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万众创新应发掘“职称论文”闪光点

2016-03-16 00:48
关键词:科技期刊论文基层

张 涛

(《中国水运》杂志社,湖北 武汉 430014)



鼓励万众创新应发掘“职称论文”闪光点

张涛

(《中国水运》杂志社,湖北 武汉430014)

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不仅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需要,也是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力争创新优势的要求。对每年投稿量最大的“职称论文”这一类别进行了分析,提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行业科技期刊应重视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研究成果,发掘“职称论文”的闪光点,使其成为创新发展的驱动力之一。

产业发展;万众创新;基层作者;职称论文

“一个国家的繁荣进步,还是在于亿万民众的参与,这也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如此论断。具体到水路运输行业来说,如何发挥行业职工的创造力?如何让“草根”的创新落到实处?这就要求科技期刊编辑高度重视来自基层的创新。每年我们都会收到大量来自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投稿,他们对业务工作中产生的认知和经验进行总结,从而形成的研究论文,期刊编辑一般称之为“职称论文”。尽管这些论文存在评职称的目的性、研究方法上的粗糙性、理论阐述上的不严谨等各种问题,但科技期刊编辑应重视其中的创新性,努力挖掘蕴藏的“闪光点”,激发大众创业创新的热情和潜力。

1 “职称论文”投稿的现状和偏见

1.1职称论文的定义

职称论文,指在一定职业范围内,用于评定一定职业职称的论文形式。职称论文是工作水平、工作业绩的证明文件之一,专业技术人员认真撰写职称论文,在公开出版刊物上发表,是晋升职称、加薪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评审中、高级系列职称的硬性指标之一。

以交通运输部主管的《中国水运》杂志为例,每年浩如烟海的论文投稿中,相当部分是水路运输各种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撰写的以评职称为目的的“职称论文”。与交通水运高等院校、专业研究院所的成果相比,这些论文在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理论阐述等方面均不在同一个层面上,所获得的发表机会十分有限。

与《中国水运》杂志类似,对于“职称论文”,期刊业界普遍存在不同的轻视和偏见。对基层单位、草根作者、职称论文的看法,不仅是期刊编辑的问题,在科技期刊的办刊方针中、在对科技期刊的学术评价等方面,无不体现着这种忽略。

1.2对以评职称为目的论文的看法

从论文本身的角度来说,期刊编辑普遍认为,基层职工撰写的“论文”很多都是“问题论文”。一是学术含量普遍较低,论文所研究的问题基本不是“高精尖”,影响力低。二是学科专业用语不准确,对理论模型的阐述不完善。三是基层作者对学术论文要素不熟悉,参考文献引用等不规范,所作论文需花费编辑大量精力去修改完善。

1.3对基层作者撰写论文的态度

从论文作者的角度来说,最受科技期刊编辑欢迎的,是来自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机构的作者,尤其是拥有院士、学科带头人、基金项目牵头人等头衔的作者。基层作者投稿原本就是为评职称,在没有职称进行学术参照的情况下,编辑看论文先看作者单位,作者所处的单位规格越小、级别越低,则受到的歧视越重,甚至过不了编辑这一关,连送审的机会都没有。

1.4对科技期刊发表论文的评价

学术评价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基于内容的,针对的是成果本身;另一种是基于形式的,即该成果和其他成果之间的形式联系,也就是被引用频次等指标。显然,基于内容的评价是根本,形式化评价则是补充。但在实际中是倒过来的,对科技期刊的评价主要是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包括海外论文比、基金论文比等,以此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为在指标上“好看”,科技期刊偏向于发表学科顶尖学术成果,尤其是影响力强关注度高的重大学术方向,以及国家各级基金支持的研究成果,来自基层的论文显然不会被重视。

2 “职称论文”的闪光点

抛开评职称这个目的性因素而论,“职称论文”也是智慧的结晶。这些看似平凡的文字背后,就像沙滩上偶尔出现的钻石,只要用心发掘,就能找到闪光点。“职称论文”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2.1具有不可多得的独创性

独创性是学术论文的生命。职称论文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对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归纳或对某一个问题潜心研究的结晶。二是个人在工作中激发出的创造性想法,或者对某项问题的看法观点。三是团队创新的成果,如各港航企业建立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QC活动的创造性成果等。许多职称论文的作者人数仅为1人,多作者论文也大多不超过3人,这充分显示论文成果鲜明的个人性,纯粹是经验的总结,具有原创性、独创性。这些以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为主题开展的研究,没有专门的课题研究经费,也没有国家基金的支持,但仍以其鲜明的特点展现了较强的说服力和证明力。如沿海某大型港口集团,围绕港口安全生产、工程建设、设备维修、工艺设计、流程再造等方面,大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和自主发明创造活动,先后取得省部级科研创新成果和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20余项。

