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河速成法政学堂创建日期考

2016-03-15 10:40刘文波张文秀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刘文波 张文秀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热河速成法政学堂创建日期考

刘文波张文秀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摘要:关于热河速成法政学堂创建时间,主要有1907、1908、1909三类不同观点,依据历史资料考证,以1907年一类观点正确,但就具体的创建日期而言,1907年12月和光绪三十三年十月丁卯(1907年11月14日)的说法均不够确切,校庆日定于10月8日也显得证据不足。该学堂首次开学时间是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初一日,即1907年11月6日,可作为该学堂的创建日期,亦可定为校庆日。

关键词:热河速成法政学堂;创建日期;开学时间;校庆日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是一所拥有百余年办学历史的高等学府,其前身为清末创建的热河速成法政学堂。目前,对于该学堂创建初期的历史,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热河速成法政学堂创建日期是关键问题之一,学界对此有不同说法,尚无定论。本文就该学堂创建时间问题进行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众说纷纭

关于热河速成法政学堂的创建日期,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相互差异很大,经归类整理,主要有以下诸说:

(一)1907年创建说

刘明显、钱树信等编辑的《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志1907-1992》中认为,热河速成法政学堂是“经皇帝朱批后于光绪三十三年十月丁卯(1907年11月14日)创立的”[1]3。其根据是“光绪帝允准热河都统廷杰于热河设立速成法政学堂兼拟定章程”的日期。[1]15王建主编的《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志1907-2007》在关于学校创建史事方面,一仍前说,并无新史料与内容的增加。[2]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热河速成法政学堂发展演变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所经历的一个阶段,该校编辑出版校志所持观点,可视为官方说法。此后,中国高等学校大全编委会编的《中国高等学校大全》[3]上卷149以及黄启后主编的《中国民族师范高等教育》[4]148也都沿袭了该学堂始建于1907年的说法。胡汝波、赵艳玲在《承德历史与旅游》一书中,赞同1907年即光绪三十三年建校说,但并未探讨具体日期。[5]166

然而,同持1907年建校说的《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组织史资料1987.11~1995.10》,却认为该学堂“创建于1907年12月”[6]。惜未给出史料依据。

(二)1908年创建说

此说影响最大。汤能松、张蕴华的《探索的轨迹——中国法学教育发展史略》[7]156、王健的《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8]211-216、夏邦的《黄旗下的悲歌:晚清法制变革的历史考察》[9]116均持此说。其主要史料依据是《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所载之清末各省法政学堂一览表[10]下册499-502。直至2013年,仍有学者在探讨相关问题时,将热河速成法政学堂的设立年份定为1908年[11]264,可见此说影响之广泛且久远。

虽同持1908年创建说,但在具体创建日期上,汤能松、张蕴华的《探索的轨迹——中国法学教育发展史略 》认为热河速成法政学堂“奏办开办年月:1908、10、1”[7]156,与《中国近代学制史料》记载的“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初一日开学”[10]502有所不同,这一分歧,应是前者虽将年号纪年换算为公元纪年,却误将阴历月日直接等同于阳历月日所造成的。

(三)1909年创建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中国高等学校大全2012年版》中,明确记载:“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前身是建于1909年的热河速成法政学堂”[12]126。这一说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二、考辨真伪

徐保安首先对《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所载一览表的准确性产生怀疑,并进行考订,在其《清末地方官员学堂教育述论——以课吏馆和法政学堂为中心》一文中,作者增补了江苏、福建、云南、黑龙江4省,“对表中的明显失误做了修改”[13]96-97,但对于热河速成法政学堂创办时间则仍依其旧,未能予以修正。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记载热河速成法政学堂奏办及开办时间:“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初一日开学”,并注明资料来源是“《学部官报》第四十三期”。[10]502但翻检该期《学部官报》,只在廷杰奏折中记载该学堂“定于十月初一日开学”[14]第二册211,文内并未明确记载具折时间,该期《学部官报》出版于1907年12 月25日(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说明具折时间是在1907年,《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作者误以为十月初一日是拟定的明年开学时间,因而认为正式的开学时间是在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亦未可知。光绪三十四年三月(1908年4月)宪政编查馆曾“咨各督抚、热河都统、暨学部查照改定法政学堂章程办理文”[15]151,说明在1908年4月以前,热河速成法政学堂已经建立。此见影响最大的1908年创建说为误。

《学部官报》第四十三期出版于1907年12月25日(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刊载了“热河都统奏设速成法政学堂折”[14]211,因该官报从第三期开始以旬刊形式出版,所以本期所收奏折容易被想当然地认为是产生于出版前的较近时间里。这或许是前述1907年12月创建说的史料根据。然而,据《光绪朝朱批奏折》事实是热河都统廷杰的奏折上于“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初三日”[16]838,并于当月得到“朱批”。此见1907年12月创建说亦误。

