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留住乡愁”构想

2016-03-15 23:59刘洪亮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刘洪亮

(湖南工业大学 思想政治教学部,湖南 株洲 412007)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留住乡愁”构想

刘洪亮

(湖南工业大学 思想政治教学部,湖南 株洲412007)

摘要: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具有全面性、统一性和发展性的理论内涵,为人们提供了正确的思维范导。中央关于城镇化发展的决策文件中提出的“乡愁”,其深义在于充分尊重农民的生存尊严,构建新的中国农民去乡模式,使他们重建地方认同。以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思想为指导,从实现自然美与人文环境美的统一、保护与发展完整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文明三方面提出“留住乡愁”的构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新型城镇化;留住乡愁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建设美丽乡镇的要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来看,“乡愁”赋予人辩证生存的意义,其中包含着辩证的人文关怀思想。基于此,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角度对新型城镇化中的“乡愁”理念及其在新的中国农民去乡模式中具体运用作以简要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科学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全面性

人文关怀的全面性在于人的本质的全面性,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思想归根结底源于对唯物史观的认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本质有多方面、多层次丰富而科学的内涵,共同构成无限丰富的总体的人。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全面性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认识把对人的研究上升到了社会研究的层面。社会关系涉及到了人之所以为人且其在社会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无论是物质方面的关系,还是精神方面的关系,都囊括在这一关系范畴之内。人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个体之间的差异,人的社会属性则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性,最后内化为人对社会的归属感。除了这两方面属性之外,人还具有精神属性——人的理性和非理性。这两种属性存在于人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其中的理性促使人的崇高追求不断前进。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全面性具体表现为对人的关怀应从生成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入手,不断提升人的自然属性,丰富并发展人的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通过调整各种社会关系而创建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社会关系,进而营造出和谐的社会关系。[1]16-19

(二)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统一性

人的辩证存在具有深层次的科学内涵,决定了人文关怀的统一性。首先,人的现实性存在和超越性存在是辩证统一的。人的现实性是指人注重日常生活中直观的、物质利益的东西;人的超越性表现为人追求意义的存在——人总有超越现实的世界,追求理想世界的欲望。人是经常在现实与超越的不断转化中而实现发展,并从这种转化中不断塑造自己和谐美好的人生。对人的关怀应以现实为根本出发点,在现实中理解和阐释人的生命和世界的根本意义,体现出人类活动的本质和价值。[2]89-91其次,人的理性存在和非理性存在是辩证统一的。人理性存在的表现为:追求外在世界普遍必然性,认识历史发展的普遍必然性,确定人生目标、道德境界和社会理想。而情绪化、非逻辑性、个体的主体性和不自觉性等则是人的非理性的主要表现。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既关怀人的理性层面,也关怀人的非理性层面。再次,人与社会关系是统一的。人在社会关系中生存与发展,社会关系在制约个体的同时,也赋予人的存在的独立性前提。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关怀不脱离个体关怀,个体关怀以社会关怀为最终归属,达到了个体关怀与社会关怀的有机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思想还具有发展性的内涵。这一内涵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怀,为人文关怀提供了科学的实践途径。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根本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涉及到人的需要、人的活动及其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乃至人的自由个性等方面的内容,需要以现实的生产力为发展支撑,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所提供的物质文化条件为重要保障。

二、“留住乡愁”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思想

乡愁是一种深厚的感情寄托、一种深切的心灵认同和深挚的精神归依。它缘于家乡故园的生活情趣、人情世故,依托生活环境中的山水草木、文化传统以及生产方式,是人们对人居环境一种千丝万缕的留恋情绪。在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结伴而来的今天,加上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我国的城乡面貌、人们的生活习俗和精神家园正在迅速改变,乡愁正在逐渐根萎源枯。在这个阶段提出留住乡愁,既有划时代的意义,又具有十分深刻的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理念蕴含在其中。“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必要一环,关怀人的现实性,想方设法使回归生长之地,记得住梦牵魂绕的祖居老屋;关怀人的理性,使人重新把握得住聚气养生的城乡龙脉,能够始终看得到青山碧水蓝天绿树。总之,简单的一句“留住乡愁”,包含着对人的无限关怀。体现在新型城镇化中,则要求既要实现农村、农民、农业的富裕、文明和现代化,又要保证乡愁根深叶茂、历久弥新,实现城乡居民的全面发展。[3]23-24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要求,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不仅要关怀城镇人,更要满足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如今,我国的广大城镇“乡愁”已渐渐远去,“乡音”更是难觅,曾经熟悉的“居住”与“生栖”环境早已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新型城镇化过多的注重了人的物质需求,对于渐行渐远的“乡愁”,以及人们的精神需求却疏于关怀。远去的人居环境,不属于某个人的家园和精神依托,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留下的“乡愁”也非个人的情绪,而是一个华夏民族的文化“乡愁”。所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关心广大人民的“乡愁”,根本在于留住人们的精神家园,传承并发展文化遗产,给人们留足寄托“乡愁”的场所;关心广大人民的“乡愁”,还在于保护能够寄托人们“乡愁”的生态环境文化,让人们回望故里,“乡愁”十足。

