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2016-03-15 10:18迟佳鸣李庆云
黑龙江科学 2016年24期
关键词:幼小幼儿园幼儿

迟佳鸣,李庆云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 150001)

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迟佳鸣,李庆云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 150001)

我国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各个阶段的教育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在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过程中,知识体系的建立和知识结构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初级阶段的幼小衔接,也必然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但从数据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幼小教学在教育衔接工作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须解决。

幼儿园;小学教学;衔接工作

近些年来,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日益明显,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教育人士的广泛重视。在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衔接的问题上是最基础的初级阶段,小学生在身心发展等各个方面都处于萌芽阶段,对其身心发展健康也起着影响的作用。目前,我国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工作在衔接上虽然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有力的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但是,我国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衔接工作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须解决。

1 我国幼小衔接工作发展现状

衔接即指两个临近教育阶段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的相互衔接,包含目的、任务、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方面的相互衔接。幼儿园与小学教学衔接指的是幼小衔接,即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相互连接。幼小衔接的过程恰恰是幼儿园结束、正规教学生活开始的阶段,因此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教育界为了更好地实现幼儿从幼儿园向小学正规教学的完美转型,对幼小衔接教学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进一步完善了幼儿园与小学教学的衔接工作。但是客观来讲,我国幼儿园与小学教学衔接工作方面依然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学习环境脱轨、行为规范不协调、关系人的断层、学习方式的转变、社会结构的变更、期望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都严重的影响了幼儿从幼儿园向小学正规教学的顺利转型,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也不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此我国在幼儿园与小学教学衔接工作道路中还应该坚持不懈的探索。

2 我国幼儿园与小学教学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在幼小衔接问题中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有力的促进了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但我国在幼儿园与小学教学衔接工作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以下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2.1 幼儿转型阶段现状复杂

我国幼小衔接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幼儿转型阶段现状的复杂多变。幼小衔接阶段就是帮助幼儿完成从幼儿园向小学正规教学的转型过程。但是我们发现由于年龄问题,幼儿心理还不够成熟,并且也没有接受过专门课堂培训,因此他们缺乏严重的课堂规则意识。由于年龄较小,幼儿的自制力也比较差,注意力不够集中。同时由于幼儿此时没有完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于世界还处于懵懂的状态,因此学习兴趣不浓厚,这都严重的影响了他们转向正规学习的进程,不利于幼儿园与小学教学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教师的综合素质比较低

教师在有效衔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所谓的启蒙老师无异。但是我国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到位,没有意识到幼小衔接教师的重要性。我国很多学校一年级的教师由于没有真正的接触过幼儿园的教学,或者没有接受正规的培训,面对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直接使用正规的教学方式。这种没有给学生过渡时间的教学模式显然使学生陷入了知识断层、人际断层、行为断层、学习方式断层、社会结构断层的迷茫阶段,严重的影响了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有效衔接过程进展的顺利与否。

2.3 教学管理衔接过程不当

总地来讲,我国幼小衔接教学管理过程不当,这与我国传统落后的教学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要知道,幼小衔接过程不仅要考虑到教学进度的问题,更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而我国在教材编订过程中没有顾忌学生过渡阶段的心理变化,知识难度整体偏大,严重的打击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学管理没有考虑到幼儿园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直接进行正规化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 完善我国幼儿园与小学教学衔接工作的解决对策

3.1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搭建小幼教研活动平台

我国应该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体系,通过对教师进行定期的教学培训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尤其是要进一步提高幼小衔接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小学、幼儿园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教育机构,工作中极少往来,教师间的教学缺乏最基本的沟通、了解。幼儿入学前的教育,大班教师只能在表面形式上做些更改,如延长上课时间、小学化摆放课桌椅等,而无法从实质上加深幼儿对小学的认识。因此,小幼双方可共同搭建教研平台。其一,互相学习。老师都在学习、培训《纲要》及新课标,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教师可借此机会共同学习,互相探讨、交流对新课程观的看法、问题。其二,课堂教学互听互评。从教学实践层面深入了解小学或幼儿园的教育方法,以便双方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能采取更为有效的教育措施。

3.2 制定科学合理的衔接管理体系,积极改进教育方式方法

我国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衔接管理体系,准确的把握幼儿的接受能力,通过合理编订教材来引导幼儿进入正规的学习阶段。同时在学校规则中采用循序渐进的引导教学模式,逐步引导学生步入正轨,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幼小衔接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上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首先,应对学生刚入学时人际交际能力进行塑造和培养。学生在刚刚进入小学学习阶段,对于学习环境和身边的人都会有一些陌生,产生诸多的不适应。教师应主动建立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多参加课外参与的活动,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尽量帮助他们建立起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信任关系,营造良好的氛围,增强学生情感。其次,应通过评价方式对学生个体进行调整,对学生采取考评的方式,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对于刚刚入小学的学生来说,应建立一个学生档案系统,将学生的进步、表扬、错误都形成一个评价方式,有助于他们的基础成长和在原学习水平上的持续发展。最后,可以采取多种学习培养方式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的采取多种学习方式来进行课堂上的模仿,同时还可以延续在幼儿园时期的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活动、游戏活动的方式来开展班集体活动,为学生多提供交流合作的机会,提高学习自主性。

3.3 与家长和教师保持紧密联系,积极开展教育合作

作为幼小衔接的教师,应多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双方都多了解学习和生活时的习惯,多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只有保持经常沟通,才能有侧重的去发现学生的优点,通过各种鼓励学习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素质,纠正不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习惯。教师可以通过个别约谈、组织活动等方式来进行了解,同时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便全面系统的了解幼小衔接过渡阶段的学生。同时,我国应该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通过学习其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不断地发展创新,完善我国的教学体系。比如我国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幼小衔接教学方面的教学成果,丰富我国的教学方式。

4 结语

我国幼小衔接在很多工作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很大程度上都不能解决很多基础性的协调问题。因此,我国应逐渐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教学理念,并不断结合我国具有特点的教学环境和发展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1] 孙丽娜.浅谈提高幼小衔接工作成效的对策[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6):190-191.

[2] 孟繁慧,张代玲.国内幼小衔接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7):163-164.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current convergence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CHI Jia-ming, LI Qing-yun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Harbin 150001, China)

In the tide of the reform of quality education, the educational level of each stage has been obviously improved. In the connection process of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the establishment of knowledge system and knowledge struct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which will inevitably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future learning of students. However, it can be seen from the data survey and analysis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 convergence work which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Kindergarten;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Convergence work

2016-09-23

迟佳鸣(1982-),女,学士,教研员,学前教育专业。

G612

B

1674-8646(2016)24-0140-02

猜你喜欢
幼小幼儿园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提高幼小衔接工作成效的对策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