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日本人的生死观及其成因

2016-03-11 00:31马辉
考试周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死观文化

马辉

摘 要: 日本是著名的长寿大国,也是自杀率极高的国家。“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是日本人特有的生死观。日本人看轻生死,尊重生死。本文分析日本人的生死观的表现形式并探究其形成原因,论述日本人与众不同的生死观。

关键词: 日本人 生死观 文化

引言

日本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日本的年自杀人数已经连续14年超过3万人。平均每天有85人选择轻生,自杀率高居全球榜首。在许多文学作品中也存在许多自杀情节。比如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其首页写着这样一句话:献给许许多多的祭日。开篇就给人一种压抑、沉闷、悲哀的感觉。主人公渡边的朋友木月、直子、初美因为各种原因都选择了自杀。书中的年轻人迷茫、彷徨在人生路上,似乎这是一条永远看不到光明的旅途。这本书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是日本人生死观的最好注解。

那么日本人究竟有怎样迥异于其他国家的生死观呢?生与死对日本人到底意味着什么?本文从日本人生死观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成因进行论述。

一、生死观的具体表现形式

1.樱花情节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当春季樱花盛开,日本人都会呼朋引伴在樱花树下唱歌喝酒,赏樱行乐。樱花盛开的时间很短,左不过四五日。刚开始含苞待放,星星点点缀满枝头。随着气温升高,会一夜之间盛放。人们争先恐后追樱赏樱,所以才有了日本特有的“樱前线”。樱花盛开之后的凋零更有美感,随着春风,满树的樱花就像雪一般飘飘洒洒奔向大地。落英缤纷,地上就像铺了一层地毯。日本人喜欢樱花,是喜欢樱花盛开时的绚烂美丽,更喜欢樱花在短暂的盛开之后骤然的凋零。樱花的这种特点与日本人所推崇的与生时的辉煌相比较,死时的尊严更令人崇敬,令人折服。凋落的樱花依然纤尘不染,干干净净,死亡在这里更意味着“清洁、超脱”,像樱花一样死去是很多日本人的理想。日本人认为,人的肉体就像樱花一样绚丽而短暂,但是人的灵魂不灭,可以永生。人们更感服干脆利落、可歌可泣的死别。

2.武士道与剖腹

武士作为日本社会特有的阶层,对日本的社会、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形成于平安时代后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标准——武士道。关于武士道精神流传最广的典籍就是《叶隐》。《叶隐》中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武士之道,即知死之道。它表现的就是武士对死亡态度,就是以生命为主尽忠,在需要的时候不畏惧死亡,毫不犹疑、毅然决然地死。普通人对生的留恋是武士道所摈弃的。它认为人生中功名利禄如浮云,一切都是虚幻,唯有死亡可以永恒。

影视剧中经常看到武士为了荣誉或者利益必须结束生命时选择剖腹自尽。这已经成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自杀方式。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种痛苦并且血腥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呢?这是因为日本人认为“腹”是人的精华、勇气、意志之所在。日本人认为“魂在腹中”。剖开自己的腹部,就是将自己的内心展示出来,表示自己襟怀坦荡。《武士道》一书写着:“打开灵魂之窗,请君看,是红是黑,请君公断。”[1]日本武士将剖腹视为最郑重的死亡方式。剖腹不同于一般的自杀方式,有严格的程序和分类。剖腹一般分为“立腹”、“坐腹”,按方法分为“一字形”、“二字形”、“三字形”和最高级的“十字形”。并且要有“介错人”帮忙斩下自杀者的头颅以实现死亡。腹部有人体内脏,但是剖腹并不能快速死亡,会非常痛苦。若无必死的决心是不敢剖死自杀的。武士道认为剖腹自杀最能体现武士的勇敢,决心和不惧死亡,他们将这种自杀方式视为一种英雄壮举。若无“介错人”的帮助,剖腹者会痛苦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最后血流尽而死,非常痛苦惨烈。

武士选择剖腹自杀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仪式,不追求速死,而为了显示真心。日本文学作品中有许多赞美剖腹的桥段。认为剖腹的痛苦流血才显示出了死亡之美。认为越是凄惨痛苦才越壮烈勇敢。所以武士阶层将剖腹自杀看做是很神圣很体面的自杀方式。武士将被俘看做是莫大的羞辱,在战败之后为免被俘,很多日本将士选择剖腹自尽向天皇尽忠。

3.死者成佛

日本人对自杀者都抱有异常宽容理解的态度。中国人崇尚“好死不如赖活着”,但日本人认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毁灭,只是生的另一种形式而已,“因死而生”这种独特的生死观根植于日本人心中。自杀者无论生前多坏,犯了多大的错,死后所有的罪恶都烟消云散、一笔勾销。自杀是他们净化自身,修身律己的一种行为。因此许多日本人在犯严重错误,希望获得众人谅解时会选择以死谢罪。

在《菊与刀》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评论日本人的自杀行为:“自杀如果以适当的方式进行,便可洗刷一个人的污名,保全死后别人对他的好评。”[2]历任日本首相都有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的行为。其中小泉纯一郎五年半任期六次参拜,严重伤害了中国及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但是小泉曾表示:“有人提到东条英机甲级战犯问题,中国孔子曾说过‘恨罪不恨人,我不是为一个人前往参拜的,也不认为参拜有什么问题。”日本人认为死者生前所犯罪恶随着死亡都烟消云散了。在日本的许多神社里都供奉有石川五右门卫的牌位,但是这个人是16世纪著名的江洋大盗。日本人的生死观是一种不分善恶不分对错的观念。有许多人在遭受重大罪责或名誉受损时都会选择自杀、死亡逃避罪责。2007年5月28日,日本农林水产大臣松冈利胜涉及政治献金丑闻而悬梁自尽。日本人不认为自杀是一种罪恶,反而是自我救赎、洁身自好的行为。无论生前犯何种罪行,是善是恶,人死后应当获得平等礼遇。所以很多日本人认为要尊重死者,人死后就没有罪了。这也是一些日本人并不反对参拜靖国神社的原因。

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与其地理环境和文化影响密不可分。文化影响着观念的形成,观念又影响着文化的发展。那么日本人的生死观是怎样形成的呢?

