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去社会化”现象及其反思

2016-03-14 21:02叶方兴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433
湖北社会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社会现代性思想政治教育

叶方兴(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433)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去社会化”现象及其反思

叶方兴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433)

摘要:当前,人们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和具体实践过程中出现了种种背离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本性的“去社会化”现象。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人们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自上而下展开的抽象理论说教,试图以统一化、高大全的模式统摄分异性的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中缺失应有的社会历史纬度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人们以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用抽象化、统一化的方式理解和把握社会的内涵。加之,现代性的行动逻辑让思想政治教育退隐至社会“后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实现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同步性,从而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去社会化”现象。与“去社会化”现象相对,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复归社会,展现其应有的社会本性,它需要人们从社会实践本性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从具体、现实的维度敞开社会的内涵,立足不同社会境遇下人们的生存方式,以社会成员的思想关切为进入不同社会群体的切入点。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去社会化”;社会;思想;生存方式;现代性

在对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反思中,相比较内容的不合理、手段的强制性、方式方法缺少灵活性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出现的“去社会化”现象常常受到人们的忽视。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性与使命,还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都充分证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无不体现对社会条件的依赖,社会各方主体的协同参与,对社会群体的充分关注,而成为一项立足社会、依靠社会并最终服务社会的社会活动。正因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在革命、建设以及改革等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任务,发挥了重要的社会价值,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然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出现了一系列脱离社会群体、远离实际、认同度差、社会效果低迷等一系列已经逐步远离其社会本性的“去社会化”现象。这种“去社会化”现象已经成为阻滞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因素,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急需重视的事实,值得我们去揭示与深思。

一、思想政治教育“去社会化”现象的表现与危害

思想政治教育本是一项具有鲜明政治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任何脱离社会语境,抽离社会本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不存在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认识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并不总是能够把握和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我们将人们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和具体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背离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本性的做法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去社会化”,它是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把握不当而出现的客观社会现象。这种“去社会化”的现象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人们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自上而下展开的抽象理论说教,是远离社会生活的自上而下的意识形态灌输活动。不少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系统中旨在维护政治统治的思想辩护体系,是官方文件的注解和意识形态的传声筒。它与我们社会生活无关,因为它不是自下而上地从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出发,而是从执政党或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出发。由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被看作是执政党自上而下推行的“行政命令”,是按照官僚科层制设计出的制度与组织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研究被认为是从官方的红头文件出发,没有什么学术性可言,跟我们的实际生活关系不大,仅仅是意识形态的“补台者”、“注脚”等之类。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感受不到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解决任何社会问题,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时常被人冠之以“假大空”名号,更有比较极端的人甚至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的论调。

第二,人们试图以统一化、高大全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统摄分异性的现代社会。一直以来,人们时常采用统一化、高大全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未能充分考虑到社会群体的多样性、丰富性、差异性。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容易给人这样的感受:它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拥有不同需求的多样化的社会成员做出统一安排,并要求人们对之做出崇高的价值选择。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从我们每个现实社会成员的实际生活出发,而是为我们设定了理想化的价值标准,容易造成人们的“所说所听”与真实社会生活相脱节。“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最大的危害实际上不是‘灌输’等方法问题,而是浪漫主义的‘去社会化’可能导致的社会性灾难。”[1](p2)实际上,每个社会群体的生活习性、文化传统、现实需要以及价值导向都存在较大差异。由于缺少对这些差异化的社会成员生活的真实关切,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了“宏观有用,微观无效”的抽象说教活动。这样,人们尽管口头上承认思想政治教育有用,但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却感受不到切实的益处。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缺失了应有的社会历史维度。社会历史的维度是确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合法性凭据。但在当前,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分析主要停留在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叙事框架,思想政治教育被视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来说,这固然把握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属性和中国革命的任务,但缺失了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社会历史维度。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在社会生活实践之上必然产生的精神文化现象。社会历史维度缺失的后果是思想政治教育容易被人们误认为成为阶级斗争、党的革命需要的工具,这样,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同步、共在的属性被工具性的认知遮蔽。从更为根本的意义上说,一旦缺少从社会历史的纬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人们在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时,将会丧失广阔的历史视野,难以完满地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从何而来”的本源性问题。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未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出适时的调整与回应,以至于人们在社会发展中感受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应是互相作用、相互塑造的:社会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社会基础、理论素材、创新动力等,而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价值上的指引和保障。但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载体、手段等还依旧遵守传统社会条件下的基本模式。思想政治教育迟滞、钝化现象严重,鲜活的社会变化没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未能根据当代中国社会急剧变化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做出针对性的指南和前瞻性的引导。对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新议题,思想政治教育还缺乏对之的有效解释与主动干预。面对当代中国社会出现的一些重大社会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出现解释乏力,甚至“缺场”的现象。一旦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脱节,不能及时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就必然会出现被人们“遗忘”的局面。

