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两手抓两手硬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2016-03-15 23:59韩艳菲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中心工作经济建设意识形态

韩艳菲

(大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云南 大理 671003)

坚持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两手抓两手硬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韩艳菲

(大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云南 大理671003)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指出,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需要新的定位、新的阐述,同时对其提出了实践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做到思想和行动上的一致性,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建设,党管意识形态原则下与时俱进地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使其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体两翼。

关键词:经济建设;意识形态;中心工作;极端重要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为新形势下经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再一次明确定位:党和政府工作的中心仍然是集中精力搞经济,绝不能偏离这个中心,而意识形态工作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局中处于“极端重要”的战略地位。[1]

一、正确把握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关系的新定位、新阐述

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新阐述全面而坚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足轻重。

(一)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抓紧抓好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591这一论点经典地揭示了经济运动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当一个国家的政权稳定并建立起国家制度后,经济建设就应该作为中心任务。尤其是处于和平时期,国家致力于发展经济才是根本。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飞速,社会变化很大,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直观的是楼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道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宽,汽车成了大多数人的代步工具,手机也成了最普通的通讯工具等等,这些变化是惊人的。但是,有一点并没有改变——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解决当代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要以此为出发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始终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经济工作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所有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在正确的指引下,我们国家的发展赢得了巨大成就。实践证明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

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工作,是指政治、法律思想的宣传、实施和完善,再加上道德观的弘扬、价值观的引导和哲学的反思等。[3]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定位,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从“生命线”到“极端重要”,表明了我们党对这项工作建设紧迫性的深刻认识。“极端重要”,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意识形态工作在党的整个事业中处于重要的战略性地位,能不能搞好这一工作,势必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我们党的每一届领导人不仅没有一刻放松意识形态工作,而且根据中国的实际不断地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实践已经证明正确的“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等,我们要坚持和发扬,并坚持打好主动仗、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外来意识、文化的强烈冲击,甚至出现了认同危机,使马克思主义面临重大挑战,主要表现在西方社会思潮冲击、国家形势和党的形势变化对党的思想认识的挑战、我国思想工作的“软化”与“弱化”等。因此,只有充分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才能保证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在正确方向的指引下,经济建设和其他工作才能健康快速发展,当然,意识形态工作要服务于中心工作,绝对不能脱离和干涉,否则,就会再次陷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漩涡。

二、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要两手抓、两手硬,才会相得益彰,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一)正确处理两者关系是应对国际国内各种挑战的客观要求

如今,我国进入改革攻坚期,面对国际和国内双重挑战。从国际看,苏东剧变后,西方国家视中国的发展壮大为威胁,实行“和平演变”,通过各种手段加紧对中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如今,互联网的发展更为西方的渗透带来了便利。从国内看,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受到西方“非意识形态化”理论的影响,像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乌托邦论”等。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严重的思想问题,如拜金主义等。因此,面对国际国内的各种挑战,不仅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还要有强大的软实力。[4]

(二)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党巩固群众基础的需要

马克思有句名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591这表明党的稳固执政需要群众的支持,只有党和政府切实代表人民的利益,满足人民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需求,国家的政权才能稳固,国家才能发展壮大。

三、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在实践中切实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切工作中,做好这两项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具体工作中,要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可偏颇,而应相互促进,避免工作中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

(一)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政府工作的中心仍然是集中精力搞经济,在新形势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要坚定不移的全面深化改革。[5]无论开放资本账户、开放金融系统,还是推进社会保障建设等很多基本问题都要循序渐进地解决。如今,我国进入改革攻坚期,唯有迎难而上,勇于打破常规,才能不断推进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至少要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第一,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例如,明确市场体系的产权制度、“宽进严管”的市场管理体制等。第二,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要改变掌握太多资源配置权力的现状,最好是市场能办的放给市场,社会能办的交给社会,要真正做到转变政府职能。第三,改革创新社会体制,尽可能地充分释放出全社会的创造能量,促进自主创业。第四,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模式,推进产业现代化升级,大力推进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第五,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利益,让所有人依法享有权利和义务。第六,从严治党,加强廉政建设。总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领域的全面改革,才能形成合力,推动国家的整体发展。

(二)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增强软实力

意识形态工作在党的整个事业中处于重要的战略性地位,能不能搞好这一工作,势必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至关重要。

第一,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一根本任务不可改变。马克思主义就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在思想界真正发挥主导作用。虽然国内外局势一直在变化,意识形态工作的具体内容也需适应形势不断变更,但是根本任务绝不能变。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作中永远不脱离群众,党的事业才能不断获得无穷无尽的力量源泉。

第二,意识形态工作要做到与时俱进。内容上,意识形态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以开放的胸怀吸收借鉴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像自由、平等、民主等,增强其包容性和建设性,这不是动摇马克思主义,而是要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并最终保证其指导地位。方式上,意识形态的输入,不能一味地灌输,要灌输与疏导相结合,并紧跟时代步伐,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第三,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绝不放弃舆论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务必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那么,要做好正面宣传工作,宣传内容要体现人民的心声,党的政策主张也要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当然,这绝不意味着放弃舆论斗争。舆论斗争是为了批判性地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例如,2012年发生的“北京长安街枪战”事件,2014年12月东莞扫黄行动,本是无可争议的事件,却在网上掀起了一场舆论风波。因此,掌握舆论导向至关重要。开展舆论斗争,关键要讲究战略技术,在掌握党的政策基础上,掌握主动权,并旗帜鲜明、深入细致地以理服人。[6]目的在于教育群众分清是非,凝聚人心。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必须研究互联网法律,保证良好的思想安全和政治安全。

第四,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在全球化时代,世界的社会意识必然对我国的主流意识产生冲击,有时甚至是激烈的。因此,特别要加强网络监管,比如,加强网络法规,技术控制,净化网络空间,扩大主流观点和立场。

总之,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都要搞好,不可偏颇。两手抓、两手硬,才会相得益彰,最终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体两翼,促进党和国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 朝着十八大指引的改革开放方向前进[EB/OL].(2013-01-04)www.zgdsw.org.cn/n/2013/0104/C218988-20080419.html.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汪传发.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不可偏废[N].解放日报,2013-09-11(10).

[4]彭清华.坚持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两手抓两手硬[N].人民日报, 2013-09-27(07).

[5]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EB/OL].(2013-08-20)www.zj.xinhuanet.com/newscenter/rb/2013-08-20/c_117021695.htm.

[6]田心铭.略论意识形态工作的几个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1).

责任编辑:仲耀黎

收稿日期:2015-11-18

作者简介:韩艳菲(1989-),女,河北邯郸人,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75(2016)01-0004-02

猜你喜欢
中心工作经济建设意识形态
浅谈供电企业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效结合的方法和途径
围绕医院中心工作 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
浅析在电网企业中如何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经济新常态及深化改革浅析
浅谈高中数学学习在经济建设中运用的设想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