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生职业卫生实验教学改革体会

2016-03-14 19:42姚永成王守英姜碧杰张光辉李志春新乡医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定向生职业卫生

姚永成,安 珍,王守英,姜碧杰,张光辉,李志春(新乡医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定向生职业卫生实验教学改革体会

姚永成,安珍,王守英,姜碧杰,张光辉,李志春
(新乡医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摘要:为提高定向医学专业本科生职业卫生实验的教学质量,培养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需要的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针对职业卫生实验教学进行教学方式和内容的改革,加深学生对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关键词:定向生;职业卫生;实验教改

为适应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保证人民健康的需要,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的持续性需求问题,2010年国家发改委等部委联合下发通知,从2010年起,连续3年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开展并实施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即定向招生并免费培养拟从事全科医疗的五年制医学专业本科医学生(以下简称定向生),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新乡医学院作为其中一所试点高校,2011年开始招收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其中有50名是面向乡镇及社区医疗卫生单位的预防医学生。本文就加强和改进职业卫生实验教学,提高预防医学定向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更好地适应基层疾病预防工作做如下探讨。

1 加强课前准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两者在教学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劳动过程中的生产性有害因素越来越复杂,学生必须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掌握生产性有害因素的基本知识。扎实的理论功底是上好实验课的前提和基础,否则会大大降低实验效果,因此要认真督促学生学好实验课前的理论知识。

2 改革实验教学的方式和内容

2.1改革实验教学的方式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教学模式,95%以上的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满意[1]。为了提高职业卫生实验教学质量,针对职业卫生实验课程和定向生的特点,对职业卫生实验教学的考核方式、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开放式教学改革。对学生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的评分都详细记入实验成绩一览表,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采用互动、多边交流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讨论、案例分析、现场模拟等多种方式进行授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改革实验教学的内容

2013年全国报告新发职业病26 393例,其中尘肺病为23 152例,占总新发职业病人数的87.72%,可见粉尘仍是生产环境中的主要危害因素,为此安排了6个学时的“生产环境中粉尘测定”和3个学时的“尘肺X线胸片阅读”。在粉尘测定的实验中,我们从粉尘的采集原则、采集方法、确定采样地点、掌握采样时间及时机等方面做了详细讲解,还具体介绍了生产性粉尘的采样仪器设备、器材等内容。并对采集的粉尘进行浓度、分散度和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这些基本的专业操作技能和知识是从事职业卫生工作必须具备的。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生产环境中粉尘的采样方法及实验室检测等内容,并且能利用专业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这对学生毕业实习以及将来从事卫生防疫、职业卫生评价等工作能起到重要作用。按照尘肺病诊断分级标准(GBZ70-2009),矽肺的诊断必须以确切的接触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职业史为前提,以技术质量合格的X线胸片检查为依据,根据国家矽肺X线胸片诊断标准执行。为了使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初步了解矽肺各期的X线胸片影像特征,我教研室准备了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研究所复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诊断标准片,安排3学时的“尘肺X线胸片阅读”,课堂上学生认真听、仔细看,积极提问,对实验内容十分感兴趣。通过尘肺X线胸片阅读,学生掌握了尘肺X线胸片诊断标准,从而对尘肺诊断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铅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使用广泛,卫计委2013年报告显示,铅及其化合物是引起慢性职业中毒的第三位因素,为此我们安排了9个学时的“工作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的测定”“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的含量测定”及“铅中毒病例分析及讨论”。在“工作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的测定”实验中,教师和学生集体讨论了铅作业的生产工艺、毒物产生环节、采样方法、职业危害情况及个人防护等内容,模拟现场采样,使学生熟悉采样仪器的使用,并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此方法灵敏、简单、快速,结果准确。通过该实验,使学生掌握了现场有毒物质样品采集和实验室空气中铅的检测及评价内容。尿中毒物含量的检测是评价人体接触化学物质程度的常用生物检测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的含量,使学生掌握尿中毒物含量的检测方法及卫生学意义。教师给出铅中毒案例,与学生就铅中毒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解毒剂、驱铅疗法、职业病危害调查和防护措施等内容进行分析讨论,使学生熟悉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调查与评价的方法,掌握了职业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生产环境中的物理因素也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不良气象条件、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等。物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在职业接触中较广泛,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而且要对这些有害物理因素有所认识。为了达到该教学目标,利用3学时,针对气温、湿度、风速、热辐射等气象条件和噪声、射频辐射的测量进行讲述,旨在使学生掌握物理因素测试仪器的校正、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等,能够独立开展生产环境中物理因素的测量和评价工作。

为了加深学生对职业卫生现实状况的认识,教师特意安排了4学时组织学生参观以粉尘污染作业为主的耐磨材料加工厂。学生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参观生产线,通过技术人员的讲解,了解了耐磨材料生产工艺中产生的毒物种类和工人保护措施,同时鼓励学生提出工作现场存在的隐患问题。学生对这种现场实验教学非常感兴趣,从理论知识到现场实践,对职业卫生工作性质、控制生产环境有害因素、预防职业病的发生等内容有了一定认识,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认识到将来工作的重要性。

3 体会

预防医学专业的定向单位主要是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其中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是疾病控制的主要工作之一。为了使定向生能更好地掌握职业卫生知识,我教研室对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紧密联系基层疾病预防机构的工作实际,安排了与职业病防治关系密切的粉尘和铅中毒两个系列实验,使整个实验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化、连贯化。在保留专业基本技能等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增设案例讨论和工厂参观。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我国存在的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种类、来源、危害、检测方法、防治等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涉及的检测方法、仪器设备和国家标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职业卫生工作的服务性质、内容和方法有了感性认识。

通过职业卫生实验教学改革,加深了学生对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认真复习理论知识,掌握了生产性有害因素的相关检测及评价方法。另外,该教学改革还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学生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完成了各个实验环节,形成了良好的处理问题的习惯。

参考文献:

[1]王聪睿,董卫华,王小引,等.开放式教学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尝试和思考[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0,27(4):427-428.■

基金项目:河南省卫计委教改项目(wjlx2015033)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8-0046-02

猜你喜欢
定向生职业卫生
源于免费定向培养的深度贫困县大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以绵阳师范学院环境类专业为例
临床医学定向生与非定向生职业价值观差异比较研究
——以福建某高校为例
广西全科医学定向毕业生的毕业后现状调查
浙江省定向与非定向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比较研究
矛盾与困惑:免费医学定向生职业价值观调查
定向医学生的住培之路
对做好油田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浅谈职业卫生检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
浅谈应如何提升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工作若干问题思考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