思想政治教育的“去社会化”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带来严重的后果:一是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的重要理论亏空之一就是缺少应有的社会维度,即从人类社会生活实践出发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二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两张皮”现象。一旦思想政治教育被抽象化、悬空化,就会出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疏离”,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行分离的“两张皮”现象。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遭遇“替代”,[2](p56)原本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的社会空间让位于其他社会活动,以至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社会范围中逐渐退缩到高校领域。“思想政治教育本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广泛、深入地不懈探索和实践,高校‘一家独大’表象的背后掩藏着怎样的共同体现实状况?”[3](p9)这些危害直接导致了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错误认知,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空头的说教”等言论,分散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合力,最终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去社会化”现象的根源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去社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一种不当表现形态。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应该是互相配合、密切互动的,[4](p6)思想政治教育在构成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同时,也为社会系统的运行与完善提供担保,社会则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条件和最终的决定性力量。然而,囿于各种认知、社会、历史、实践等因素,思想政治教育会容易丧失自身应有的社会本性,成为一项与社会疏离、隔绝甚至对立的活动。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去社会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1.思想政治教育“去社会化”的思维方式根源。

这主要表现为人们在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系上采取了存在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本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社会性,[5](p22)但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两极对立式理解中,思想政治教育被认为是高高在上、绝对正确的抽象化、悬空化的价值原则,对社会现实生活发挥着指导价值;而社会被认为是充满多元性、流变性的,民众被认为是盲目、无知的,需要进行思想文化与价值观上的积极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被认定是决定社会的力量,妄图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主人”,设计、引导和建构人们的社会生活。这恰恰背离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相互融入的关系论视角。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处于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个体,体现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思想、精神、价值需求。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以社会为母体的存在,依赖于社会系统各要素的配合,脱离了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在唯物史观看来,“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及其活动),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就是说,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及其变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变化发展的根本源泉。”[6](p8)一旦将思想政治教育抽离社会,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进行两极对立式处理,统一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将会禁锢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2.思想政治教育“去社会化”的社会认知根源。

这主要表现为人们采取抽象化、统一化的模式认识与把握社会的内涵。社会被看作是抽象的实体,是亟待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与作用的静态的、僵死的对象。这是典型的以自然科学方式对社会进行物化理解的做法,它遮蔽了社会应有的丰富、鲜活、具体的现实内容。马克思说过,“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个体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7](p188)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本性出发揭示社会的本质,社会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人的实践活动展开的过程,是人的生命活动具体呈现的结果。社会一旦形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决定和左右个体的发展,塑造人的全面性与丰富性。“已经生成的社会,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8](p306)因而,一旦对社会做出抽象的认知便抹杀了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本性,思想政治教育难以从具体的现实的人要求出发,真正进入到社会系统,实现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