三、以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为指导的“留住乡愁”思路探索

如上文所述,“留住乡愁”是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留住乡愁”的根本目的在于留住并保护和传承人们记忆中所熟悉的秀美山川、亭台楼阁等传统文化。本文认为,“留住乡愁”最优载体是新型城镇建设,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有效思路是以人文关怀为指导。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在着手规划中国农民去乡模式,这是与以往任何时代都不一样的城镇建设模式,将更加注重让农民真正获得生存尊严,重新建立起他们的“地方”认同。这一模式构建思路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思想同出一辙。本文秉承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思想,着眼于农民去乡模式,从保护和传承“乡愁”文化角度对新型城镇的文化建设作如下简要探讨。

(一)通过实现自然美与人文环境美的统一“留住乡愁”

关于实现自然美与人文环境美的统一,我们可以从2013年10月19日的“纪念农村改革35周年暨近现代(百年)中国名村变迁与农民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的实现尊重农村文化地位这一构想中找到新的思路。城乡的融合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尊重农村的传统文化、传统农耕文明。回顾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历程,曾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忽视了“三农”,在城镇化建设中违背了乡村地区聚落的原始形态,因而使人们的“乡愁”渐渐远去。而恢复并保全村落,使村落中原有的地域特色、农耕文明和传统文化乃至生态环境重回到人们的眼前,让美丽乡村留得住“乡愁”。

(二)通过保护与发展完整的生态环境“留住乡愁”

数十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处于保护性破坏——盲目“仿古”状态中,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第一要务在于遏制住正在进行的盲目修复之风。保护城镇文化,留得住“乡愁”的策略很多,关键在于如何传承文化。具体要从规划、建筑和景观设计几方面下功夫:对于因规划造成的保护性破坏,建议用“古城留真”的思路加以重新规划,重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如,可以从历史社会发展视角探究村落的演变发展内外因推动要素,提出新的保护策略;对于传统建筑的保护性破坏、传统街巷的保护性破坏及传统景观环境的保护性破坏,建议从地理与生态视角探究,提出新的村落选址、建造以及空间容量原则。[4]68-72总之,在新的规划设计上应提出适合传统村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以人为本”,尤其是在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更要充分考虑“天人合一”的村落传统元素布局,通过保护与发展完整的生态环境留得住“乡愁”。

(三)通过传承与发展生态文明“留住乡愁”

“记得住乡愁”其实也是对城镇化中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警醒。相信许多人都听过这样的顺口溜:“70年代淘米洗菜,90年代水质变坏,到了现在鱼虾绝代”。这是人们对水污染的直观感受,也是如今城镇化过程中留下的水环境的真实写照。水清了,山绿了,有历史文脉肌理的文化城镇才能安全健康地存在下去,人们才能够回归其中修养生栖。大量事例说明,顺自然规律者兴,逆自然规律者亡。遗憾的是,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许多人忘记了这一点,忘记了绿色与生态,忘记了老祖宗留下的华夏生态建筑文明传统美德。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应传承华夏生态建筑文明,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如在天时、地利、人和三位一体上精心谋划,在本地、本土资源的利用上多考虑浓郁的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培育全社会热爱大自然的心态及文化氛围,将老祖宗留下的生态文明设计理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并充分运用科学技术节能,敬厚土、善待水、护三木,发展绿色文明城镇。[5]56

参考文献:

[1]李刚.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思想探析[J].理论界,2011(5).

[2]胡永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意义上的人文关怀[J].周末文汇学术导刊,2006(1).

[3]林龙.权利“化人”留住一片乡愁[J].浙江人大,2014(Z1).

[4]耿波.乡愁传统与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乡愁本义[J].中国名城,2015(6).

[5]易鹏.建设新型城镇化如何让人记住“乡愁”[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4(8).

责任编辑:白土

收稿日期:2015-12-03

作者简介:刘洪亮(1985-),男,湖南岳阳人,湖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学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75(2016)01-0015-02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
城市权利:从大卫·哈维到中国城镇化问题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