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电视栏目剧的现状及发展
——以《大话阿福》为例

2016-03-17 00:16秦岭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大话阿福电视栏目

秦岭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文化创意学院,江苏无锡 214000)

地方电视栏目剧的现状及发展
——以《大话阿福》为例

秦岭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文化创意学院,江苏无锡 214000)

电视栏目剧是我国电视荧屏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节目形态。文章以无锡电视台的《大话阿福》为例,对其表现形式、文化特色、故事风格等特征进行解析,指出栏目剧在深受欢迎的同时存在方言演出的局限性,剧本、演员的稀缺性等问题,未来栏目剧制作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创新表现形式,延伸品牌链条,拓宽传播平台。

栏目剧;精品化;品牌延伸;传播平台;《大话阿福》

电视栏目剧经过20多年的发展渐趋成熟,在当今国内电视界占据重要位置。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电视荧屏上播出的电视栏目剧已逾200个,国内60多家电视台拥有了自己的品牌栏目剧。地方电视栏目剧《大话阿福》作为其中之一,在无锡本土具有超高人气,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已成为无锡电视台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目形式,拥有众多的电视受众。本文以《大话阿福》为例,解析其生存基础,指出其

存在问题,探究栏目剧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栏目剧发展背景

电视栏目剧源于美国的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便是中国大众熟知的美国情景喜剧。随着《老友记》《生活大爆炸》风靡全球,也启发了当时的国内影视剧创作人,《我爱我家》便是最经典的一部,而后《编辑部的故事》《武林外传》《家有儿女》延续了情景喜剧的辉煌。

随着国内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单纯以诙谐幽默为中心的情景喜剧已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贴近生活和情感、具有普世情怀的故事成了观众的审美渴望。1994年重庆电视台制播《雾都夜话》,标志着电视栏目剧在我国的诞生[1]。随后国内各大电视台纷纷设立自己的栏目剧品牌,并大多以方言贯穿剧情始终。2006年5月8日,经过充分酝酿和筹划,无锡电视台《大话阿福》正式与观众见面,每晚20:10播出,时长20分钟,以娱乐性新闻故事为主,寓教于乐,很快成为锡城收视热点。《大话阿福》深植于广大普通市民,强调本土化,以每天发生的社会新闻为素材,以影视手段情景重现;面向观众,服务观众,邀约观众“演绎你身边的事情,过把演戏瘾”。栏目组“以普通人演身边事”为宗旨,在锡惠公园举办较大规模群众演员现场咨询和招聘会,近距离倾听群众呼声,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不少观众通过各种方式为栏目出谋划策,并积极报名参演,第一个月就有100多名市民报名参演,两个月后报名参演的市民有500多名。不少观众通过演出,亲身体验了电视工作者的辛劳,也真切感受到影视制作的魅力。一些市民演员多次参加演出,被观众亲切地称为“市民影星”,使得方言栏目剧在观众中的影响不断扩大。

二、栏目剧特征分析

(一)电视真人秀的表现形式

电视真人秀节目最早出现在荷兰,21世纪后逐步在我国流行,至今国内已有较多收视率高的真人秀节目,如《超级女声》《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等。严格来说,《大话阿福》这类栏目剧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真人秀,因为按定义真人秀中要有竞赛,而这个元素在栏目剧中不存在。但是,就表现形式而言,栏目剧有以下真人秀特点。

第一,写实。题材大都源于百姓日常生活的真实事件。群众演员扮演生活中发生的真人真事,这与真人秀节目一样,会给观众以较强真实感,满足他们要求收视真切的愿望。第二,迎合好奇心。窥私欲与猎奇是人们多少都有的心理状况[2]。社会取材选题的特点,牢牢吸引住大批电视观众,老百姓的家长里短以及身边的群众演员,都能满足广大观众窥私的心理需求。第三,老百姓直接参与。电视受众不仅是观众,而且成为电视节目的直接参与者,老百姓通过这个平台把最真实的自己展现在荧屏上。方言栏目剧的演员来自本地百姓中的表演爱好者,普通人演绎身边的故事,普通群众的参与度高。这一特点使栏目剧以演员为核心影响到相关的亲友、同事、同学及其朋友圈,引发系列连锁反应,进而形成相对固定的收视群体,且随着节目常年播出,演员队伍不断壮大,观众人数越来越多。

(二)方言地域性的文化特色

相较中央主流媒体,地方台的自办栏目,为贴近地方民众,提升收视率,在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前提下,可适当使用方言,以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增强播出效果[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各有独特的人文风格。栏目剧是与地方文化紧密联系的载体,突出了方言的语言魅力。方言电视栏目剧自诞生起就有较广泛的观众基础,方言的天然亲和力,使其在传播中更具优势。无论何地,方言均是最具地方象征的文化符号,各地区独特的方言都是该地区文化特色和生活习惯的直接反映。栏目剧用方言表演剧情、表达风土人情,拉近了观众与故事的距离,也吸引了一些外来观众的眼球。

