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煤电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016-03-16 07:32孙长虎
菏泽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对策发展

孙长虎

(菏泽市烟草专卖局,山东菏泽274000)



菏泽市煤电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孙长虎

(菏泽市烟草专卖局,山东菏泽274000)

摘要:菏泽市煤炭资源丰富,煤质优良,具有多种优势,为煤电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几年来,菏泽市立足煤炭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着力打造煤电化产业集群,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为了破解发展难题,抢抓发展机遇,必须寻找到科学对策,以推进菏泽市煤电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煤电化;发展;对策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菏泽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打造五大基地一大产业》 的战略目标,把发展煤电化产业列于首位,立足煤炭资源、政策、区位等诸多优势,着力打造煤电化产业集群,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提高,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存在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发展菏泽煤电化产业的重大意义

近几年来,菏泽市立诸多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进一步加强管理,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强力推进,煤炭资源开发步伐日趋加快,产业链条逐步拉长,煤电化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2015年底,全市过亿元煤电化项目达到177个已投产的项目69个,在建的项目84个,储备项目24个,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近八百亿元。煤电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产品可以不断向下延伸,产业链条很长,产品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建设好一个大型煤电化基地,就可以培育出一个上百亿、甚至上千亿元的产业,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之大,不言而喻。

(一)发展煤电化产业是国家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我国能源总体现状是富煤、缺油、少气。在世界已探明的化石能源储量中,中国的煤炭占世界总量的15%,石油占2.7%,天然气占0.9%,其中煤炭资源探明储量达1145亿吨(《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这种化石能源的储量构成决定了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煤炭开发利用这篇大文章。

菏泽市煤炭资源丰富,是国家重点建设的13大煤炭基地之一—鲁西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煤炭储藏面积3600平方公里。已投入开发的巨野煤田是华东最好、最大、最后一块整装煤田,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煤质优良。管理好、利用好菏泽这块宝贵资源,大力发展现代煤电化产业,为山东省及周边地区提供清洁、优质的能源化工产品,既是菏泽市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更是实施国家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二)发展煤电化产业是加快菏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地区经济的迅速崛起,往往要有一个或几个具有较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的优势主导产业的带动。优势主导产业的高速发展,吸引外部的资金、人才、技术等经济资源向本地区集聚,并辐射带动本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拉动地区经济迅速崛起。“五大基地一大产业”无疑是菏泽市经济发展的重点,但综合分析各产业所具有的资源优势、产业经济技术特点、未来发展潜力、产业关联度和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等,真正具有集聚辐射功能的,能够拉动菏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首推煤电化产业,这是因为:菏泽发展煤电化特别是煤化工产业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明显的经济效益、明显的辐射功能、明显的技术聚集作用。

(三)发展煤电化产业是加快菏泽新型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

煤电化产业对交通、通信、设计、储存、广告宣传、餐饮、零售等服务业的带动,对教育、文化、卫生、就业等社会事业的带动,对房地产业的带动等都将有形无形地推动菏泽市的城市化进程。从整体情况看,2015年已投产的69个过亿元煤电化项目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0亿元,利税77亿元;其中入库税金41亿元,占全市国地税收收入220亿元的1/5,占全市第二产业税收收入123亿元的1/3,直接从业人员26000余人,带动第三产业就业近8万人。菏泽市煤电化作为富民强市的主导产业之一,实现又好又快科学发展,将惠及菏泽900万人民,对提前实现省委“突破菏泽”战略、菏泽“两个翻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菏泽煤炭资源开发与煤电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煤炭资源开发情况

菏泽市煤炭资源丰富,全市煤炭地质预测储量达280多亿吨,已探明储量近100亿吨,境内的含煤区煤层厚度大、煤质优良,根据煤炭资源分布范围,主要划分成三个煤田:巨野煤田、单县煤田和曹县煤田。

1.巨野煤田主要分布在菏泽市的巨野、郓城境内,已探明地质储量约48亿吨,其中可采储量约16亿吨,于2002年底取得国家对矿区总体规划的批复并正式开工建设,分别规划建设彭庄、郭屯(均由鲁能菏泽煤电公司开发)、龙固(新巨龙能源公司开发)、赵楼、万福(均由兖矿集团开发)、郓城(省监狱管理局开发)6对矿井,批复建设总规模1620万吨/年。

