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

2016-03-16 05:21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葛兰西安东尼奥

张 钰

(华东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

张钰

(华东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330013)

[摘要]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认为,欧洲无产阶级要想取得国家政权,必须先夺取文化领导权,再取得政治领导权及其整个国家的政权,最终取得革命的彻底胜利,即便如此,也要牢牢抓住文化领导权。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这一独到见解,对于今天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仍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安东尼奥·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当今正处于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国与国的竞争更加激烈,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但表现在经济、政治领域,而且表现在文化领域,争夺对文化的领导权。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是一种指导革命实践的文化战略和政治战略,他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应当夺取并建立文化领导权,而且在夺取国家政权之后要继续坚持这种领导权。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旨在“解构”资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基础上建立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因此,重温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对于今天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安东尼奥·葛兰西(1891-1937),20世纪共产国际内部著名理论家、革命实践家,意大利共产党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葛兰西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他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这一理论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的创造性发展,其对后世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围绕着“市民社会”“有机知识分子”“阵地战”展开论述,他的这些论证充分凸显了无产阶级取得文化领导权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胜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一)“市民社会”是取得文化领导权的真正场所

葛兰西把市民社会看作取得文化领导权的真正场所,是建立在他对市民社会的全新理解的基础之上。葛兰西对市民社会的理解与黑格尔、马克思的不同,他不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理解市民社会,而是将市民社会意识形态化,将市民社会归纳到上层建筑的范围。在他看来,西方社会不同于东方社会就在于西方社会形成了独特的市民社会,“市民社会不再单纯代表传统的经济活动领域,而代表着从经济领域中独立出来与政治领域相并列的伦理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它既包括政党、工会、学校、教会等民间社会组织所代表的社会舆论领域,也包括报刊、杂志、新闻媒介、学术团体等所代表的意识形态领域。”[1](P111)在葛兰西看来,市民社会对整个国家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他对市民社会理论的重新解构,构成了文化领导权思想的理论前提与理论“中介”。

葛兰西把市民社会划归到上层建筑的范围之中,从根本上确立了取得文化领导权斗争的方位,即市民社会是取得文化领导权的真正场所。在西方,资产阶级不仅拥有政治上的领导权,而且还拥有文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这样西方的无产阶级革命要想取得胜利,不但要取得政治领导权,关键还要夺取文化领导权。而要取得文化领导权就必须从市民社会入手,因为只有控制住了市民社会,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作为市民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党、工会、学校等民间组织以及报刊、杂志、新闻媒介等意识形态领域。无产阶级只有先通过在市民社会的各个领域逐步破坏资产阶级在文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并取而代之,把代表无产阶级的先进的文化意识形态传播到市民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党、工会、新闻媒体等当中去,让市民社会能接受、认可无产阶级的意识观念,这样无产阶级就能取得最大程度的支持,获得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最终取得国家政权。葛兰西认为,市民社会是实行文化领导权的重要载体和真正场所,只有控制了市民社会的意识形态,才能真正掌握文化领导权,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彻底胜利。

(二)“有机知识分子”是取得文化领导权的根本保障

“有机知识分子”问题在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美国学者卡尔·博格斯认为,葛兰西“是直接将知识分子问题作为一个理论问题来谈论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2](P68)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主要是指伴随着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具有专业特征的知识分子,他们与由以前的生产方式产生的传统的知识分子不同,有机知识分子渗透在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与资本主义社会及所有阶层连为一体,他们是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的活细胞,他们构建本阶级的意识形态,并使后者认识自己的使命。葛兰西说:“在意识形态的传播方面,知识分子不仅掌握宣传工具,而且肩负着在市民社会建立‘意识形态结构’(如教会、教育体系、工会、政党等)的重任。同样,在政治社会中,知识分子负责管理国家机器与军队。”[3](P9)由此可以看出,葛兰西认为,有机知识分子在取得文化领导权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是无产阶级夺取文化领导权最积极、最先进的力量,是其取得文化领导权的根本保障。

在探索无产阶级取得文化领导权时,葛兰西就十分强调有机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他之所以重视无产阶级有机知识分子的作用,是因为他认为相对于一般大众而言,有机知识分子拥有最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独特精湛的专业能力,能更好的明辨是非,掌握大局,在取得文化领导权上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机知识分子在国家政治和市民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知识分子的伦理实践和政治实践,为提升大众意识,使之达到更高的意识具有指导性的作用”。[4](P121)有机知识分子对大众的引导和教育,使得大众获得认同,在这种认同的基础上就会形成行动意识。这样,在社会关系总体结构中,有机知识分子的创造性活动会得到大众的认可和支持,大众就会不断融入有机知识分子之中,有机知识分子就会把自己的意识要求和大众在实践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研究和解答,从而形成领导权建构的态势。因此,“具有自觉意识的知识分子在制造与维护领导权中起着保障性的作用,没有作为中介的知识分子,就没有组织者、建设者和劝说者,也就不可能赢得大众去反对霸权或争夺领导权斗争的胜利。”[5](P216)所以,葛兰西认为,无产阶级只有培养出大批的、全面的、优秀的有机知识分子,使之成为无产阶级取得文化领导权的强有力保障,无产阶级革命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三)“阵地战”是取得文化领导权的绝佳战略

