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技期刊编辑素质的提高

2016-03-16 00:48赵秋云付湘宁
关键词:科技期刊稿件素质

赵秋云,付湘宁

(长江水利委员会网信中心期刊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10)



浅谈科技期刊编辑素质的提高

赵秋云,付湘宁

(长江水利委员会网信中心期刊编辑部,湖北 武汉430010)

在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建设中,编辑人员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最为基础和最为关键的问题。因此,作为一名科技期刊的编辑,必须具有“匠心”精神,并将这种“匠心”精神和理念应用到科技期刊的稿件编辑工作中,通过不断地刻苦钻研,来使自己的编辑素质和编辑水平得到逐步提高。针对新形势下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认为编辑人员有必要加强自身文化知识的学习,刻苦钻研编辑业务,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此,做了一些简单的梳理与分析,并期望以此能够引起相关编辑人员的重视。

科技期刊的作用;编辑的作用;匠心精神;专业素质;编辑素质

1 科技期刊及编辑的作用

作为科学研究成果展示和交流的载体与平台,对于一个国家科学研究的进步与发展来说,科技期刊发挥着相当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因此,应当通过科技期刊这个载体,将最新的科技研究成果及时地发布出去,以此来促进社会科技的进步;与此同时,也可以提高科技期刊自身的影响力,使科技期刊尽快地融入到国际科技发展的大环境中。这也是科技期刊工作者所担负的责任与使命[1-3]。

在目前的大气环境下,作为新闻、各类媒体以及科技出版系统中的重要环节,编辑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编辑的主体地位和编辑的主体意识已经越来越被强化,编辑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尊敬。

强调主体性,是一种现代文化的主流使然。科技期刊的主体性,首先强调的是主体的创新性,其次就是编辑主体的创造性。特别是对于年轻一代的科技编辑来说,应当具备有一种整体性、超前性、独特性的创意和创新追求精神,而且应当将其作为对新一代科技期刊编辑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2 编辑素质的培养和提高[4-8]

2.1社会责任感

科技期刊编辑首先应当具有对国家、对民族以及对后人的一种责任感,因为身上肩负了这种使命和信念,才能够静下心来编辑出好的文章。另外,对科技期刊编辑还必须要有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和约束,比如,理想、信念、敬业、奋进、务实、不耻下问以及虚心向老一辈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者学习和请教等,这些对于从事科技期刊编辑的人员,尤其是年轻的科技期刊编辑而言,相当重要。根据对编辑前辈们的工作总结以及他们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所积累的一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增强编辑,尤其是年轻一代编辑的社会责任感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很有必要应当将其摆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只有具备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责任心,才有可能把非常普通的、枯燥的编辑工作当成一件神圣、伟大而光荣的事业来做,并且愿意全心全意、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以及认真地为自己所从事的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服务和付出[9-10]。

2.2不耻下问的爱学习精神

对于科技期刊编辑,尤其是对于一些年轻的科技期刊编辑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善于学习。通过学习,可以获得大量新的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等),可以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使自己的知识面得到丰富。同时,通过学习,还可以提高编辑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说得特别好,学习应当贯穿人的一生。因为通过学习,可以获得大量的、各方面的新知识和新信息;编辑也可以相互学习(譬如,可以相互交流工作经验、交流社会信息以及生活常识等)。总而言之,无论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编辑,都必须养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在完成编辑工作之余,应当给自己留有时间来读书、看报、听新闻或看电视新闻等。有些知识可能一时半会儿地派不上用场,但是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总有一天会有用武之地、派上大用场。除了向书本学习,从各种媒体上学习以外,还应当向实践学习,向社会学习;只要成为一个有心人,那么在你眼里则处处都是学问。作为年轻的科技期刊编辑,就应该成为一个有心人,这样,就可以时时处处地注意学习并做到有心地收集和积累各类知识,从而使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内涵在不知不觉中也得到了一种升华。

2.3编辑的专业素质

编辑到底是应该成为“专家”,还是应当成为“杂家”,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不过,应当将其作为编辑队伍建设,尤其是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建设的一个目标。一般来说,专业型的编辑都必须具有自己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学术方面,编辑应当勤于专研。只有勤于专研的编辑,在组稿的过程中,才能够从作者方面获得较大或较多的信任,这样,作者把稿件交到编辑的手中也才能够放心。

