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大背景下中西方教育质量情况分析

2016-03-11 00:28刘光军
考试周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应试教育

刘光军

摘 要: 通过翻阅资料浏览互联网发现美国教育非常强调学生是独立、是有个性特长的个体,教育的本质是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这种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学校运作的每个方面。学校和老师的责任是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能力,学校的一切中心围绕的是学生的利益和需要。

关键词: 中国教育 美国教育 应试教育

1.前沿

教育可以用来培养极权主义,也可用来促进民主;教育可以用来解放心灵和鼓励探索及创新,也可以用来禁锢思想和培养顺从及服从。不仅要看到优点,而且要研究美国教育经验和教训所诞生的土壤,必须坚持科学研究的精神,学习理性的态度研究中国就是处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中国小学教育VS美国小学教育。在中国的小学教育中,通常学校以年级为基准,再将班级分为一班、二班。但在美国班级都以老师的名字命名,在那个老师班上就是那个老师的孩子。美国大部分小学低年级都是实行教师包班制,老师包揽除了音、体、美以外的所有课程,老师的办公、上课、备课都在这个教室里。在中国学校都有班主任,可在美国小学阶段有“主教室老师”,到中学就全归“学生辅导员”。中学以后美国学校的班级和年级都比较模糊,学生都是自由选课的,没有固定的班集体,每个年级都会叫做“Class Office”的学生会组织。

在美国每个学生人手一张课表,上什么课就找什么老师,在中国老师要去不同的班级上课,下课后回到办公室。在美国学校对学生有明确严格的行为规范要求及相应的违规、违纪处罚条例,加之美国孩子从小在家庭和学校被灌输的一直是尊重权威、顺服、合作。在国内,班上总有几个“反骨”,要么毫无顾忌、天不怕地不怕,相比之下美国的学生好调教多了。在中国不允许体罚学生。在美国每学期开始学校学校都会将体罚许可协议送给家长签字,如果家长不同意,那么学校任何人不能对其子女体罚。但对于顽劣学生,学校会一再地要求家长签协议,同意必要时实施体罚。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是通过查阅王文老师的零距离美国课堂一书及大量的互联网浏览,进行归纳、分析、比较、整合等获得相关的材料。

2.2.2比较分析法

从表1来看中国学生时间安排得很紧凑,一点自我学习时间都没有,美国学生时间单节课虽然时间长点,但是他们充分利用时间,每天有90分钟学习数学和语言;科学和社会课各占1小时,还有1小时体育艺术课。

3.研究结果分析

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的区别就在于中国教育严谨,美国教育自由,但恰恰中国的犯罪率要比美国高得多。因为他们给了学生犯错误的权力,家长和老师不应该剥夺学生犯错误的权力,否则会让学生感到很压抑。中美两国文化历史背景不同,教育也有所差异。中国人教育孩子认为孩子像个空瓶,吸收能力特别强,于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往里灌输知识。美国人尽量让小孩多玩,提倡利用幼童的探索天性,通过让其接触大自然、认识真实世界,建立认知基础。中国孩子可以不加理解地知道3+4=7,将乘法表背得滚瓜烂熟,但那只是鹦鹉学舌。在美国,有一种共识——父母、教师不应给孩子灌输某种既定的规范,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各自的价值观去选择,教育的重要职能在于引导他们怎样进行选择。

4.结论与建议

教育是关系一个国家未来的大事。同中国一样,教育在美国也是一个热门话题,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引来上自联邦政府政客、学者教授,下至每个家长和普通老百姓的热切关注。没有一种教育制度是完美的,关键在于改革的决心和勇气,在不断探索和改革中摸索出越来越完善的教育制度和最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应试教育
如何从“应试教育”转向“快乐教育”
宁夏音乐类艺考生进入大学前后学习状态之比较
社会化视域下对普通高中教育问题的探讨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向
不求个个升学,但求人人成功
应试教育与新课改并非对立关系
有关中国教育命题的证伪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EMBA教育不该走向“应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