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网页制作课程改革探索

2016-03-16 04:39时武略
无线互联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网页制作课程改革互联网+

时武略

摘要:文章分析了“互联网+”带来了教育方式的变革,促使网页制作课程教师采取更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互联网资源,帮助学生更加自由地学习,构建属于自己的更加实用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关键词:互联网+;网页制作;课程改革

网页制作课程是计算机类、电子商务类专业的必修课,在课程体系中居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如何适应“互联网+”带来的教学模式的冲击,使学生更愿意学习、能够学会、灵活应用本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是课程改革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1 改革前的教学内容设计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同时根据网上发布的招聘信息,我校教师已经将网页制作课程的内容明确定为3部分:页面图像处理(使用Photoshop软件)、各级页面制作(使用Dreamweaver软件,熟悉DIV+CSS页面布局,了解HTML)、动态页面制作(使用JavaScript)叫。

作为网页设计的入门课程,以上3部分内容是十分必须的,而且符合实际工作需要,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l)教学内容分散不够连贯。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过程中,感觉到知识点很多,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又很大,在任务的设计上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增加了学习难度。

(2)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高职学生对具体的图形化界面感兴趣,对枯燥的代码没兴趣,所以,使用Dreamweaver软件设计网页还可以掌握,但一讲HTML语句,使用DIV+CSS设计页面布局,学生就感觉很吃力,有严重的畏难情绪。

(3)课堂教学时间有限。需要讲授的内容很多,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边讲边练,课程安排紧张,有一些学生听得不投入需要单独辅导,往往顾此失彼,影响学习进度。

(4)学生不知灵活运用。学生即使跟随老师的授课进度完成了教学任务,当布置新的作业时仍然没有头绪,缺少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得学生学习的目标仅仅是为了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而己。

2 课程改革的原则与思路

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课程组教师认真研究分析,并积极向企业工程师求教,又听取了一些毕业生的反馈意见,梳理出了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l)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不能仅被这一门课程的界限所束缚,应该站上这个专业整个的课程体系的高度来进行设计和规划。网页制作这门课,不仅是培养网页制作的一些技能和知识,更应该着眼于培养网站设计工程师(本课程着重培养网站前台设计工程师),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向学生灌输设计师的理念和职业要求。

(2)应该按急用先学、学用结合的原则,通过任务引导项目进行教学。以一个网站设计师的工作流程为主线设计出相应的教学项目,强调情境,增强学生的现场感。项目用到哪个知识点,就先学习哪个知识点,不能按传统模式—下子灌输给学生全面的知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所以用什么、学什么,学什么就用什么,学生更易从实用主义角度接受这种方式。

(3)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当学生意识到是为自己而学、自己有不会的内容需要学习,并知道从哪些方面着手来学习的时候,学习的过程就基本上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完成了,教师稍加引导即可。当然,学生有时理解不了艰深的知识,这时就需要教师站出来讲解,由于是学生要求学的,学习效果会很好。如果教师直接讲,而学生并没提出要学,那么很难保证学生用心来学习。

(4)根据泛在学习理论,如果教师以合适的方式提供学习资料,使学生随时可以访问到,那么学生就会更有效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课程资源库的工作量是很大的,不能仅靠一两名教师来完成,必须组成课程教学团队。

(5)课程教学团队的职责分工必须要明确,分别负责教学资料的准备、案例的收集、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视频的制作以及课程网站的建设,这样才能高效地做好教学改革工作。还要考虑梯队建设,有项目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带动其他教师共同提高,打造出高水平的教师团队,为课程的长期建设服务。