2)在学术方面,编辑应当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只有在作者的心目中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在投稿时作者就能够想起你这个编辑来,这样,无意中也就扩大了期刊杂志社的稿源渠道。

3)对于每一个编辑来说,最好能对某一个专业达到精通的程度,这样就有利于编辑自己提高对稿件的把关和审查的能力,而且与作者沟通起来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同时,还能够使自己设身处地地去充分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这样,在与作者的交流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好的共鸣,交谈起来也会顺畅,而且还会获得作者的尊重和信任。

现在正处于一个知识大爆炸、科技技术不断发展和不断创新的年代,社会也在不停地、甚至是大踏步地向前迈进,而不会停滞不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知识和新的科学技术也都在不停地更新、不停地进步和发展。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吸纳了大量的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先进的管理方面的知识等等,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为我国吸取国外的各类信息和知识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使一些在改革开放之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如潮水般地涌入国门,融入到了国人的方方面面之中。因此,为了不落伍于时代,能够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步伐,那么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而言,就应当不断地加强自身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修养,而且还应当走在社会、科技发展的最前沿。

2.4编辑的创新能力[11]

进入到21世纪,也就进入到了一个知识、经济等方面均需要不断创新的时代,也就是说,在新世纪,知识经济等方面竞争的核心问题就是要不断地创新,这也是社会发展所必须的。科技期刊编辑首先是一个脑力劳动者,应当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编辑的工作主要是编辑稿子,那么在其编辑稿子(文章)的过程中就应该发挥其创新性、创造性的思维作用和能力,从组织稿件和接收稿件,到对手头稿件进行初审、复审及其编辑等各个环节,处处都能体现编辑的创新性(创造性)的思维。科技期刊编辑应当把这种创新性(创造性)的思维作为编辑工作、生活中的永恒的主题。创新是编辑思想永恒的主题,创新也是编辑工作跃上新台阶的动力。同时,也应当将其作为科技期刊编辑在工作上跨上一个新台阶的推力和动力,但是,创新的前提条件则必须是基于知识创新之上。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必须具有迎接21世纪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挑战的能力,首先,应当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素质;另外,还必须要有不断地探求、寻求、学习新知识的愿望和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编辑、处理稿件的过程中进行不断地技术创新,发挥科技期刊编辑的主观能动性,也只有这样,在看稿、审稿和编辑稿件的过程中,才能注意发掘及捕捉到文章中的闪光点和亮点,才能对所处理的稿件进行去劣取优、去粗取精,才能真正做到去伪存真。

对稿件(文章)的编辑加工过程,实际上,也是编辑对文章的一种再写作、再创作的过程。编辑在处理文章的过程中,应该是在作者原稿的基础上,通过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亦即根据编辑的理解程度和水平,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修改方案,或者是重新组织文章结构和内容。这些均足以表明,在稿件(文章)的编辑过程中,也倾注着广大编辑本身的求知、求真的创造性劳动,以及为使作者的稿件(文章)能够刊出、发表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和汗水。

2.5良好的编辑工作作风[12-14]

对于科技期刊的编辑来说,同样也是必须具有敏锐的政治嗅觉和很高的政治觉悟。在政治思想方面,必须要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来指导编辑人员的一言一行,必须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坚持毛泽东思想。在工作中,应当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来武装编辑人员的思想,以正确的舆论作为导向,这样才能编辑出科技含量高、技术新的优秀作品。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还必须要深刻地认识到,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期刊编辑部,它代表的也是党和人民的心声,除了刊登、出版先进的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外,还是宣传党的思想的重要阵地,关系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关系着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同时也关系着中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总之,作为一名编辑工作者,在工作(即对稿件进行处理、编辑加工)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使自己成为工作作风好、具有责任心、编辑业务过硬以及遵纪守法的优秀科技期刊编辑。

3 工匠精神

作为科技学术期刊的编辑,在工作中,应当大力提倡和培养“工匠精神”,使每一位编辑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中均希望自己所处理、加工、编辑出来的稿件能够成为“最优”的作品。这样就对编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具有求精、严谨、耐心、专注、坚持以及敬业的品德,必须提高编辑自身的内在素质和修养,而且应当使其成为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信仰以及一种力量,并将其贯穿于编辑的全过程中。

