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阅读对高职学生阅读习惯及价值观影响的研究
——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6-03-15 14:13金银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价值观高职学生

金银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江苏无锡214000)

屏幕阅读对高职学生阅读习惯及价值观影响的研究
——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金银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江苏无锡214000)

新媒体时代,屏幕阅读对传统阅读习惯冲击非同小可,文章通过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学生阅读习惯的调查研究,分析屏幕阅读习惯下学生经典阅读现状、阅读习惯现状乃至价值观现状,总结出屏幕阅读对其的影响。

屏幕阅读;经典阅读;价值观

继报刊、书籍、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出现后,第五媒体——新媒体出现,也就是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时代出现的数字媒体。新媒体典型阅读方式表现为屏幕阅读。在快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屏幕阅读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对高职院校学生的阅读习惯以及价值观念产生很大的影响。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属于是高等职业院校,位于经济比较发达、文化相对繁盛的长三角地区,对于文化的传播起着辐射带动作用。学院的高职学生具有青年人的热情和活力,能更积极地接受新型的屏幕阅读方式。高职学生接受的教育既属于高等教育又属于职业教育,在身份上和属性上有其自身的特点。我校在校学生较多,同时文理生兼有,这样对于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在屏幕阅读时代下阅读现状具有一定的启迪价值与前瞻意义。

国际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亚太地区网络、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国际中心共同编著的《学会做事——在全球化中共同学习与工作的价值观》提出八个核心价值观: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真理与智慧,爱心与同情,创造,和平与公正,可持续发展,国家统一和全球团结,全球精神。为使我校培养的高职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本课题研究以此为参照,编成问卷进行调查研究。课题组历时5个月先后对学院内3000多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而在屏幕阅读对高职学生影响的研究中,新媒体经典阅读习惯与屏幕阅读背景下的价值观现状,这两个方面是课题组研究人员认为最值得关注的。

因此,本课题围绕“高职学生经典阅读现状”、“屏幕阅读影响下高职学生经典阅读习惯现状及价值观影响”、“学校对策与建议”三个方面展开了研究,研究成果对新形势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1 高职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现状与分析

经典是人类的精神之源,作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自然应该更好地通过阅读经典让思想走向成熟,气质提升,内在修为不断完善。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屏幕阅读方式的盛行使得高职学生的阅读呈现出功利化、娱乐化、浅阅读等特点。具体表现在:

1.1阅读呈功利化发展态势

现实就业的压力,迫使高职学生不得不选择功利性的实用书籍,比如各种考级考证参考书等,这样造成其阅读的短视行为,淡化社会追求和人格追求,对于自身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缺乏长远的目标和规划。在有限的阅读中即便是有文学书籍,也多是口袋书,经典书籍并不多见。

1.2阅读目的生活娱乐化

随着网络、手机等电子传媒的广泛使用,高职学生阅读以屏幕阅读为主要阅读方式,以追求愉悦自已为目的,呈现出一种生活化的特点。阅读注重的是感觉、知觉等耳目的感官刺激,忽视深刻的理解和分析认识,注重街谈巷议的大众娱乐八卦,轻视对事件的冷静理性沉思。阅读目的变得单一、单调、娱乐化。

1.3阅读方式变化为浅阅读

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凭借着前所未有的方便快捷,吸引着广大民众,高职学生也不能例外。学生把大量的课余时间花费到新媒介上,屏幕阅读占据了主要阅读空间。电子图书特别是网络文学充斥着网络,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阅读时具有浏览性和跳跃性,可以称之为“浅阅读”。尤其是微信的出现,使得获取资讯更便捷,但是造成阅读上碎片化,即使是经典的内容也容易断章取义,这样学生难以吸取到经典中的精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难以达到阅读能够带给人类自身发展和关于未来的思考与规划目的。这样看来浅阅读的方式给高职学生的阅读带来了深刻影响。

2 屏幕阅读影响下高职学生阅读习惯现状调查与分析

阅读是高职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当前新媒体形式发展中屏幕阅读使得高职学生的阅读习惯正经历着一个历史性的转型过程,为人们提供了新的阅读体验方式,拓展新的阅读视野。这种转型我们只能适应而不能拒绝,也就是“疏而不堵”,对于此类课题的研究,得出以下几个特点。