在取得文化领导权的战略上,葛兰西提出了用“阵地战”取代“运动战”。“阵地战”主要是指,通过无产阶级有机知识分子在市民社会中宣传、灌输马克思主义思想,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长期的批判,并不断渗透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逐步扩大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作用,从而最终颠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葛兰西关于阵地战革命战略理论是在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认为,“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市民社会成了统治阶级整个防御系统中最坚固的堡垒。”[6](P126)在这样的情况下,暴力革命这种“运动战”显然已经不适合了,西方无产阶级的革命战略要采取阵地战。因为,资产阶级掌握着市民社会的领导权,在这个最坚固的防御体系下,“运动战”虽然可以摧毁资产阶级的上层建筑,但是无法摧毁整个市民社会对其文化的认同,因此“无产阶级无法用闪电般的出击去破坏统治阶级对整个市民社会的领导权,相反只能通过阵地战的方法,先在市民社会中逐个逐个地夺取新阵地,在掌握意识形态—文化领导权的基础上,最后夺取国家的领导权。”[6](P124)无产阶级需要采取阵地战,在市民社会中开展长期的反对资产阶级的霸权统治,揭露和破坏资产阶级统治下的虚伪的外衣,逐步从根本上动摇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并不断渗透无产阶级的文化意识形态,最终取得文化领导权。葛兰西的革命战略思想对当时的无产阶级革命产生强大的影响,对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策略也具有很大的思想影响。

二、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时代化这一大背景下,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和调整,造成了人们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得我国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与挑战;另一方面,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采取新的战略和策略来推销其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理念,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文化侵蚀,使得我国思想理论领域面临着正确和错误、积极和消极、先进和落后等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状况,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因此,加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国思想领域的重大任务,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选择正确可行的建设途径关系到这一事业的具体成效。新世纪、新阶段以扬弃的眼光来重新解读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对于今天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以“认同”“同意”的民主方式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

葛兰西认为,在市民社会发达的西方国家,资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是建立在人民对其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同意”的基础上,人们把资产阶级所宣扬的价值观、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及思维方法作为自己的个人追求。“鉴于资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实现方式,葛兰西提出:无产阶级虽致力于建立新型意识形态,但是在革命中要夺取文化领导权,在革命成功后巩固文化领导权,都应采取类似的认同、同意等民主方式。”[7]可以看出,葛兰西想以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和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去教育大众,努力争取他们“认同”“同意”无产阶级的文化价值理念,这一思想对当今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文化,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提供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追求,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渐成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造成了人们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各种非主流文化和反主流文化也在滋生蔓延,加之西方世界价值观念的刻意渗透,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侵蚀和消解着我们的文化阵地。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应对?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变成统领和提升全国人民的思想?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给了我们很好的理论指导。

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可以充分发挥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以一种“认同”“同意”的民主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宣扬的我国主流文化价值深入人心。首先,要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物质载体即生产力这一经济基础出发。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搞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只有在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前提下,才能使人民大众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意识形态的优越性,从而自觉自愿地认同、同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提供强大支撑力。其次,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展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逐步形成的,并且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面对这一理论思想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研究探讨,最终形成统一的标准,在全社会、甚至在全世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深入民心的理念之后,应把这一强大的希望和信心内化为民众自觉的行动,让民众从灵魂深处去认同、同意这一价值理念。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扎根民众内心,从而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最后,在关心社会弱势群体下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弱势群体真正地关心、爱护,使之得到最可靠的社会保障,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让身处社会最底层的群体能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使他们切身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真正关爱,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和谐理念深入他们内心,这样他们就会非常自愿拥护和支持这一理念。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都能认同、同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社会的其他阶层也会潜移默化的接受和认可这一理念,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就不言而喻了。

