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大学生如何转变就业观念

2016-03-11 13:13温丽丽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7期
关键词:就业观形势常态

温丽丽

黑河学院外国语学院

新常态下大学生如何转变就业观念

温丽丽

黑河学院外国语学院

新常态下大学生的就业观应适应当前的社会形势,就业观念急需改变,我们将针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提出意见。

新常态;就业观

2014年五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赴河南的考察中首次提出了“新常态”这一经济术语,所谓“新常态”简单来说呢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那么"新"自然是有别于旧制,而“常态”当然是指固有的状态。以目前我国的经济状况来看,“新常态”的提出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这一良好的国家形势和大框架下,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又该如何转变着实引人深思,那么就让我们共同来讨论和学习一下这个问题。[1]

当前,我国的教育水平已经不断在发展,尤其是近些年,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不断加强、家长们对教育的大力支持、以及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我国的教育已将达到了大众化的水平,但发展的过程中自然也会产生一些问题,随着我国毕业生人数的增长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趋严峻,那么在这一形势下大学生们面对新常态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样一来就需要我们大学生用积极的眼光和长远的视角去分析利弊因素和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受教育的,特别是受高等教育的人在我国逐渐进入中速增长、在政策和经济的支持下,在各产业向中西部延伸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适应这种新常态,打破惯性思维才能破解大学生就业这道难题。

新常态下大学生如何转变就业观念:

1.认清目前的就业形势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中国全国每年有数百万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急需就业、更需要找到一份自己心仪的工作,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普遍存在也就毋庸置疑了。作为一名大学生,“坚决拼一个美好的未来”是他们的目标。他们不仅仅要承受生活上的拮据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用他们的话说他们已经没有退路。有很多学者认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总量其实还是供不应求的,所以总的来说大学生要找个好其实工作并不难,难的是自身专业不过关,抗压能力差,眼高手低”事实上正是如此,当今的大学生,毫无疑问是承受比过去更多的心理压力。所以,即使是存在“大学生就业难”这样的事实,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于“大学生找工作不难”的现状。[2]

那么又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呢?我们可以从多种方面入手,首先是就业的人数问题、其次就业结构、还有就是就业观念、当然了就业倾向以及就业渠道等多各方面进行管理和改进。

2.就业观念急需改变

如今大学生毕业生人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而市场上能够为大学生所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欠缺,供求失衡,就业市场机制不稳定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矛盾的原因。所以,显而易见: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的情况下,就业竞争不断激烈已成必然趋势。因此,转变就业观念要从自身做起,认清自己,改变自己。

3.规避“盲目”就业观

我们每个大学生都知道对于求职来说,掌握正确的求职方尤为重要,而求职简历也是重中之重,很多大学生对面试程序并不了解,对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也不了解,对招聘对象应具备的素质一无所知,只是一味地将简历提给用人公司,毫无准备的进行面试,更有甚者回答问题不加思索,含糊回答,并简单的将求职过程总结为,首先投个简历。然后面试,回答问题,然后再复试,最后进去公司,甚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等同视之,误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能顺利找到理想工作。

4.树立创新意识

在“新常态”下创新无疑是每个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也是企业以及国家的任务,全面推进教育创新以及自主创业,将我国的大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也是国家教育的一个目标,将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方案之中,面向大学生开设专门的教育课程,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对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也会有着实际的效果。如果说对我们而言“新常态”只是经济发展理论所衍生的词汇,或是仅是一种理论指导,那么,我们就要在理论的指导之下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的实践活动,创新性的竞赛,以及创业大赛等,认真的从实际出发,对于学生而言,基本的条件满足之后急需提升的自然是自身,因此,树立创新意识难能可贵。虽然我们不能说创新意识就是创新能力本身,但我们却能肯定地说,创新意识薄弱的大学生绝不会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严峻的就业压力和就业刚性会要求我们的学生放弃那些阻碍他们就业的观念。基层的广阔天地,蕴藏着无数的机会,大学生应该将就业的姿态放低,将人生的目标抬高,把到基层就业视为创业的起步、成才的开始,用所学知识为基层的群众服务,通过了解国情民意,积累才干,才能成功捕捉机遇。创新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准备,有积累才会捕捉机遇,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5.提高自身就业能力,转变就业观念

在当今的经济发展的大形势下,新常态下,各行各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都是越来越高的,这不仅需要考验毕业生是否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更需要考验毕业生具备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平和的就业心态。高校毕业生一方面在学校学好专业知识,另外还要提升自身适应社会能力,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情商,提升自己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当前提出的“新常态”下,大学毕业生应及时转变旧的就业观念,树立新思维,培养创造力,务实又要创新,将灵活就业作为自己叩开职场大门的新的思维,将创新来作为步入职场的第一步,这样才能更好地为自己的职场生涯长远的发展去奠定基础。除外,当我们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和传播灵活就业这一观念的同时,我们的学校和政府也应该起到相应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理性地分析目前的就业形势,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由于当前许多部门和媒体过分的渲染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导致很多大学生就业信心不足,因此,广大毕业生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全面冷静地分析自己和社会,不断地充实自己,认真把握每次就业机会,。学校应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阴影,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学校方面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知识的培养,国家层面应制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尽力消除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的后顾之忧。

[1]王东莉.人文关怀:当代学校德育的逻辑起点.当代青年研究[J]2004年,第4期

[2]项贤明.日常生活中的教育与非日常生活中的教育.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0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就业观形势常态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智珠二则
中医药院校学生就业观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分析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从一分钱到一元钱的思考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新常态报道要认识四种关系避免两个极端
试论当代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的形成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