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平衡美

2016-03-11 01:56
数码摄影 2016年3期
关键词:光线细节事物

Ljubodrag Andric摄影的极简分析形式并不依靠主体的结构,影像中呈现的景观空间是万物交汇的终点,产生不确定的停滞真空状态。艺术家尝试和所处空间沟通理解的方式,深受文艺复兴艺术的影响,在忽略设计性的建筑环境里寻找出构成的审美和“地中海式”的经典平衡。从理智开始让视觉感受通过一个逐渐的过渡蔓延,观看者感知到的是没有阴影的悬浮性形象,进而理解图像的基本属性和意义。

摄影师Ljubodrag Andric拍摄的这组作品,想让观看者能够慢慢地去发现在三维事物空间转换成为二维平面照片中潜伏的色彩和形状的复杂变化,而且感觉到的这个视觉空间既熟悉又陌生的两面。虽然和观看者看似无关,却又连起一个触动和密切的感知关系。

FOTO:你是怎么接触到艺术的?

Andric:我从小在欧洲长大,欧洲的艺术氛围很浓厚,同时我也生于一个艺术家庭,这样的生长环境给我带来了很多学习艺术等等一些便利条件,在这种影响之下,我自己对每一个事物或者一些视觉冲击的对比会越发强烈,所以创作的作品会有对比的感觉在里面。我从小就喜欢画画,画画的时候,觉得每一个细节的关系都是平等的。都是用一点一点的细节把一幅画凑齐,一直到现在,比如这组作品,我也是觉得是一些事物、一些细节的结合。我们看到的事物会随着时间的增长看到越来越多的东西,可能一开始觉得画面是黄色,但呆久了可能又会发现有粉红色出现,还有一些白色,细节会越来越多,会让你越来越想研究这到底是表达了什么。

FOTO:你创作的作品想表达什么?

Andric:我从来都不会用我自己的话去解释我的作品,我更希望听到的是观者自己内心的想法。如果必须要说的话,我自己想要表达的就是对原来这个地点真实面目的还原,不加以任何装饰的样子。有些人可能会问“这里是哪里?是电脑制作出来的么?”当我告诉他们地点的时候,他们都会大吃一惊,因为他们在一个大的空间,会整体去看,只能记住整体的样子,但却忽视了细节的重要性,他们曾经也见过这里,只是忽略了而已。我只是想让每一个人不要忽略任何一个事物,因为,也许在你忽略它的时候,它却创造了更大的价值。同时我还想表达,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很热闹的城市,但社会充满了焦躁,我之所以拍摄这些作品,是想在焦躁的社会当中寻找一种平衡感。

FOTO:在你拍摄的这些作品当中,它们有什么内部联系么?

Andric:我拍摄的所有作品当中,是没有一定固定关系的,但从外貌看来,有的作品确实很相似,我觉得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个体,一个真实的事物。你可以从这些事物的任何一个角度看到不同的东西。我在拍摄之前通常会在一个地方看好几个小时,我所看到的每一个部位都会得到不同的感受。再通过后期制作,得到既真实又梦幻的感觉。

FOTO:创作中你最在意的是什么?

Andric:对于我来说,我更在意我的作品当中光与光之间的结合与联系,可能看到的着重点有所不同,反映出来的光线和点都是不一样的。三个同样的物体,在不同光线的照射下会体现出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我经常会在一个地方呆很久,就是为了发现不一样的美。

FOTO:在你的作品中,着重点是什么?

Andric:我很注重平衡,其实作品是没有着重点的,我希望你看到的每一个内容都是很平衡的、和谐地搭配到一起,并没有刻意要表达和突出什么,一种很平等的关系。但对于每个人来讲,可能看到的重点会不一样。虽然作品没有重点突出什么,但我希望的是在人们生活当中看到那些被忽略的东西,可能当我经过、走过的时候都不会注意到这个事物。但是当我拍出这个效果展现在观者面前的时候,观者才会发现原来被忽略的事物也是很重要的。

FOTO:拍摄这些空间建筑有何用意么?

Andric:我用人像创作举例吧,人像作品中我们只会关注人,却不会记得这个地方是哪里。其实这些地方才是衬托这个人的绿叶,其实这些地方在光线的映衬下也会有不一样的美,是空间创作了人的情感表达,所以我们不需要活生生的人,也能把需要的情感和当时的空间感表达出来,这就是我为什么拍摄这些静物建筑的原因。

FOTO:这些作品创作了多长时间?

Andric:我是在生活当中去拍摄的,发现了地方就会拍下来,有的作品可能不需要调整就会直接出片,有的可能会遇到很多因素,比如光线不足、阴雨天气等等,就会花好多个月去调整光跟线条的关系。一开始创作觉得与画画相似,所以会拍很多,挑选出一些照片,再进行组合才得到最后的画面。虽然最后所看的画面很简单,但光线看起来十分充足和饱满,在后期制作的时候也没有加入过多的元素,只希望保持原本的样子。

FOTO:拍摄这些作品都到过哪些国家?

Andric:拍摄这些作品,我去过很多不同的地方,加拿大、美国、意大利、中国等等……但整体要表达的是平衡的美,不管是意大利的一些优美的欧式建筑还是上海的工厂或是一个很高级的博物馆,不管这些建筑都在哪,我都是想表达一种让人很舒服的平衡美。虽然最后很难看出作品是在哪里拍摄的,是因为我认为作品本身是不具有地域性的,而是在你心里这幅作品,你自己是如何思考的,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些作品的,这是从客观体现不了的。

FOTO:你觉得中国和欧洲对于摄影理念上的认知有什么不同?

Andric:我认为中国的艺术是以传统形式著称的,通常一幅作品可能会表达很多个重点内容;但欧洲的艺术,一幅作品只会有一个很凸显的点表达得很深刻。但是我自己感觉好像是中欧中间的状态,再学习两边不同的东西。

FOTO:对于在中国对摄影艺术感兴趣的人,你有什么建议和意见呢?

Andric:作为一个艺术家,需要对摄影艺术的历史多多去了解,但不是要按照以前传统的思路倒回去学习,要了解中国干净纯洁的历史,从而让自己有底蕴,这样创作出来的东西就会有韵味。现在整个世界都会很浮躁很复杂,一定要不受外界影响,保持中国原有的简洁、纯净,像水墨画一样干净,同时跟现代时尚的东西结合到一起,这样就会有很好的表现。我觉得中国的文化,4、5千年的历史,让我觉得博大精深,蕴含的东西太多了。但不管是人生中的艺术,还是摄影中的艺术,都可以成为你创作灵感的来源。我认为,作为一个艺术家,是能够将一个很平常很不起眼的东西,把它当做一种艺术来创作的。无论对谁来说,能够把生活当中一个真实平淡的东西创作出不一样的感觉,能把这个东西的重要性凸现出来才是最重要,不要忽略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艺术出现。

FOTO:之后有什么打算,会创作不同的题材么?

Andric:之后还会创作这个内容,但创作过程之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思路出现,还会做一些分支性的创作,但主要的路线是不想改变的,因为作为一个艺术家,在一条路线上产生灵感,或者说产生想法的时候,这个东西是需要你保持一个持久的时间才会把内容越挖越深,如果想要做的太多,就会把路线和风格做乱做杂,所以还会对这个内容坚持很长时间的创作,但在这条路线里面会有很多不同风格的创作出现。

猜你喜欢
光线细节事物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美好的事物
“你看不见我”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奇妙事物用心看
细节取胜
淘气的光线
流动的光线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