电视受众对方言电视栏目剧的认可和追捧,就深层次文化意义而言,是对家乡文化的肯定。地域文化圈的存在和形成具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受众在媒介信息接受中对自身所熟悉的文化信息接受程度明显高于陌生的文化信息,栏目剧通过方言传达给观众耳熟能详的地方文化后,自然会唤醒他们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进而激发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4]。

(三)故事平民性的演绎风格

方言电视栏目剧满足百姓的内在需求,其题材多选择城市及周边乡村群众日常生活的琐事,剧情丰富,涉及恋爱、婚姻、家庭、子女教育、养老、邻里矛盾等问题,涵盖面之广几近覆盖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所有见闻。剧目还涉及家庭主妇、小商小贩、机关公务员、企业白领、打工者、学校师生、公安民警、律师等各行各业角色,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平民视角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表演生活化,非职业演员演绎的是生活化状态,也是平民化风格的重要元素。影视作品所展示出来的戏剧情境和真实生活现象越接近,观众认同作品中的价值取向与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5]。栏目剧启用群众演员,采用当地方言,观众在电视上看到熟悉的面孔,听到熟悉的腔调,去掉了较多程式化的说教,更易接受,更易获得特别的审美感受。拍摄本地化,使生活环境变成了电视场景,这种风格让栏目剧在豪华置景的大制作电视剧和无“喜”不成剧的情景剧的包围中闯出了一条新路。正因为栏目剧立足平民,以民众喜闻乐见之事为内容,故深受观众喜爱,提高了后黄金时段的收视率。

三、栏目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方言传播的局限性

方言传播是电视栏目剧的特征之一,方言地域性决定了传播的局限性。观众对信息传播中熟悉的语言接受度高于陌生的语言,如果形成语言障碍,不仅不能更好地发展地方文化,反而可能影响传播的效果。《大话阿福》利用方言传播节目内容,传承本地文化,受本地观众热捧,但也一定程度制约了受众和传播范围。而且剧中较多使用俚语、惯常语,也有消极和低俗用词,这种窘境使得外地文化圈较难接受,对未成年观众的语言表达也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鉴于方言地域性特征所造成的这种局限性,如何联系实际,在不破坏栏目特色的前提下恰当掺入些外地文化因子,使其能被更多地域的观众群所接受,且尽量避免低俗语言在节目中的出现,以净化文化环境,避免不良影响,这都是栏目剧制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优质剧本、演员的稀缺性

对剧本的依赖,导致剧本成为栏目剧的争抢要素。栏目剧源自新闻,演绎真实故事,生活是源头,虽然新闻层出不穷,但栏目剧对题材有较高的要求,并非社会新闻都能走进栏目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20分钟左右的短篇剧含有一切戏剧元素。可见,栏目剧对剧本的选择标准,考验编剧的选题、构思、讲故事能力。虽然社会来稿较多,能用的却较少,即使选用也需反复修饰。低成本也是栏目剧的特点。投入少,用稿多,所付稿费自然无法与影视剧本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编剧的创作热情。另外,经过多年的发展,题材挖掘愈发困难,好剧本稀缺,成为阻滞栏目剧发展的瓶颈。《大话阿福》从开播至今一直为日播栏目,10年3650天,按一天平均4个演员计算,对群众演员的需求量极大。虽然常年招募新演员,应征者也不算少,但随着时间流逝和节目运转,新鲜血液的补充仍满足不了需求。新招的演员不能立刻出演,需要短期的基本培训,但群众演员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他们来去自由,难以管理。优秀群众演员的稀缺也成为栏目剧面临的又一考验。

四、栏目剧未来发展方向

(一)树立精品意识

节目制作讲究“内容为王,以质取胜”,当前国内电视台实施频道专业化,对节目内容有了更多要求[6]。电视节目传播,具有唯一性,如果雷同就没有市场。因此,面对竞争最重要的是树立精品意识,花大力气征集优秀剧本,或者成立自己专门的剧本创作室,用高质量的剧本制作高质量的节目。栏目剧要保留民生新闻的优点,弥补民生新闻的弱点。民生新闻接地气而受百姓青睐,但又因其细琐、肤浅、无聊而广受批评。栏目剧要成为品牌并持续发展,就要克服这些毛病,在剧本创作中强调弘扬真善美,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栏目剧由群众演出,还原生活,大播出量,制作期短,外在形态上做不到电视剧那般精雕细刻,但草根性与精品化是可以统一的,栏目剧有了好的剧本以后,在演出和拍摄制作中要努力提高质量,朝精品化方向发展。