(二)加强和完善党和国家的文化领导职能,创建先进文化

葛兰西十分强调党和国家在文化领导权的核心地位,如他说:“国家具有教育和塑造的作用,其目的在于创造更高级的新文明,使‘文明’和广大群众的道德风范适应经济生产设备的继续发展,从而发展出实实在在的新人类。”[3](P214)当今,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党和国家要充分发挥文化领导能力,在注重经济、政治发展的同时,要加强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在文化领导权、意识形态主导的争夺。争夺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是西方发达国家推行文化霸权的新型途径和方式。因此,党和国家要善于分析和准确把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新特征,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首先,党和国家在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的同时,要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不断赋予当代中国先进文化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俱进地推进文化理论创新。其次,党和国家在发挥文化领导职能时,要不断地提升广大党员干部自身的思想觉悟与政治理论水平,坚定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不断丰富和拓展其知识结构,保证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党和国家才能更好地发挥文化领导职能,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后,党和国家作为先进文化、文明的领导者,要注重加强自身的政治道德素养,还要在全社会营造一种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来引导全社会人民大众坚定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文化的自觉地认同接受,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加强和完善文化领导职能。党和国家在创建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通过国家的主渠道、主流媒体弘扬的主旋律,借助于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社会中有效的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符合大众认知心理和思维模式的方式得以接受和认可。只有人民大众从内心深处认可这种先进文明,党和国家的文化领导职能才能从根本上得以加强和完善。

(三)充分发挥有机知识分子的积极建设作用

葛兰西在探索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领导权时,尤其强调有机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葛兰西说:“成为新的知识分子的方式不再取决于侃侃而谈,那只是情感和激情外在的和暂时的动力,要积极的参与实际生活,不仅仅是做一个雄辩者,而是要作为建设者、组织者和坚持不懈的劝说者。”[3](P5)可见,葛兰西认为,知识分子不仅是拥有丰富知识的学者,还要成为国家和市民社会的领导者、调和者及上层建筑的“官员”。无产阶级在取得文化领导权的过程中,有机知识分子发挥着组织、领导、教育、治理方面的功能。因此,无产阶级借助有机知识分子的这些职能,传播无产阶级的意识观念使其渗透到整个社会,从而使得大众在这种潜移默化中“自愿”地认同无产阶级的文化价值理念。葛兰西的这一思想理论对今天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仍然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借鉴于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学说,可以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的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制造者和传播者并直接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我国的知识分子要充分发挥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的作用,借助于教育等有效方式推进普通民众的知识分子化,提高人民大众的知识水平,使得民众对我国的文化建设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促进我国文化建设的健康合理发展。其次,在西方资本主义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新的文化霸权用快餐、影视等新的形式进行文化渗透时,作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的知识分子,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这种实质上是披着“合理、合法”的外衣下的新的文化霸权,要保持高度的警惕,要全面的分析其思想内涵,挖掘本质内容,从这种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动机目的、采用的思维方法进行评析得出其真正的意图,指导我们面对该思想应如何处理。当然面对西方文化价值中合理积极的成分,可以大胆的积极借鉴和吸收,从而丰富我国的文化价值体系。最后,知识分子在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大方向,按照社会主义的性质来合理规划我国文化建设事业,形成积极健康的民族心态和良好的社会风气:既心胸开阔积极向上,又自信自尊;既善于理智的批判借鉴,又坚持不懈的自主创新;既体现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全球化,又保持鲜明的民族特性和个性。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知识分子要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正确引导人民大众面对复杂社会现象进行科学的认识并进行合理的文化价值选择,向人民大众传输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升人民大众的文化修养,使得人民大众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总之,在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指导下,在推进我国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观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党和国家的文化领导职能,调动有机知识分子的积极作用,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念真正成为人民大众普遍认同、同意和自觉实践的价值理念。

[参考文献]

[1]衣俊卿.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1.

[2]〔美〕卡尔·博格斯.李俊,等.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危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3]〔意〕安东尼奥·葛兰西. 曹雷雨,姜丽,张跣.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仰海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刘同舫.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演进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6]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7]陈翠芳.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中国解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0).

责任编辑:谷晓红

[收稿日期]2015-10-08

[作者简介]张钰(1990-)女,河南信阳人,硕士,主要从事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研究。

[文章编号]1004—5856(2016)07—0022—05

[中图分类号]D0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5856.2016.07.006

Gramsci's Cultural Leadership Theory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Socialist Culture

ZHANG Yu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13,China)

Abstract:Gramsci's cultural leadership theory believes that if the European proletariat wants to obtain the state power,they must first win the cultural leadership,and then get the political leadership and the power of the whole nation,and finally achieve the complete victory of the revolution. Even so,a firm grasp of the cultural leadership is also very necessary. This unique insight of Gramsci's cultural leadership theory still hold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Key words:Antonio Gramsci;culture leadership;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ulture

猜你喜欢
葛兰西安东尼奥
危机中如何展现领导力
谁杀了镇长
葛兰西文化哲学的实践概念
谁杀了镇长
葛兰西意识形态理论对新时代国家治理的启示
深化与曲解:改革开放以来葛兰西实践哲学之争的研究综述
论《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奥忧郁的经济根源
对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的阐释
致命的渎职
致命的渎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