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传播与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模式的构建

2016-03-14 19:52平凡
湖北社会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政治大学生

徐?霞,平凡

(1.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湖北警官学院,湖北 武汉 430034)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微传播与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模式的构建

徐?霞1,2,平凡1

(1.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湖北警官学院,湖北 武汉 430034)

在微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微传播已成为我国主流传播方式。信息传播的重大变革,带来了传播方式的显著变化,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必须努力在“微”字上下功夫,构筑寓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微内容”,打造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于一体的“微队伍”,建设融时代特色、情境体验与人文关怀为一体的“微生活”,着力构建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互联网+”教育模式。

微传播;大学生;政治认同;消解;教育模式

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育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增进政治信任,提高政治参与。然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微博、微信、微视频为代表的微传播,以其“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传播优势,冲决了校园“象牙塔”的防火墙,导致传统以课堂灌输为主的政治认同教育模式面临“边缘化”、“空心化”、“形式化”的困境。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微传播的力量和深刻影响,从创新教育模式的高度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抢占网络话语权高地,筑牢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理性基础,努力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程度。这对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促进社会政治体系稳定运转,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于推进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向交叉学科纵深发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科学化和综合化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一、微传播与大学生政治认同

微传播已成为我国当前地位最为突出、传播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传播方式。由于其具有快捷、便宜、灵活等特质,因而备受高校青年大学生群体的青睐,极大地吸引汇聚了广大青年大学生,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大学生政治认同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微传播的内涵及其政治传播功能。

微传播最初主要指以微博客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当前主要是指微博、微信以及各类移动客户端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信息传播方式。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郑重指出:“中国新媒体已进入‘微时代’,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微应用’大行其道,已经成为主流传播方式。”[1]大量事实充分表明,微传播不只是一种技术范畴,还“蕴涵着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2]从其政治传播功能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传播政治信息,扩大公民知情权。微媒体

集Anyone、Anywhere、Anytime、Anything“4A”元素为一体,开启了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信息传播新时代。它具有强大的语音、视频通话和交友定位等功能,构建了及时化、全新化、便捷化的现代政治生活空间,为政治信息传播提供了多元化途径,使公民可以方便、快速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政治信息,扩大政治知情权。

第二,提高政治参与,激发公民政治热情。微传播时代公民政治参与方式顺畅通达,借助微平台,网民只需轻触手机屏幕,就能随时随地参与投票,在线讨论,发表政见,甚至可以与政府代表直接“政治对话”,表达政治诉求,省去了“政治代言人”这一中间环节。自由、平等、互动的虚拟社会政治关系,使越来越多的网民更愿意参与政治,享受民主权利,既提高了公民的政治参与度,又极大地激发、提升了公民的政治热情。

第三,促成政治共识,确立公民政治信仰。微媒体本质上是一种社交媒体。它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社会交往与行动组织在时空、阶层和文化之间的阻碍,为志同道合者提供了聚合渠道,把具有共同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和政治理想的网民“链接”、“聚合”在一起。它实实在在地作用于个体和社会,左右甚至决定个体的思想取向、行为选择,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政治共识,并逐步确立公民政治信仰。

(二)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基本内容。

一般而言,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把人们组织在一起的重要凝聚力量。”[3]从个体层面上讲,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自身对政治体系的认知、归属感以及相应产生的政治信仰。从政治传播角度来看,政治认同是指政治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政治信息的输入、政治决策的输出、政治效能的反馈,对政治体系形成统一认知、情感归属和共同信仰。政治认同是社会主导政治实现其领导权、主导力和控制力的重要基础。实践表明,民众政治认同程度越高,越有助于凝聚民心,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促进政治体系稳定运转,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反之,政治认同程度越低,民众越离心离德,社会利益矛盾尖锐,造成社会政治动荡,政治混乱将成为政治常态。

习近平指出:“要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显而易见,这里的“各族群众”也包括了大学生群体,因而习近平的讲话为我们揭示和指明了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其中,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前提、根本与基础;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核心与关键。这“五个认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体现了思想性和实践性、先进性与阶级性、继承性与创造性的高度统一。

