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分娩新生儿骨折的原因分析与预防

2016-03-10 13:38陈小霞杨琳郭宇韩晓华
甘肃医药 2016年12期
关键词:助产士锁骨助产

陈小霞 杨琳 郭宇 韩晓华

自然分娩新生儿骨折的原因分析与预防

陈小霞杨琳郭宇韩晓华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新生儿骨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阴道分娩发生9例新生儿骨折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阴道自然分娩下,新生儿产伤性骨折的发生率为0.01%,与分娩时分娩方式、胎体巨大、助产技术等高风险因素有关。结论:加强分娩过程中的观察,提升助产技术,增强高危性因素预控,正确使用无保护助产法和无痛分娩法,均可减少新生儿骨折的发生。

阴道分娩;新生儿;骨折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阴道分娩发生骨折的9例新生儿;产妇年龄19~29岁5例,30~37岁4例;孕周为37+6~40+6;初产妇8例,经产妇1例;骨盆外测量及内测量均未发现异常,血钙含量未见异常。

1.2产程急产0例;第一产程3.35~10.15h 9例;第二产程5~25min 5例,30~60min 3例,1~1.5h 1例。

1.3出生体重2950~3430g 4例,3500~3800g 3例,2 例4100~4910g。

1.4分娩方式9例自然分娩中,使用催产素7例,会阴侧切自然分娩5例,会阴裂伤2例,脐带绕颈1例,肩难产5例,其中,使用产钳助娩3例,助产士手转胎头2例,体位改变3例。

2 结果

2.1骨折情况9例骨折中,锁骨骨折占8例,肱骨骨折占1例;8例锁骨骨折中,前肩侧锁骨骨折6例,后肩侧锁骨骨折2例。新生儿体重在2950~3430g骨折4例,超过3500g骨折5例,其中,超过4000g骨折3例。

2.2临床表现6例新生儿出生后常规查体时发现单侧锁骨连续性中断,患侧锁骨局部无肿胀、淤血、压痛、拥抱反射减少,1例生后11小时,新生儿患侧上肢肌张力低下,肢体活动受限、哭闹,并伴有前臂水肿,移动患侧手臂时哭闹尤甚。2例产后76~84h因高胆红素血症入新生儿科治疗查体时发现,锁骨中段两侧不对称,患侧锁骨有增厚隆起改变。经X线摄片确诊8例为锁骨骨折,1例为肱骨骨折,有骨擦声,其中2例前肩锁骨可见骨痂形成。

2.3治疗及预后经骨科医师会诊,除1例肱骨骨折断端错位,采用甲板固定患肢,保持患肢屈肘,用绷带包裹外固定体位治疗2周出院外,其余8例锁骨骨折患儿未进行固定,减少患侧活动,给予平卧功能位置观察2天后,局部无肿胀、淤血,给予家属护理指导,随母亲正常出院。4周后X线复查见骨折断端大量骨痂生长且对合良好,6周后复查骨痂重建良好,双上肢活动、肌力均正常。

3 讨论

3.1新生儿骨折发生部位新生儿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产伤性骨折,由于生产时的牵引用力不当,新生儿可能发生锁骨、肱骨的骨折或关节脱臼。最常见的为锁骨骨折,占80%以上的新生儿骨折病例[1]。小儿骨骼中的无机盐较少,有较多的骨孔和哈佛管,柔软易弯曲,在外力作用下的可塑性比成人强。新生儿受牵引外力发生的骨折多呈现特有的青枝性骨折,在研究中发现的锁骨骨折居多,尤其是前锁骨。判断是否骨折,医护人员可从伤后症状及功能障碍两方面分析。如果新生儿受伤处剧烈疼痛,有严重的外观畸形、局部肿胀、皮下淤血、青紫等症状,发生骨折的几率较大。新生儿由于在分娩时胎儿胎位异常,前肩未充分娩出,过早抬后肩或大幅度转位,易造成前肩锁骨骨折,这是临床上前肩锁骨骨折较多的原因。在肩难产和胎位异常而滞产时,助产人员在助产中,部分胎体与胎头方位不完全一致,助产者使用产钳牵引不当,造成新生儿锁骨骨折。骨折发生在肱骨骨折上,而且多发生在骨干中段,是由于分娩时不正确的牵引上肢造成。新生儿肱骨骨折常用小夹板固定治疗。股骨骨折(俗称大腿骨)和肱骨骨折一样亦可能发生在股骨骨干或其两端的骨骰,至于其他的骨头骨折在新生儿便十分罕见,如果有,常是先天性骨头的疾病而造成的,和外力介入的关系不大。

