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改革刍议

2016-03-16 08:55黄林非
关键词:通识教学内容文学

黄林非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课堂教学改革·

高职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改革刍议

黄林非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针对高职文学欣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应当从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三方面入手进行改革。要强化教学内容的内在关联,避免其碎片化;要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的互动中提升人文素养;要实施以文学作品为核心,以学生赏析实践为重点,作品、作家、文学理论和文学史事件四要素相互交织,讲授、交流、实践三点突破的教学模式。高职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改革还需要有一批具备较强的通识教育意识、良好的文艺理论修养和较强的艺术鉴赏能力的优秀教师。

高职教育;文学欣赏;通识课程;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通识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同和倡导,高职院校开设文学类通识课程已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根据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文学欣赏已成为高职院校不可缺少的一门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通识课程。教育部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曾颁布《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提出,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从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由于不少管理者习惯于用实用主义的狭隘眼光打量高职的教育教学工作,导致人文学科边缘化,重理轻文观念盛行,学生在学习应用技术的同时,对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提不起兴趣;另一方面,泛娱乐化的文化环境加上自身文化基础本来就相对薄弱,使得部分学生变得十分浮躁,他们不仅无法阅读稍有深度的书籍,而且缺乏起码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文学欣赏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确实是大有可为的。据调查,当今高职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亟需大力提升,许多高职学生不仅文学史知识掌握不牢,对一些名家名作也知之甚少,文学理论方面更是一无所知。学者杨叔子说过,“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何况是高级人才”,“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记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1]要培养优秀的高职学生,就不能使他们变成只有一技之长的工具、器材,而应当使他们成为健全的人、完整的人。

文学欣赏是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读者不仅能够获得审美的愉悦,而且能够得到人生的教益。可以肯定,在高职院校开设文学欣赏这门课程,有助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欣赏习惯,提高欣赏水平;能让学生在审美再创造活动中得到陶冶和滋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这对学生个人的修身养性、对学校的学风校风建设乃至对国家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将文学欣赏作为通识选修课列入了人才培养方案。但在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不丰富、教学方法不得当、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教学目标不明确主要表现为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能力的培养,不能充分发挥文学作品怡情养性的功用;教学内容不丰富主要表现为教学过程中所传递信息的碎片化和单一性,包括课堂所讲授的知识不系统,课堂所欣赏的作品缺乏代表性和广泛性,教师对作品的评论不具有原创性;教学方法不得当主要表现为教师离不开讲稿,过多采用讲授的方法而不能采用相对宽松自由的、能激发学生创造性的讨论或者辩论的方法。这就必然导致学生学习兴趣萎缩,既学不好知识,打不开视野,更难以有效地提高欣赏水平,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初衷便得不到真正的落实。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高职通识课程往往课时较少,要在30个课时之内较好地完成文学欣赏课程的教学任务相当困难。这不仅要求教师教学水平较高,而且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而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这就难免造成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尴尬局面。其次,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文学欣赏课程的教学形式往往是脱离艺术鉴赏实践的课堂讲授,加上缺少高质量的教材,教师一般只得根据自制的教学提纲或提前准备的讲稿在课堂上进行知识介绍或干脆照本宣科。这就直接导致课堂气氛沉闷,难以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最后,从整体上说,高职教师至少在专业水平方面,可能还是稍嫌弱了一点,这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要解决高职文学欣赏课程教学中的这些现实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投入热情和精力,对课程教学进行大胆改革,深入研究相关领域的新动向,形成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以确保通识教育理念的真正落实。教师应当对学生的阅读状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分析,对学生的文化底子、专业基础和学习习惯有所了解,同时应当充分认识高职通识教育课程在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具体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剖析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法,探寻文学欣赏课程教学的一般规律,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便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内容改革

关于高职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语文教学研究》2011年第4期所刊的《中美大学语文通识教育比较的几点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12期所刊的《试论21世纪的大学文学教育》以及《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所刊的《文学类公选课与通识教育的改革与实践》是为数不多的相关成果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三篇论文。这三篇文章虽然都并没有直接谈论文学欣赏课程的教学,但实际上都间接地涉及文学欣赏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问题。比如,周庆元认为,“21世纪的大学需要加强语言文学专业以外的非文学专业的文学教育,而这种文学教育应当是一种以民族的、传统的、优秀的文学为主,融汇现代文学,吸纳外域文学,以作品为主、兼顾作家、史论并举、赏析结合、怡情养性、培植素养、化育闳才的主流的泛文学教育”。[2]这种观点对于文学欣赏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而言,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文学欣赏课程的教学内容理当以文学作品为主,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要做出恰当的选择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从空间上说,应当把重点放在本国的经典作品上,国外的作品也要有所涉及;从时间上说,应当重点选择一个国家“历史青春期”的代表之作,比如中国的诸子时代、民国时期和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作品。除了文学作品之外,文学欣赏课程的教学内容还包括作家,这就涉及作家的思想、创作及文学史地位等诸多方面。选择作家时应注意两点:一是要有代表性,比如诸子时代的孔、孟、老、庄,民国时期的鲁、郭、茅、巴、老、曹和沈从文、张爱玲;二是要有主次之分,不可平均用力,成就较高的、教师比较熟悉的或者学生特别感兴趣的作家,可以作为重点。

为了强化教学内容的内在关联,避免教学内容的碎片化,还应将文学史知识贯穿于文学欣赏的教学全过程。这其中包括重要的文学思潮和流派、文学社团及文学史事件等,因为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了解“史实”,提高“史识”,也是文学欣赏教学的重要目标。需要注意的是,高职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涉猎相对较少,虽然有的学生也有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但他们往往满足于消遣式的阅读而谈不上真正的欣赏,只能谈一些朦朦胧胧的、印象式的感受,无法有理有据地对作品进行分析判断。因此,把一些基本的美学理论纳入课堂教学,给学生讲授基本的欣赏知识、欣赏技巧和方法,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修养,感悟和掌握一些艺术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就显得非常必要。