2.单县煤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型煤田,已探明地质储量约10亿吨,可采储量约3亿吨,煤类以炼焦煤为主。主要规划建设陈蛮庄(肥矿集团开发)、张集(枣庄丰源集团开发)两对矿井,建设总规模210万吨/年,张集煤矿于2012年11月取得国家核准并开工建设,陈蛮庄煤矿2012年7月取得国家项目核准后2013年11月已竣工投产。

3.曹县煤田是菏泽市继巨野煤田、单县煤田之后在煤炭勘查领域的又一重大发现,主要分布在菏泽市的曹县、定陶、牡丹区境内,煤田可采煤层厚度大,煤质好,赋存深度主要在-1100米至-1800米之间,已探明地质储量在30亿吨以上,目前定陶张湾和曹县青岗集区块经上级批准正在详查。

随着5对矿井相继竣工投产并逐步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2015年全市煤炭产量连续第六年增长,投产的5个煤炭项目全年完成1400万吨(同比增长10.7%),在煤价严重下滑形势下实现销售收入130亿元、利税30亿元,其中入库税金25亿元,有力地贡献了地方经济发展。

(二)煤电产业发展现状

2015年,菏泽市已建成投产煤电项目6个,全市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80万千瓦,全年完成发电量168亿千瓦时,能够满足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

(三)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化工生产国,以焦炭、电石、合成氨、甲醇为代表的传统煤化工产业已具备深厚发展基础,以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为代表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升级加速。目前,我国煤化工产品总体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传统优势日益减弱。在新型煤化工产品的选择上,当前我国高端烯烃产品存在缺口,每年需要大量进口,而低端产品竞争激烈,相对过剩。在传统煤化工方面,焦炭、电石、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等初级产品项目重复建设严重,造成了严重的结构性过剩,煤化工行业急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传统煤化工产业结构性过剩从本质上说,是多年的发展中缺乏整体宏观统筹规划导致的。2015年,菏泽市已建成投产煤化工项目58个,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0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三、菏泽市煤电化产业面临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菏泽市煤电化产业发展的机遇

菏泽市是国家重点建设的13大煤炭基地之一,具有政策、区位、基础和各类资源的匹配优势,为煤电化产业基地建设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发展机遇。

1.政策优势比较明显。(1)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新一届政府着力加大对实体经济投入的政策,确保实体经济平稳发展;(2)省委省政府支持菏泽科学发展20条政策深入实施;(3)已实施两年多《西部地区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加快了菏泽市铁路、公路、航空、水运、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4)中原经济区发展的相关政策。 (6)有利的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煤炭、电力、铁路、港口等一体化经营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1]。诸多政策的叠加效应逐步增强,这将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2.区位优势比较突出,基础设施完善。(1)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和济南、徐州、郑州等大中城市的中心位置,处于华东、华南开放地区与华北经济文化中心的结合部;(2)贯穿南北的京九铁路与连接东西的新兖石铁路在菏泽“十”字交汇,曲阜-菏泽-兰考高铁客运专线与菏泽-徐州铁路已完成规划;(3)已建成的日兰、济广、菏东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东新、德商高速以及规划建设的菏鱼高速在菏泽形成“米”字型框架;(4)6条国道和14条省道在境内通过,路网通达深度进一步提高,是国家公路运输主枢纽城市;(5)洙水河航道工程已经贯通,新万福河与郓城新河航道工程正在开展土地预审,《菏泽港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6)菏泽飞机场已选址定陶孟海。目前,路网完善、衔接高效、管理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将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网络。

3.煤炭资源优势。全市煤炭地质预测储量达280多亿吨,已探明储量88亿吨以上,境内的含煤区煤层厚度大、煤质优良。巨野煤炭物流项目建成后可为我市发展提供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

4.配套条件优势。(1)丰富的水资源。我市建有7座引黄闸,每年可引黄河客水1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400余立方米,为全省平均水准的约1.5倍。 (2)创新能力逐步提升。菏泽市把推进技术创新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狠抓创新平台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3)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立足于政策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等,菏泽市积极储备招商项目,不断创新招商方式,着力扩大招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挂牌运行。