3.思想政治教育“去社会化”的历史根源。

这主要表现为社会转型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实现与社会发展的同步性。在当下中国所处的社会转型期,伴随着当代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系统、深刻转变,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剧烈变化。我国的社会转型不仅速度快、范围广,而且呈现出自身独有的特征,即家庭性与公共化、层级性与平面化、整一性与碎片化、熟人性与陌生化、同质性与多元化、生产中心与消费化、道德政治中心与技术化、实在性与虚拟化等并存、交织状态。这一急剧变化且特殊性的社会转型对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但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依旧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对社会变迁体现出较强的“钝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奉行“自上而下”、“上行下效”的方式,难以与个体独立、自由、平等的现代主体有效兼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属性体现出的政治性、内容设置的固化与当今社会经济、科技主导的时代特征与多元、丰富的社会需要不相协调;载体上依旧依赖于面对面式、教条化说教,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多媒体、自媒体的信息化时代。一旦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及时跟上社会变化的节奏,思想政治教育就会落后于社会发展,身处现代社会的人们将感受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当思想政治教育落后于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就会面临“出局”的危险。

4.思想政治教育“去社会化”的现实根源。

这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性的行动逻辑的作用下退隐至社会“后台”。在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去社会化”并非是人们的刻意所为,很大程度上在于现代性的出现改变了社会生活的基本样态,挤压了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社会空间。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性追捧的价值原则是理性与主体性,人们不再像传统社会奉行单一的政治逻辑,而是在社会分化出的不同场域遵循各自的行动规则。比如,在政治领域,每个社会成员都极力争做民主、自由、独立的现代公民;在经济领域,现代性奉行的是市场交易中的契约原则;文化生活领域,人们崇尚价值选择与审美趣味的多元化、个性化;在社会领域,每个人都力求让渡自己的狭隘性,参与社会公共合作。传统社会是以政治为中心组织起来的社会,在“泛政治化”时代,整个社会系统以政治为轴心运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执政党、统治阶级组织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但在现代性的作用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不居于“前台”地位,社会已经逐渐分化为多重场域,且不同场域的行动逻辑存在差异,技术、效用、秩序、权力等都可以成为人们行动的价值指引。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无孔不入的资本逻辑侵蚀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空间的角色由“前台”退隐至“后台”,思想政治教育退出了诸多的社会生活领域,与社会之间的张力随之变得越来越明显,活动也变得越来越难开展。

三、回归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去社会化”割裂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出现的各种问题之根源。对之反思和破除,需要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内在关系,寻找思想政治教育进入社会的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出现的“去社会化”相对,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个不断地进入社会系统的“回归社会”的过程,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有机贯通。这就要求在具体认识与操作上把握如下要领:

第一,从社会实践本性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必然产生以思想、精神交往为基本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7](p57)从社会实践出发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就是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抽象、孤立的抽象存在,给人以远离社会生活、“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它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事实,是社会系统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中来,与社会发展相伴,并最终服务社会。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之所以出现“去社会化”,就是因为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系做出了隔离、对立式的处理,遗失了思想政治教育本有的社会实践本性。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土壤,鲜活的人类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动力。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解需要把握其背后体现的社会视角,每种思想政治教育观都预设了某种社会观,只有立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背后的社会背景,深入到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类生活实践的基本形式才能真正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它是具有政治性的精神交往活动,以思想交往的方式传递政治共同体的主导价值观,化解人们的思想、精神困惑,解放社会成员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以精神聚合、思想疏导、价值引领等方式发挥其自身的社会功能。没有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空洞的,而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将会是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既各自相对、相互区分,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融入。

第二,从具体、现实的维度敞开社会的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出现“去社会化”就在于人们对社会的理解缺乏充分把握,对社会做出整板一块式的理解,将社会视为统一化、同质性的抽象实体,从而遮蔽了社会应有的丰富、具体的内涵。马克思曾告诫,“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8](p188)“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力量,而是每一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这些个人是怎样的,这种社会联系本身就是怎样的。”[9](p24)马克思从具体的、现实人出发理解社会,社会不再是抽象的、僵化的存在物,而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关系网络,是人的现实活动的展开过程,“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10](p478)这样,思想政治教育进入社会就不再是抽象、空洞的说法,而是思想政治教育进入社会空间,关注社会中每个鲜活、具体的人,关注每个具体的人的日常生活,关注他们的现实需要。人不同于动物单一的物种尺度,人在以全面的方式占有着全面的本质。人的本质是无限敞开的,社会的具体性、丰富性正是由无限敞开的人的生产、生活、社会交往活动塑造出来的。社会是一个活生生的属人的世界,不同的社会群体、空间、制度、文化、职业等诸多鲜活的社会要素都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亟待作用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必须把握社会所具有的具体、丰富的内涵,从人们具体、现实的社会需要出发,尊重不同社会群体的活动习性。