(二)教学方法改革

文学欣赏这门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跟文学专业课程不一样,它不像后者那样具有鲜明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学术性,但是,它又无法舍弃一般的文学类课程的核心内涵,比如课程的艺术性、审美性和人文性。与文学专业课程相比,这门课程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其教学目标具有更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我们切实改变以往的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力避单靠讲授法包打天下的传统做法,必须让学生在课堂的互动中提升人文素养。

针对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文学欣赏课程的教学应该多采取讨论法、辩论法等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方法。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又便于教师发现问题并及时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相对自由的双向或者多向交流中,文学作品对学生的熏陶浸染的作用将逐渐显现,学生作品欣赏的能力将得到有效培养。当然,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讲授法不必要、也不可能被完全弃之不用。教师在课堂讨论或辩论的过程中,应当始终把握话题的行进方向,并用分析点评等方式进行讲授,否则,课堂上的“众声喧哗”虽然或许能够搞得声势浩大,但它可能只是一种无聊的低水平的吵闹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讲授应该是始终隐含、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的。

(三)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模式指的是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是教学活动及其所包含的各个要素之间内部关系的统一。教学模式跟教学方法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前者通常强调的是教学组织实施的程序和方式,所以也可以叫做教学组织模式。

文学欣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实施以文学作品为核心,以学生赏析实践为重点,作品、作家、文学理论和文学史事件四要素相互交织,讲授、交流、实践三点突破的教学模式。以文学作品为核心,就是要把阅读作品、欣赏作品、评论作品作为课堂教学的焦点,把作品本身作为联结课堂各个环节的纽带,因为如果离开作品,文学欣赏课就只能是空中楼阁。以学生赏析实践为重点,就是要着力引导学生去欣赏作品,评析作品,让学生去实践,而不是教师单方面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自娱自乐,纸上谈兵。文学欣赏课应当将作品、作家和文学史事件结合起来讲述和评论,如果只是就作品谈作品,学生就难以有效地积累专业知识和审美经验,难以形成属于自己的艺术观和历史感。教师应当牢牢把握好点评讲授、互动交流和赏析实践三个中心环节,在这三个环节中找突破,向这三个环节要质量。

开设文学欣赏课,是为了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以优秀的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的精神更丰富、视野更开阔,让学生更好地求真、向善和审美。这门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其实是很高的。要想达到教学目标,有效地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缺陷,真正实现通识教育的良好初衷,就必须有一批能胜任这门课程教学的优秀教师。一般说来,文学欣赏课程的教学目标决定了任课教师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要有较强的通识教育意识。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它并非只是一种课程设置模式,更要紧的是,“它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境界,其目的是培养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大学提出通识教育目标,就是要纠正高校普遍存在的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的弊病”。[3]在大学,尤其是在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文学欣赏课程是一门通识课程,它要求教师对我国当前大学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现状有一种批判性的清醒认识。教师应当认识到,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会干活的“工具”,也不是为了追求利润,而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只有具备了较强的通识教育意识,教师才会用心去了解高职学生的阅读状况和知识结构,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去研究通识课程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基本要求,才会深刻领会文学欣赏课程对于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也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有更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文学欣赏课程的教学才不会成为干巴枯燥的知识传授和道德说教,“让人成为人”的教育理念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其次,要有良好的文艺理论修养。文学欣赏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面很广,单说文学作品,就有古今中外之分,作品的思想内涵及其所牵涉的历史文化背景,更是十分丰富复杂。教师如果不具备较好的理论修养,就很难把握好这些教学内容。一般说来,担任文学欣赏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在哲学、美学、思想史等方面要有较深的造诣,特别是要有较好的美学修养。因为文学把握世界的方式比较特别,“它是一种主要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方式。其内容是观照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和人的丰富多样的精神与情感,从美的角度观察和看待现实生活。其形式是用想象与幻想等艺术虚构方式创造富于美感内容的感性形象”。[4]文学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文学欣赏课的教师不能不懂美学,不能不在文艺理论方面有所研究。

最后,要有较强的艺术鉴赏能力。文学欣赏课程教学的重点是学生的赏析实践,教师必须将阅读作品、欣赏作品、评论作品作为课堂教学的焦点。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具备较强的艺术鉴赏能力,应当能对一些文学作品提出原创性的见解,否则无法胜任这一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应该看到,高职院校的部分教师业务水平还不是很高,他们面对一个作品时往往没有自己独立的观点,有的人甚至写不出一篇像样的赏析文章。有时候一些教师只能熟记一些教学参考资料之后,现学现卖,在课堂上充当“知识的贩卖者”。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课堂上通常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所讲述的内容,教师则因为“底气不足”,不可能真正放开手脚,积极启发、引导和激励学生展开讨论,于是课堂上就不可能形成生动、有效的师生互动。这样看来,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改革的成败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最终取决于任课教师本身水平的高低。

(责任编辑 远 扬)

[1] 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1(2):7.

[2] 周庆元.试论21世纪的大学文学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89.

[3] 姚孟春.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及实施途径[J].学术探索,2007(2):136.

[4] 金元浦.文学欣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

G642.0

A

1671-5454(2016)06-0103-04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6.06.030

2016-11-29

黄林非(1972-),男,湖南湘阴人,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本文为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教研教改课题“通识教育课程《文学欣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编号:13JY05 )及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ZJB2013008)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通识教学内容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