5.综合优势。(1)几年来菏泽市在煤电化产业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并形成一个较大的产业。(2)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水平目前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其中新型煤化工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装备国产化率大幅提升,培养和锻炼了一批技术创新与管理人才,可及时助推菏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3)从中国煤化工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看,2015年新型煤化工发展仍在加快,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未来20年将是其技术开发、工业化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

总之,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和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今后十年将是菏泽煤电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期。所有这些,构成了菏泽市煤电化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战略机遇。

(二)菏泽煤电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目前,菏泽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一定劣势与挑战:

1.压煤村庄搬迁成为瓶颈制约。(1)矿区所在地区村庄稠密,人口众多,现探明的8对矿井可采储量中70%以上压覆在村庄及建筑物之下,需搬迁人口20余万人;(2)搬迁村民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故土难离;(3)县乡镇政府着眼于当前利益,煤炭管理部门手段少,责任大权力小,调度难度较大;(4)煤炭企业受利益驱动,重自身经济效益,轻可持续发展,产品单一,上深加工项目积极性不高;(5)搬迁失地村民工作安置、生活保障等相关搬迁政策滞后,配套政策不健全。

2.项目审批门槛高,进入规划难度大。(1)国家煤炭开发方面有关政策,《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通知》提出: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和资源整合煤矿项目投产后5年内,不得通过能力核定提高生产能力。《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冀北、鲁西、河南、两淮基地,做好深部资源勘查,建设接续煤矿,限制千米下新井建设。(2)国家热电方面有关政策,《关于促进低热值煤发电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应以煤矸石、煤泥、洗中煤等低热值煤为主要燃料,参照热电联产机组供电标准煤耗,结合热电联产规划,以“上大压小”或在役机组供热改造,按“先建设后关停”或“先改造后关停”的原则予以关停。菏泽市小火电机组装机容量相对较少,“十三五”期间能够拿出作为“上大压小”替代容量的指标十分有限,异地收购小火电机组难度较大。(3)国家煤化工产业有关政策,煤化工示范项目要建立科学、严格的准入门槛[2]。《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提出:暂停审批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项目,禁止建设不符合准入条件的焦炭、电石项目,加快淘汰焦炭、电石落后产能,对合成氨和甲醇实施上大压小、产能置换等方式,提高竞争力。

3.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1)从产业配套体系来看,尚没有形成明显的专业化分工体系和有特色的产业集群,深加工环节较少,配套环境较差。(2)从产业发展平台来看,多数工业园区内的企业普遍缺少必要的产业联系,产业关联度低,没有充分体现特色性、科技性和集约性,并且园区的功能急需完善和提高。(3)从服务功能来看,物流、金融、法律、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休闲娱乐、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亟待改善。

4.安全生产压力大。(1)省市煤炭管理部门在省属煤炭企业安全监管上定位不清晰,职责不明确,难以形成有效监管;(2)矿区地质条件较复杂,随着矿井开采范围的加大,给安全生产带来了较大压力和潜在隐患;(3)执法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法律素质还相对薄弱。

5.煤炭价格持续下滑,销售形势严峻。(1)随着煤炭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煤炭价格下滑还在继续,2015年已降至770元/吨,比2011年直降316元/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和菏泽地方税金收入的实现;(2)辖区内各矿不同程度出现库存、承兑汇票等增加的现象,发生了由等销售向跑销售的转变,煤炭产、销的矛盾开始加大,销售形势十分严峻,影响了企业再投资的能力和积极性。

6.多头开发体制造成难以统一规划管理。目前,全市8对矿井由央企、省企共6家企业多头开发(已投产五矿井由4家管理),无论是在煤矿建设、后续加工、非煤产业发展,还是在安全管理、环境治理与保护等方面,都是各行其事,难以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7.产业结构不合理。(1)全市煤炭加工转化程度低,煤炭产业链短,煤气、煤电、煤化一体化尚未形成规模效益,全市煤炭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2)企业多处于产业链的加工制造环节,在微笑曲线两端的研发设计和营销管理等环节的企业比重偏小。(3)加工制造产业的产业链不够完善,且中低端企业较多,初级产品占比大,附加值较低,竞争优势不突出。

