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良鸡

2016-03-17 22:30蔻蔻梁
畅谈 2016年3期
关键词:天赐大榕树饭团

蔻蔻梁

海南也许是全国唯一一个可以穿着短袖过二月的省份。顶着略带热带海岛式闷热的潮湿太阳,乘高铁从海口市出发,不到30分钟,窗外拂过成片的木麻黄和椰树之后,就抵达文昌市火车站。而我此次前来的目的,是替早已名噪东南亚的海南鸡饭中那一味鲜美的主角正名。

文昌鸡起源

如果面前有一个关于“文昌鸡起源”的goole earth软件,那个放大镜就会从中国放大到海南,到文昌市,到牛潭镇,最后落到这个叫天赐村的地方。据说这里是海南四大名食材之一——文昌鸡的原产地。

热带,云重风粘,村口一棵榕树上挂着四个箩筐,上面用红纸贴了“天赐良鸡”四个大字,迎面的韩卓理公祠墙上则画了崭新的“壁画”,讲述这个村庄的大榕树如何养育了好鸡,皇帝吃了以后又如何把这个村庄的名字改成了“天赐”的故事。这个简朴的村庄没有任何一点“借鸡升天”的迹象,村里没有大型养鸡场,几十户农家每家养几十到百来只鸡。趾高气昂的几只当然是公鸡,另外一些红彤彤的、膘肥体壮却没有鸡冠的,则是被阉掉的小公鸡。南方人有吃阉鸡的习惯,贪其肉质比公鸡鲜嫩,又比母鸡紧实。

喝完了水的椰子劈开放在地上,那些树下的大小公鸡、母鸡、阉鸡就飞奔而来啄食椰子肉,那种急切,就跟猫见了鱼的反应是一样的。

“我们这里的鸡好,主要是因为吃椰子肉。”村长说。文昌鸡的正规出栏标准是180天,生出来的时候圈养两个月,然后放养两个多月。在这两个多月里,每天只喂一次,农家饲料是米糠拌地瓜一一还都得蒸熟。据说鸡和猪一样,吃熟食长大的,肉也比较好吃一点。除此之外,这些鸡就在土里刨虫子吃,吃点椰子肉,或者像传说里那样,吃大榕树掉下来的籽。天赐村有好些近百年的大榕树,最大的那棵在村后,几个人都合抱不过来。大榕树旁边还有棵小一点的,树干上搭着梯子,这梯子是给鸡搭的,夏天的晚上,鸡会上树去睡觉。

文昌鸡的最好打开方式

这几年深圳、广州流行吃椰子鸡,汤底用的是纯椰子水,配文昌鸡,蘸料是酱油、沙姜、红椒、青柠。这种吃法在文昌本地虽说也有,但始终不算主流。海南人认可的吃文昌鸡的正宗也是唯一吃法,只有白切。白切,开水烧到冒虾眼泡泡,就把鸡放下去煮15到20分钟,到能用筷子顺着鸡腿勉强插进去,就达到广东人说的“黏骨熟”——贴着骨头的肉都是刚好熟了,但骨髓还是红色的。多数白切鸡都有“过冷河”这道工序,主要是让鸡皮收缩增加脆的口感。文昌鸡的白切讲究的是热吃,但鸡皮依然是脆生生的。烫过鸡的水并不浪费,加点盐,加点蒜,用来煮饭,煮出来的便是鸡饭了。

村长家院子里种了蔬菜和香草,某种墨绿色带刺的贴地植物正开着黄色小花。村长指着那盆做好的蘸鸡作料里漂浮的星点绿色说:“就是这个,我们叫‘鸡菜。我们本地人的酱料,一定要放这个咧。”“鸡菜”原来是刺芹,又叫作假芫荽,是一种常见的杂草,揉碎了,极其芳香,也有健胃的功效。午饭在村口的大树下摆桌铺开。白切的文昌鸡丝毫没有辜负它的盛名,吃一口,你就会明白什么是港产片里的“鸡有鸡味”。

鸡饭之旅

吃完所有东西,村长夫人又给大家盛了一大碗鸡饭。在海南的餐厅里,有文昌鸡,有鸡饭,却没有“海南鸡饭”。所以老饕界喜欢说海南鸡饭是新加坡人或者马来西亚人发明的。

追本溯源来到文昌,各种说法一综合,就很容易明白事情的真相:文昌是著名的侨乡,很早就有下南洋的传统。那时候,马六甲、槟城、新加坡、吉隆坡,有沿街贩卖鸡饭的海南籍小贩。他们挑担或者拿着竹篮,一边放白斩鸡,一边放鸡饭的饭团。到现在,泰国街头还有这样的鸡饭摊档。

捏成饭团的原因有许多种说法。一说是捏成饭团较容易保留温度和鸡饭的香气;另一种说法是当年帮衬这些小贩的多数是工地上的劳工,饭团比较容易抓食;第三种说法是这样能减轻小贩挑碗盘的重量和降低碗盘损耗。回到海南人的饮食风俗里,就发现其实在古时逢年过节、祭祖奉神的时候,饭团都是一种必备的食物,万宁人叫它“饭贡”,文昌人叫“饭珍”。和海南的传统做法稍微不一样的是,新加坡版本的海南鸡饭里,一定会放香茅。

在新加坡最早卖海南鸡饭的人叫王义元,1936年从海南到新加坡谋生,小时候在家乡的“毓葵鸡饭店”学得手艺,于是就在新加坡手提竹篮在小坡一带叫卖。后来他在海南二街桃园咖啡店卖起鸡饭,1949年又出来开了端记,生意大好,成为新加坡海南鸡饭的“创始人”。但即便故事如此,充其量也只能说是王义元把“海南鸡饭”这四个字带了出来,而食物本身的根倒还是海南无疑。(资料来源:《悦游》)

猜你喜欢
天赐大榕树饭团
消防安全重于泰山(漫画)
艰难的选择
和秋风一起舞蹈
天赐的缘分
大榕树
大榕树
小白兔饭团
熊猫饭团
校园里的大榕树
珊瑚生命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