(三)微传播与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辩证统一。

从逻辑关系上看,微传播与大学生政治认同存在辩证统一的关联性。

一方面,微传播的不断发展,带来新的元素和活力,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了新契机和新途径。微传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无疑承载了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功能,成为推进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一种重要力量。它无形中改变着大学生进行传播活动的心态,引致大学生政治认同表达形式和政治认同内容的相应改变。事实上,在当前微媒体和传统政治教育的“争夺”中,随着政治输入的方式、内容、强度的变化,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始终处于螺旋式的运动之中,认同过程中“否定”因素的量的产生与积累,逐步打破原有的价值标准;改变、修正自身的政治认同系统,以适应社会的要求;转而由衷地接受、认可社会主导的政治价值、政治实体、政治工具、政治制度,并使之成为自己学习、工作、生活的内在组成部分和坚定理想信念。

另一方面,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方式及程度,对微传播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和示范引领。“微媒体的价值实现不可能完全独立于现实社会,成为自主自律的力量,人和人类社会依然是微媒体的决定因素。”[4]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使命,其政治认同不仅关系着当前的政治稳定,对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这其中包括对微传播发展的重要影响,能否持续吸引年轻大学生,是微传播下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政治传播需求、使用习惯、行为方式等等,对其他群体具有不可估量的典型示范作用,深刻影响决定

了微传播的发展方向。

二、微传播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引发了信息传播方式的重要变革,使传统的传播模式、传播格局受到强烈的冲击,这在拓阔大学生政治视野、方便信息传递和思想表达的同时,又带来大学生政治认知之惑、情感归宿之忧、政治信仰之危,给大学生政治认同带来了严重挑战。

(一)微传播主体的“草根化”、“去权威化”,导致大学生政治认知困惑。

以往,传统媒体往往身居传播中心位置、依照信息垄断流程形成的金字塔形结构进行传播。在微时代,取而代之的是扁平化的网络结构。每一个移动终端持有者都是一个传播节点,都可能是一个信息集散中心。信息传播活动不再是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单向流动,而是呈网状辐射传播。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发布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这种“主客相容为一”的传播技术给人类政治传播主体带来的最大变化即是,“随着互联网带来的传播技术和传播时空的革命,草根民众‘大众化’地成了政治传播主体。”[5]“广大‘微民’游离于‘自我’与‘他者’之间,在‘创新’与‘除旧’,‘建构’与‘消解’中生存,一个解构权威、去中心化的时代应运而生。”[6]

在以微传播为平台的政治环境中,传播主体的草根化和去权威化,带来的是政治内容的多元化及部分内容的虚假性。在“法不责众”传播心理的驱使下,政治传播出现了非理性化、情绪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各种情绪型信息、偏激型信息、道德缺失型信息被高频率地发布、传播、共享;各种审判型信息、逆反型信息、网络暴力型信息肆虐泛滥,充斥微空间;各种残缺型信息、压缩型信息、不对称信息汇集、渗透;各种PS的虚假图片、虚假信息肆意扩散。这些情形增加了大学生政治信息认知的障碍、接受的困惑和认同的迷茫。与此同时,主流媒体对民众舆论的引控能力降低,权威舆论的主导力大大削弱,凝聚力、向心力大幅下降,从而导致主导政治的社会功能弱化。由此可见,传统权威媒体,对青年大学生而言,仅是诸多信息来源中的普通一“源”,甚至是不太关注、不太可信的一“源”。大学生迷失在“信息丛林”之中,一时失去了方向感,丧失政治判断力,是非难辨,政治认知不断模糊,陷入政治价值选择的困境。由于政治认同程度与政治认知程度存在密切关联,呈正相关性。显然,大学生政治认知发生困惑,必定消解、弱化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二)微传播渠道的“分众化”、“社群化”,导致大学生政治情感冷漠。