第三,把握不同社会境遇下人们的生存方式。人是链接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纽带,只有认识人、了解人、把握人的特征才能真正进入人心、征服人心。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出现的“去社会化”现象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未能有效地在把握现代社会人的生存方式之上展开合宜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致使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脱节,最终被社会驱逐“出局”。我们的生存方式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与行动方式,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方式。传统社会是一个同质性的整体性社会,人们服膺于统一的价值目标与生存目的,个体镶嵌在严密的社会等级之中,人们的思想缺少自主性;而现代社会是一个分化的、异质性的社会,社会思想观念多元化,社会的流动性较大,个人的主体性强。这两种不同的生存境遇会相应地催生出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传统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采取自上而下的灌输,注重个体的接受,强调权威和服从,而现代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会尊重社会成员的主体性,注重互动、对话,强调个体内在的认同。随着社会现代性程度不断加深,人的生存方式出现更为显著和细微的变化:一是网络带来的人与人之间虚拟化生存。在网络社会,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网络、自媒体,它们不仅构成人们生活场景,也塑造了人们社会活动的虚拟场域和虚拟化的生存方式。与实体环境和实体化生存不同,人与人之间的虚拟化具有对象的不确定性、信息弥散性、身份的隐匿性等特征,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极大挑战。二是社会分化引起的人的公共化生存。在充满流动性的现代社会,每个生活其中的人都不断遭遇陌生的“他者”,需要与陌生他人形成互动,钩织充满开放性、公共性的社会空间。如何处理人们遇到的公共性问题,有效进入公共空间,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将会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着力应对的问题。

第四,以社会成员的思想关切为切入点。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习性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进入社会本质上就是要进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思想世界、心灵世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贴近社会”、“把握社会”、“进入社会”,但这种贴近、掌握、进入并不是抽象、空洞的,而是具体地指向现实的社会成员,更具体地指向人们的思想世界,把握社会成员的思想动态、价值需求、心理规律与社会心态。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的方式把握世界,特别是从政治层面的宏观视域把握人们思想交往的特征、规律及具体作用方式,从而实现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从本质上说,思想政治教育进入社会就是要让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人们的思想世界,思想政治教育认知与改变社会方式是要把握和改变社会成员的心理、情绪和心态。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就是让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到不同群体、空间、领域、行业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先进的、积极的、主导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影响社会成员。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改变社会成员的思想世界,使其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化思想为具体的行动,最终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当然,人们的思想世界具有丰富性、包容性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关切的思想空间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社会成员的政治观念,主要体现为社会成员对政治共同体的政治认知、情绪、情感、意志等。思想政治教育关切人的政治思想主要以主流价值、核心价值积极引导人们对政治共同体的认同。二是社会成员的社会认知,主要体现为社会成员时代性的思想困惑,社会成员在时代发展中精神生活、思想领域出现失范、断裂、失序、盲从等问题,这些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导和化解。三是社会成员的日常行为观念,特别是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思想困惑。这些思想困惑往往个体性较强,生活化色彩明显,也是人们较为关心的思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地走进社会必须要以人的思想作为着力点,把握人们真实的思想关切,解决思想困惑,才能真正赢得人们的认同与接受。

参考文献:

[1]丁锦宏.品格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戴锐.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运行机制与发展战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6).

[4]孙其昂.社会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5]孙其昂,叶方兴.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4).

[6]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唯物史观解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责任编辑张豫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会现代化视野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整合研究”(13BKS086);江苏省哲社重大招标课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与理论基础研究”(14ZD002)。

作者简介:叶方兴(1986—),男,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6)02-0181-06

猜你喜欢
社会现代性思想政治教育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