2.2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性

“职称论文”多为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意识的总结和归纳,体现了作者的个人见解和思考,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实用技术和实用方法。这些论文所形成的成果通常能揭示出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和一般规律,体现了专业眼光和视角,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可靠性。如《连云港港口的潮流和大型船舶操纵》,此文即展现了船舶驾驶人员的经验摸索,非一线人员不可完成。如《应警惕船舶装载含水散装矿产品引发的事故》,为类似船舶装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如《中国船东管理的巴拿马籍船舶劳工履约特点初探》,及时为船公司履行国际海事组织的《海事劳工公约》提供了要点。如《40万吨级船舶对港口外贸进口铁矿石业务的影响分析》,对港口企业应对40万吨巨轮提出了建议。这些论文对行业热点难点的建议,均有很好的应用型,有的还成为点击量很高的“攻略”。

2.3“草根创新”拥有顽强的生命力

相比每年获得国家大量资金支持的项目,“草根创新”一是具有较高敏感性,一线人员更清楚一线的问题,更加懂得通过问题导向,去寻找突破难点的方法。二是具有较高的时效性,他们研究的问题都是当前需要面对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如前文含水散装矿产品,事故一旦发生,一线人员立刻就需查找原因,举一反三,避免下一次事故。如40万吨级船舶巨轮靠港,港口人员也需尽快拿出应对办法。三是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课题研究要求建模型、测数据,长时间研究得出严谨的结论。这些“草根创新”产生于实践,服务于实践,拥有顽强的生命力。

3 对来自基层的创新要大力鼓励

鼓励“草根创新”,为“职称论文”提供平台,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是促进创新发展的重大举措。

3.1树立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理念

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不仅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需要,也是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力争创新优势的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如何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如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不仅需要专业的课题研究,也需要集中群众的智慧,必须让每一个参与创新的主体成为推动发展的星星之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手支持群众大胆实践,大胆探索,大胆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出传统认识误区,把创新不再当成科学家、决策者的专利,把一切符合相关领域、相应市场需求者认同的新创造均当做值得鼓励的创新,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希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良好氛围。

3.2鼓励行业基层职工开展理论研究

在工业发达国家,企业是技术开发的主体,因此其基础性、长期性研究和前沿技术的开发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在行业基层单位倡导理论研究、鼓励基层职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鼓励和引导基层职工、专业技术人员及时总结经验,发挥熟悉情况的优势,找出改革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难题,这是进行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的基础性工作。要制定发展计划和具体的鼓励措施,为职工成长成才提供全方位的人文关怀,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理论研究水平。要增加人才、资金投入,不断完善机制,激发创新活力,为职工创新提供条件和保障。要积极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运用,对论文发表予以奖励,促进先进经验的推广普及,为进一步推进创新和发展做出贡献。

3.3期刊编辑要俯下身子予以引导和帮助

行业科技期刊应制定科学的办刊方针,不仅要聚焦学科前沿,也要关注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瓶颈性问题。编辑不应对“职称论文”有任何偏见,应本着严谨、公正、尽责的态度,一切以质量内容为衡量标准,尽快编辑处理,尽快安排送审,及时反馈作者。期刊编辑要俯下身子,从题目、选材到文字表达、论文规范进行指导,帮助行业基层作者撰写合格的理论文章。要帮助提高行业从业者的科学素养和理论素质,引导从业者研究问题、发表成果。要积极组织行业学术交流活动,为基层作者学习和交流先进经验,发表个人见解和研究提供平台。

3.4为行业基层创新提供政策保障

行业科技期刊要为行业理论研究营造良好的氛围,留出版面,以切实的举措加大力度扶持行业创新。目前,科技期刊普遍收取的版面费是基层作者的不小负担,直接制约了基层撰写和发表论文的积极性。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制定鼓励创新的补贴计划,以提供补贴基金的形式支持基层作者发表研究论文,并对其中优秀论文以评奖的方式给予一定的奖励。落实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待遇,鼓励基层单位帮助和支持作者开展理论研究。知网、方正等期刊评价第三方要创新指标体系,根据论文背景、效益和创新性对论文引用率等指标进行加权,调整评价指数,对科技期刊发表论文提供引导。

[1]辜胜阻,李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激发多元主体活力[J].求是,2015,(16):28~30.

[2]魏延辉,张慧颖.朴素式创新范式及其对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创新者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20):1~6.

[3]朱婧,张涛.把《中国水运》杂志建成行业权威发表平台[J].中国水运,2013,(6):4~4.

2016—05—16

张涛(1975—),男,副编审,研究方向为期刊管理、数字出版.

G237.5

A

1009-2714(2016)03-0217-03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论文基层
科技期刊的分类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科技期刊的分类
基层在线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走基层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