《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志》为其“光绪三十三年十月丁卯(1907年11月14日)”建校的官方说法提供了史料依据:“军机处《随手档》:批廷杰折: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初九日(1907年11月14日)。设立速成法政学堂兼拟定章程由。章程。览。”[1]263然而,该校志在列出上引“军机处《随手档》”后,继而明载“廷杰奏于热河设立速成法政学堂折(缺)。热河速成法政学堂章程(缺)。”[1]263显然,于建校日期极为关键的两种史料,该校志作者并未得见和利用。这是造成1907年11月14日建校说不确切的直接原因,详后。

而1909年创建说法最不可靠,上引诸多史料均可证明此说为误,不赘述。

三、还原历史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的《光绪朝朱批奏折》收录了热河都统廷杰“为热河设立速成法政学堂并拟定章程”而上的奏折,内容如下:

“奴才廷杰跪奏为热河设立速成法政学堂并拟定章程缮单恭折仰祈圣鉴事:窃前准政务处咨开、准学务处咨奏覆专设法律学堂暨添设仕学速成科一折,奏咨行到热。又准学部咨御史乔树枬奏请各省添设法政学堂奉旨学部知道,钦此。奴才窃维行政首重得人,储才必先设学,东西洋预备立宪无不以组织法政造就国民为首务。诚以官吏非研究法政不足膺司法行政之任,绅民非肄习法政无以造自治咨议之才。热河地居边塞,风气之开通较晚,国民之程度尚低。若遽设地方自治咨议等局,非惟成效难睹,且恐流弊易滋。兹拟先行设立速成法政学堂,妥订章程,遴派热河道谢希铨为总办,督同监督教员等认真经理,招集满汉官绅一百员名,官班由热河候补投正佐各班及园庭驻防各员内考取,绅班饬各府州县及各衙门送,定于十月初一日开学。奴才亲临点验,谆谆告诫,宣布朝廷预备立宪、变法图强之德意,务令争自濯磨,力求治理,用备议员议绅之选,庶收群策群力之功。开办经费及常年用款均由求治局拨发。所有热河设立速成法政学堂并拟章程十六条缮呈御览缘由,除咨宪政编查馆暨学部查照外,理合恭折具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谨奏。”[16]837-838

具折时间: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初三日,批:“该衙门知道,单并发。”[16]838枬批时间是同年十月丁卯(1907年11月14日,初九),前引“校志”所录军机处《随手档》已载,惜内容过简。《清德宗实录》于光绪三十三年十月载:“丁卯:热河都统廷杰奏设立速成法政学堂、招集官绅、定期开学,下所司知之。”[17]卷581除进一步印证批日期外,实录还提供了重要信息。结合廷杰奏折内容与实录记载,可以认为在廷杰上奏之前,热河速成法政学堂已经于“十月初一日”“定期开学”,且相关情况也已经在宪政编查馆与学部备案。

另据《政治官报》所载“学部会奏议覆热河速成法政学堂毕业请奖折”:

“……前由内阁钞出,热河都统廷杰具奏:热河速成法政学堂毕业照章请奖一折,奉枬批该部议奏。钦此。原奏内称:热河地方前经筹设速成法政学堂,招集满汉官绅两班入堂肄习,当将拟定章程暨开学日期专折奏明。嗣因考试分数与定章不符,遵章更正,并复咨部在案。该堂自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初一日开学,至宣统元年二月底止,三学期期满,于三月内举行毕业考试,官班考列优等三员……(笔者注:此处详列毕业生名单、原职、奖赏新职衔等)……宣统元年十二月初十日奉旨依议。钦此。”[18]417

这种直陈式的文字表述,为确定该学堂的开学日期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证据。从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初一日开学,至宣统元年三月毕业考试,学习年限也符合该学堂章程中“先办速成科,半年为一学期,定一年半为毕业期”[14]第二册200的规定。热河速成法政学堂于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初一日开学确定无疑。《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志 1907-1992》认为“光绪三十三年十月丁卯(初九,1907年11月14日)创立”的观点,与史实不符。

令人疑惑之处在于,为何该学堂尚未经清廷允准却已经建校并开学?这需从清末各省设立速成法政学堂的整体情况加以认识。

伴随清政府被迫与各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外国各种势力不断侵入我国,“外人足迹,遍于行省”,由于地方官“不谙外国法律”,在办理涉外案件时,往往“办理失宜,酿成要案”[10]469,因此,外务部右侍郎伍廷芳、刑部左侍郎沈家本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奏请在京师设立法律学堂,考取各部属员,拟于“毕业后派往各省,为佐理新政、分治地方之用”。[10]470又考虑到各省“冗员繁多,而办理交涉事宜及举行各种新政,时有乏才之患”[10]474,请在各省课吏馆内增设仕学速成科,讲习法律,以培养专门人才。又经孙家鼐等议奏,清廷批准各省设立法政学堂,“政务处通行各省,并查取直隶法政学堂章程参酌地方情形认真办理,随时咨报政务处、学务大臣、吏部、刑部存案备核”[10]475。光绪三十二年(1906)御史乔树奏请“饬下各省督抚,一律添设法政学堂”,得到清廷认可,于是学部通行各省:“凡未经设立此项学堂之省分,应即一体设立,其业经设立者,亦应酌量扩充,一俟筹定办法,即行声复到部备核,除分咨外,相应抄录原奏,咨行查照办理可也”[10]476。至此,各省设立法政学堂成为必须之举措。

