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

2016-03-12 15:25蒋玲蒲春玲刘彦晶苏丽丽
天津农业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效益

蒋玲++蒲春玲++刘彦晶++苏丽丽++马文娟++梁文靖

摘 要: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的生态效益关系到经济、社会、人文等多个方面,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生态效益的评价也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不仅会打破土地资源原有的状态还会产生或利或害的影响。本文以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货币化的方法,对比分析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前后研究区生态效益的变化情况,得出实施前生态效益货币化价值为800 018.8元,实施后生态效益货币化价值为923 159.1元,实施后其价值增加了123 140.31元(增加率15.39%)。说明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生态效益显著。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西峰区董志镇

中图分类号:F31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3.016

土地整理项目涉及田、路、林、村等多个工程领域,对区域内的水资源、土壤、植被、生物等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产生短期的影响。我国土地整理侧重于增加耕地、优化农业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忽视了生态效益,对生态效益的评价多以正面的定性描述为主,不能客观反映项目实施对项目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1]。生态效益评价作为土地整理项目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区域内长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的保证,所以对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的研究进行是必要的,并且要重视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及效益,确保耕地质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土地的生态可持续利用。

我国土地整理项目开展之久,但其实施后效果如何、会产生怎样的效益、该如何衡量他的成功?近年来,对土地整理项目的效益评价并没有统一的评价体系,但国内专家学者在研究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的研究,张晓锁等[1]应用模糊关系合成原理对生态环境效益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甘晓琳等[2]采用能值分析法对农地整理的生态效益评价;李正[3]采用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进行生态效益评价;樊敏等[4]构建了土地整治项目生态效益云模型,计算出生态评价因子分值;陈俊等[5]以半定量的方法对土地整理的三大效益进行评价等。

1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

1.1 区域概况

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地处东经107°33′53″~107°36′17″,北纬35°35′23″~35°36′57″,项目区包括罗杭村、野林村、庄头村,总面积384.21 hm2,属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总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高低起伏不大,地势较平缓。最高点海拔1 312.84 m,最低点海拔1 241.65 m。气候属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四季分明,受季风影响,多年平均降雨量530 mm左右、年平均蒸发量1 452 mm左右。年平均气温9.5 ℃,无霜期158 d。种植结构较为单一,以粮食作物为主,冬小麦和玉米一年一熟是普遍的种植模式。经营相对粗放,耕地产出率较低。土壤主要为黄绵土,肥力水平较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植被稀少,缺少基本的、系统的农田防护林。自然灾害频发,主要以旱灾、霜冻、暴雨和冰雹农业气象灾害为主。

1.2 数据来源

本文所需基础数据来源于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土地整理项目,主要是项目实施前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变化的数据。项目实施前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通过实地调研和规划设计人员的协助,项目实施完成后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来源于对土地利用现状图、施工图和竣工图的分析和处理。

根据西峰区第二次全国土地大调查成果图和项目区1∶10 000详查图得出项目区总面积是384.21 hm2。具体的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前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见表1和表2。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 论

从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前、后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图表上来看,森林、农田、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都增加了,其中农田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加最多,即增加了98 067.96元。因为对项目区的其他草地进行了开发,对废弃居民点和一些设施农用地进行复垦,将其全部变为耕地,增加了农田面积。森林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加,是因为研究区实施了农田林网工程建设,田间道路两侧和沟边种植中槐和刺槐共14 477株。西峰区董志镇罗杭村原有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通过开发复垦,重新建立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新生态系统,使得绿色植被覆盖有所提高和改善。湿地生态服务价值增加是因为修建沟渠,沟渠面积增加了。

计算结果显示,项目区在整理实施前生态效益货币化价值为800 018.8元,实施后生态效益货币化价值为923 159.1 元,实施后其价值增加了123 140.31元,即土地整理项目生态效益货币化值为123 140.31元,增加率为15.39%。由此说明,西峰区董志镇罗杭村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不仅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完善田间基础设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而且还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益,起到了对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2 讨 论

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罗杭村生态效益的提高充分说明了该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是以项目科学规划、严格实施管理等为前提的,没有只因注重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忽略生态效益。而是在保证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都有所提高的基础上,重点结合了当地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少的特征,从生态效益对环境保护正面影响出发,规划和设计的土地整治实施方案正确合理。

因次,要确保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生态效益的稳步提高和呈良性可持续发展,建议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前后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科学规划、合理实施和加强管理。在确保规划设计方案科学的前提下,合理实施土地整理各项工程,同时注重加强施后对各工程用途的管理,如对防护林的管理和抚育,及时进行林木的补充与更新等。第二,要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均衡协调发展。应该让人们意识到土地整理不只是片面的增加土地面积,更应该保护好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才能有助于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村域范围要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镇域范围要着力建设生态保护设施。保证绿色基础设施和生态网络的连通性以及绿色生态空间的开放性。第四,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统一生态效益评价体系,使土地整理有法可依。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立法工作,以法律形式加强土地整理工作,建立从工程立项、工程实施以及工程验收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土地整治项目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1] 张晓锁.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2] 甘晓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3] 李正.喀斯特地区土地整理景观生态与效益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1.

[4] 樊敏,刘耀林,吴艳娟,等.基于云模型的土地整理生态影响评价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33(9):986-989.

[5] 陈俊, 侯鲁川.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川中丘陵区土地整理研究[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5(12S):18-20.

[6] COSTANZA R.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J]. Nature, 1997, 38(7):253-260.

[7] 谢高地,鲁春霞,成升魁.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J].资源科学,2001,23(6): 5-9.

[8] 谢高地,甄霖,鲁春霞,等.一个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8,23(5): 911-919.

[9]黄湘,陈亚宁,马建新.西北干旱区典型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J],2011,26(8):1364-1376.

[10] 谢高,鲁春霞,冷允法,等.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189-195.

[11] 肖玉,谢高地,安凯.莽措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变化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3,16(9):1 745-1 750.

[12]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13] 周堂,石培基. 兰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服务价值[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2,25(1):14-17.

猜你喜欢
土地整理生态效益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软件系统的研建1)
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灰色关联投影理论在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估中的应用
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