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一样的课堂体会别样的风采

2016-03-15 13:41省农垦总局建三江管理局局直子弟学校刘淑华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建三江第三人称王老师

♡省农垦总局建三江管理局局直子弟学校 刘淑华

走进不一样的课堂体会别样的风采

♡省农垦总局建三江管理局局直子弟学校 刘淑华

建三江管理局局直子弟学校英语组的同课异构活动每年都会扎实开展,在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中,周老师和王老师所教授的都是七年级下册Unit3How doyougettoschool?(1a-1c)的内容。本课知识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学习目标是要学会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表达方式,能够灵活变换介词短语和动词短语,主要操练句型How doyougo toschool?Itakeabus/rideabike...以及相应的第三人称单数句型。两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学生的实践、参与及合作能力。但两位教师的教法区别在于:周老师侧重师生、生生及学生的小组活动,侧重学生的体验。而王老师则更多倾向于以游戏为主的寓教于乐式的教学。两种方法都做到了将课本知识融入生活实际,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纵观两节课有如下特点:

1.不同的导入方式,同样的激趣效果

周老师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人在囧途》中男主人公乘坐的交通工具引出本课的词汇和话题,既唤起学生注意力,又提升学生兴趣,同时也明确任务:视频中有哪些交通方式,通过问答展示出来。王老师通过Guessing Game游戏营造氛围引入新课,即教师描述一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学生来猜是什么。从而激发参与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两位教师的导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出发,都起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作用。

2.不同的拓展方式,相同的训练结果

在练习新句型时,两位教师都进行了知识的拓展,实现人称的转变。周老师采用传统的四人小组对话,一组对话为A:How do you get to school?B:Itakea bus/ride a bike/walk.而另外一组针对第一组的对话,转变为第三人称进行训练A:How doeshe/she go to school?B:He/She takesa bus/ridesa bike...由普遍对话到特殊句型的训练,加深练习的深度与广度,熟练掌握目标语言。同时通过对话演练也加强了组内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在处理这一环节时,王老师采用的是句子滚雪球的方式,激发更多学生的参与热情,符合学生不服输、敢于挑战的心理。方法如下:

S1:Iwalk toschool.S2:He/Shewalks toschool. I ride a bike to school.S3:He/She rides a bike to school.Itakeabus toschool...这种方式,让学生在练习第一人称的同时,还要注意倾听别人的上学方式,同时还要记住越来越多的句子,同时说出几个第三人称的句子和一个第一人称的句子,强化学生的瞬间记忆力,通过说出不同的上学方式达到目标语言的有效输出。两位教师的方法在训练结果上,有异曲同工之效。

3.不同的教学风格,相似的教育智慧

周老师作为骨干教师,她的教学风格大气而厚重,精简而扎实,感染力极强的语言指令简短,示范清晰、准确。尤其小组合作练习及调查活动中表现最突出,学生很了解教师的意图并能作出快速的反应。王老师是年轻教师的表率,她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快节奏、大容量,以洋溢的热情引起学生共鸣,渲染课堂气氛,使自己的课堂妙趣横生,激情四射。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高效完成了教学任务。尤其在竞猜游戏中描述一种交通工具时配合使用肢体语言效果较好。

此次同课异构活动虽然让我们看到英语课堂师生的共同进步,但是在倡导合作互助学习的今天,英语课堂如何能让小组的作用发挥得更明显,让小组的活动更有实效,如何完善小组评价机制,仍然给我们留下了思考的空间。此次活动,在展示了不同风格的教学的同时,对于英语学科组的成长与进步、教师创新理念的形成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编辑/ 丁俊玲

E- mail:563102683@qq.com

猜你喜欢
建三江第三人称王老师
奇妙的旅行
星载高分五号高光谱耕地主要土壤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估测——以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区为例
有趣的动物
旗帜的力量——国网建三江电业局有限公司党建工作纪实
谈谈英语教学中 第三人称单数及其后面动词的用法
我喜欢的一堂课
用第三人称和自己说话能减压
It’s Your Turn, Roger! (I)
“绿色米都”著华章
聚焦现在完成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