在此背景下,再来分析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初三日热河都统廷杰奏设速成法政学堂折,不难看出该折之重点并不是申请批准创建学堂,而是向中央各衙门上报创办情况及所拟之学堂章程,从而“存案备核”。朱批“该衙门知道,单并发”,也即此意。不同于人们普通观念认为的学堂应先批准后建立的情形,热河速成法政学堂是先创建开学后经清廷备案,当然,前提条件是国家政策已经制订。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六月,“他省所设法政学堂,真详细章程未经咨报者尚多”[10]486,说明热河速成法政学堂创办情形在当时并非个案。

另外,民国时刘锦藻所编《皇朝续文献通考》将廷杰奏请设立热河速成法政学堂之事置于光绪三十二年,[19]卷108而从前引《光绪朝朱批奏折》收录廷杰光绪三十三年折的内容看,此次上奏是在政务处、学务处对添设仕学速成科有明确要求和学部通行各省添设法政学堂之后,廷杰首次就法政学堂事具折,若是此前有所陈奏,应在此次行文中有所体现。据此可判断《皇朝续文献通考》所载有误。

四、校庆日期

“一般学校的校庆日,都来自于该校成立之时的首次开学日。”[20]但是,受到某些日期无法考证确定、政治意义、惯例等诸多因素影响,各高校实际校庆日的情况要复杂得多,由此也造成一些社会争议。如浙江大学因校庆日在暑假不便庆祝而改,校友们建议学校以史实为据重新认证校庆日;北京大学校庆日与实际建校日不符,也曾引发激烈争论。

据《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志1907-2007》记载“2007年10月8日,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将迎来百年华诞”[2]600,《承德日报》新闻报道2007年“10月8日”该校“百年华诞庆典大会隆重召开”[21],说明该校官方将校庆日期定在10月8日。其确定原则尚不清楚。然而,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应以该校前身热河速成法政学堂的实际首次开学日期为校庆日,即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初一日(已未),阳历是1907年11月6日,星期三,距立冬节气尚有两日,[22]784其时仍是深秋时节、秋冬交替之际。从学校教学等各项工作安排看,此季节也非事务繁忙之时,学生在校便于庆祝,正是大好校庆日。

参考文献:

[1]刘明显.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志(1907-199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2]王建.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志(1907-2007)[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

[3]中国高等学校大全编委会编.中国高等学校大全(最新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4]黄启后主编,全国高等师范专科教育研究会编.中国民族师范高等教育[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6.

[5]胡汝波,赵艳玲.承德历史与旅游[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

[6]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编.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组织史资料(第2卷1987.11-1995.10)[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7]汤能松等编著.探索的轨迹——中国法学教育发展史略[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

[8]王健著.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9]夏邦著.黄旗下的悲歌:晚清法制变革的历史考察[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10]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下册)[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1]王晓秋.辛亥革命与世界:北京大学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中国高等学校大全[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3]徐保安.清末地方官员学堂教育述论——以课吏馆和法政学堂为中心[J].近代史研究, 2008,(1):84-103.

[14]故宫博物院.学部官报[Z].台北:故宫博物院,1980.

[15]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Z].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1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05辑)[Z].北京:中华书局,1996.

[17]清德宗实录(八)[Z].北京:中华书局,1987.

[18]奏设政治官报(28)[Z].台北:文海出版社,1965.

[19]王云五等编.清朝续文献通考[Z].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20]钱耕森.解开北大校庆日的百年之谜[N].中华读书报,1998-08-05.

[21]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校100周年庆典大会隆重召开[N].承德日报,2007-10-9(001).

[22]郑鹤声编.近世中西史日对照表[M],中华书局,1981.

A Research on the Founding Date of Rehe Sucheng Fazheng School

LIU Wen-bo, ZHANG Wen-xiu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engde, Hebei 067000,China)

Abstract:About the founding year of the Rehe Sucheng Fazheng School, there are three debating opinions: 1907, 1908 and 1909. Research based on historical data proved that the year of 1907 is correct. And there are some wrong views about the concrete founding month and date like December and November 14, 1907. In fact, the first opening day of the School is November 6, 1907. Accordingly, November 6 should be set as the School Day instead of October 8.

Key words:Rehe Sucheng Fazheng School; founding date; opening day; School Day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社科研究2014年度基金项目(SQ147033),承德市财政局2013年度项目“热河历史文化中的街区开发研究”(CZ2013013)。

作者简介:刘文波(1981-),男,内蒙古赤峰市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法政系讲师、博士,主研清史;张文秀(1980-),女,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法政系教师,在读硕士,主研民族史。

收稿日期:2015-07-09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63(2016)01-0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