纵观各行各业,其出类拔萃的名人身上,都具有一种优秀的品质,亦即俗称的“工匠精神”。科技期刊编辑必须具有、崇尚“工匠精神”:耐得住寂寞、静心钻研、精益求精。有了这种精神,必然就会去除掉许多的浮躁,增多一些纯粹; 少了一些投机取巧,多了一些脚踏实地;少了一些粗糙、伪劣,多了更多优秀的精品作品。而身处这样一种大气候环境中的每一个编辑,当然也会感到更多的安心、更多的舒心、更多的开心,以及更多的脚踏实地。有了这种锲而不舍的、脚踏实地的、刻苦钻研的“工匠精神”,那么在其所编辑的文章中肯定也会表现出来:优秀的科技文章一定是出自脚踏实地、刻苦钻研、技术过硬的编辑之手。

比如,在瑞士的钟表行业,正是这些钟表匠在制表的工艺流程中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以及每一块手表都进行了精心地打磨、专心地雕琢、用心地制造,并以这种态度、思维、理念和精神作为工作的座右铭,才能对每一道工序和质量做到精益求精;得益于对制造工艺、工序的一丝不苟精神和对完美的孜孜追求,才使瑞士手表在全球获得了现在的美誉。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瑞士手表所获得的美誉,也正是其“工匠精神”(亦即“匠心”)的价值所在,名副其实、名至所归。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种本该属于发扬光大的精神,却在当今投机取巧的浮躁的情绪中,以及在追求快餐文化的即时利益的驱使下逐渐被磨灭,得到的却是得不偿失。

4 结语

在21世纪这个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心气浮躁、信仰缺失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因此,在这种大气环境下,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更应该要坚持和发扬“工匠精神”,更应该要耐得住寂寞、静心钻研编辑业务,沉下心来做事。实际上,提倡“工匠精神”,对于科技期刊的编辑来说,就是应当树立爱岗敬业的人生价值观,在编辑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静心做事,对所编辑的文章做到精雕细琢。

综上所述,现今的科技期刊编辑从业人员,应当全面地汲取知识营养养分,拓宽自己的视野、扩大知识面和信息量;加强自身文化知识学习,不耻下问,对待工作要一丝不苟,把枯燥的编辑工作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应当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内在的道德、文化素质和修养[15]。只有这样,才能够编辑出高质量的优秀的科技文章。

[1]王立名. 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

[2]沈惠云,马岳峰. 期刊社要重视自身人力资源的投入和开发[J].编辑学报,2001,13(3):173~174.

[3]郭青,李小萍,张柏林,等. 编辑素质、理念的培养对科技期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J].中国科技信息,2005,18(24):223~223.

[4]黄忠林,徐卫良. 人力资源的预期效应[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5,8(1):60~61.

[5]张淑敏. 加强科技期刊编辑素质及能力的培养[J]. 内蒙古环境科学,2010,22(4):102~104.

[6]黄浩海. 浅谈科技期刊编辑的信息素质及培养提升[J]. 情报探索,2010,(10):20~22.

[7]庄秋. 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6,26(3):74~77.

[8]王建青. 对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素质的思考[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2):142~144.

[9]常湘珍,甘章平,汪华侨. 浅谈编辑综合素质与精品科技期刊[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3):203~205.

[10]黎国雄. 科技期刊编辑的知识结构与继续教育[J]. 编辑学报,1994,6(2):91~94.

[11]倪棠裘. 论编辑的创新思维[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6):1041~1043.

[12]曹兵,蒋伟,佟建国,等. 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是科技期刊质量的保证[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1):157~157.

[13]张福平,刘西林,邹琳. 论编辑的品格[J]. 编辑之友,2001,(1):41~42.

[14]洪煜. 谈编辑与作者的互动关系[J]. 中国出版,1999,(12):35~36.

[15]梅志山. 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创新性探讨[J]. 科技创业,2011,(9):125~126.

2016—05—25

赵秋云(1962—),女,副译审,主要从事科技期刊的编辑、责任编辑以及译文期刊的译校、编译工作.

G232

A

1009-2714(2016)03-0307-04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稿件素质
科技期刊的分类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