与传统媒体面向社会大众不同,微媒体是典型的分众化、社群化传播,传播的受众通常是经过筛选、准确化的“小众”。传播方式的私密化、社群化,造成网民内部分离为大量的熟人圈子、小团体,形成数目众多的“信息茧房”。不言而喻,“信息茧房”效应会造成政治成员之间形成一种强耦合关系,政治成员往往会审视和调整自身的政治心理、政治立场与之所属群体保持一致,对网络政治群体生成强烈的依附感和归属感,产生群体极化的现象。正如美国哈佛大学资深教授凯斯·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中所说:“现在网络上的聊天室和论坛不是把持不同政见的各类民众吸引到网上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政治协商,而是把思想、政见、价值观和爱好基本相同的个人吸引到一块加深他们原有价值观和偏见,而不是挑战和改造原来的价值观和偏见。”[7]

然而,“茧房”内,微民沟通频繁,互动热络;“茧房”外,漠不关心,对政治体系、官方微媒鲜少关注,与政府主体极少沟通甚至不沟通,这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群体利益格局进一步分化,社会心态浮躁,社会矛盾激化,出现群体认同的消极后果。而青年大学生普遍是“低头一族”,90后大学生群体普遍对以自我为中心的朋友圈、同学圈、熟人圈高度关注,对传统以课堂为主的政治认同教育充耳不闻、置之不理,对高校各类党团活动能躲则躲,避之不及。久而久之,他们“思维能力钝化、分析能力浅化、表达能力碎化、沟通能力弱化”,[8]盲从群内意见、“一边倒”或者“沉默的螺旋”将成为对待政治事件的常态。从情感的层面来看,相当数量的大学生政治责任感淡化,嘲弄疏离政治、政府,政治态度消极,政治情感淡漠。若任其发展,部分大学生极有可能成为传播活动中的爆料者、质疑者、批评者,现实政治生活中的发难者、组织者、对抗者。由于政治情感是政治认同生成的柔性力量,大学生疏远政治,政治情感冷漠,对群体认同超越对政府、政党的政治认同,这无疑会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质量与水平。

(三)微传播内容的“个性化”、“多元化”,导致大学生政治信仰松动。

传统媒体展现形式“严肃严谨”,内容“高大上”、彰显主流价值。而微媒体展现形式往往个性十足、标新立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自由,“标题党”、“懒人包”横行,“语不惊人死不休”,极具吸引力和冲击性。内容上更是存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乱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类历史上,任何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成为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的争夺中心,不仅原有的社会强权会插手其间,而且新的社会势力也可能破土而出。”[9]在虚拟庞杂的政治生态中,多方力量博弈,多样文化竞争,多元价值观碰撞。毫无疑问,微平台业已成为国内外各种意识形态、各种社会思潮激烈争夺大学生的重要阵地。以欧美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凭借其先进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技术优势,发起“没有硝烟的战争”,向大学生输入“普世价值观”,传播“西方福音”,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国内一些分裂势力制造舆论危机,对大学生进行政治煽动,阻挠祖国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甚至试图分裂国家;一些邪教组织散布谣言,传播邪教思想,恶意制造混乱;一些网络“意见领袖”无节制发表非理性言论,制造虚假信息,进行情绪宣泄;一些“鸡汤族”假借“心灵鸡汤”之名,传播消极遁世言论,妄图充当大学生的“精神导师”。综而观之,各种社会思潮、价值主张异常活跃,令人耳晕目眩,构成了势均力敌、多足鼎力之势,造就了信仰的多元选择性。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受到严重冲击,被多元价值观所淡化,青年大学生对我国意识形态的认同基础被逐步瓦解分化,政治信仰发生动摇、损毁和丧失。政治信仰是政治认同的核心,是政治认同生成的理性基础。当代大学生信仰选择趋于多元化以及价值判断的混乱,造成政治信仰不同程度地松动、损毁,这必然给政治认同带来潜在的危机。

三、微传播视阈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模式的构建

面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严峻现实,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微媒体的传播规律,要悉心体察大学生的现实需求,以建设“微内容”为根本,以打造“微队伍”为支撑,以建设“微生活”为保障,多方努力,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着力构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互联网+”教育模式。