8.科技投入严重不足。(1)菏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较低,致使科研开发能力弱,缺少产业结构升级必需的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储备。(2)与产业链延伸相配套的高附加值产品研发不多,自主研发成果少,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提高,制约了高技术、高加工度、高附加值行业的发展。

9.煤电化项目的发展与土地、环境压力增大之间的矛盾进一步突出。(1)煤电化项目一般占地面积大,而菏泽目前人均耕地仅1.3亩,土地资源相对紧缺,人口增长、产业发展与土地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2)菏泽诸矿藏煤层较厚,煤炭开采带来的土地塌陷等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比较严重,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繁重。(3)“十三五”期间国家对土地、环境容量实行总量控制,对煤电化项目前期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大制约。

10.生产要素制约严重。(1)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素质、熟练技术工人比较缺乏,导致企业开工不足。(2)受区域位置、发展水平、工资待遇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对人才的吸纳能力不强,优秀人才招来难,现有人才流失多。(3)部分企业用工成本持续上升,已严重挤压企业利润空间。(4)企业上市、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刚刚起步,融资成本过高。

11.同质化竞争导致产能过剩。(1)由于各地煤化工项目一哄而上、重复建设,传统煤化工产业发展累积的矛盾日渐突出,现代煤化工超常规发展后果显现。(2)在新一轮新型煤化工发展上,存在着宏观管理体制滞后,产业发展缺乏整体统筹规划指导的问题,造成煤化工项目遍地开花,布局分散,产品雷同,产能过剩。(3)就目前来讲,中国煤化工发展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瓶颈,突出表现在,传统煤化工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新型煤化工产业投资过热[3]。

总之,日益加大的能源、环保、安全、水资源、碳排放、土地压力,对煤电化产业未来发展形成严峻的挑战,迫使行业乃至每个企业必须做好自身定位、统筹规划、科学引导,以确保煤电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菏泽市煤电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根据菏泽市委、市政府将菏泽打造成为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的总体要求,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绿色发展、适度超前、优化结构、保护环境、安全可靠和加强合作的原则,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努力构筑安全、稳定、清洁、高效的现代煤电化基地。

(一)科学制定产业规划,切实加强组织调度

1.科学制定产业规划。(1)组织精干力量,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修改完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及热电、煤化工建设专项规划。(2)规划要按照合理布局、创新驱动和市场运作等原则,要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3)要充分体现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理念,明确发展目标,突出工作重点,提出政策措施。

2.切实加强组织调度。要确保菏泽建设成为鲁南经济带及山东省重要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煤炭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新能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先进技术得到推广应用的,具有绿色、生态、科技、循环经济特色的新型现代化煤电化基地。

3.坚持一体化、基地化、大型化、现代化的一盘棋原则,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推动经济、生态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

(二)加快煤炭开发步伐,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1.加快矿井项目建设进度,提升煤炭生产水平。 (1)全力做好投产矿井扩能促产。(2)积极推进在建矿井建设,争取郓城煤矿、万福煤矿、张集煤矿早日投产见效。(3)加大煤炭资源勘探力度,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力争曹县煤田青岗集、张湾矿区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4)采取“保产量、压库存、稳市场、连内功、增效益”策略。

2.抓好全方位管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1)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明确安全监管责任,强化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努力构建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2)扎实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强化预案培训演练,加强应急队伍、救援物资和装备建设,建立灵敏可靠的井下通讯网络和语音报警系统,抓好煤矿安全生产调度员10项应急处置权的落实,提高矿井安全应急处理能力。(3)新建矿井要严格按照“三同时”的原则,更好地保障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4)将所有辖区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全部集成起来,做到科技监测不留死角。(5)推行“三查模式”,在企业自查、专家排查的基础上,实行驻矿督查,向各矿派驻安全督查员。

