或肝肾阴虚,精血不承,肝阳偏亢或肝郁血虚而产生头痛。张树泉老师认为,慢性紧张型头痛缠绵难愈,痛势不剧,以紧缩性或压缩性疼痛为主,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喜揉喜按,符合中医虚证疼痛的特点[1]。此病属中医内伤头痛的范围,其病理机制多是在阴血亏虚的基础上,肝失所养,以致肝阳偏亢,挟痰上扰,阻滞经络,清窍蒙蔽,筋脉拘急作痛,故以阴血亏虚为本,风痰上扰为标。

此外,肝脾失调也是该病发生的机制之一,肝旺乘脾,脾失健运,或恣食肥甘,皆可导致痰浊内生,阻碍清阳;脾胃素虚生化不足,脾土虚则不能荣肝木,易致肝阳上亢,挟痰上扰头窍。因此必须注重肝脾协调,疏肝之郁宣胃之滞,借以潜降肝之气火,疏化脾胃之痰湿,肝胃和则络自通,头痛乃止。根据该病病因病机特点,张老师提出养血平肝、化痰通络为主,兼以调和肝脾的治法。

2 治疗方药

张老师头痛2号方主要由旋覆花15 g,赭石15 g,生石膏30 g,卷柏30 g,当归10 g,川芎10 g,白芍30 g,生地黄10 g,木瓜30 g,醋香附10 g,葛根30 g,炙甘草5 g组成。方中旋覆花功善下行,能行水化痰、消痞降逆;赭石善于清火平肝,又能凉血泄热。旋覆花以宣为主,赭石以降为主,两药相伍,一宣一降,起到下气消痞、涤痰开胸、平肝潜降的作用[2]。生石膏辛甘大寒,主入阳明经,善清阳明郁火,《药性赋》云:“石膏治头痛,解肌而消烦渴”。临床使用生石膏,不论实热虚热皆可使用,只要病人苔黄即可为指征。方中重用白芍30 g,白芍为血分药,一可以养血敛阴柔肝,补益不足之阴液,平抑肝阳,二可以活血行气祛风,三是其本身就有很好的止痛作用;另外,白芍与炙甘草合用,能酸甘化阴,濡养筋脉,取《伤寒论》芍药甘草汤柔筋缓急止痛之方义。当归为补血圣药,《本草纲目》谓其能“治头痛,心腹诸痛,润肠胃、筋骨、皮肤”;生地黄养阴清热又凉血;川芎活血行气,为血中之气药,善于上行头目,治头目之疾。上四味组成的四物汤,功擅养血熄风、活血化瘀、柔肝平肝。卷柏味辛性温,可入肝经而活血通经,疏肝解郁;香附为气中之血药,使补阴血之药不呆滞,还可调和气血。木瓜能濡润筋脉,舒筋活络,助白芍缓解筋脉拘急,促进局部劳损的恢复[1]。并且关老认为,木瓜能调和肝胃缓急而止痛,和肝而不伤正,调胃而不伤脾[3],是而重用木瓜为30 g;葛根对表证头痛及项背强痛有很好的缓解筋脉拘急的作用。全方升清降浊,寒温相济,共奏养血平肝、通络活血、祛风化痰、调和肝脾之效,使风去痰消,络通而头痛自止。

3 验案分析

3.1验案一女,40岁,2014年10月8日初诊。主诉:头痛头昏反复发作2年,以后枕部及颠顶部疼痛为主,偶有头晕,3日前因与同事发生争吵而诱发,后自觉头痛加重,服布洛芬、脑清片效果差,故来就诊。时症见:头痛时轻时重,神疲乏力,心烦不宁,入睡困难,胸脘满闷,月经量少,舌质淡苔薄黄微腻,脉弦滑,食欲差,二便尚调。数日前曾做脑CT等检查,结果均正常。西医诊断:紧张型头痛;中医诊断:头痛,血虚肝旺,风痰阻络。方用头痛2号方加全蝎5 g,白芷15 g,炒酸枣仁30 g。3剂,水煎服。二诊患者头痛、头昏、心烦俱减轻,睡眠好转,仍觉乏力,食欲差,且述白带较多,舌质淡苔白,脉弦滑。原方去全蝎,加薏苡仁30 g,炒麦芽30 g,继服7剂。三诊患者头痛明显减轻,纳眠均好转,精神亦较前好转,白带量减少,舌质淡苔白,脉弦滑。嘱其守方继服7剂,平素注意调节心情,劳逸结合。2月后随访未复发。

按:患者中年女性,病程日久,时作时止,盖久痛必入于络,故加用虫类药物全蝎5 g以搜剔通络,活血化瘀;白芷以解痉止痛;炒酸枣仁以养心安神,帮助睡眠。二诊患者头痛减轻,但有脾虚痰湿之象,故加用薏苡仁、炒麦芽以健脾祛湿。三诊患者头痛明显减轻,心烦失眠及食欲都有好转,继服7剂而愈。

3.2验案二男,55岁,干部,阵发性头胀痛1年,以前额及头顶部疼痛为甚,严重时掣及太阳穴,常于劳累、夜间睡眠不好时发作,心烦易怒,记忆力下降,舌质稍红,苔白,脉弦滑。查体:BP 140/80mmHg,神经内科查体无阳性体征,颅脑CT未见明显异常。西医诊断:紧张型头痛;中医诊断:头痛,血虚肝亢,痰火扰神。治当养血平肝,化痰清火,潜阳安神。方用头痛2号方加石决明20 g,菊花10 g,夜交藤60 g,7剂,水煎服。二诊,患者头痛减轻,心烦易怒症状减轻,能入睡,记忆力增强,守方连服20剂而痊愈。

按:患者为肝阳上亢,挟痰上扰心神之证,故有头痛、心烦易怒,夜卧不宁、舌红脉弦滑等表现,给予头痛2号方加入石决明、菊花平肝潜阳,夜交藤养心安神通血脉。患者服药后效果明显,故二诊时效不更方,连服20剂后痊愈。

[1]张树泉. 综合方案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风火候疗效分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3):196-198.

[2]王慧英.关幼波老师用旋覆花、代赭石经验举隅[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2(23): 115.

[3]刘惠芬. 关幼波验方治头风[J].中医杂志,1992(2):26.

1.山东中医药大学级中医学七年制2009年(济南 250014);2.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脑病内科(泰安 2710001)

△指导老师

10.3969/j.issn.1003-8914.2016.03.016

1003-8914(2016)-03-0336-02

(本文校对:宋海燕2015-01-14)

猜你喜欢
平肝筋脉舌质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知足常乐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平肝涤痰通络汤联合常规治疗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温脾平肝、化痰宁风法治疗高血压病62例临床观察
一统天下(龙首)
化痰活血平肝方联合西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化痰活血平肝方联合西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