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美宁静 简约明快

2016-03-16 19:22杨典武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瓜洲羁旅愁绪

杨典武

题金陵渡

张  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赏析】

张祜,字承吉,唐朝清河(今清河县)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志气高逸,胸怀大志,但一生仕途不畅,屡遭挫折,故而纵情山水。他以诗闻名于世,诗风沉静浑厚,有隐逸之气。

这首诗是张祜漫游江南时所作,描写江上清丽夜色,是借夜景写客愁的名篇。

首句点题,交代客居的地点。金陵渡,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附近,唐时镇江也称金陵,所以渡口叫“金陵渡”。诗人夜泊金陵渡口,寄居江边的小山楼上。“小山楼”看似信手拈来,但细细品之,它既是诗人当时羁旅夜栖之所,又是诗人愁绪发端之地。

次句直抒感慨,表达诗人一夜未眠之愁情,抒情自然真切。“行人”指羁旅于“小山楼”的诗人自己。“自可愁”,诗人为何要感发愁绪呢?这就自然而不着痕迹地将诗作要描写的下文内容牵引了出来,同时又将读者引入了真正精彩的妙境,那便是:“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诗人伫立在小山楼上眺望夜江,只见天边月已西斜,江上寒潮初落。一团漆黑的夜江之上,本无所见,而诗人却在朦胧的西斜月光中,观赏到潮落之景。用一“斜”字,既有景,又点明了时间——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与上句“一宿”呼应。诗人一宿客愁不寐的情形跃然纸上。

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烟笼寒水的背景上,忽见远处有几点星火闪烁,显得格外明亮,诗人不由得脱口而出:“两三星火是瓜洲。”“两三星火”,用笔清婉空灵,动人情处不需多,“两三星火”已足矣。“瓜洲”在扬州城南四十里,位于古运河与长江的交汇处。因为洲形如瓜,故名“瓜洲”,和西津渡隔江相对,是古代著名的渡口。诗人并不说明瓜洲与愁的关系,我们也不便故作解人。可能是他明天早晨就要过江到瓜洲上岸,也可能他是刚从瓜洲渡江来到这里。从诗意所暗示的来看,瓜洲显然是引起愁绪的地方。

这首诗紧扣潮落、夜江、斜月、星火、瓜洲等景象,把江上清丽的夜景描绘得美妙如画,极具萧瑟清冷的意味,充盈着无穷的愁绪。境界清美之至,宁静之至;结构简约之至,明快之至。

猜你喜欢
瓜洲羁旅愁绪
何家英人物画的愁绪之美
风起了
Prevalence of anxiety among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瓜洲天生是个渡口,天生留不住人
回不去的瓜洲
枫桥夜泊
一阙诗词 万里愁绪
《泊船瓜洲》一诗中“间”的字音刍议
政权变迁下的梁末北迁士人羁旅心态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