二、生死观形成的原因

1.自然环境影响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国土狭小,资源有限。更严重的是处于环太平洋的断裂带上,日本台风、地震、海啸、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对中国人来说“脚踏实地”,大地是坚实的象征,但对于日本人来说脚下的这块土地随时都可能会塌陷。自然灾害的频发常常使得日本人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生存状态,房屋一瞬间可能会化为乌有。人的生命在一瞬间可能走向死亡,这些自然现象常让日本人感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此外,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自然观也深深影响了他们对生死的态度。万事万物都是自然的馈赠,那么当灾难来临,生命消逝的时候,日本人都会平静接受。肉体虽然消失,但只是回归自然而已,以另一种特殊形式存在。

2.宗教影响

日本是一个宗教信仰极为普遍的国家。从数字上看,日本人有宗教信仰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国民总数。所以有许多人是同时信仰两种宗教的。在日本,神道和佛教是并立的两大宗教。对日本人的生死观影响较大的是佛教。公元6世纪佛教经中国和朝鲜传入日本。佛教宣称:“诸行无常,盛极必衰。”“无生无死,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死如一。”佛教净土宗始于奈良时期,其主张“厌离秽土,欣求净土”。这些信仰都使日本人深感生命无常,灿烂过后必然凋零。希望能离开这污秽的现实世界,寻求极乐净土。另外,佛教之中还有苦谛。认为人生漫长充满了痛苦,人生来就是受苦的,甚至生的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这一切都使日本人感到生命无常,生死有命,对死亡抱有豁达超脱的态度。他们认为生与死没有距离,从生到死只是自然的轮回。他们不惧死亡,以死为美,死是解脱,对生死大彻大悟。

3.文学影响

日本文学界有一个现象非常引人注目,就是日本近代文学家有多位都选择了自杀。如:北村透谷、白桦派泰斗有岛武郎、芥川龙之介、牧野信一、田中光英、太宰治、三岛由纪夫等人。而亚洲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川端康成也在获奖后的第三年选择了自杀,震惊文坛。川端曾经这样评价死亡:“再没有比死具有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3]

文学作品对人思想的影响不容小觑。在日本许多文学作品中死亡被描绘成一种神圣永恒的事情。这样的诱导性对日本青年一代的心理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渡边淳一的《失乐园》中男女主人公因为婚外恋而感到激情幸福,但也因为是婚外恋而不为周围人所接受。加之害怕再炽热的爱情也抵挡不过岁月的侵蚀,最后选择在爱情最美好的时候以“情死”(即殉情)的方式将感情变成永恒。随着生命的消逝一切都会停止改变,他们的爱情将不会被任何因素动摇,而会变成一种永恒的存在。他们希望今生的殉情可以得到来生的圆满爱情,生死轮回,在人生最灿烂的时刻陨落,留下的就是最灿烂的模样。“以死而生”的生死观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此外芥川龙之介和太宰治等人的自杀也不是偶然的,而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太宰治先后自杀三次未遂,最后一次终于如愿以偿。尽管他们自杀的方式各异,但都把死亡视为人生的完美谢幕。就像樱花盛开后在最灿烂的时刻凋落,他们死亡并且把死亡看做自己艺术生命的最高形式。

4.“物哀美”的影响

“物哀”是一种审美意识,是一种超越理性的纯粹的感性认识,同时是一种生死观,追求“瞬间美”,不惜在美的瞬间得到永恒的沉寂。日本人喜欢夜晚的残月,飘零的落花,日出而逝的晨露,他们认为残月、落花、晨露中潜藏着令人惋惜的哀愁,这种生命无常的美感就是“物哀美”的精髓。川端康成也认为“艺术的极致就是死灭”。为了追求“瞬间美”不惜在死灭中得到永恒。“物哀美”的特点就是不惧怕毁灭,甚至向往欣赏死亡。自古以来日本文化对无常、物哀的赞美和歌颂使这种意识根植于日本人的内心,并且影响到了生活的各个层面,包括日本人的生死观。

结语

生与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每个人都逃不开看不破的哲学命题。在中国死亡象征着恐怖、丑恶、惩罚;在西方死亡是回归天堂,自杀更不被允许,因为生命来自于上帝,也只有上帝可以决定生死。在日本人看来,死亡显得宁静美丽,不畏惧死亡,也不逃避死亡,将死亡看做无常人生中的短暂一瞬。生与死就像相邻的两个阶段,从生到死不过是另一个存在形式罢了。坦然面对生死,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精彩,在面临死亡的时候坦然接受。这种日本人特有的生死观对我们有所启迪。

参考文献:

[1]新渡户稻造.武士道[M].北京:线装书局,2006.

[2]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川端康成小说选[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猜你喜欢
生死观文化
医学院校开展生死观教育的现实价值及路径探索*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Dancing for theDead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医学生生死观教育的现状、必要性及方法探析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