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2016-03-10 09:10王春华梁辉
会计之友 2016年4期
关键词:财务绩效利益相关者企业社会责任

王春华 梁辉

【摘 要】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将会拥有良好的声誉。选取2011—2013年我国商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选取财务指标,对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结果表明: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水平。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企业社会责任; 财务绩效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4-0080-04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某些企业为了片面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而做出了一些危害社会的不负责任的行为。从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瘦肉精”事件到老酸奶“工业明胶”事件,这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地损害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反映出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并不是很乐观。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我国政府也通过制定一些法律法规来积极地监督和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2006年,我国的《公司法》首先把“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明确写进了法律,同年我国深交所正式颁布实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指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的上市公司,应对职工、股东、债权人、供应商及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承担起应尽的责任。2008年,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要重点把握的三项原则和重点实践的八个方面内容。2012年“社会责任”首先出现在中央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决定》指出国有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企业社会责任(CSR)是指企业在生存发展过程当中不仅要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然而对于企业来说,其存在的基本目标就是创造利润,与此同时,企业也必须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那么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当中付出的各种人力、物力、财力等成本的增加会导致企业的利润下降还是会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呢?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因此,本文以商业(即证监会行业分类中的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和住宿业)上市公司为例,选取2011—2013年沪深A股商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利用相关的财务指标对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

二、理论基础及研究设计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20世纪60年代,在对英美等国家奉行“股东至上”公司治理实践的质疑声中逐渐形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但是当时“股东至上”理论占据着主流地位。1984年,Freeman在其著作《战略管理:一种权益研究方法》(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中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广义定义,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者被企业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任何个人或群体”,由此利益相关者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还包括政府部门、居民、社区、媒体、环保主义等压力集团以及其他受到企业经营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客体。全面兼顾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即利益相关者理论。相比于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该理论提倡的是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追求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是仅仅只有某些主体的单独利益。

(二)假设条件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的目标不再仅仅是追求经济利益,而是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下追求经济利益,保证经济利益和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相互统一。商业企业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它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该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得到人们的认可,可以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和信誉,从而使企业的净利润不断增加。因此,本文以商业上市公司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以下假设:商业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三)样本选取及其来源

本文所选取的样本为2011—2013年沪深两市A股商业上市公司,按照以下原则对样本进行筛选:(1)剔除ST、*ST的上市公司;(2)剔除数据不完整的样本;(3)由于研究的时间跨度是2011—2013年,将2011年1月1日以后上市的样本剔除。经过筛选整理,最终取得127家商业上市公司,三年共381家。本文使用的所有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深沪证券交易所等网站,并经过手工整理得出。本文进行实证分析使用的是SPSS 16.0统计软件。

(四)变量定义(见表1)

1.被解释变量

企业财务绩效指标可以分为企业会计利润指标和企业市场绩效指标两大类。企业会计利润指标根据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计算得出,反映企业整体经营状况;而企业市场绩效指标是利用资本市场上交易数据计算得出,主要反映股东的报酬。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若选择企业市场绩效指标来衡量企业财务绩效,并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因此本文选择会计利润指标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选择反映企业财务绩效的被解释变量是总资产报酬率(ROA),它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利润总额与利息支出之和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值。

2.解释变量

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下,并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大概分为企业对政府、雇员、股东、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社会公益事业和环境的责任。考虑到企业对社会公益事业和环境两方面支出数据的披露不完整,并且相关数据不易获得,故本文将从政府、雇员、股东、债权人、供应商和消费者六个方面选取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解释变量。

3.控制变量

企业财务绩效的高低不仅仅要受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根据以往的研究经验本文引入了公司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独立董事比例三个控制变量。

(五)模型构建

根据前述假设条件及变量的选取等,本文拟运用SPSS软件建立如下多元回归模型:

ROA=α0+α1OTR+α2EI+α3ROE+α4DAR+α5PT+

α6SALE+α7SIZE+α8TOP1+α9INDEPE+ε

三、实证分析

(一)异常值处理

在正式进行本文的实证分析之前,通过观察样本数据可以发现:个别企业的个别财务指标数据显然大于其他企业的相关数据,因此首先利用SPSS软件中的箱型图Boxplots进行异常值诊断,发现反映企业对供应商责任的指标——应付账款周转率存在明显的异常值,2011—2013年三年应付账款周转率的箱型图如图1—图3所示。

从图1—图3可以看出,2013年样本应付账款周转率中7号、38号、43号、49号、57号和69号是异常值,2012年样本中7号、17号、49号和99号是异常值,2011年样本中7号、8号、38号、63号和80号是异常值,将找到的异常值用每年应付账款周转率的平均值进行替换,然后进行下一步的实证分析。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经过异常值处理,对样本2011—2013年分别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2。

