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叙事性作品言语形式的学习点

2016-03-10 23:14许德斌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6年2期
关键词:言语形式

许德斌

[摘 要]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在言语形式学习实践中习得规范的语言,在主动积极的文字运用中练成熟练的表达技能。对第三学段的叙事性作品的教学应凭借具体的言语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人物刻画、了解情节推进、感受场面描写、习得选材思路,在多样的言语实践中“得意得言得法”。

[关键词]叙事性作品 第三学段 言语形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4-043

实施了新课改后,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对“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有了更理性的认识。阅读教学应将根牢牢地扎在“怎么说”“怎么写”上,让学生在言语形式学习实践中习得规范的语言,在主动的文字运用中练成熟练的表达技能。那对第三学段的叙事性作品,如何引导学生选择言语形式的点呢?

一、关注人物,领悟刻画方法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中叙事性作品数量较大,仅第三学段就有47篇,约占选文总数的46%。这类文章大体包括两部分:一是偏重写人,二是侧重写事。偏重写人的叙事性课文,如果以人物刻画为主,那么言语形式的学习可以从人物分析入手,学习其如何刻画人物性格,深刻反映文章中心的表达方法。《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人物形象刻画特点鲜明,外貌、语言等描写准确生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互映衬,堪称写人文章言语形式学习的典范之作。我们应该将文本中衬托扫路人性格特点的天游峰的高险和先后出现的两次扫路人的外貌描写作为本课言语形式的学习点。《理想的风筝》要引导学生研读典型事例中的细节,领悟作者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中表现刘老师坚强、乐观品质的表达方法。这样的言语实践,凭借的是典范的例子,学习的是刻画人物的言语形式,语文课真正成为语言文字实践课。

二、关注情节,了解表达顺序

偏重写人的叙事性课文,如果以情节推进来表现人物特点,那么言语形式学习就应从情节的层层推进入手。这里的情节是前后关联的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的统一体。学生在关注情节、理解内容的同时,了解文本言语形式中的表达顺序,在语文实践中,习得言之有序的表达方法。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按先礼、后谦、再让、终扫的发展顺序,展示了林冲谦逊忍让的个性特征和洪教头狂妄自大的性格特点。言语形式的学习应以“比武”“棒打”为中心,以情节发展为学习点,通过研读两个主要人物言行举止的语句,在对比中理解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层层推进情节的表现手法。

三、关注场面,感受细节描写

侧重写事的叙事性课文,如果以场面描写取胜,那么言语形式学习就要从点面结合入手。第三学段叙事性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课文点面描写相得益彰,细节描写特色鲜明。《大江保卫战》分三个版块:“险情危急”“保卫大堤”“救护群众”,重点是第二版块——“保卫大堤”,也就是第二与第四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是“面”——四百多名官兵保卫大江的壮观场面,第四自然段是“点”——黄晓文连长的感人事迹。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精读比较,学习、领悟作者这种点面结合的言语形式,感受抗洪救灾的壮观场面和子弟兵们英勇无畏的铁汉本色。《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的教学,言语形式学习的落脚点应放在文本中人物神情、动作、语言的细节描写和留白艺术上,在感受细节描写的过程中,领悟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方法。

四、关注主题,习得选材思路

文章都有一个主题。为了表现主题,作者一般会精心选择一个或多个典型的例子,这就是课文的言语形式学习点。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找到这些“点”,研读这些“点”,更要领悟编者、作者隐藏在这些“点”背后的选材思路,进而习得精当选材的方法。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郑成功》和《海伦·凯勒》两篇课文,在材料的处理上几乎异曲同工。《郑成功》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了明清时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展示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文章选取了两个典型的事例,详写了“收复台湾”,略写了“建设台湾”,先详后略,详略得当。《海伦·凯勒》通过“如饥似渴地学习盲文”“夜以继日地学习说话”两个典型事例,表现了海伦·凯勒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斗争这一主题,两个事例也是前详后略。同一单元中,不同的课文和主题,相似的材料处理,编者传递给执教者和学生的信息应该是很明确的——要正确选择这个“言语形式”学习点展开教和学的言语实践,提升学生精当选材的能力。这样的言语实践实现了阅读与习作的无缝衔接。

“用教材教”,凭借选文中的言语形式引导学生言语实践,是10多年课改探索的经验,是“得意忘言”的理解型教学的转型,是对语文课堂过度拓展的矫正,是“真语文”课堂的回归。愿“言语形式”学习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为学生语文素养的真正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言语形式
例谈提升小学生言语能力的有效途径
“言语形式”为核心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关注言语形式的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