3.搞好压煤村庄搬迁,破解瓶颈制约。(1)根据“十三五”期间的全市煤炭生产和矿井建设规划,巨野煤田和单县煤田共要完成好近4万户9万人的村庄搬迁任务。(2)要充分认识压煤村庄搬迁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牢固树立抓搬迁就是抓发展、抓效益、抓民生的观念,加快搬迁进度,保证煤矿项目按时投产和开采接续。(3)要督促煤矿企业全力搞好配合,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以奖促搬,实现提前搬迁、快速搬迁、和谐搬迁。

4.组建区域煤炭集团,优化产业组织结构。(1)遵循市场规律,以产权为纽带、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参与兼并重组,按照一个煤田原则上由一个主体开发的要求,推进兼并重组,减少开发主体。(2)稳步推进矿业权整合,对尚未开发的煤田,鼓励优势企业整合分散的矿业权,提高资源勘查开发规模化、集约化程度。

5.坚持安全性、合理性、可行性的开采原则,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1)要利用钻探、巷探和物探等方法,合理设计和布置采掘工作面。(2)在回采过程中,普采与综采、长臂综采与短臂综采相结合,尽量减少煤炭资源损失。(3)要积极对边角煤、残留煤和煤柱等进行复采。(4)积极引进大采高、薄煤层刨煤机等先进设备,着力提高薄厚不均煤层、夹石厚煤层等复杂条件下的煤炭资源的回采率。

6.因地制宜治理塌陷区。(1)应对煤炭资源开采后所形成的塌陷区进行认真调研,摸清底数,把握规律,搞好分类科学编制治理规划,合理确定治理方案。(2)积极引入充填开采技术,减少地表塌陷。(3)结合小城镇规划建设,把塌陷区治理、压煤村庄搬迁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积极争取政策性资金的支持,充分利用回填后的塌陷区土地,搞好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建设。

(三)以优化燃煤装机结构为重点,积极推进热电联产、低热值煤电厂建设。

1.优化燃煤装机结构。要择优发展60万千瓦以上超临界纯凝火电机组,大力发展30万千瓦以上高效热电联产及低热值综合利用机组,逐步提高大容量、高参数及综合利用机组的比重,鼓励发展新能源发电机组。

2.积极发展热电联产。(1)在充分考虑电力平衡和落实热负荷的基础上,重点支持中心县城建设热电联产机组。(2)鼓励热负荷集中且稳定的工业园区建设背压供热机组,优先安排通过“上大压小”方式建设的热电联产项目。(3)全面完成各县区热电联产规划,结合菏泽市城镇居民和企业集中供热现状,采取热、电结合等形式,搞好热源点的规划建设。

3.加快发展低热值煤电厂,充分利用煤矸石等煤炭低热值燃料资源,缓解电煤供应紧张局面。

(四)以新型煤化工为导向,统筹布局煤化工项目。

1.统筹布局煤化工项目,引导该产业健康发展。(1)应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技术进步、模式创新、产业链重组延伸、提高竞争力与产业活力上来,做好政策引导和相关利益方的协调,推动传统煤化工由中低端向高端挺进,现代煤化工由一哄而上及同质化竞争向有序发展过渡,由大众化向精细化、差异化转变。(2)要依托国内外最先进洁净煤技术、煤转化技术,以及节能、降耗、节水、治污等各项技术的集成应用,积极争取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国家示范项目,引导发展现代新型煤化工。

2.以现有基础项目为“龙头”,构建“煤—焦—化工”循环经济体系。(1)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把炼焦过程中的副产品煤焦油、粗苯、焦炉气等作为进一步发展化工深加工的基本原料,向下游延伸拓宽相关的产品链;(2)利用炼焦回收的焦炉煤气净化后生产合成氨和液化天然气,以合成氨为原料生产硝酸,硝酸又供己内酰胺项目作原料;(3)通过多级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将原料“吃干榨净”,最大限度地达到原料增值、节能降耗和循环经济要求。

3.以大型焦化项目为龙头,发展下游产业链条,壮大焦化规模,做精做优精细煤化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4.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确保煤化工安全生产。