(二)创新表现形式

破除方言节目的局限性,行业里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添加字幕。可以基于方言节目演绎的基础,尝试配音制作不同方言版本供兄弟台有偿播出,或尝试配音制作普通话版本,在更大范围内交流传播。栏目的包装犹如明星的衣装,包装得好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要不定期更换片头、片尾和片花,主持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变换风格。在保持栏目一贯风格的基础上,常出常新,以达到表现形式的创新。重大节日期间,做好栏目特别节目的策划,将栏目剧与节日特色相结合,形成节日系列节目,如2015年《大话阿福》在中秋、春节期间策划的系列特别节目,与中国传统节日元素相融合,既创新了节目内容和形式,又宣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做到了寓教于乐。要善于借鉴国内外热播栏目的优点,如浙江电视台的推理栏目《大侦探西门》,以《名侦探柯南》为借鉴,采用虚拟主持人和大量情景再现的表现手法进行普法教育,让刻板教条的法制节目变得生动鲜活,深得年轻观众喜爱。地方方言栏目剧可从这类优秀栏目中受到启发,创新表现形式,突破发展瓶颈。

(三)延伸品牌链条

品牌建立之后很重要的环节是品牌延伸,也就是将市场已接受的品牌利用于其他产品,提升品牌原有形象,这种策略须与其他营销策略配套才有效[7]。其优点是为受众提供更全面的内容,增加选择度,强化品牌与受众的关系,以获得更高知名度和关注度;树立品牌权威,提高延伸产品收益,增加美誉度,提升品牌形象。对于媒体品牌,可跨媒体经营,开发上下游产品,向相关行业延伸。具体到栏目剧演员选拔,表演培训,群众明星的培养,导演、编剧的遴选活动等,都可制成节目花絮搬上屏幕;其形态还可延伸到访谈类、综艺类、娱乐类等多种电视节目中;甚至发展到传媒业之外,如与节目相关的光碟、辅导书籍、剧本等的出版。另外,可以立足本土资源,结合大专院校的学科优势,开办以电视栏目剧为方向的大专冠名班(如“大话阿福班”),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将所在地高等院校中影视编导、影视戏剧文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培养成栏目剧的后备力量,为栏目剧创作补充新剧本、新演员、新摄制人员等新鲜血液。

(四)拓宽传播平台

网络的发展使得电视的地位受到冲击,网络即点即播的灵活收看方式,正逐渐改变着人们定时看电视的传统习惯。群众演员参演直播短剧自己无法第一时间收看,如能在网络平台自选时间收看,将扩大受众面。栏目剧可利用网络优势,寻找更多的平台。新兴数字媒体不断出现,栏目剧还可扩展到电视以外的媒体,如公交车和地铁电视、手机电视、商场和街区电视等。新兴媒体的时空移动性、观赏随意性、传播迅捷性,使得时间相对较短、故事内容紧凑、情节演绎活泼的栏目剧有了宽泛的播出平台。而且可以缓解新兴媒体内容匮乏的窘境,输送他们所需的资源。栏目剧进入各种新兴媒体,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

五、结语

综上所述,栏目剧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故事贴近生活,使节目充满生活气息,让观众喜闻乐见。必须保持传播内容和演出“平民化”,用真实和本色保持特色和优势。同时,坚持不断改革创新,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日益发展,让电视观众看到更多制作精良、语言丰富、饱含诚意的优秀电视栏目剧及其衍生节目。栏目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电视节目从20世纪90年代模仿国外发展到引进与自创并重的阶段。在栏目剧逐渐进入成熟期的当下,如何继续做强节目品牌,是电视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1]亢海玲.透视方言栏目剧的生存空间:基于受众认知心理视角的探析[J].节目栏目,2008(7):60.

[2]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3]卫宏琴.从《都市碎戏》看栏目剧在西安电视市场的发展:陕西电视台《都市碎戏》两周年回眸[J].视听大地,2007(9):41.

[4]郑继侨.着力提升电视方言节目质量的思考[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5):104.

[5]李法宝.影视受众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6]金丹元.电视与审美:电视审美文化新论[M].钦州:学林出版社,2005.

[7]支庭荣,章于炎.电视与新媒体品牌经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编辑:张雪梅)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al Trends of Column Plays on Local TV Channels:A Case Study of“Talk about Afu”

QIN Ling
(Culture and Creativity School,Wu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xi 214000,China)

TV Column Play is a program with distinctive local characteristics.Taking“Talk about Afu”of Wuxi TV Station as an example,an analysis has been made on its features of expression form,cultural characteristics,story style and the like.It is pointed out that while the column play enjoys popularity,issues arising from the limitations of dialect shows and lack of screenplays and actors do exist.It is suggested that future column plays must be developed by adhering to perfectionism,innovating forms of expression,extending the local brand chain and broadening the transmission platform.

Column Play;perfectionism;Brand Extension;Transmission Platform;“Talk about Afu”

G 222

A

1671-4806(2016)06-0109-04

2016-10-08

秦岭(1984—),男,江苏无锡人,助教,南京师范大学摄影艺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影视制作和摄影摄像。

猜你喜欢
大话阿福电视栏目
阿福
《走进三农》电视栏目
先割牛头后砸瓮
浅析色彩在电视栏目包装中的作用
新时期以来戏曲电视栏目述评
遇险大话国
大话校园
大话压岁钱
最佳拍档
历史题材电视栏目中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