3.2骨折的原因分析

3.2.1解剖因素。国内外相关资料介绍,新生儿的锁骨骨折均在中外1/3处。在X线摄片下可见,锁骨的解剖特点有两个生理弯曲,内半段向前凸,外半段向后凹,略呈“S”形,内2/3段较粗略呈三棱形,外1/3上下扁平呈扁圆形,中外1/3交界部相对较细[2]。本研究中,8例新生儿锁骨骨折,有7例发生在1/3交界部,充分证实了该部位在受挤压后,抗压性较弱。

3.2.2产科因素。妇女在妊娠期间,随孕周的增长,产道组织会变软更容易扩张,同时相关的骨盆关节也会相对应的松动。随着产妇年龄的增长,产道顺应性差,宫缩乏力,其活动性下降,经阴道分娩的难度就越来越大[3]。产妇之间也因骨盆大小、胎位、分娩方式等存在个体差异,这就要求助产士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规范操作流程。

3.2.3新生儿体重。据报道,新生儿体重超过3.5kg是锁骨骨折的重要诱发因素,超过4kg则更加明显。出生体重过大,肩周径大于头围,胎位不正等也易发生娩肩产出困难而骨折,所以体重超过4kg的新生儿,发生骨折的几率要远大于3.5kg以下的。美国妇产科学院院士范渊达指出,就西方国家与国内相比,4kg以上的巨大儿在临床很罕见,而在中国,八九斤的巨大儿很常见,甚至重达十一二斤,这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本组资料也显示新生儿体重超出3.5kg和发生骨折有密切的关联。

3.2.4助产的技术因素。助产士的接产处理技能是新生儿发生骨折的最关键因素。曾育玲等报告,从事助产工作<5年的低年资助产士发生新生儿锁骨骨折例数为高年资人员2倍多。高年资助产士相对于低年资助产士心理素质较好、技术成熟、经验丰富,应对突发情况能力较强,因而相对较少发新生儿锁骨骨折[5]。

3.3预防新生儿骨折的预防,尤其是肩难产要予以重视,需要对产道、产力、胎儿位置等有准确的估算。由于新生儿骨折症状轻微,预后良好,易被漏检,但随着家长法律意识和医疗技术的提高,临床上越来越重视降低新生儿产伤的发生。根据临床护理经验,选择适当助产方法如剖宫和无痛分娩等技术,提高助产质量及技能,正确处理产程,巧妙利用产力是防止分娩性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的关键。同时,加大宣传疏导,让产妇在产前接受正规的产前检查,对孕期体重增加过快、过多,对宫高、腹围增加过快,或B超提示胎儿双顶径、胸径、腹径、股骨径均偏大的产妇,建议其控制饮食。对估计胎儿体重>4kg的产妇,建议剖宫产分娩。在分娩前,指导产妇家属积极配合做好消除产妇紧张、恐惧等负面心理,使其以最佳心理状态进行分娩,均可降低新生儿骨折的发生率。新生儿处于生长发育机能旺盛期,自我塑形能力强。骨折临床症状和体征不明显,通常愈合快,不需特别处理与治疗,但护理干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很重要。对产妇及家属要认同他们的感受,给予情感疏导,减轻其焦虑不安情绪,满足其合理需求。在住院期间教会家属沐浴、喂养、体位的护理,指导出院后的护理,督促定期复诊,及时给予电话随访,了解患儿情况及继续追踪指导,确保母婴安全。

[1]陈百合,谢巾英,廖秀宜.最新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98

[2]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39

[3]蒙秋菊.人类初次分娩方式与分娩年龄关系的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2):127.

[4]田冬梅,李华丽.新生儿锁骨骨折37例产科相关因素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44(1):64-66.

[5]曾育玲,黄静,黄志芳.28例新生儿锁骨骨折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报,2009,16(1):50-51.

A

1004-2725(2016)12-0931-03新生儿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分娩并发症,多数是由于助产技术使用不当导致的产伤,随着各种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一旦新生儿发生骨折,往往会给医护人员和新生儿父母带来较大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处理不当,便会发生不必要的医患纠纷。本文通过对我院2014年1~12月自然分娩8022例活产新生儿中发生的9例新生儿骨折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730050甘肃 兰州,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陈小霞,E-mail:chenxiaoxia7202@sina.com

猜你喜欢
助产士锁骨助产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全球还需900万护士和助产士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呵护锁骨皮肤
不掉到锁骨都不敢说是“矩形耳环
我国助产士专业体系现状分析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
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后联合中药治疗锁骨骨折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