(一)构筑寓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微内容”。

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认为,民众之所以支持、认同政治系统是因为政治系统的输出满足了其成员的需要。因此,政治认同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体现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通过增强“微内容”吸引力,提升“政治输入”品质等方式,构筑微而深刻、微而系统的新型传播模式,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第一,推动政治传播内容“微课程”化。大学生更青睐短平快“快餐式”的文化消费内容,热衷于简短传播和情感表达,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去从事沉重的、长篇的信息获取。对此,我们要积极吸收微媒体蕴含的新元素、新活力,利用微媒体技术改造政治传播方式,精心设计开发慕课、反慕课、私博课、微视频等各类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热点、难点和焦点,对现有实践的成果要进行较高层次的理论概括和逻辑整合,逐步构建短小高质、随时联通的“微课程”体系,为青年大学生创造随时随地学习的环境与机会,提高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第二,推动政治传播内容人文化。政治认同往往受到文化认同的影响和形塑。传统文化精华对大学生具有“化人于无形”的积极作用,要深入挖掘同宗同源、血脉相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认同;要联系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奋斗史,90多年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唤醒大学生的政治使命,坚决防止敌对势力“欲灭其国,先亡其史”的企图。要注重以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武装青年大学生,以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感染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大学生。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人文素质,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自觉、政治自信、政治自强,进而提高“五个认同”。

第三,推动政治传播内容生活化。“生活即教育”,政治传播内容生活化,是未来政治传播发展的基本趋势。要与大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问题密切结合,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脉搏,澄清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认知的误区与盲区,及时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困惑进行引导与解决。要与我国现实国情和改革开放建设成就教育密切结合,进行隐形传播,让政治理论在现实回应中迸发活力,增强政治认同

教育的感染力与信服力。要与党课教育、心理咨询、在线答疑等“微服务”便利举措密切结合,实现传播内容向生活化转变,从而凝聚人心、激发热情、提振归属感。

第四,推动政治传播内容国际化。互联网作为“全球公域”,信息和舆论传播早已没有疆界,西方发起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躲避不了,必须敢于亮剑,讲好中国故事,争取国际传播话语权,将中国特色的政治内容国际化。要有全球视野,关注国际新情况、新事物,对国际重大事件及时发声。要鼓励中央、地方媒体走出去,打造1—2家国际权威媒体。要善用民间力量发声,打造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智库。要主动设置议题,对动态演化中的社会现实中的中西价值的正反因素进行辨析、权衡和整合,敢于对西方政治制度、政治行为进行本质揭示。通过中西方政治文明的碰撞与交流,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自信,使大学生形成清晰的政治认知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二)打造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于一体的“微队伍”。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整合各种资源,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微队伍,实现优势互补,通力合作,齐抓共管。

第一,发挥新媒体代表人士的“宣传员”作用。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仅提供了海量信息,更增生出许多的“意见领袖”、网络大V、草根明星,他们在微信、博客和网络论坛上发表的各种文章、言论,极大地影响着各类人群。因而,要关注和正确引导新媒体中的代表人士,充分发挥他们对主流政治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展现正能量。”[10]总之,要积极吸纳“意见领袖”、网络大V、草根明星为我所用,让新媒体中的代表人士成为政治认同的生动代言人,借助新媒体中代表人士的强大号召力和影响力,遏制腐朽落后的政治思想文化传播,营造政治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

第二,发挥高校队伍的“主力军”作用。高校既是知识和创新的聚集地,也是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重要基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学生干部要提升媒体素养,提高微技能,熟练使用微语言,组建微媒体“主力军”。要主动进入大学生微信圈、微博群、QQ群,跟帖、灌水、顶精、删帖,引导大学生由情绪化批评转向理性思考,正确表达个人的政治意愿;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法制、网络伦理和道德自律教育,明确法律、道德底线,抑制大学生不理智政治行为的发生;要革故鼎新,激浊扬清,消除西方价值观和错误思潮的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取向,达到对现存政治制度、政治实体、政治价值观的认同。

