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课堂“意外”

2016-03-18 12:29陈方勇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意外学生主体

陈方勇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具有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无论课前预设得多么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意外”.其实这些“意外”是学生独立思考后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是张扬学生个性的最佳途径.因此,面对这些“意外”,我们应耐心聆听,进而灵活利用“意外”,激发学生活力,让“意外”演绎出独特的价值,提升学生创新性思维。一道原本可能归于平淡分析的位似问题,却引发了一次卓有成效的课堂研讨,也带给我一份“意外”的惊喜.我们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给他们独立思维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敢于并善于提出自己不同见解.

【关键词】位似图形;相似形;课堂意外;学生主体

布鲁姆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具有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1].无论课前预设得多么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意外”.其实这些“意外”是学生独立思考后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是张扬学生个性的最佳途径[2].因此,面对这些“意外”,我们应耐心聆听,进而灵活利用“意外”,激发学生活力,让“意外”演绎出独特的价值,提升学生创新性思维.近日,笔者在讲授沪科版教科书《第22章相似形》复习题中一道习题时,与学生一起共同面对“意外”,解决“意外”,得到意外收获.

1“意外”前奏

问题在△ABC内作一个正方形,使正方形的两个顶点在边BC上,另两个顶点分别在边AB,AC上.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部分学生想到解题方法.

学生1:如图1.

作法:

1.在△ABC内任意作一个正方形MNPQ,使点M,N在边BC上,Q在边AB上;

2.作射线BP,交AC于点F;

3.过点F作FE⊥BC于点E,作FG∥BC交AB于点G,过G作GD⊥BC于D.

所以,四边形DEFG即为所求作的正方形.

接下来,师生共同分析得到此作法的思路以及结合位似图形知识说明四边形DEFG是正方形.

2美丽错误

学生2:如图2(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2的作图结果,并解释.)

作法:

1.以BC为边,作矩形BCMN,使得MN过点A;图2

2.连接NC、MB,交点记为O;

3.过点O作GF∥BC,交AB于点G,交AC于点F;

4.作GD⊥BC于D,作FE⊥BC于点E.

则四边形DEFG为所求作的正方形.

学生3:学生2作出的四边形DEFG看起来像正方形,但是我重新画了一个△ABC,并按照他的方法作图,结果发现四边形DEFG是矩形,不一定是正方形.所以上述作图方法是错误的.

一个明显错误的解法本没有继续分析和讲解的必要,一般会到此结束,继续预设的教学进程.但笔者判断这种思维有一定的创新性,便追问:上述想法不合理的地方在哪里?

学生4:不应该作矩形BCMN,应该改为以BC为边,作正方形BCMN,如图3.后面步骤与学生2作法相同.

学生5:通过认真作图,观察与测量发现,四边形DEFG仍是矩形,不能确定是正方形.

教师:假如我们作出的四边形DEFG是正方形,正方形DEFG与正方形BCMN是否可能是位似图形?如果是,位似中心在哪里呢?

(同学们陷入了困惑与讨论之中.)

学生6:位似中心可能是边BC的中点,或BC边上高的垂足,也有可能是∠BAC的平分线与边BC的交点.

教师:这个想法很好,大家认为哪个可能性最大?

众生:BC边上高的垂足.

学生7:如图4,

作法:

1.以BC为边,作正方形BCMN;图4

2.作AO⊥BC于O点;

3.连接ON,OM,分别交AB,AC于点G,F,连接GF;

4.作GD⊥BC于D,作FE⊥BC于E;

所以,四边形DEFG即为所求作的正方形.

3理性证明

教师:学生7的作法中,四边形DEFG一定是正方形吗?如果是,我们该如何证明?

学生8:因为OD∶OB=OG∶ON=OF∶OM=OE∶OC,

且BD、NG、MF、CE交于点O,

所以四边形DEFG与正方形BCMN是位似图形.

所以四边形DEFG是正方形.

学生9:可以由DG∥BN得到OD∶OB=OG∶ON,由EF∥CM得到OF∶OM=OE∶OC,但是我不明白OG∶ON=OF∶OM是如何得到的?刚才学生7的作法中,只是连接GF,没有说GF∥MN.

教师:学生9观察很仔细,考虑问题很细致.

学生10:因为AO⊥BC,所以AO∥NB,所以△GAO∽△GBN,得OG∶GN=AO∶BN.

同理可得OF∶FM=AO∶CM.

又因为BN=CM,所以OG∶GN=OF∶FM,所以OG∶ON=OF∶OM.得到OD∶OB=OG∶ON=OF∶OM=OE∶OC,又因为BD、NG、MF、CE交于点O,所以四边形DEFG与正方形BCMN是位似图形.所以四边形DEFG是正方形.

(此时,掌声已经自发地响起.)

教师:很好,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不仅解决了这个问题,还找到了一个新方法.这个掌声应该是送给为此题作出贡献的所有同学.

4意外收获

解题的结果只是收获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收获在于过程.

1.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获得了解决此问题的一般方法.此方法与教学参考书等给出的方法虽有共性,但更多的是创新性.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也共同复习巩固了相似形、比例线段、正方形以及位似图形等知识.

2.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陈述他们的解法,展示了学生的智慧,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助.教师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介入课堂,放大亮点,和学生一起探讨、研究,充分肯定学生,促进学生进一步探究.

3.处理意外,探究新方法的过程中,不断出现错误和新问题,师生共同面对,不断修正错误,解决问题,直至最后完美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逐步培养其创新能力.学生经历了克服困难、体验成功等过程,为今后进行创新性思维活动注入了良好的情感体验.

4.本题作为课本复习题C组试题,有较大的难度.但是学生天性中有一些求异思维,对所研究的对象有兴趣,感到好奇而欲罢不能,促使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效率大幅提高,忘却了试题的难度,最后大部分同学当堂掌握了解题方法.学生对所学内容钻研进去,自主进行探究,有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构建方式,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于权威,敢于且善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

高效而精彩的课堂,在于教师能够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对课堂上遇到的另类思维和解法,必须认真对待,深刻思考;善于发现亮点,长于巧妙利用.要百倍珍惜学生创新思维的星星之火,成就精彩教学人生.

参考文献

[1]余金荣,胡燮.抓住课堂意外,提升教学智慧[J].上海中学数学,2014(3).

[2]姜明,薛丘根.捕捉课堂“意外”,促进有效生成[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2(7).

猜你喜欢
意外学生主体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谈英语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菲律宾年底“意外”加入亚投行
“意外”服药被轻判李宗伟“五一”复出
中国神秘导弹“意外”曝光