2.1从长阅读过渡到短阅读

传统阅读方式中阅读时间长、阅读信息量大等,处于屏幕阅读时代高职学生阅读的第一个特点是长阅读过渡到短阅读。在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喜欢快速读完阅读对象;习惯于阅读越来越短的信息;不能关注长度信息;如书籍、报纸等这样传统媒体被“短平快”的网络媒体取代。这样无论是传统的阅读习惯还是阅读内容、阅读途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职学生处理信息的方式也在悄悄地变化。于是,高职学生的阅读习惯变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在有限时间快速阅读简短内容。

短阅读有其优势的一面,短小精悍的信息带给高职学生空前的信息量,但另一面是,他们降低了从长文章中获得的理性思辨敏感度,从而缺少思考的深度。久而久之短阅读会让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转而爱好短小浅俗的文章,潜意识地忽略长篇的经典文献。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受阅读方式的影响,那么短阅读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思考方式。近年来学生作文中经常出现的单句成段,也是一种短阅读趋势导致学生思维方式在悄悄发生变化的反映。随之也带来了屏幕阅读时代高职学生阅读的第二个特点——由深阅读走向浅阅读。

2.2由深阅读走向浅阅读

“有问题找百度”,几乎是当下所有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看似有效便捷的方式。用网络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的确很快捷,但是让学生形成这种依赖,懒得去理性思考、分析、判断。这种不劳而获的捷径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如果不能加以正确引导,培养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可能阻碍学生理解和消化信息的能力,长此以往将影响他们的学习能力,并且更易使学生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

当大量信息出现的时候,同时存在着无效信息,学生需要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只能以浏览性的速读代替深度阅读。当快速浏览时,大脑也跟着进行快速但浅薄的加工过程,加上新媒体特有的图像视频呈现等感官刺激,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创造性。

2.3单阅读走向杂阅读

传统纸媒的阅读方式,从阅读的内容上来讲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某一专业领域,就算是比较多样化,也不如今天网络媒体呈现内容的复杂多样性。

网络已经将电子阅读系统变成了世界上第一图书馆,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只需要将链接点开,使得阅读的内容具有极大的跳跃性和复杂性。

这种便捷的阅读方式也使得学生多任务进行,比如边聊天边阅读边听歌边进行网络作业,这样的阅读是一种浏览性的阅读,而非精细的阅读,不是集中精力地学习,而是带有一定的消遣性。这种方式长期进行下去容易导致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会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没有办法高效地学习。虽然大量的信息带给学生的是获取知识的便捷,但反过来则是消遣性阅读持续出现,数量虽然不少,但阅读的质量并不能保证。表达思想的方式也会影响表达思想的内容,极有可能会影响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深刻性。

2.4单向型阅读转向互动型阅读

传统纸媒阅读是一种单向型阅读方式,阅读者通过阅读基本上是单一接受信息,偶有阅读心得直接作为批注出现。屏幕阅读则是互动型的阅读,信息流通不是单行的而是互动。这种互动性使得学生拥有了公共话语权,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自媒体时代。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自主地选择内容,并随时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这种互动性能够促使学生发挥自己的见解主张。

3 屏幕阅读影响下高职学生价值观现状探查与分析

当下,屏幕阅读作为便捷的信息通道,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但是,屏幕阅读同样作为双刃剑,也会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屏幕阅读的方式方法和时间会对学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如何引导高职学生合理利用屏幕阅读,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大学时期是学生价值观取向的关键时期,屏幕阅读对于高职学生的价值观的影响不容忽视。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需考虑多种因素,这里主要从高职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新媒体的接触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不同目的的屏幕阅读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带着不同的目的接触屏幕阅读,使得学生接触的新媒体也不尽相同。为了能够更好地分析研究屏幕阅读对学生造成的影响,我们将屏幕阅读的目的分成求知型与娱乐消遣型两大类。而在高职学生价值观取向方面,我们以亚太地区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网络、职业技术教育的8个核心价值观为基准,即“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真理与智慧;爱心与同情;创造;和平与公正;可持续发展;国家统一和全球团结;全球精神。”侧重于对学生的关爱观、公正观、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同情心的评价。