第三,发挥家庭的“亲友团”作用。政治认同离不开家庭教育的熏陶影响,父母的言传身教、行为道德对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要积极吸收大学生的父母、亲属加入微媒体,组建微媒体“亲友团”,加强家庭的精神关怀,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辨别力。

第四,发挥政府的“管理员”作用。从优化源头治理的思想出发,加强对微传播的立法和执法,治理网络环境,对微媒体信息进行严格筛选和过滤,杜绝散布危害政治系统安全的信息,不让网络空间成为法外之地。积极借鉴国外监管有益模式,从微媒体的新特点出发,建立适合我国微媒体发展的监管模式,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对舆论的导向进行主导和监控,让大学生“沉默的声音”重新回到阳光下,将民主、法治、责任、义务等内容整合于微媒体传播之中。

(三)建设融时代特色、情境体验与人文关怀为一体的“微生活”。

一般认为,大学生更注重对于政治现实主观地、感性地体验,因此,要改变过去注重道德教化和简单灌输的、轻政治参与能力培养的方式。美国学者安德森曾指出,认同可以多种共存,政治认同是在行动者之间互动的过程中、在情境中建构的。因此,要优化微生活,把大学生从“线上”引入“线下”,寓教于境,使大学生在实践锻炼和现实体验中,将政治认同由内在情感升华为理性自觉。

第一,组织安排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担当。众所周知,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一种不断被改造的过程,也是不断从思想观点和行为上靠拢和模仿符合周边要求的他人的过程。要定期组织大学生外出社会实践,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常态化、机制化。例如,勤工俭学、假期实践、志愿者服务、走访企业、参与社会调查和实习考察等。通过

社会实践环节,感受现实世界,不断消除自我与世界的隔阂,与社会融为一体,增加大学生的社会经验,锻炼毅力,培养品格,提升政治责任担当。

第二,组织引导政治实践参与,提升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政治认同本身蕴含和寄托着人的心理活动与情感诉求,也反映了人们的利益实现方式,它应当以一种自觉自愿的形式表达出来。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大学生的政治诉求不能得到合理的处理和回应,政治效能感差,政治认同必然无法实现。因此,要通过政治实践的参与、周边社会文化环境的无形影响,加强大学生对现存主导政治的认同,进而加强对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政党的认同。要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拓宽政治参与渠道,选配大学生参与校园政治、社区管理、城市建设等,鼓励大学生为学校发展、地方经济发展、创新社会治理建言献策,提供智囊。总之,通过政治实践参与,获取政治知识,磨炼政治技能,提高政治能力,进而提升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

第三,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大学生的政治情感。政治认同彰显了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情感皈依。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文化是认同的精神通道,要融政治认同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政治认同不能仅停留于书本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举办时事辩论会,时局分析赛,政治决策“我做主”;举办书法赛、歌咏大赛、诗词创作大赛,展现才艺,提高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在文娱体育活动中激发信任感和合作意识,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最终激发、升华大学生的政治情感。

综上所述,微媒体时代创新了传播的内涵,重构了传播模式、传播格局,也客观上加剧了风险积蓄,带来了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给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构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实现,固然需要社会主导政治的有效传播,但更需要大学生的自觉认知、实践参与,以及多方的共同努力,通过卓有成效地构建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微”教育模式,提高大学生的“五个认同”。

[1]唐绪军.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5(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杨威.“微时代”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突破[J].新闻战线,2010,(4).

[3]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4]李炎芳,郭明飞,等.微时代的意识形态认同危机及其治理[J].江西社会科学,2014,(6).

[5]荆学民.政治传播活动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6]任福兵.微时代中国文化传承问题及微博之价值[J].求实,2013,(7).

[7][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任福兵.微时代浅阅读对网络信息危机生成的影响机制[J].理论与探索,2013,(4).

[9]赵莉.中国网络社群政治参与[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

[10]习近平.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20/c_1115351239.htm.新华网,2015-05-20.

责任编辑 张豫

G410

A

1003-8477(2016)01-0182-06

徐霞(1979—),女,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传播学院博士后,湖北警官学院副教授。平凡(1982—),女,理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传播学院讲师。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M582249)。

猜你喜欢
政治大学生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