(五)完善综合配套政策措施,全面推进煤电化产业科学发展

1.坚持走循环经济的路子。(1)积极开展煤化工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和创新能力建设的研究,实施绿色开发,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格局。(2)对煤矿废弃物矿井水、煤矸石、煤化工废弃灰渣、电厂粉煤灰等进行回收转化利用。(3)尽快实施干熄焦技术,同时实施余热发电及城市供热,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发展。(4)加快推进鲁西南煤炭应急储备配送基地项目的建设,为煤炭供应方、需求方、贸易商、铁路、公路搭建起一个共赢的物流平台,促进菏泽运输物流业等第三产业的大发展,有效带动就业,增加菏泽税收与群众收入。

2.加强环保监管力度,积极引导煤电化产业健康发展。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绝不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1)要提高准入门槛,从源头上治理。在煤化工项目筛选上,要坚持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原则,坚决拒绝高污染、低技术的煤化工项目进入。(2)要坚持环保措施“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中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3)要督促煤化工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从技术上减少污染的发生。(4)要健全环境补偿制度,加强对重点监管对象的监督检查,采用经济手段促进企业环保。

3.完善煤电化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1)要按照煤化工业总体规划,实施“园区提振工程”,按照“区域集中、特色突出、功能完善、用地集约”原则,将园区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继续加大投入,重点做好双回路供电、供排水、集中供热、供汽、园区污水处理厂、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2)要搞好园区消防管理、环境监测管理。(3)要本着有利于煤化项目审批和设施统一配套的原则,实行相关项目集中入园,发挥项目集群效应和产业聚集效应。

4.提高煤电化产业科技水平。(1)要健全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重大新产品研发能力,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加快煤电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电化核心技术。(2)要坚持煤电化项目的高起点、大型化和规模要求,鼓励煤炭、电力和化工企业联合发展,实现煤、电、化联产一体化[4]。(3)聘请国内知名的专家,形成智囊团,为我们出谋划策,定期对全市煤电化产业发展号脉,传递新信息、传授新技术。(4)要根据菏泽市煤炭资源,煤种、煤质、煤价情况规划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策划论证适合菏泽市发展的煤化工项目。(5)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沟通与交流,与国内知名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联姻,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把项目建成科研院校的科研基地、示范基地。(6)充分把握和吃透国家的产业政策、产业发展方向及市场需求前景,推动煤电化产业才能科学发展、循环发展。

5.深化招商引资战略,招高、引强、聚大、集优。(1)推行专业队伍招商、以商招商,实行重大产业项目抱团招商、联合落地、共同推进、按比分税。(2)建立招商项目优选审查机制,强化对项目产业层次、投资强度、效益贡献、发展潜力的审核把关。(3)在切实搞好项目包装的基础上,利用网络覆盖面大的优势,进一步加大招商宣传力度。(4)对有关招商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招商能力,促进招商水平的不断提高。(5)针对煤化项目的建设特点,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招商。(6)注重选择那些资金实力雄厚,拥有自主产权和专业技术人员,拥有资源的大型煤炭、煤化集团,加大攻势,争取早日成为煤电化项目的投资主体。(7)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引导在菏泽市从事煤炭开采的企业集团,投资建设煤炭深加工和非煤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工业园区,形成地企共赢,巨力拉动菏泽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峰.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及政策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08.

[2]栗清振.煤化工准入门槛提高长远利好[J].化工管理,2011(5):32-33.

[3]章雅.煤化工:示范转向商业化运行[J].化工管理,2012(3):53-55.

[4]郭莉.煤化工企业节能减排效果评价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D],淮南:安徽理工大学,2010.

(责任编辑:袁宗建)

Countermeasur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Electrochemical Industry in Heze City

SUN Chang-hu

(Heze Tobacco Monopoly Bureau, Heze Shandong 274000, China)

Abstract:Heze is rich in coal resources with excellent quality and a variety of advantages, which provides a good opportunity for the coal electrochemical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several years, Heze Government has strived to build the coal electrochemical industry cluster based on the advantages of coal resources and relative policies.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but there are also many problem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and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develop, we must find the scientific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development of coal and electricity industry in Heze.

Key words:coal electrochemical industry;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孙长虎(1965-),男,山东单县人,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收稿日期:2015-10-12

文章编号:1673-2103(2016)01-0026-06

猜你喜欢
对策发展
诊错因 知对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走,找对策去!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