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统计了学生通过屏幕阅读接触的内容,并将其分类。其中的新闻、科普、历史、人文以及专业知识补充定义为求知型新媒体,而余下的为娱乐消遣型新媒体。

3.1屏幕阅读对学生关爱观的影响

对学生关爱观的考察主要集中于学生对不同的新媒体内容关心程度。调查显示,以微信中的订阅号为例,学生关注的订阅号中,有家乡、学校、共青团、专业领域的微信号。这说明学生对于自身周边的生存环境的关心程度还很高。同时学生也会积极参与一些来自这些微信号中的互动活动,比如会积极转发来自家乡的宣传,参加来自团组织号召的活动,支持来自社会身边需要帮助的众筹等。多数高职学生对于身边的人都有强烈的关爱心理。原因在于求知型新媒体接触大多是经过筛选的适合青年学生阅读的信息,青年学生更容易从中汲取正能量,有利于其身心发展,会促进学生去发现并关心身边需要被关爱的对象。而娱乐消遣型新媒体大多未经过滤,以吸引观众眼球为目的的内容中会有消极负面的信息,可能使得学生对他人的关爱心理产生抵消作用。

3.2屏幕阅读对学生公正观的影响

大学生是社会将来的生力军,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公正观可以折射出社会的公正观。这个时期的学生开始客观理性地认知“公平”。那么屏幕阅读对学生的公正观会有什么样的影响,通过调查表明,学生对于大众媒体的公平正义有自己的判断,能够根据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去看待公平正义。但是调查也发现,心态变化也对学生的公正性影响较大,比如大一学生对于一些社会热点的不公正遭遇时,持的态度是“据理力争,争取公平”,而大三的学生很多会选择“接受默认”,说明学生在与不公正遭遇抗争时的锐气逐渐消失。这一现象值得关注。

因此,需要学生较多接触求知型屏幕阅读,那些能积极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正视社会公平正义、重建公共道德的新媒体可以促使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公正,在公正观方面显示出较高的水平。

3.3屏幕阅读对高职学生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影响

大学生活是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高职学生已经开始集体生活,离开父母,频繁接触老师同学,学习处理日常的人际交往,这更需要学生拥有更好的协调能力来适应组织活动与日常交际。目前,关于大学生是否拥有很好的协调能力颇有争议,部分舆论认为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在处理事情上不成熟,协调能力较弱。也有不同观点认为,如今学生更早接触社会,其协调能力较强。

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屏幕阅读对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在经常接触屏幕阅读的学生中,部分学生天天利用新媒体进行关于“心灵鸡汤”碎片阅读,并且积极应用于实践当中,促使其协调能力增强,而部分学生却埋头于屏幕阅读的其他内容,疏于同外界的组织协调,导致自身的协调能力不尽如人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屏幕阅读内容是对学生协调能力有一定影响的。

3.4屏幕阅读对学生同情心的影响

同情心主要体现在对陌生弱势群体的关心程度以及对其的奉献程度。现在在校学生为“95后”,有部分学生对于身边的事情也常常视而不见,其同情心大不如从前,这可能是由于这些学生成长于网络时代,每天受到大量网络负面信息的侵扰和长期沉溺于网络而导致心灵日益钝化、淡漠化。

本课题组就此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研发现,学生的同情心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就2015年为例,78%学生曾经参与过对弱势群体的公益活动,比如微信点赞和热心捐助。虽然不能直接说明屏幕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同情心,但是新媒体的出现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弱势群体并唤醒学生对陌生的弱势群体的关爱。学校地处苏南长三角中国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学生大部分来自江苏,家境条件不会太差,但是会有很多孩子仍不满足现状。而屏幕阅读,让那些陌生的弱势群体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促使其客观认识自己,唤起对他人的同情和关爱。

4 对策与建议

4.1学校教育方式适应屏幕阅读

在新媒体发展的大环境下,学校应积极应对学生的屏幕阅读,把握新媒体带来的良机,让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我校在这方面积极进行尝试,比如在公共选修课中推行“尔雅通识课程”学习平台,麦克通识课学习平台,RYMOOC人邮学院通识课学习平台等方式让学生进行网络课程学习。这些网络课程汇集了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各学科领域名师的通识视频课程,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