3 课程改革的措施

(l)随着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开展,网络教学平台已经开始应用,本课程教师积极使用这个平台进行教学,并在原有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了一些新的元素。把从招聘网站搜集到的各企业对网站工程师的需求和定位,作为资料放到课程网站上,教师在给学生上第一次课的时候就进行展示,使学生全面了解未来的工作岗位有哪些具体要求,以及发展的前景如何,从而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2)在开始课程教学之前,先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浏览一些网站(门户网站、商业网站、个人网站等),既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又让学生以用户的角度审视这些网站,了解如何提高用户满意度。日后学生对本项目组同学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时,就会有一个基本的评价标准。同时,也督促学生实施项目时按理想的目标努力。

(3)将教学内容设计为3个综合性项目:一个作为教学项目,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一个作为考核项目,学生独立完成。一个作为线下项目,部分有能力的学生课下完成。教学项目是在课堂上,教学将知识点、技能点融入到项目讲解中,学生仿照教师完成任务,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再进行指导。考核项目相当于笔试的试卷,教师不进行指导,完全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允许学生互相研究、查找资料。

(4)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既强调美观、简洁的界面,又要考虑关键字搜索的优化。作为网站给用户的第一印象,颜色、文字、布局等整体要有美感,并突出主题,吸引用户的眼球,这才能让用户有兴趣关注具体的内容。为了让网站在网上更容易被搜索到,也就是更好地进行网络推广,要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一些SEO(搜索引擎优化)知识,让学生了解网络营销的常用方式。当设计产品的搜索页面时,提示学生加入多个分类搜索条件,提升用户体验。

(5)体现本课程中的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的关联。为了培养一名合格的网站设计工程师,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色彩学、图形图像处理、Flash动画、HTML、JavaScript、网络营销等很多课程的知识,这些不可能在一门课程中都讲到,这时就体现出互联网的优势了,教师在课程网站中可以简单介绍一些相关内容,然后以链接的方式向学生推荐相应的学习资源,方便学生进行延伸学习。

(6)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将授课视频、微课、案例库、代码模板、其他参考资料都放到课程网站中,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学生在进行到某些环节时可能想重温—下老师讲过的内容,就可以去找授课视频和微课。学生设计一些页面时没有思路,可以到案例库中参考—下别人设计的网页。

(7)教学过程采用分组教学法。进行分组教学有两方面考虑:一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以项目组的形式进行工作,所以分组教学是符合实际工作情境的。二是分类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爱好和特长也不同,不能让所有学生都成为程序员,也不能让所学生都成为美工,所以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职业定位来选择参与项目的方式,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参与方式分别进行考核和评价。

(8)考核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能也不应该全权进行考核。期末考核时,以答辩的形式展示作品,由项目组长主答,其他组员辅答,其他项目组作为评委。

(9)优秀作品收入案例库中。每学期考核之后,学生的优秀作品可以经学生本人同意后由任课教师收藏到课程资源库的案例库中,并注明学生团队成员名单和完成时间,学生将会感到很自豪,而且在将来应聘时也可以将这个作为有力的证明。刚开始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看到上一届学生的作品,会树立自信心、坚定学习信念,起到榜样的作用。

4 结语

课程改革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全实现的,课程组的教师团队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一直在不断地完善,也在不断地反思,在将来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努力做到3点。

(l)经常更新知识,经常进行市场调研。因此企业实际工作中采用的技术和关注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新的用户所提出的要求也随着社会发展在不断地变化,这些都需要网站工程师敏锐地领会并且紧跟步伐,教师从企业得到这方面的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才能保证学生就业时贴近企业需求。

(2)任课教师必须不断地开发新项目。任课教师为了积累工作经验,应该尽可能多地参与企业的真实项目,或者独立承担实际项目,保持与市场同步,同时有机会也可以带领部分学生参与到项目中,在实战中锻炼自己和学生,这才是最好的考核评价方式。

(3)有条件的情况下,请企业工程师现身说法。如果能请到企业工程师(包括在业界工作的毕业生)给学生介绍亲身经历,传授经验和技巧,分享心得体会,将更加直接地触动学生,从正面鼓励学生的从业信心。

猜你喜欢
网页制作课程改革互联网+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表格在网页中的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