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力”为湖南乡村教师加油

2016-03-15 19:41舒悦
湖南教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魄力三力待遇

舒悦



以“三力”为湖南乡村教师加油

舒悦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的重要讲话中说的“心无旁骛,甘守三尺讲台”为广大教师指明了成长成才的方向。

在教师群体中,乡村教师是一支不可小觑的重要力量。我省的农村教师达33.23万人,大力支持乡村教师发展,提高乡村教师的幸福指数既是推进我省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又是精准扶贫的关键和基础。

制度设计与落实彰显魄力。乡村教师在“给力”农村教育上举足轻重,然而,编制、职称、待遇等现实问题成为他们安心从教、幸福从教的现实阻碍。为了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湖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 -2020年)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这些核心要素入手,提出了一些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充分彰显了决策层勇推教育改革、力促教育公平的意志与魄力。

切实提高教师待遇体现能力。“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与城镇教师相比,乡村教师工作量大,待遇普遍不高。作为农业大省的湖南,有50%的教师身处乡村,只有切实提高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水平,才能保证乡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可喜的是,《办法》指出,充实乡村教师培养渠道,实行城乡统一教师编制,自行设定人才补贴、改善住房条件、定期进行免费身体健康检查,“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

情感关怀以及职业成就感培养凸显亲和力。要保持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不断提高其整体素质和水平,除了“加票子”,增强职业吸引力也至关重要。30余万名乡村教师承载着我省基础教育的大半重任,《办法》重视精神关怀,培育教师的职业成就感有利于他们快乐工作,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

一直以来,“拿什么将教师留在乡村”是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面临的“老大难”问题。要破解难题,唯有让广大乡村教师在从教中更有荣誉感、归属感和价值感,并解除他们扎根乡村的后顾之忧。

知名学者易中天曾说,乡村教师是中国教育穿着草鞋,布满老茧的脚板。有了实实在在的《办法》,我们相信,乡村教育的路途不再步履维艰,三湘四水的农村教育定会“奔跑”起来。

猜你喜欢
魄力三力待遇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仪征:“三力”铸牢共同体意识 “三紧”建美红石榴家园
不讲待遇 不计得失
HAVAL F5 “帝王”般的待遇
致新敏队长
能量充沛、收放自如,这就是专业定制音箱的魄力 AUREA(奥睿)IW6+6
“三力”并举,提升学术期刊舆论引导力
用力的合成和分解方法求解三力作用下物体平衡问题
“限挂令”考验医院院长智慧与魄力
推进改革需要政府的魄力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