同时学院自行进行精品资源库建设,一共建设成300门精品课程资源库,学生通过慕课平台可以上课、练习、完成作业、交流讨论等,在学习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通过互动平台,获取相应的教学资源。学校的这种平台建设和使用正好是学校适应屏幕阅读时代的表现。

4.2学校关注并指导学生屏幕阅读

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形成浅阅读、碎片阅读等新的阅读习惯。这些阅读习惯虽然能够大量快速地获取信息,却没有足够的阅读深度,质量也大打折扣。况且,这种屏幕阅读需要学生拥有足够的辨识、甄别、遴选的能力,否则就会在信息海洋中耗时费力,甚至迷失自我。因此,学校团委和学生处联合图书馆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屏幕阅读习惯、提高屏幕阅读素养、提升思维品质特别是批判性思维。只要发挥新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碎片化阅读同样能够使学生受益匪浅。从学生思想方面去关注学生屏幕阅读的内容,加以引导,关注精品公众号,加强屏幕阅读内容的指导宣传。比如发动学生关注微言教育、青春商院等系列的官方公众号,这些微信公众号每天的各种精品小短文,对于学生利用碎片时间的短阅读是非常有益的。

4.3学校引领学生阅读经典

经典是指古今中外各学科领域的传统的、典范性的和权威的文献。经典作品,由于其极强的稳定性和典范性,蕴含着深厚的精神文化内涵。尤其是高职学生,未来的职业技能劳动者,国家正在大力培养其“工匠精神”,这些都离不开经典阅读的学习。大量阅读经典作品能够开阔文化视野,了解人类文明的高度。正确塑造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以及创新能力。说起经典阅读就离不开传统的阅读方式——纸质阅读。虽说新媒体时代文本格式、语音格式、视频格式等便捷的阅读方式可供选择,但实际上纸质阅读有着屏幕阅读无法替代的优势。纸质阅读获取的不仅是知识,同样还是一种油墨馨香的感受。学校定期举办校园读书文化节活动,经典文学知识竞赛等活动;同时学校借书系统能够后台监测到学生的借书数据,并且及时作出分析,提醒学生要阅读哪些经典书目,评选出“读书达人”。这些都能够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尽情享受纸质阅读带来的精神享受。事实表明,学生的经典阅读量的确上升很多。

所以,当新媒体时代来临,将屏幕阅读充分合理利用好,可以给高职学生带来更丰富的精神粮食。

[1]赵双莹,王秀英.大学生经典阅读调查、分析与改进建议[J].科技创业家,2013(12):173-174.

[2]谭硕.高职院校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职教通讯,2015(17):35-36.

[3]陶爱兰,李佳屏.新媒体时代青少年阅读探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7):23-24.

[4]周丽娟.大数据时代下的当代职业教育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84-85.

[5]黄伟,邹佳伶.新媒体对青少年阅读习惯和价值观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长江三角地区为例[J].教育科学研究,2015(2):52-54.

[6]胡燕妮.触屏时代的大学课堂危机及对策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78-79.

[7]陈梦雪.谈网络时代个体阅读方式的改变[J].中国报业,2010(1):63-64.

Effectsof screen reading on higher vocationalstudents’reading habitsand values——takingWuxiVocational Instituteof Commerceasan example

JIN Yin
(DepartmentofBasic Courses,WuxiVocational InstituteofCommerce,Wuxi,Jiangsu,China214000)

In the era of new media,screen reading has a huge impact on the traditional reading habits.Exampled by Wuxi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Commerce,this paper tries tomake a research on th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reading habits.By analyzing the currentstatus of the students’classic reading in term of screen reading habits,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ir reading habits and values,the paper sumsup the screen reading’s impactson reading habits.

screen reading;classic reading;values

10.3969/j.issn.2095-7661.2016.03.019】

G206

A

2095-7661(2016)03-0065-04

2016-05-29

金银(1976—),女,黑龙江绥化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传统文化。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课题“屏幕阅读冲击下高职学生阅读品质的调查研究”(课题编号:SYKJ15B01);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在屏幕阅读冲击下高职学生阅读品质的调查研究”(课题编号:16YB179)。

猜你喜欢
价值观高职学生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