从表2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各个变量指标在三年中的数值都比较稳定。总资产收益率三年的平均值是0.05,标准差是0.04;净资产收益率三年的均值是0.09,标准差是0.12;资产负债率三年的均值是0.55,标准差是0.20,表明样本企业的负债率并不高;应付账款周转率三年的均值是12.54,标准差是10.98,说明应付账款每年周转12.54次,大概30天周转一次;主营业务成本率三年的均值是0.81,标准差是0.14,表明样本整体的主营业务成本是主营业务收入的81%;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三年的均值是0.01,标准差是0.04,说明支付的各项税金及附加只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员工获利水平三年的均值是0.07,标准差也是0.07,说明企业的收入中有7%的部分是用来给员工支付工资的。

(三)相关分析

对样本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采用双尾显著性检验对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控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结果见表3。

根据表3,反映企业对股东责任的净资产收益率与企业财务绩效在2011年、2012年和2013年三年当中均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是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企业积极履行对股东的责任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水平;反映对债权人责任的资产负债率在2012年与企业财务绩效表现出比较显著的负相关(5%的水平上),在2011年和2013年与财务绩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负数,但是关系并不显著;反映企业对供应商责任的应付账款周转率在三年中与财务绩效之间呈现负相关,但是关系不显著;反映企业对消费者责任的主营业务成本率在2012年与企业绩效之间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反映企业对政府责任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率在2011年与企业绩效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在2012和2013年与企业绩效之间相关系数为正;反映企业对雇员责任的员工获利水平在2011年和2013年与企业财务绩效呈现比较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四)多元回归分析

根据上述建立的模型,表4给出了样本在2011—2013年三年的回归结果。

根据表4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我国商业上市公司在2011—2013年企业财务绩效对企业社会责任回归的调整R2分别为0.478、0.675和0.601,表明回归方程可以较好地解释总变差,回归方程拟合程度较高;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检验的F值均较高,全都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回归模型的线性关系成立;自相关检验——DW检验的DW值三年均接近于2,表明样本的残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的问题。

在2011—2013年三年中:样本的回归模型当中各个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的问题(由于各个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均较小,并且小于10);净资产收益率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企业积极履行对股东的责任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水平;资产负债率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资产负债率越低,说明债权人的借款风险越小,企业对债权人的责任履行得越好,企业的财务绩效越高;应付账款周转率的回归系数均接近于0,并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企业对供应商的责任对于企业财务绩效没有显著性影响;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率在2011和2012年回归系数为负,2013年回归系数为正,但是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主营业务成本率的回归系数2012年在5%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余两年没有通过,并且三年的回归系数都是负数,表明企业积极履行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可能会减少企业绩效,这可能是因为企业履行对消费者的责任使消费者在短期内受益,从而导致自身绩效减少。但从长期来看,树立良好形象的企业得到了消费者的信任,这样更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员工获利水平的回归系数三年全部为负,说明企业履行对雇员的责任对财务绩效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如果企业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可能会提高企业的净利润。

四、结论及建议

从总体上来说,企业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企业财务绩效水平的提高,但是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必须耗费一定的物力、人力、财力等成本费用,这样企业绩效水平的提高就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从长期来看,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就会获得更好的社会评价,从而增加财务绩效水平,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以我国商业上市公司为例对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履行对股东、债权人的责任可以显著提高财务绩效,履行对消费者的责任从长期来看也可以提高企业绩效。但是由于部分数据难以获取等原因,本文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国家应该进一步完善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逐步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为以后学者们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资料和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玲丽.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构建[J].现代经济,2008,7(5):64-66.

[2] 陈德萍.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实证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12(12):178-181.

[3] 杨自业,尹开国.公司社会绩效影响财务绩效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中国软科学, 2009(11): 109-118.

[4] 孔玉生,李菊.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以沪市A股制造业为例[J].财会月刊,2010(5):14-16.

[5] 寇晓萱.制造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J].中国流通经济,2012(10): 68-72.

[6] 温素彬,方苑.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10):150-160.

[7] 张兆国,靳小翠,李庚秦.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交互跨期影响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13(8):32-39.

猜你喜欢
财务绩效利益相关者企业社会责任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关于政府审计几点问题的思考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立大学财务治理的研究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期限结构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苏宁云商轻资产盈利模式及其财务绩效研究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数据分析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有色金属行业现代学徒制长效推广机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