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6-03-15 07:27陆仁炎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思想

陆仁炎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1483)

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陆仁炎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1483)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在多元化文化的影响下,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如何使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对引导大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探讨。

大学生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对大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进行培养主要是为了让大学生通过自我体验和自我认识提升道德认知的能力,具有道德的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所以,在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时,需要以大学生为主体,根据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和思想情况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核心价值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困难

大学生教育是一种感性的社会活。本质上来说大学教育是一种对人的身心发展进行影响的活动。其中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属于实践性的教育活动,是一种对核心价值理念进行外化的价值活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人将大学生社会化主义核心教育作为普通的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出现了严重的脱节。对认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性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表面上来看,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教育成绩,实际上并没有达到教学效果。一些学校由于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使用理论教学进行取代。一些老师觉得没有必要进行实践,只是满足课堂上的传授,没有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和指导。只是根据考试成绩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缺乏制度性的保障和约束,各个教学环节之间联系不够紧密,缺乏针对性。这些因素都抑制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

(二)师资力量质量不高

目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主要有思想政治辅导老师和理论教师两个群体,而且这两个群体在质量和数量上都不高,导致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无法达到要求。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的老师人数较少,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进行研究。一些教师缺乏课堂组织能力、敬业能力,自身信仰不坚定,没有发挥模范作用。还有一些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度不够,不重视思想政治教师的培养、选拔。一些辅导员虽然有高学历,但是能力和素质并不是很高,由于忙于事务性的工作,对自身的理论要求不高,对思想政治课程的管理学、心理学等理论的学习不够,遇得到实际问题时,不能很好的利用所学理论进行解决。类似这种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屡见不鲜,制约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创新和推进。

(三)大学生价值观的主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

大学生作为价值观教育的主体,教育效果主要是根据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进行评价的,所以,大学生的主体素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情况,在各种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如果不提高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就无法进行准确的价值抉择和判断。大学生主体素质主要从思想品质、思想信念、公德诚信等形式体现出来。大学生出现了信仰、信念缺失、功利思想严重、诚信意识和道德素质降低的问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原因

在高校教育中,由于很多教师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教育理念不够了解,只是简单的认为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不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只是一味的向学生讲授知识,没有重视学生的自身价值。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影响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和政治意识。再加上很多学校在进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时,仍然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很多教师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辅导员和思想李政宰老师的工作,和自己的学科没有关系,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进行专业知识教育,对学生的兴趣点和实际需要不够重视,忽略了大学生在自我发展过程中所占的主体地位,很少关心学生的人格发展和生命体验,而且,教师对教学内容拥有绝对的选择权,选择的授课内容有时就会脱离实际情况,不够关注现实社会,导致学生不加思考就盲目接受,影响了全面教育的发展目标。

三、引导大学生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

(一)在学习过程中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大学生想要有一个好的未来,道德素质是基础,只有认真的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行学习,接受并认可党的创新理论,才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首先要对中央文件精神做到心神领会,去思考领悟一些代表性作家的思想,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的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完全认同这种价值观念,并进行认真的践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和精神导向。想要在学习过程中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养和践行,要让大学生做到不浮躁、不自满、不粗心、不着急、不懒惰、不贪图名利,对不好的学习风气及时进行制止,将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应用学到的知识,只有务实、尙真才可以培养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二)利用手机、网络等媒体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引导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手机为载体的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精神思想影响越来越严重。微博、音乐网站、视频网站、短信、QQ聊天成为了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大学生很大一部分信息的均来自于互联网,这就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了新的平台和空间。在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进行培养时,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工具的交流功能和情感功能,充分了解各种新媒体的作用和功能,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的一些良好道德表现进行展示盒宣传。此外,老师还要积极使用新媒体工具和大学进行交流沟通,帮助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矛盾。

(三)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引导

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是建设大学生文化的主要载体,通过开展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有效反映出一些层次比较高的文化生活,有比较高的科学性、人文性、学术性和哲理性。丰富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指的是各种名师讲座、社团活动、图书馆、博物馆等所表达的文化气息,在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层次,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来说,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建设,除了要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研究以外,还要进一步关注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思想意识造成的影响。在大众文化的日益普及和流行的情况下,教育人员不得不重新布置一些价值观的教育,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社会化的基本目标。由于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情操都有比较大的影响,通过使用一些比较优秀的文化作品可以有效的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养。所以,在进行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要多使用一些可以使大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发和感召的影视作品和音乐作品,让大学生可以得到感情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四)大学生择业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引导

一直以来,大学生择业都是人生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在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养时,要让大学生提高对职业规划的重视度,将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大学生选择的职业符合国家法发展需求,才可以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大学生在规划职业发展时,要全面了解国家的政策,将国家的发展和自己的职业前途紧密联系起来,使自己的职业规划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

很多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后,经常会遇自己的工作和所学专业不符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学生的职业愿景和学习的专业存在一个矛盾。大学生教育除了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以外,还要对大学生思维能力进行锻炼,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大学生的知识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因此,大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点进行培养。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虽然选的职业可能和自己的职业不同,但是不管是什么职业,都要着相同的职业精神,都要求大学生具有诚信、敬业、守法的道德素质,所以,在规划大学生的职业时,要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对大学生的职业精神进行塑造,同时这也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有效措施。

(五)在塑造大学生良好心态的过程中进行践行和培养

一个人只有具有较高的价值自觉和思想认识,才可以充分发挥价值观的作用。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心态,才可以更好的接受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可以将精神因素转变成改造世界的力量。对于大学生来说,想要塑造一个良好的心态,就需要对其人格进行积极培养,要求大学生可以直面挫折,对机遇进行把握,有一个更好的人生态度和社会心态。虽然,困难可以阻碍人的发展,但是在逆境中经常会有转机,走过逆境,便会走向成功。对于困难和措施,大学生要敢于面对它,不将其归于命运、怨天有人,放弃自己努力的机会,遇到困难时,不要选择逃避,要冷静分析造成困难出现的主要原因,寻找合理的方法和方式使自己走出失败的阴影。要热爱生活,不断的对自己的意志力进行锻炼。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只有具有敏锐的判断能力才可以把握好机遇,要在心中树立一个梦想,并利用梦想的力量对自己进行鼓励,让自己有一种强大的思想动力。

(六)在不断提高人生境界和综合素质中进行培养和践行

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使命,自身的文化素质水平、思想道德水平、身心健康情况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建设都有比较大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对道德、理想变得淡漠,功利心和实惠心增强,人文道德素质降低,精神出现匮乏,这不利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在时代的要求下,要求大学生除了要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外,还要具有良好的精神素质。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身体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很多大学生长时间不间断上网,影响了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所以,引导大学生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与一些体育锻炼来对自己的身体素质进行提升是很有必要的。心理素质代表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更好的把握机遇。虽然机遇是需要寻找和等待的,但是机遇的发现和把握是遇到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把握机遇。因此。大学生要不断对自己的人生境界和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和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一个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在内的移垦学科,在教育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的实践,老师采取合理的引导模式,帮助大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注:本文系广东省2015年度省级学校德育创新项目(2015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路径”,项目编号:2015DYYB076)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郭宝铭,叶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把握好三个关系[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1).

[3]本书编写组.与当代大学生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4]章剑锋.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思政教育与公民意识的塑造[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1).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思想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我的价值观
思想与“剑”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